1、关于什么是 artist“原画美工”究竟与“概念艺术家虽然有很多有趣的话题都希望能早点儿和大家分享,但是理性迫使我必须克制自己的冲动 因为毫无疑问最早需要开展的一个话题必须是“名词解释系列”,如果不事先把最关键的一些名词解释清楚,那么以后的所有话题讨论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令人不知所云。该系列的第一弹就是“关于什么是Concept Art”这一篇了,现在开始这个系列的第二弹应该说这是我跟最多人讲过的一个话题,去年在中央美院演讲的时候我讲的也是这个,题目稍有不同,那时候叫做美工与概念艺术家的区别 。其实这个题目出得很大,有点不自量力的感觉实际上也真的就是。因为当我真正着手开始写这段文字之后
2、,为了谨慎起见,我又再次做了大量的求证和讨论,结果是我现在要讲的内容正好于那个题目相反也就是我又一次推翻了我之前的论点,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该文章几易其稿,一拖再拖。PS:我看了一下这个文本文件的建立时间是 2009 年 9 月 16 日,但直到今天才完成它。就是因为每天在公司与 W 大等同事讨论和修正文中的观点当然还要加上繁重的工作任务.相信我,CAH 的工作强度是任何其它公司的至少 5倍以上(国庆 3 天我一直在加班)再加上家中只有我老婆和我两个人却要照顾一个刚刚 1 岁半的女儿.由于迟迟未更新,结果还被业内的某兄弟问候家族中女性直系亲属说实话我很委屈也很不舒服,毕竟我再怎么错也不至于要连累
3、到我的家人.希望当这位兄弟看到这么一大堆精心组织的文字(观点不一定对,但一定很用心)之后能够谅解我的拖拖拉拉。在下迟迟不贴文章并非因为如阁下所言是以“大湿”自居,而是自知学识浅薄,不敢造次狂妄,凡落实到文字处必再三斟酌、考证所致,请诸君明辨。并且如果以后再有类似形式的意见要提,请直接将火力集中在本人身上,不胜感激。闲话少叙,正文开始。首先,诸位原画同仁们有没有曾经产生过这样的疑虑,自己到底是属于工人(worker ) ,还是艺术家(artist)呢?虽然现在圈子里流行称呼彼此为“概念艺术家” (Concept artist) ,但是这个称呼是否真的恰如其分?美工与艺术家之间是否只是一个称呼上的
4、区别?这就需要让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艺术家”和“美工”这两个称谓的精确定义。在中国文化里,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艺术家”这个称谓的。一般的从业者被称之为匠人、艺人、画师、伶人等等,大都是根据其所从事的工种来区别称呼。若是其中之佼佼者,则冠以“善”字(善亦通擅) 。如王羲之“善书” ,公孙大娘“善剑舞”等等,若能登峰至极、开宗立派,还会有“圣” 、 “仙” 、“痴”等尊号,例如“诗圣”杜甫和“画圣”吴道子。不过这些尊号主要以表彰其个人特点和建树,并非泛指某类型的艺术家。主要原因大概还是因为在古代艺术创作与工艺制造两者密不可分。 “在人类早期阶段,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尚未分离的时候,技术娴熟的工匠就是早
5、期的艺术家。 ”(摘自百度百科“艺术家”条)不过与欧洲因为较早开始的、旨在主张个性解放的文艺复兴运动,使得创作能够更多的表现艺术家个人的审美和主观见解不同,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御用化现象几乎贯穿始终成为主流。少数个性张扬者大都选择避世隐居,或者装傻装痴以求明哲保身。剩下民间艺人虽然比较自由,但为生计所迫,日夜琢磨的也是如何取悦世俗大众,至于当什么劳什子“艺术家” ,我估计他们也没有什么心思去想。一直到“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才开始有“艺术”一词出现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在中国“art”一词最早被翻译成“美术” 。比如鲁迅先生在 1913年 2 月发表的播布美术意见一文中就曾解释道:“美术为词,中国古所不
6、道,此之所用,译自英之爱忒(art or fine art)。爱忒云者 ,原出希腊,其谊为艺,是有九神。 ”所以最早美术这个词是用来泛指所有的艺术门类的。只是不久之后,大家另外启用“艺术”来翻译“爱忒”这个单词,于是“美术”就被用到特指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门类去了。回到正题,艺术家这个称谓在国内最初倒也还比较符合它本来的意思,只是没过多久.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它就出于需要而转变成了一个体现技能和社会等级的代称。能否成为艺术家,是与这个人的职称、资历、功勋等等密切相关的,是一种被国家正式授予和承认的荣誉。所以在我们国家,通常所指的“艺术家”一词,应该被解释为“从事艺术创作或表演而卓有成就的人。
7、 ”而英文“artist” 一词虽然指的也是“从事一种艺术并以它为职业的人” ,但是词义中并没有“卓有成就”这一内容。换句话说,“artist”是一个用来说明分类属性,但并不体现其程度高低的词汇。那么能够与中文“艺术家”准确对应的英文单词应该是哪一个呢?我个人认为“master”比较合适,也就是英文中的“大师”一词。既然现在我们搞清楚了平时我们所说的“艺术家”并非 artist 而是“master”,那么问题又来了:那业内最常用到的这个 artist 的称谓具体涵义又是什么呢?应该说这个词汇并非特指某一项职业技能,而是描述创作者当时的工作状态的一个形容词。我常用的一个比方是这样的:如果有一位技
8、术无比精熟的熟练工,正在完成一个他完全不喜欢、不认同的产品。那么这个时候他的构思、创作和生产是由长期以来积累的工作经验为指导的,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想象力和鉴赏力加诸到作品之中那么他这时整个人的状态是属于“worker”形态;换一种情况,如果现在有一个 10 岁的男孩,正在用笨拙稚嫩的手法尝试在沙坑中堆砌出一座心目中的雄伟城堡。他通过努力的修正、调整、试验,力图达到心目中的标准不论他最终是否有达成既定的创作目标,由于他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始终是以自己的想象力和鉴赏力为指导方针的,那么他这种创作状态就非常接近我们所说的“artist”形态了 当然只是非常接近.毕竟 artist 通常所指的还是“从事一种
9、艺术并以它为职业的人” 。既然是以此为谋生手段,那么一丁点技术都没有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artist”的核心定义是指创作作品时是否 “以自己的想象力和鉴赏力为指导方针” (在线新华词典“艺术家(1)artist” 词条) ,也就是说它着重指出的是创作当时的原则与心态,至于掌握的技能级别是否足以支持他填饱肚子,倒不是这个这个单词所关注的范畴。你可以很不称职,技术很差,但并不妨碍你被称呼为“artist” ,只要你的创作态度正确。然后是“美工”虽然在国外这是个不带任何色彩和倾向的标准中性词,但是在中国,这是一个可以用来自嘲,但被别人称呼就会很伤人的标准贱称.我查了一下词典,在国内一般与“美工
10、”相对应的英文单词是“Art Engineer”(美术工程师)和“Art Designer”(美术设计师)这两个应该说都没有错,但是也都没有很到位。从广义来讲,凡是从事基于满足某种社会实用意义、反映生活应用目的的艺术创作工作为职业的人,都可以被称为“美工” 。这类的工作的服务对象可以是大众、个人、宗教团体等等,但一定不是作者本人。美工可以运用任何极具个人色彩的艺术手法和形式来为客户工作,但要达成的最终目标是由客户来决定而不是美工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讲,达芬奇、伦勃朗以及洛克威尔等大师无疑首先身份都是美工蒙娜丽莎就是大师为威尼斯公爵夫人画的肖像,属于标准的“接活儿”范畴。相对于以满足他人具体目的为
11、工作指导的美工工作,还有另外一种艺术创作形式:艺术家在创作时并没有明确的、由客户提出的对作品要达成的任何既定目标。作者本人无需受到任何表现形式、内容、思想方面的限制,无需迎合任何团体或个人的口味,仅以探索新的方向和可能性为指导方针进行创作。这种脱离应用美术范畴而独立存在的纯艺术创作形态诞生得相当的晚我个人倾向认为在 1874年 4 月莫奈等人在巴黎举办的第一场印象主义画派作品展之前, “技” “艺”不分家的情况几千来一直是不可动摇的主流而这个与“美工”创作有明显区别的形式,就是我们常提到的“纯艺术”创作。PS:在我国的美术院校系统里,也有“纯艺术”与“实用艺术”两大专业体系。纯艺术一般包括绘画
12、、雕塑等;实用艺术包括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动画等.个人一直很难理解和认同这样的结构划分:盖因为纯艺术类的细分是以创作手法为标准(油画、国画、版画、水彩以及雕塑) ,而实用艺术类的细分则大多是以应用领域为标准的(装帧包设、环艺、工业造型、动画等等) 。窃以为这两大板块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状态。试问水彩技法难道不能应用到装帧设计领域去?又或者动画制作中不可以运用版画手法来产生更强烈的视觉效果?据我所知,国外很多大师都是“双刀流” ,几个学校一起上在传统技法学校学习表现手法,再在设计类院校里学习商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技巧。所以,国内所谓的“纯艺术”指的应该是传统技法,与我在上文中提
13、到的“纯艺术”创作形态不是同一语义。那既然除了“纯艺术”形态,所有以满足客户既定目标为创作前提的艺术工作者都属于“美工”的范畴,那么概念设计师、商业插画师属不属于“美工”呢?答案肯定是的接下来一个问题,这些人是不是“艺术家(artist) ”呢?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因为我之前已经提到过,artist 指的是一种创作状态,与你所从事的职业类型没有必然的关联。如果你在完成工作时,没有运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见解和想象力来提升产品的内涵与格调,而只是依靠已有的经验、技巧将产品做到能够符合一定的质量水准。这种就可以称之为“worker”型的美工。反之就可称之为 “artits”型的美工。 “worker”
14、型美工的薪资收入可以按照一定的行业标准来谈定,也可以被同等级但是较便宜(或较听话)的其他“worker” 美工完全替换。一般来说“worker” 型美工到 30岁左右必须面临一个抉择:转行政工作还是转行.因为到了这个年龄阶段,论加班的话拼不过精力旺盛的新人,也不能像新人一样承受很低的工资(多数上有老下有小了) ,跟年轻人相比唯一的优势就是熟悉客户和流程,所以如果转到行政管理岗位上的话(比如组长、监督、项目经理等等) ,还有一拼的希望。如果一直奋战在技术战线上的话,似乎难免会遭遇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宿命。至于“artits”型美工,虽然在早期技术不是很成熟的时候,收入提升得普遍不如“worker
15、”型美工快和多。但是由于其产品中被赋予了属于作者个人的艺术成分,具有唯一性,因此其作品的含金量要远远超过同技术级别的“worker”型同事。一旦技术能力达到较高的级别之后,他们在项目中的作用往往无法被其他人取代。也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的薪资收入无法参考市面上一般的行情,多数都是议价。业内的天价薪酬纪录绝大部分由这些“artits”型美工来创造的。在国外,收入最高的一定是首席设计师而不是艺术总监这样的顶级设计师很少是全职的(因为价格实在是太高,很少有公司能长期包养得起) ,大多是奔忙于各大知名游戏、电影、玩具公司的频频邀约中。到了这个程度,他们还是美工吗?当然是的不过他们是“artits”型的美工
16、,或者可以说是用艺术家的心态来处理工作的高级视觉技术工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概念艺术家” 、 “商业艺术家”等等。文章写到这里,是有必要总结一下了:为什么一定要搞清楚概念艺术家是不是美工这个问题呢?因为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后,在业内有几个经常困扰大家的疑难杂症就迎刃而解了: 【问题 1】作为一个美工是不是应该唯客户的意见是从,不带自己的个人主观色彩才算是专业素质的表现?答:两种情况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worker”型美工,当然这就是你的终极目标。另外即使你要立志成为“artist”型的美工,那么在专业经验不足的初期阶段,多听一些客户的建议没有坏处。没有经验却固执己见比经验丰富但没有主见更糟糕,后者虽
17、然有可能最终成为一个二流的技术主管,但前者连成为一个能胜任工作的一般工人的几率都不大。无论你选择成为哪一类美工,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都必须要求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这是大前提,就像在NBA 不管你怎么耍帅、怎么出格,球还是要投到篮筐里才算数。往篮板后面投也许很有创意,但是估计你连板凳都坐不到但是如果你已经具备相当的专业经验的话,大胆讲出你的观点。记得我以前说过的吗?你才是概念设计师,而客户不是!【问题 2】按照客户的要求更改最初的设计思路,是否属于在艺术性方面妥协了呢?答:客户的修改意见往往是基于他们对产品各种特性(如生产工艺、运营模式、消费群体等等)非常熟悉的基础上的。在这方面设计师的经验不见
18、得样样胜过他们并非每次这样,但多数如此这个时候你最重要的工作是协助客户将他们的经验应用到最终的设计方案中去,而不是感叹自己的创意又一次被“强奸”了.如果你是一位从事纯艺术创作的 artist,那么你当然应该坚持自己的每一点主观意见.但是身为一名美工,却梦想像搞纯艺的一样特立独行,结果一般不外乎两种:A、痛苦不堪,天天面对不喜欢的工作,直到辞职、转行。B、痛苦不堪,天天面对不喜欢的工作,直到顿悟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不再往作品中投入热情,成为心灰意冷的“worker”型美工。很明显这两个结果都是悲剧性的,其原因在于混淆了“artits”型美工与“纯艺术”型artits 之间的概念。这两者在达到高阶的
19、时候有可能出现交集,但一般情况下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创作理念和态度。不注重职业素质训练的美工不是一个合格的美工,就像一个整天琢磨收藏界风向的纯艺不是一个真正的纯艺一样我的结论是,我们就是美工,这不应该有任何让人觉得丢脸的地方要知道,没有人可以看不起工人。李开复是工人,姚明是工人,迈克杰克逊也是工人 比尔盖茨是老板没错,但是他也不可能不顾市场的需求为所欲为,他也在为他的微软帝国当工人 这个世界上可以完全不依赖其他人的肯定和承认自在活着的只有两种人:艺术家和疯子。他们都是弥足珍贵的稀有品种,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无法奢求能够得到这种层次的修为,因此不妨退而求其次。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与红尘俗世之间找到一个平
20、衡点,娱乐自己,也娱乐大众,何乐而不为之焉=最早想到要思考这个话题的起因,来自于我的父亲。我这个人平时虽然不怎么在网上露脸,其实潜水的事情还是天天有做的。去得最多的,是一个叫“中国概念艺术论坛”的 BBS 社区(http:/ 。这个社区还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概念艺术家联盟” ,就是这个名字让老父大人极为不满。老人家是文联里打混出来的,深知“艺术家”这几个字得之不易。老一辈文化人中多数到死也得不到这样一个称号和地位,怎能想到如今的小字辈们竟然动辄以“艺术家”甚至“资深艺术家”自居!“你们这个概念艺术家的叫法是谁来授予的呢?哪个单位可以证明呢?”老人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通常若是走文联那一套,不外乎先
21、拜名师、请其收为关门弟子;然后办上几次公开的个人画展、出版画册;再然后在学术权威媒体上发表几篇论文,最好还能被某高校聘为客座讲师、教授之类的;若能旅个欧美日本,甚至能拿几个洋奖那就更稳当了。至此,通往“艺术家”之路才算是水到渠成。即便这样,也不代表不会招致同辈的冷嘲热讽、前辈的猜忌打压、晚辈的虎视眈眈。总之一句话:不是一般人当得了的!但是要我就此承认这个“艺术家”的名号是属于冒认,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工匠,必须要对那些象牙塔里的老爷们心存敬畏、仰望终生,那我心中也是颇有不服的说起来我之前的路子似乎走得也还正统,幼年即拜师研习国画,小学时每年都有各类美术比赛的奖状可以拿到,十几岁时拜入株洲市美协主
22、席兼省文联常务理事胡军里老师门下,学习素描、色彩、图案等美术知识几年之久(至今仍与老师时有专业上的探讨) ,后来自己的作品在媒体上也开始有刊登。不过再往后,我的路开始偏离了:先是放弃报考美术类高校的机会(所以我的学历一直是职业高中) 、后来又放弃进入美协的机会,先是自己开广告设计室、继而做动画、开动画公司、再转行做游戏、创办 CAH 公司。可以说我与那条“艺术家”之路越离越远,那我究竟是什么?是不是不经过那一条独木桥,我就永远没有资格成为“艺术家”呢?就好像张学友即使已经被称为“歌神”了,也只能是“歌手”而不是“歌唱艺术家”?我不服,但是我一定要讲得出为什么,这是我的原则。于是,我开始研究什么叫做“艺术家” ,什么又叫做“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