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课、认识固体一、教学目标:(一) 、过程与方法:1、能够按物体的形态对周围常见物体进行分类。2、能够辨别周围的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3、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差异。2、知道颗粒大小不同的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不变、体积改变。3,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混合的固体分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工具比感官更有效。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固体的性质.难点:通过辨析物体的形态来认识固体。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文具盒、石块、铅笔、粉笔、
2、大豆、大米、沙子;水、饮料、胶水、酒精;天平、量筒、量杯。分组实验材料:烧杯、水、面粉、筷子、小勺、放大镜、筛子(面筛、米筛都可以) 。2、学生准备:四种固体材料、锤子等。四、教学时间:2 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认识有关固体和液体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回答。(二)自主学习。1、按固体和液体两类给物体分类。(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些物体,请学生按固体和液体分类。(2)师生交流。(3)还有哪些物体是固体或者是液体。(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牙膏是固体还是液体?”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需要下定论,只
3、要学生能够说出道理即可。(5)教师演示“和面”的实验。往面里加水,不停地搅拌,直到搅不动为止。边搅动边让学生描述当时是固体还是液体?从而让学生明确固体和液体的区别。(6)提问:“能不能说和好的面既是固体又是液体?”(6)师生讨论得出:和好的面、胶水、牙膏是水和固体的混合;而生鸡蛋里的蛋清和蛋黄是液体。 2、研究固体的性质。(1)小组确定研究哪几种固体。(2)组内讨论用哪些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 (引导学生应用看、闻、尝、听、摸等科学探究方法)(3)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记录研究的情况。(4)小组内交流,完善本组的研究成果。(5)小组间交流,描述固体的性质,还要比一比,哪个组研究的项目多。教师可以引
4、导学生发现: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能够全面地认识固体的性质。(6)学生实践活动:用多种办法把课本 29 页上表格里列举的固体弄碎,并按硬度的强弱排队。(7)学生活动,汇报。(8)小结:固体的共同性质是什么?你同意课本 p30 同学们的说法吗?说出你的理由。(9)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固体的共同性质:都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如果受到的外力不大,其体积和形状很难改变。(三)小结本课。1.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2、这节课我们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法全面的认识了固体,大家了解了固体的哪些性质?(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 p70 练习中的第一题,做到再次复习巩固固体的共同性质。2、课后小组讨论:固体都是硬的吗?
5、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固体的性质,你都知道了固体的哪些性质呢?(指名学生回答)1、引导学生看教材上的图,通过实例认识固体的混合与分离。2、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混合与分离的例子。(二)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1、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是否变化。(1) 、教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天平来共同完成这项实验。(2) 、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发现,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不变。2 研究固体混合前后体积是否变化。(1) 、让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独立完成此项实验。(2) 、通过数据分析,原来自己的猜想与实际情况有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白,工具的测量比自己的感官更可靠。小结: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
6、积会变化。3、想办法分离混合的固体(1)提问:怎样将黄豆、绿豆、玉米粉的混合物分开。(2)出示学生从家中找来的筛子(面筛、米筛都可以) 。启发学生想到不同大小的网眼会筛出不同大小的固体。A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B小组交流办法。C如果课内时间不够,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后完成。(三)小结本课。1.学习完了本课,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些内容,比一比谁说的最多(先同桌互相说,又全班一起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2、(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 p70 练习第二题。2 课程同步达标与技能拓展 p22-23 相关练习。主备教师:新庄明德小学陈祖华 辅备教师:张家营小学王有明第 2 课把固体放到水里一、教学目标:
7、(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并能够用文字、图画、图表等较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二)知识与技能:1、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2、知道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及这些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制作彩色树杈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难点:能区分溶解与混合现象的差别。三、教学时间:2 课时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会沉和会浮的物体、橡皮泥、高锰酸钾、装水烧杯、水槽、沉淀分离好的土壤、酒精灯、留有矿物痕迹的小勺或玻
8、璃片、五颜六色的树杈、每组一份表格。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食盐、纸盒、报纸、不同颜料、白沙糖、土壤、沙子、搅拌棒或筷子。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固体的性质,谁能说说各种固体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又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呢?2、固体还有许多性质,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二)自主学习。1、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1)师将几种固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会发现什么现象?有的沉有的浮。(2)请学生预测,老师带来的其它固体哪些会沉哪些会浮?(3)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固体集中在小组内,预测它们放在水中会沉还是会浮,把预测的结果记在课本第 71 的表格中。(4)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
9、象,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并做修改。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1)师演示: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3)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呢?(4)师生共同小结得出:固体在水中化了,看不见了的现象叫做溶解。如果固体在水中浮在水面或沉在水底,那说明固体在水中不溶解。(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白沙糖、土壤、沙子放在水中并搅拌后的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课本第 71 上.3、了解固体与水混合与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学生阅读课本第 33 的图。(2)这些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与分离有什么科学道理吗?或说出为什么?(3)你还说出其他的例子吗?(4)教师边
10、演示边讲解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三种方法:米与水的分离过滤,泥沙与水分离沉淀,水与盐的分离蒸发。小结:常见的三种分离方法蒸发、沉淀、过滤。4、结晶实验。(1)在热水里加盐,充分搅拌,使盐完全溶解,一直到盐恰好不再溶解。(2)在热水中加入绘画的颜料,使溶液着色。(3)把各种颜色的热盐水放在纸盒内,周围塞好报纸,这样可以使热盐水慢慢冷却。(4)把小树枝分别浸入各种颜色的热盐水中,制作彩色的树枝。(四)小结本课。今天我们用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方法又了解了固体的许多性质,你们有哪些新收获呢?来和同桌说一说。(五)作业布置。1、每个同学下去做一些彩色的小树枝,下一节课比一比谁的最漂亮。2、课程同步达标与技能拓展第
11、 23-25 相关练习。主备教师:新庄明德小学陈祖华 辅备教师:张家营小学王有明第 3 课、认识液体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2、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液体在颜色、形状、气味、味道、透明度、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差异。难点:认识液体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烧杯、平底烧瓶
12、、锥形瓶、天平。(2)分组实验材料:装饰板、滴瓶、回形针、烧杯、双层玻璃版、几种不同液体(纯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 、三把勺子、表格。2、学生准备:厚塑料袋、简易天平、蜡光纸、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瓶。四、教学时间:2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猜它是谁?每位同学选一种液体,说出它的样子和作用,其他同学猜猜是哪种液体。2、学生思考。3、学生开始游戏。请一名学生上前说液体的样子和作用,全班同学在纸上写出这种液体的名称。然后请这位同学公布答案,比一比,谁说的比较好。然后换其他同学继续游戏。(二)学生自主学习:1、请学生说
13、说教师指定的几种液体的性质。(1)纯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2)完成 P35 的表格,此表格可以加长,比一比,谁加得长。(3)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液体在颜色、气味、味道上的性质,其实,液体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性质。2、认识液体在其他方面的性质。(1)学生阅读课本第 36 的内容。请学生参照书中介绍的方法研究,你能发现哪些液体的其他性质。(2)学生分组实验。A倒出同样多的液体,在天平上和水比比看。B把不同的液体同时倒一点在斜放的板上。C把不同的液体用滴管滴在蜡光纸上。(3)小组交流。(4)师生小结:通过同学们的研究,发现了液体在轻重、黏稠度(流速的快慢) 、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等方面有所不
14、同,液体都有表面张力。在此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三)小结本课1、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液体的哪些性质?用到了哪些科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比较、实验、分析、综合) 。2、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四)课后拓展课后可以继续寻找认识液体的方法。主备教师:新庄明德小学陈祖华 辅备教师:张家营小学王有明第 4 课、把液体倒进水里去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哪些液体可以沉浮,哪些可以溶解在水里。2 比较液体混合前后体积好重量的变化。3、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
15、用途。(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制作果汁饮料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身边的事物。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水认识液体更多的性质。难点;了解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食用油、蜂蜜、果汁、洗涤剂、烧杯、搅拌棒、天平、凉开水。2、学生准备:桃子或桔子,榨汁机、干净的矿泉水瓶、少量白糖或蜂蜜。四、教学时间:2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引入。(1)液体有哪些不同性质?(2)液体有哪些相同性质?(二)学生自主学习。1、研究把水倒进水中有的沉,有的浮。(1)提出问题。A、前面我们研究了把固体放入水中的一些情况,我们发现有的固体在水中沉有的在水中浮,有的会
16、溶解,有的不溶解。那么,把液体倒进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沉,有的浮呢?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有的沉有的浮?B、学生假设。(2)设计实验。A、根据我们刚才的假设,我们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呢?B、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法、实验中应该要注意的一些现象。C、请学生汇报设计的情况。(3)进行实验。(4)分析实验结果。A、你们预测与实验结果相同吗?你能找这其中的原因吗?B、.在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填写课本第 38 的表格。(5)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沉在水下。2、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1)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请同学用刚才的研究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请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2)学生分组研究。(3)师生共同小结:和固体在水里的溶解一样,有的溶解于水,有的不能溶解于水,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原先不溶解于水的深也可能溶解于水。课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三)课后作业。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液体混合与分离的例子。例如:榨取果汁、用洗涤剂洗碗等,你还知道哪些例子呢?课后榨取一份果汁,将你的果汁调制的美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