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绍作者:省庵大师是净土宗的第十一代祖师,在清朝康熙二十四年,也就是1686年,他诞生在江苏常熟的一个书香之家。从小他不吃荤腥,少年时代就有出离红尘的志向。父亲很早死亡,母亲十分贤明,知道他宿有善根,就叫他出家修道。七岁时,他礼清凉庵的容选为师。他聪慧过人,读过的经典,都能过目不忘。十五岁剃度,他也精通世间典籍,擅长写诗和书法,但是片刻没有忘记过生死大事。有一天,他在普仁寺见到一个出家人仆在地上死去,猛然觉悟人世无常,修持也比以前更加精进。他持戒精严,不离衣钵,日中一食,常常终夜不卧,终身都没有懈怠过。二十四岁时,听闻教法,依渠成法师听讲法华玄义 ,又跟绍昙法师学习唯识和楞严 。昼夜精进研读方
2、等经典,经过三年,对于性宗和相宗都完全通达透彻。二十八岁时,在崇福寺亲近灵鹫和尚,参念佛是谁的话头,功夫绵密。只不过四个月的时间,就恍然契悟说:“我的梦已经醒了。 ”从那以后,辩才无碍、善说法要。灵鹫和尚想传衣钵给他,但是大师无意接受。后来他在真寂寺闭关,白天阅览三藏,夜晚专心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三年闭关圆满之后,大众恭请他开讲法华经 。他升座开演,口若悬河,就像泉涌一样。从此他教化众生的事业越来越兴盛。又过了几年,他到宁波阿育王寺瞻礼佛舍利。在二月十五佛涅槃日,集合很多的出家和在家四众,广修供养,而且他自己在舍利塔前燃指供养,发四十八大愿,感得佛舍利放光。大师作劝发菩提心文 ,激励四众弟子共
3、同发菩提心,这篇文章极其生动感人、字字血泪,念诵的人很多都感动得流下眼泪。(所以这个劝发菩提心文非常有加持,而且在不可思议的大德相续当中已经完全清净圆满菩提心的修法,通过菩提心摄持下,为很多有缘者专门造了这个劝发菩提心文 ,当时以及后代人得到很多修行上的帮助。)大师受请住持各大寺院,每到一处就使寺院清规整肃,模范一新。每天讲法华经 、 首楞严经等等,前来听经求教的人云集一处。后来,大师退隐到杭州仙林寺,不出门精进修持净土。再后来受弟子祈请,住持凤山梵天讲寺。大师排除外缘,纯提净土(也就是专修净土) ,和大众结长期念佛会,严格制定规矩,昼夜六时互相策励。人们都说他是永明大师再来。他先后十多年住持
4、古刹禅院,度了很多人。雍正十一年腊月初八,大师告诉弟子说:“明年四月间我要走了。 ”从此以后他开始闭关,每天昼夜持念十万声佛号。到了第二年四月十二号,大师对大众说:“我又见到了西方三圣降临,是不是我要去净土了?”说完写了一首偈,上面说:“身在花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身在莲花之中,阿弥陀佛现前,佛光照在紫金莲上,我的心随着佛往生,在无去无来中宛然而现。 )写完之后又说:“十四号我决定往生。你们集合大众念佛。 ”十三号,省庵大师不再进饮食,闭目端坐。到了五更,又沐浴更衣,面向西方结跏趺坐。快到中午时,远近的弟子都集聚到大师的身边,哭着顶礼请求:“愿大师住世
5、救度众生。 ”大师睁开眼睛说了一句话:“我去了就来,生死事大,各自清净心念佛。 ”就这样口里念着佛号安详地圆寂了。世寿四十九岁。全文分成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三部分来讲。先讲序分:分两部分:、恳劝听察;、以教理劝发菩提心。劝发菩提心文(清)省庵法师撰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这是省庵大师的谦虚之辞。 “不肖 ”就是不像,比如父亲有学问、有道德,儿子不像父亲就叫“不肖”。 “不肖”是说自己不贤,根本不像诸佛菩萨高僧大德那样,“愚下”是说自己没有智慧, “凡夫 ”是说自己不是圣人, “实贤”是大师的法名。“泣血”是要把血
6、哭出来。 “颡”是额头, “稽颡”就是我把两个膝盖靠在地上,两手也按地,额头磕在地上,来给大家顶礼。这是表示以至诚恳切的心劝请大众发菩提心。“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就是我哀痛地告诉现在在场的眼前大众,以及这个时代具有清净信心的善男信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 :我唯一希望大家慈悲我,抽出一点时间来听听我说的话,同时也作一点思维。 (“听” 字后面为什么加一个“ 察”字呢?因为单是听不观察,只能产生闻慧,不能引起思维,也就不会重视菩提心,把菩提心作为大乘最核心的心要来时时顶戴奉行,所以要“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 )法华经里有一位常不轻菩萨,对一切众生都恭恭敬敬地磕头,口中说:“我不
7、敢轻慢你,你们皆当作佛。 ”这时候省庵大师的心情,就好像常不轻菩萨一样,以一片赤诚感动人心,让有缘者的大乘善根苏醒。“泣血”,是大悲心的反应。得不到名位、财富,失去轮回中的圆满,并不值得哭泣。该悲泣的是有情本来具足大乘佛性如来藏,却从无始一直轮回到现在,受尽了辛苦还不愿回头发无上的菩提心,这样下去还要千生万劫漂泊生死。看到轮回苦海无涯无底,省庵大师不忍众生沉沦,感同身受,才泣血哀劝。“稽颡”是顶礼诸佛,省庵大师向众生顶礼,因为众生本来有佛性,只是暂时迷乱,不知道发心。大师行常不轻菩萨行,愿意尽未来际劝导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恢复佛性。他不只劝请当时的净信男女,而且劝请未来的一切众生,一直要劝到所有的
8、众生觉醒为止。为什么要依圣教和正理来劝发呢?菩提心和成佛度众生有什么关系,不发菩提心会造成哪种结果,菩提心能有什么作用?这些都是非常深奥、秘密的问题,只有依靠佛的圣教和真实的道理,才会生起认识。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确实诸佛菩萨在经论当中都是这样说的。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唯一的补处弥勒菩萨在宝性论 当中说: “信解大乘为种子。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当中讲,发心的当下就已经成了佛子,诞生在佛的家族当中。密续当中也说要进入密乘,首先要发起菩提心,不发菩提心是没有资格修持密法的。阿底峡尊者说:“大小乘以发心而区别。 ”(也就是说没有发菩提心,只有出离心、人无我空性等等的修法,属于小
9、乘人修小乘法而已。一旦发了菩提心,在菩提心摄持下,一切的善法都属于获得无上菩提的殊胜资粮。所以大小乘的区别是是否发无上的菩提心。 ) 广论当中讲上士道,最初是抉择什么是入大乘门,认定唯一就是发菩提心。 宗喀巴大师说:如果能通过勤修生起真实的菩提心,即使布施乌鸦一点饮食,由此摄持也属于是菩萨行。如果没有菩提心,即使把珍宝充满三千大千世界来作布施,也不能入菩萨行。像这样没有菩提心,所谓的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以及修持本尊、气脉明点等等,都不能入于菩萨行。再回来看“入道要门,发心为首”,这个道指的是成佛之道也就是大乘道,发心是指发菩提心, “首” 是第一位的意思,也是最开始的意思。把菩提心布施
10、、持戒乃至智慧等等的法放在一起,哪一个是进入大乘的首要的法呢?就是发菩提心,没有它,都不算是大乘。往后要入无量的波罗蜜多,要以什么为首呢?还是以菩提心为首。没有菩提心,什么波罗蜜都没有。“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意思是修行最紧急的事,就是要发大愿。 “立愿”和“ 发心”都是指菩提心。修大乘,大愿一定先发起来。如果不发愿,那是不可能修菩萨行的,因为你连度众生、成佛的愿都没有,能修什么大乘呢?先有了愿菩提心才有所谓的行菩提心。没有愿,不论你说修什么大乘,都是骗人的假话。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立了誓愿,众生就可以得到救度;发了菩提心,就能成就佛道。这两句蕴含的缘起道理非常深广、非常秘密。圆满
11、的利他,是从发菩提心而出;圆满的自利,也是从发菩提心而出。所以, 入行论当中说, “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其实,发了菩提心或者建立大愿,这就像种子一样。后来一切的根茎枝叶花果都要从种子而出生,没有种子,什么也不可能有。那么,成佛、度众生的种子是什么呢?无量无边的波罗蜜多的种子是什么呢?佛的三身、四智、相好、净土的种子是什么呢?利益众生的事业的种子是什么呢?答案就是菩提心。所以华严经当中说“菩提心犹如一切佛法种子”。菩提心具有两种德相,就是希求利他的心和希求佛果的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具有这两种德相的菩提心一旦发起来了,就是种下了一切佛法的种子,必定会度众生成佛道。以
12、这个誓愿的力量,会一步一步地履行诺言,去利益一切众生和成就无上的佛道。换句话说,我们发了菩提心就是一个誓言,这个誓言对于众生界有多重要呢?实际这是能带给众生无量利益、无尽利益的源泉。发心的菩萨只要不舍弃誓言,誓言就会一直起作用,以这个“愿轮常转” 就可以救度众生。到了初地时,以这个愿会去度众生,到了二地还以这个愿度众生,这样一直往上,愿会越来越坚固、广大、圆满。最后从这个菩提心当中,可以圆满地出生一切修证、出生一切利他的事业。到了成佛,以往昔的本愿力在无勤作、无分别中任运地度化众生。比如说,观世音菩萨因地发了十二大愿,这个愿在五道十地当中都在发挥作用,辗转不断地利益众生,到了成佛的果地,更是“
13、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这都是菩提心的流现、都是大愿的作用。又比如阿弥陀佛因地发了菩提心,结成四十八大愿,祈愿成佛度众生。这四十八大愿最终确实都一一实现了。所以,心是无比微妙的,发什么心愿就会按那个方向不断发展。发了誓愿要度众生,当然就可以度众生;发了誓愿要成佛,当然就可以成佛。什么样的发心成什么样的结果。金刚经中说:“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金刚经的内容是,大乘修般若法门的菩萨要发无上的菩提心,度化所有的众生,度化的范围“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就是指欲界的所有众生, “若有色” 就是
14、指四禅色界天, “若无色” 就是指空无边处天, “若有想”就是指识无边处天, “若无想”就是指无所有处天, “若非有想非无想”就是指非想非非想处天,为了度化这些就发无上的大愿。 )由这样的菩提大愿,就可以度尽无量的众生。反面想一想:如果不发愿,怎么能普度众生呢?因为你连度众生的愿望都没有,怎么会有行动呢?所以发愿在前,是引导行动的前提。“发心,则佛道堪成”:发了心,那就能够成就佛道。菩提心是一个“一有则一切都有,一无则一切都无”的无上如意宝。有了这个菩提心,一切佛法自然会到菩萨手中来,(所以我们从教证、理证或者利益众生成就二利功德圆满的角度思维一下就会明白,真正想修法、真正想解脱、真正想利益众
15、生的话,最初不发菩提心是绝对没有希望成就的。好像一个人彻底断了命根一样,拉一个尸体来做一个活生生的人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同样的道理,没有发菩提心,确确实实没有办法进入大乘道,没有办法圆满五道十地的种种功德。所以有了这个无上的菩提心,一切佛的功德法自然而然会到菩萨的手中来的。 )在这个发心当来自然会出现五道十地、六度四摄,出现修证、出现成佛。如果不发心,再怎么也没有希望进入菩萨道、不可能现前一丝一毫的大乘功德。以上从正面讲了“入道要门,发心为首”、 “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原因是发心是佛道的种子,立愿是利他的源泉。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苟”是假
16、使的意思。 )广大心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心,就像普贤行愿品所讲的那样, “乃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以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无有穷尽的缘故,我的大愿无有穷尽”。这叫广大所缘的众生无边、所成的佛道无上、所发的愿力无尽。坚固誓愿就是“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即使热铁轮在自己顶上旋转,也终究不以这个苦,退失菩提心,这叫做坚固。 )为什么说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呢?这个问题严重到极点,这是没有丝毫可含糊的,缘起就是这样断定的。因为我们只求一种人天福报包括求现世的财富、功名,求后世的升天等等,这些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
17、陷,就是最终都会灭尽。从这个“灭”的结果来看,为求世间一切圆满,付出的努力,都是徒劳辛苦。在四百论的注释当中讲到一个比喻,就是愚人很努力地在山尖上堆石头,最后都在无勤当中一时全部崩溃。轮回当中的事就是如此,劫末时一切须弥山都倒塌,地上的花草树木都烧毁,江河湖海全烧干,三禅天以下全部化为空无。这样大的灭相,不是在说明追求三有都是徒劳辛苦呢?费尽辛劳去追求一个终究会毁灭的事,这不是智者的作法。如果我们不发起广大心、不建立坚固誓愿,最终一定会徒劳辛苦的。想想看,没有成佛的愿望、没有度众生的愿望,剩下来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发心,想追求的说穿了,就是轮回当中的事。这样真的能让我们得到实义吗?比如你发心想做
18、一个总统,总统本来是一个会破灭的法,你拼命努力追求做总统,最后总统做了也一定会没有的。这不是徒劳辛苦吗?或者,你是为了当大老板而发心,最后成是成了大老板、发也发了财,但是到来生呢?不是都没有了吗?这不是徒劳无义吗?反面你再看,你为了成佛而发心,最后成菩提,这个会坏灭吗?这不是得到究竟的实义吗?从不同的方面你来作观察,你为了自私自利来做,却成了衰损的根源。导致在微尘数那么多的大劫当中上上下下地轮回,到现在还是一个苦恼众生。但是你发了无上的菩提心发心做利他的事,早就成了佛果。所以不发菩提心,就是这样一个结果。所以,寂天菩萨在入行论当中说:“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何需更繁
19、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 ” (多说也没有必要,确确实实看一看佛和凡夫众生的差别,凡夫没有利他的心,全都是自私自利的一种发心;佛陀呢,全心全意一种利他的心推动下行持六度万行最终成佛,而且成佛以后也是常转法轮,任运自成地度化一切一切的众生。那么想一下,大乘的佛菩萨利益众生或者转法轮来让世间人们离苦得乐、了脱生老病死,趣向真正的解脱安乐,这一切的根源都是要靠发无上的菩提心成就的。无论是自利还是他利,一切二利圆满的功德都要依靠发菩提心才能真实成就。 )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
20、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
21、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于此八中,为邪为正?为真为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
22、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令正法得久住故。云何念佛重恩?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丘山难喻
23、。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骨碎身,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甘旨不供,祭扫不给。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能导其神灵。于世间则为大损,于出世又无实益。两途既失,重罪难逃。如是思惟,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惟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不惟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是为发菩提心第二因缘也。云何念师长恩?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
24、佛法,则何异俗人?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体,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是为发菩提心第三因缘也。云何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三时粥饭,四季衣裳,疾病所需,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爱惜。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悠游卒岁。以彼劳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己身,于理顺乎?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云何念众生恩?谓
25、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今之披毛带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彼其号呼于地狱之下,宛转于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是为发菩提心第五因缘也。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沉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
26、离而又入。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洋铜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糜。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猛火城中,忍听叫嗥之惨。煎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冰冻始凝,则状似青莲蕊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啖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粪秽丛
27、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心无常主,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
28、?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劫殊勋,在此一举。是为发菩提心第六因缘也。云何尊重己灵?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心性是一,迷悟天渊。静言思之,岂不可耻?譬如无价宝珠,没在淤泥,视同瓦砾,不加爱重。是故宜应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如珠被濯,悬在高幢,洞达光明,映蔽一切。可谓不孤佛化,不负己灵。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今
29、我等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为优婆塞戒,尚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等戒,又不必言矣。问其名,则曰我比丘也。问其实,则尚不足为优婆塞也。岂不可愧哉?当知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不犯则已,犯则终必堕落。若非自愍愍他,自伤伤他,身口并切,声泪俱下,普与众生,求哀忏悔。则千生万劫,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八因缘也。云何求生净土?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世修行,无越于此。然经称少
30、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是为发菩提心第九因缘也。云何令正法久住?谓我世尊无量劫来,为我等故,修菩提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圆果满,遂致成佛。既成佛已,化缘周讫,入于涅槃。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衰残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觉泪下。我为佛
31、子,不能报恩,内无益于己,外无益于人,生无益于时,死无益于后。天虽高,不能覆我。地虽厚,不能载我。极重罪人,非我而谁?由是痛不可忍,计无所出,顿忘鄙陋,忽发大心。虽不能挽回末运于此时,决当图护持正法于来世。是故偕诸善友,同到道场,述为忏摩,建兹法会。发四十八之大愿,愿愿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从于今日,尽未来际。毕此一形,誓归安养。既登九品,回入娑婆,俾得佛日重辉,法门再阐。僧海澄清于此界,人民被化于东方。劫运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此则区区真实苦心。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如是十缘备识,八法周知,则趣向有门,开发有地。相与得此人身,居于华夏,六根无恙,四大轻安,具有信心,幸无魔障。况
32、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场,又闻佛法,又瞻舍利,又修忏法,又值善友,又具胜缘。不于今日发此大心,更待何日?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又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则勤劳暂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况乎以净土为舟航,则何愁退转?又得无生为忍力,则何虑艰难?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
33、提于往劫。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无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谏。而今觉悟,将来犹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怜。苟知而不行,尤为痛惜。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又须以佛法为鞭策,善友为提携,造次弗离,终身依赖,则无退失之虞矣。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注解: 稽颡( qsng):屈膝以额触地礼拜。 吉罗:即突吉罗,所有犯戒种类中最为轻微的一类。 泥犁:即地狱。 尸罗:即戒法。 忏摩:发露自己所犯过恶。劝发菩提心文讲记(1) 媒体:心地家园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发布:方便 2009/7/13 15:27:23 省庵大师著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全部视频下载地址:http:/ 1686 年,他诞生在江苏常熟的一个书香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