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制度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 ,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为依据 ,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主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内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以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二、工作原则 学校德育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对学生进行 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注意防止简单粗暴的行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三、各年级学生思想品
2、德教育的工作重点 小学低年级 (一、二年级 )重点为实施道德准则或规范方面的目标,进行讲卫生、懂礼貌、孝敬父母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卫生习惯。 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重点为实施思想、政治、道德准则或规范方面的目标,进行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惜粮食的教育。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刻苦认真、不怕困难、虚心好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高年级 (五、六年级)重点为实施思想品德、心理发展的目标,进行人格教育和学习习惯、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初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增强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培养学生专心踏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与主动、积极、认真
3、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自尊自爱、正直坦诚、宽厚待人、守信用、有毅力、勇于克服困难的个性心理品质。 四、管理措施 1.优化校内外育人环境 积极创造条件,让师生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要充分发挥良好的校风、校纪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2.主题教育活动量化管理 保证班队活动时间专时专用。每学年,学校至少要组织主题教育校会或大队会 2 次;各班要积极组织主题班会或队会,每学年不少于4次。 3.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把教书育人列入教师岗位责任制的职责内容,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评聘教师职务、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教书育人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进行
4、表彰奖励。 4.做好学生品德的评定和优秀学生的评比工作 以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手册的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内容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每一学期期末由 班主任负责,给学生写出操行评语,并组织全班学生评选三好学生、好儿童。 5.奖励与惩罚,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学校对三好学生、好儿童、优秀学生干部、进行表彰,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和纪律处分。 学生综合评价管理制度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1.思想品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科学文化: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
5、习结果进行 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身体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心理健康: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做事持之以恒,积极与他人交往。 5.劳动技能: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认真上好劳动技能课,会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 二、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 综合评价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
6、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三、综合评价的工作程序 学校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完成自评;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互评;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协调家长参与考评;班主任进行综合评价;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结果;记入学生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手册。 四、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评定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综合性评语和等级两部分。综合性评语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评语 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采用 “优秀 ”( A)、 “良好 ”( B)、 “合格 ”( C)、 “待合格 ”( D)
7、四个等级。 五、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如有异议,学校应进行调研与处理,并可组织复评。 主题教育活动管理制度 1.学校要精心设计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荣誉感和责任意识。 2.少先队大队应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结合教育形式,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3.每学期每班(每中队)举行至少 2次主题班队活动,少先队大队要举行 1次大队活动。 4.班队活动,要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组织开展。要求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人参与,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5.班队活动时间不得移作他用,对组织较好的班队活动,学校向全校推广。 6.要精心组织道德实践活动,参加社会实践,
8、社区公益劳动等。要充分利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记录学生的道德实践情况,保证德育实践活动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7.班主任要将主题教育活动过程及时记录在班主任工作手册内。 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应组织成立班委会,实施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 班委会的组成及班干部的职责 1.班委会由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宣传委员组成。 2.班干部职责 班长:负责班级全面工作,组织召开班委会,制订工作计划草案,做好班委会会议记录。 学习委员:负责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向有关部门反映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各
9、类学习活动和基本技能训练。 劳动委员:负责班级责任区集体劳动的安排及监察并及时反馈 信息。 体育委员:负责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及组织参加各种体育比赛。 文娱委员:负责开展班级的文艺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宣传委员:做好班级活动及黑板报的宣传工作,并及时宣传时事信息。 二、班级各项管理制度 (一)学生课堂常规 1.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 2.听见上课的预备铃后,尽快安静有秩序地进入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静候教师上课。教师走进教室,宣布上课后,班长发出 “起立 ”口令,师生相互问好,在教师示意下,学生方可坐下。 3.迟到的学生在教师同意后,慢步轻声进教室,不得妨碍同
10、 学上课。 4.上课时,精神饱满,坐姿端正,自然挺胸,两手自然垂放,不做小动作,未经老师许可,不能随便离开座位和教室。 5.上课时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读书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努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勇于提出问题,积极参加讨论。发言、提问,要按规定的姿势举手,在教师指名后才能发言,发言时要姿势端正,声音响亮,语句完整,并注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发言完毕即自动坐下。 6.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要认真、独立完成,做到按时交作业。遇到困难时,如果经过思考还是不懂,要主动请教师辅导。作业要整洁,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7.写字要严格保持 “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握笔手指离纸一寸 ”的正确姿势。 8.下课时
11、,教师宣布 “下课 ”,班长发出 “起立 ”口令,师生互道 “再见 ”后,学生即可休息。 9.值日生应督促全体同学保持教室整洁,擦净黑板 ,为下一节课作好准备。 (二)班级环境管理制度 1.班级环境要求 ( 1)教室前黑板上方正中挂国旗。 ( 2)劳动、卫生等方面的工具一律摆放在教室卫生角统一整齐摆放。 ( 3) “课程表 ”、 “作息时间表 ”、 “值日生表 ”等贴在规定位置,要整洁美观,墙壁、讲台、课桌等不得乱贴、乱画。 ( 4)教室黑板报内容应每月更换 一次,围绕当月主题;版面设计要有特色和创意,讲究艺术美。 ( 5)教室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整洁。 2.值日班长(生)责任 ( 1)监护班级各
12、项环境设施、设备。 ( 2)开启和关闭教室里的灯、电扇和门窗。 ( 3)督促同学摆好课桌椅、保持整齐排列,负责讲台的清洁卫生,做到每节课后讲台保持洁净。 (三)班级公物保管制度 1.教室内公物保管由班主任负责。 2.公物领借、归还应及时主动,并能严格按制度办事,不任意挪用其它教室公物。 3.班级公物师生应节约使用、安全运作,不损坏、勤擦洗。 4.公物应安放整齐、清洁美观、有条不紊。 5.公物有损坏应及时报告,按有关规定处理。 6.每学期由学校相关人员定期与不定期对各教室公物进行检查。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工作管理制度 一、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坚持充分尊重、正面教育、活动中教育、依靠集体力量帮助教育的原则。 二、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转化工作以班级为基础,教职工全体参与。 三、对问题学生教育转化工作记录在案,以便分析研究,提高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