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工作原理.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3028104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工作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工作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工作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工作原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工作原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工作原理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一种,他工作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要达到这一目的,卫星的位置可以根据星载时钟所记录的时间在卫星星历中查出。而用户到卫星的距离则通过纪录卫星信号传播到用户所经历的时间,再将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气层电离层的干扰,这一距离并不是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真实距离,而是伪距( PR):当北斗卫星行为系统的卫星正常工作时,会不断地用 1和 0二进制码元组成的伪随机码(简称伪码)发射导航电 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使用的伪码一共有两种,分别是民用的 C/A 码和军用的 P(

2、Y)码。 C/A码频率 1.023MHz,重复周期一毫秒,码间距 1微秒,相当于300m; P码频率 10.23MHz,重复周期 266.4 天,码间距 0.1微秒,相当于 30m。而 Y码是在 P码的基础上形成的,保密性能更佳。导航电文包括卫星星历、工作状况、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修正、大气折射修正等信息。它是从卫星信号中解调制出来,以 50b/s调制在载频上发射的。导航电文每个主帧中包含 5个子帧每帧长 6s。前三帧各 10 个字码;每三十秒重复一次,每小时更新一 次。后两帧共 15000b。导航电文中的内容主要有遥测码、转换码、第 1、 2、 3数据块,其中最重要的则为星历数据。当用户接受

3、到导航电文时,提取出卫星时间并将其与自己的时钟做对比便可得知卫星与用户的距离,再利用导航电文中的卫星星历数据推算出卫星发射电文时所处位置,用户在 WGS-84 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便可得知。可见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部分的作用就是不断地发射导航电文。然而,由于用户接受机使用的时钟与卫星星载时钟不可能总是同步,所以除了用户的三维坐标 x、 y、 z外,还要引进一个 t即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时间差作 为未知数,然后用 4个方程将这 4个未知数解出来。所以如果想知道接收机所处的位置,至少要能接收到 4个卫星的信号。 工作原理 1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可接收到可用于授时的准确至纳秒级的时间信息;

4、用于预报未来几个月内卫星所处概略位置的预报星历;用于计算定位时所需卫星坐标的广播星历,精度为几米至几十米(各个卫星不同,随时变化);以及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信息,如卫星状况等。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对码的量测就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由于含有接收机卫星钟的误差及大气 传播误差,故称为伪距。对 0A 码测得的伪距称为 UA 码伪距,精度约为 20 米左右,对 P码测得的伪距称为 P码伪距,精度约为 2米左右。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对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解码或采用其它技术,将调制在载波上的信息去掉后,就可以恢复载波。严格而言,载波相位应被称为载波拍频相位,它是收到的受多普勒频移影响的卫星信号载波

5、相位与接收机本机振荡产生信号相位之差。一般在接收机钟确定的历元时刻量测,保持对卫星信号的跟踪,就可记录 下相位的变化值,但开始观测时的接收机和卫星振荡器的相位初值是不知道的,起始历元的相位整数也是不知道的,即整周模糊度,只能在数据处理中作为参数解算。相位观测值的精度高至毫米,但前提是解出整周模糊度,因此只有在相对定位、并有一段连续观测值时才能使用相位观测值,而要达到优于米级的定位 精度也只能采用相位观测值 。 按定位方式,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定位分为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差分定位)。单点定位就是根据一台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接收机位置的方式,它只能采用伪距观测量,可用于车船等的概略导航定位。相对定位

6、(差分定位)是根据两台以上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观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它既可采用伪距观测量也可采用相位观测量,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均应采用相位观测值进行相对定位。 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观测量中包含了卫星和接收机的钟差、大气传播延迟、多路径效应等误差,在定位计算时还要受到卫星广播星历误差的影响,在进行相对定位时大部分公共误差被抵消或削弱,因此定位精度将大大提高,双频接收机可以根据两个频率的观测量抵消大气中电离层误差的主要部分,在精度要求高,接收机间距离较远时(大气有明显差别),应选用双频接收机。 理论工作模型 1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

7、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假设 t时刻在地面待测点上安置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可以测定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 t,再加上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星历等其它数据可以确定以下四个方程式: 上述四个方程式中待测点坐标 x、 y、 z 和 Vto 为未知参数,其中 di=c ti (i=1、 2、 3、 4)。 di (i=1、 2、 3、 4) 分别为卫星 1、卫星 2、卫星 3、卫星 4 到接收机之间的距离。 ti (i=1、 2、 3、 4) 分别为卫星 1、卫星 2、卫星 3、卫星 4的信号到达接收机所经历的时间。 c为 GPS 信号的传播速度(即光速)。四个方程式中各个参数意义如下: x、y、 z 为待测点坐标的空间直角坐标。 xi 、 yi 、 zi (i=1、 2、 3、 4) 分别为卫星 1、卫星 2、卫星 3、卫星 4在 t 时刻的空间直角坐标,可由卫星导航电文求得。 Vt i (i=1、 2、 3、 4) 分别为卫星 1、卫星 2、卫星 3、卫星 4的卫星钟的钟差,由卫星星历提供。 Vto 为接收机的钟差。由以上四个方程即可解算出待测点的坐标 x、y、 z 和接收机的钟差 Vto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