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备 魅力血性韬略 由于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及巨大影响,一些历史人物真实形象被文学作品颠覆了,其中刘备就是一个典型。演义的作者将历史上颇能体现刘备血性及神勇的几件事情移花接木给了张飞、关羽,同时,将其亲自指挥的两次战胜曹军的战役的功劳记在了诸葛亮名下,刘备成了一个爱哭,大小事依附于人特别是依附于诸葛亮,性格仁柔有余而阳刚不足的忠厚长者了。以至于看了演义的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这有很大误会。我们透过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来看,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个很有 人格魅力、有血性、有军事韬略的英雄人物。 著名学者易中天在谈三国往事时,充分肯定刘备是一个英雄,并说,如果刘备不是一
2、个英雄的话,关羽、张飞就不可能一生追随他并誓死相从。这个观点符合历史的真实。 人格魅力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所记载的刘备是有着不同常人的魅力的。 刘备虽有皇家的血脉,但却经历了家道中落、幼年丧父的人生悲剧,少年儿童时代为生活所迫便随母“贩履织席为业”,始尝人生艰辛。贩履织席摆地摊是上不了台面的“下贱”行业,但少年刘备忍了,与活下去相比,面子又能算啥呢?俗话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那摆得了地摊 何尝不是百事可为! 这段为生活所迫的人生逆境磨砺了刘备的心志,也铸就了他与人为善的品格。人们就不难想象,后来作为一个集团首领的刘备,表现出来的对老百姓的亲善友好及怜悯之情(刘备败走襄阳携十万百姓渡江,对百姓不离
3、不弃就是证明)是与少年刘备艰辛经历及品德修养分不开的。 刘备的母亲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尽管穷,也要送儿读书。刘备 15岁时,母亲送他与公孙瓒、刘德然一道师从原九江太守卢植。少年刘备在为人处事及社会见识方面的不同凡响,令他的同宗刘德然之父大为赞赏,当时刘德然的父亲每次给儿子的学习费用时都给刘备一份,以至于 德然之母少不了一些闲话,德然之父却说“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卢植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大儒,刘备投其门下自然长了不少见识。师从卢植读完书后,刘备有过一段失业的时光,在这段时光里,他喜欢交游,又因得到卢植的亲传亲授,见识不凡。时逢“十常侍”乱政,黄巾军起,许多热血男儿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当时的刘备
4、想必是爱与年青人谈理想、谈抱负、谈天下大势,加之他喜欢结交天下豪杰、平易近人的性格,人缘极佳。这些青年人当中有怒诛地方恶霸而逃亡在外的关羽,有为人豪爽、以屠宰为业而颇有资财的张飞,有为人幽默滑稽、擅于辩论、性格耿直的简 雍“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如是记述当时的情景。 中山的两位大商人张世平、苏双,常做贩马的营生,资财千金,常往来于河北涿郡。有一次,他们遇见一个颇具异相年青人:手很长,双手下垂能过膝盖,耳朵很大(三国志是这样描写的)。这个年青人就是后来名字响当当的刘备。这年青人言语不多,神情从容,并不容质疑地透露自己是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张、苏两位
5、富商与这年青人接触,“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显然,刘备的内在精神气质和人格力量让两位富商折服,认定他是一个很有作 为和抱负的青年,只是当时刘备的处境是特别缺钱,所以毫不吝惜地资助其图大事。刘备就是用这两位富商的赞助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支私人武装,并有关羽、张飞的加盟,这支部队后来成了刘备事业做大做强的基础。 平易近人,处世仁义,使刘备深得民心。刘备在事业发展的早期,“征讨”过黄巾,因战功做过安喜县尉、高唐县令,后来投奔他年轻时的好友时任朝庭中郎将的公孙瓒,任别部司马,后担任平原县令。 在他任平原令期间,抓了两件大事。一件大事是加强武备建设维护一方百姓平安。东汉末年,战乱、匪患使底层百姓苦不堪言
6、,“百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刘备任命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积极训练军队加强战备,一时外敌不敢贸然来犯,百姓过上了少有的安宁日子。 另一件大事是主抓民生建设。刘备来自于底层百姓,深知人民的疾苦,他抑制豪强对百姓的侵吞,迅速恢复因战乱而破坏的地方经济,帮弱势群众主持公道,使百姓很快能安居乐业。 由于刘备善待百姓并颇有政绩,在民众中口碑好。但有个人却对刘备很不爽,他就是平原县的土豪刘平。 刘平之所以不爽,主要出于腐朽的封建门第观念,认为刘备这样一个织席贩履之辈竟然做起他的父母官来了,加之百姓们敬佩刘备,他心里便很不平衡,由不平衡生怨恨心,由 怨恨心而起杀心,于是收买了一个刺客 当这位刺客潜入刘备
7、的府邸,刘备还以为是普通群众来访,本着一贯的“善下人”的作风非常友善地接待他。这刺客一见刘备,便惊觉与曾经见过的县令不同,在打照面的瞬间迅速作出判断,他所要行刺的刘备是个好官。结果,这刺客不但放弃行刺计划,还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刘备后离去。“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如是描述当时的情境。显然是刘备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刺客。 血性与武功 凡是有英雄气的男人都是很有血性的,更何况是一个具有强烈建功立业意识的人。历史上真实的 刘备是一个很真性情真血性、果敢而且武功不弱的英雄。 刘备带领众兄弟“征讨”黄巾,东拼西杀,好不容易因战功得了个安喜县尉,怎耐汉末十常侍乱政,奸贼当道,朝
8、庭卖官买爵之风盛行,黄巾军被剿灭后,没有行贿上司也没“人脉”的刘备被“裁员”了。 天下动乱时,朝庭常常大肆招募廉价的地方武装,为平乱出力;一旦天下叛乱平定了,朝庭既怕吃皇粮的军队人数太多,又怕军队多了难管束而引起哗变,于是找个理由裁减军队了。当时朝庭派到安喜县的“督邮”专门负责裁员工作,一派官老爷作风,根本不考虑先做做“思想工作”抚慰被裁者的情绪。刘备几次要 求拜见,都被督邮的随行人员硬生生地挡在门外。这时的刘备不仅是要考虑自己的前途,更要考虑一帮跟随自己的兄弟,自己被裁了,兄弟们怎么办?朝庭起码也要给我们这帮在战场上舍命相搏的兄弟们一个说法啊,可那个狗督邮连面都不让见! 一想到这,刘备气不打
9、一处来,愤怒不已,“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这精彩的一节,却被罗贯中的演义写成了“张冀德怒鞭督邮”了,也许在罗先生看来,这打人的事更适合性格鲁莽的张飞去做吧。在演义的视域里,刘备是一个仁厚长者,没有特别情况是不会 杀人的,武功也只够比划几下,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当年为对付吕布,刘备与曹操结成了暂时的同盟,灭吕布后,刘备还有一段栖身于曹操阵营的时光。后来,国舅董承奉汉献帝衣带诏密谋曹操,谋还没成,刘备觉得许都遍地是曹操的爪牙,绝非久留之地,抽个空挡带领自己众兄弟离开了曹操直奔原来经营过的徐州,曹操的部下徐州刺史车胄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回事,便死在刘
10、备的剑下。 刘备在袁绍手下“打工”时,因袁绍与曹操相对峙,被袁绍派到曹操的后方汝南进行侵扰,曹将蔡阳带兵追杀,刘备奋起神威,蔡阳为“先主所杀”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 车胄、蔡阳都是曹操手下的武官,却都被刘备所杀,可见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的武功不弱。但演义的作者为显关公神勇,把斩杀车胄、蔡阳这笔账记在了关羽的名下。 军事才能 人们对历史真实的刘备的最大误会是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演义向人们展现这样的情境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如鱼得水,只是放权给诸葛亮就行了,大小事特别是军事指挥权全由诸葛亮裁定,军事上以诸葛亮为主,刘备只是一个开明的会用人、舍得放权的忠厚长者型老大。 实际上如何呢?就军事韬略而言,刘备虽
11、不如曹操,但不至于像演义所写的那样是个逃跑将军、临危哭泣将军。陈寿 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告诉我们,刘备集团的军事指挥权一直是刘备负总责,诸葛亮主要负责行政后勤及外交工作,直到刘备去世后,军事上才以诸葛亮为主。那一时期的几次重要战事如“火烧博望”、“携民渡江走襄阳”、“汉中战役”等,刘备都是亲临前线的最高指挥者。 像“火烧博望”之战时期,据历史的考证,诸葛亮当时还在卧龙岗上啸风弄月呢。当时刘备所依附的荆州牧刘表,是个有心计的人,他见荆襄之士多归附刘备,心中便暗生防范之心,让刘备屯兵在辖区的最北边新野县,一旦与曹操相冲突,让他打头阵。 建安八年,刘表企图趁曹操北上攻击 袁尚的契机,袭取许都,令遣
12、刘备领军出击。刘备军发兵至博望之地,与曹操派来对抗的 夏侯惇 军遭遇。夏侯 惇 并不把曹军多次战而胜之的刘备放在眼里,刘备却深知夏侯惇 虽悍勇但却骄横,故为了保存实力,深沟高垒,不主动出击。双方相持了一段时间后的一天,夏侯 惇 发现刘备自烧了营房,跑得无影无踪,断定是刘备落荒而逃,不顾俾将李典规劝其中有诈,与于禁率军穷追逃跑之敌。刘备率众像猎人一样静静地等候猎物的到来,等到追兵进入伏击圈,突然喊杀声起,从四面八方杀向曹军,一时间曹军情势危急,幸亏李典率援军赶到,刘备才退走。三国志对博望战斗如 是描述,刘备“拒夏侯 惇 、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 惇 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13、,清晰叙述了刘备成功地使用了示弱诱敌之计,大败曹军于博望。 建安十二年,曹操携战胜袁绍之余威,带领大军向南横扫,荆州新主刘琮举众投降,当时驻扎在樊城的刘备始料不及,只好从襄阳沿当阳往军事战略要地江陵方向撤退,当时有十万民众追随刘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而当时追赶刘备的曹军是非常强悍的“虎豹骑”。 “虎豹骑”是官渡之战后,大败袁绍的曹操从军中百里挑一选出勇士并配以良驹组成的精锐之师,由曹氏将领任统领。建安九年 ,曹纯“督领虎豹骑从围南皮”,破斩袁谭;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曹纯率“虎豹骑”阵斩乌桓单于蹋顿;“虎豹骑”在渭水击败名将马超。 当时,刘备的军民混合队伍退走到湖北当阳长板坡时,
14、被曹军“虎豹骑”追上冲杀,死伤惨重。危难之时,赵云奋起神勇,拼力从乱军之中将刘备儿子刘禅救出;猛将张飞据桥断喝,阻吓曹操带领的“虎豹骑”,为刘备军民逃跑赢得了些许宝贵时间。当时,刘备在撤退之前作了妥当筹划,他“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南撤时,关羽的水军担任着运输军事物资和随时策应陆军的重任,沿途可随时接应沿陆路撤退的军队。 果然,当曹操的铁骑追到当阳长板坡一带时,刘备率众从当阳“斜趋”汉津从容与关羽水军会合,曹操只得望江兴叹。 刘备在依附刘表的短短两年多时间里,特别是利用“火烧博望”战役胜利后取得了刘表的信任,积极组建水军,显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因为在刘备看来,曹操才是他的主要敌
15、人和竞争对手,来自北方的曹操,骑兵特别是“虎豹骑”锐不可当,但水军却始终是他的短板(这在赤壁之战就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因此,在短短的时间里,建立起一支精锐的水军,是刘备有远见并富于韬略的体现。 “汉中战役”是蜀汉鼎盛时期的标志,刘备是这场战役的直 接指挥者。据三国志和后汉书记载,建安二十三年( 218年)春,刘备率军大举进攻军事重地汉中。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和咽喉,若汉中为曹操所据,则益州时时面临被敌偷袭的危险;若汉中为刘备所据,它可以作为益州的一道重要屏障,又可出陇西直接威胁长安,震慑曹魏。因为汉中非常重要,刘备亲率蜀军精锐主力参战,诸葛亮则留守后方。镇守汉中的主将为曹魏悍将夏侯渊,副将为张郃、徐晃。曹魏名将曹洪则驻守在汉中阳平关之西的下辩,与驻守汉中阳平关一带的夏侯渊等相侧应。刘备先派张飞等攻击下辩,以切断夏侯渊的退路,自己亲率大军直取汉中 的咽喉要地阳平关。但是,张飞军为曹洪军击败,主攻阳平关的刘备与夏侯渊、张郃、徐晃相持,也屡战不利。 双方相持了大半年时间后,刘备与谋士法正合计,决定放弃进攻阳平关,渡过沔水,在定军山据险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