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东北文艺现象透视摘要: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文艺界刮起一股强劲的东北风,东北题材文艺作品中蕴含独特的东北文化人格和世俗情调,改变了中国精英文化的格局和传统的美学原则,在当下文化和文学领域中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东北文艺现象;东北文化人格;世俗情调;透视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20 世纪进入 90 年代后,文艺界出现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东北现象,如赵本山、潘长江等人的东北方言喜剧小品;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郝雨的大学生自习室 、庞龙的家在东北等东北特色的歌曲;刘老根 、 男妇女主任 、 马大帅 、 圣水湖畔 、 插树龄等东北题材影视剧,形成一股强劲的东北风,改变了中
2、国精英文化的格局和传统的美学原则,在当下文化和文学领域中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一、东北文艺现象的生成 在全球化的时代,传承于东北传统民间艺术的东北风格的文艺作品反而兴盛起来,是东北社会经济和东北宏观环境变迁的一个产物。建国初期,东北一直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作为东北标志性品2牌艺术的是“长影”的大批国产故事片和译制片,这些作品都是和东北重工业基地的身份相匹配的,题材宏伟,叙事宏大,承载着太多的教化功能,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 80 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国有企业普遍遭遇困境,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老大地位拱手让于沿海开放地区。愈来愈宽松的政治语境,也使
3、大众文化日益繁荣,宏大文艺叙事逐渐势微。 东北文艺现象的生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80 年代,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1+1=? ,稍后出现的是以赵本山、范伟等表演的儿子大了 。1990 年是东北文艺现象生成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的春晚,赵本山带着东北小品相亲第一次走进中央台的演播大厅,它的幽默与诙谐、生动与感人、通俗与直白确立了东北小品的风格。此后, 牛大叔提干 、我想有个家 、 红高粱模特队 、 卖拐 、 卖车 、 心病 、 功夫 、昨天?今天?明天 、 小保姆与小木匠 、 说事一路演来,成为东北小品的经典,展示出许多东北特有的文化现象。如今,各类综艺类节目中,东北小品往往成为重头戏。百姓日常
4、生活中,东北小品俨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一个好的小品总会产生几个“流行语” 。 与此同时,东北题材的影视作品更是推波助澜, 代理村长 、 刘老根 、 男妇女主任 、 东北一家人 、 美丽的田野 、 希望的田野 、圣水湖畔 、 马大帅 、 都市外乡人 、 求爷爷告奶奶 、 凤凰起舞 、插树岭 、 乡村爱情等先后上映或在央视和地方台热播,以紧紧贴近现实的表现力、令人耳目一新的黑土地气息赢得了观众。 曾被人认为“土得掉渣”的二人转如今日渐火爆,歌剧苍原 、话3剧父亲也成为东北文艺现象中的亮点。以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中经典名句命名的话剧“翠花,上酸菜”在北京长安大剧院变成了舞台剧,又一次拉动东北文化的
5、新高潮。东北方言歌曲郝雨的大学生自习室和后来庞龙的家在东北一时间被广为传唱,至现在流行的陈旭的歌曲东北特产不是黑社会 ,以东北特色秧歌调做背景铺垫也显示了东北文化特色。 东北题材作品之所以能风靡一时,并在逐渐成为迎合受众群众的主导文化,首先是由于其独特的东北文化人格魅力。 二、东北文艺现象中的东北文化人格 关于东北人的文化人格,前人已有描述。 后汉书?东夷传记述:“其人(粗)、大疆(强)、勇而谨厚。 ”是指东北先人的骠悍和厚实。 柳边记略中更有生动的描述:“十年前柳条边外者率不裹粮,遇人居直入其室,主者则尽所有出享。或日暮让南炕宿客而自卧北炕。马则煮豆麦蓟草饲之。客受不去一钱非但不图报酬,若有
6、所匿,不与人,或与而不尽,则人皆鄙之。 ”可见,在东北人主体性格要素中还有乐善好施、豪爽、淳厚实在的特点。另外,由于东北在历史上开发较晚、计划经济体制持续时间长、地域对外相对封闭,使他们形成一种文化心理和境遇:大钱挣不着、小钱不屑于赚、做事情有些马虎、靠天吃饭、唯官是从、虽有小聪明但有些懒惰,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却屡遭挫折。 以赵本山、范伟、潘长江、高秀敏为首的东北表演艺术家在演绎小4品、电视剧中,将东北人的独特性格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拜年中的老蔫,在有求于村长时低三下四,当听说村长“下台”后,马上显现出原貌,不但上炕与之谈家常,把每年四、五万元的收入透露给他,而且教给原村长“三胖子”养甲鱼
7、的方法。当听说村长升官后,惊诧地从炕上掉下,把东北农民畏官地性格充分展现出来。 卖拐中的大忽悠,有几分小聪明,做事情总有提前量,没想到这次却太提前,出车祸的乡里用不着车,直接坐轮椅了,大忽悠决定把拐卖给一个腿脚好地,于是夫妻二人忽悠范厨师,上演了一出商品浪潮冲击下,东北人大忽悠和范厨师的商业型小聪明与原生态型太实在的性格反差。 刘老根中,赵本山扮演的刘老根被诬陷、被骗走 3000 万元,承受外部、内部双重压力,在与韩冰、顾小红的交锋碰撞中不断完善自我,接受新观念、新信息、改造自我,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东北人的质朴的特征。 昨天?今天?明天中的黑土、 刘老根中的丁香、大辣椒等艺术形象,都充分体现了
8、东北男性的淳厚、狡黠、憨态可掬以及东北女性的心直口快、热情泼辣、善良坚忍等异于南方女性细腻、小鸟依人的性格特征。雪村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同样体现了商业大潮冲击下东北人依然直接、简单、率性的风格。 在这种原生态的表演和生活还原中,观众品味到与中国传统“诗意” 、“高雅”主流文化不同的世俗文化的精神盛宴。 三、东北文艺现象的世俗情调 5颇具东北特色的小品、影视剧作、歌曲的生成和火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表演和内容的本土性、传统性、草根性,迎合了一般大众的世俗情调和审美情趣,颇具浓郁的东北俗味。 东北题材作品特性之一是还原生活,它们演绎的内容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渴望而不可及的彼岸世界,扬弃了“英雄崇拜”和“
9、辉煌宏大叙事” ,而是回归此岸,突出平常事、平常心,关注大众情怀,为“市井细民写心” 。如卖车系列,就是仅仅围绕现实生活中市井细民“贪小便宜”的心理和“吃大亏”的结局而逐层展开的。还有,像昨天?今天?明天中,白云和黑土在实话实说的录制过程中颇有些文采,但当让他们最后说一句话作结的时候,黑土的“来时的车票谁给报喽!”让沉浸在乡土儒雅气氛中的观众恍然醒悟,重回现实,领悟真正的农民心境。堪称时代最前沿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圣水湖畔 ,同样关注到农民、关注土地,让人们思索一个严肃的主题:尊重农民、保护耕地、树立粮食安全意识。 东北题材作品地世俗情调还在于它对东北俗文化的传承。余秋雨说:“世俗才是文化基础,是
10、全部文化构架的根基, 也是推动精雅文化不断变革的动力。它比精雅文化更天然,更贴近民族的生态,因此也更深入人心。 ” 以赵本山为代表的小品崛起后,东北俗文化得到了充分发展,何庆魁也起到了决定性地作用。两部刘老根中有意把东北民间曲艺二人转编排进去,还特意设计了一个小剧场、小剧团。一些经典的小品也融合了二人转地喜剧意味和世俗情调。可谓是找乐子,图大家高兴。其原因在于二人转是东北人乐观的写照,在唱腔、造型、本体特征方面可谓6是丑中见美,它的本质是一种充分利用夸张的审丑艺术。赵本山、潘长江、高秀敏本来是二人转演员,在小品、剧作中充分驾驭这种文化“说、学、逗、浪、唱”的特征,如赵本山经典动作:从某处摔倒;
11、潘长江的利用个子矮的“优势” ,高秀敏的“傻笑”等都带着一种游戏、错位、幽默的世俗情怀被大众接受。 何庆魁说:“二人转被承认得晚了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但也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任何一门艺术都事生于民间,兴于民间,最后老于庙堂。二人转推向全国正处于兴于民间阶段,带着半生半熟的鲜货状态,很土,很野性美,闯过来,一下就被人接受了。文化这东西落地生根,谁想把它弄绝迹是不可能的,能保留下来的东西肯定都是好的,普及东北文化,实际上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贡献。 东北题材作品能迅速走红还在于它语言的独特东北味。东北方言“拿过来就说” ,显得粗糙,如“忽悠” 、 “贼拉地” 、 “扯蛋” 、 “相当” 、“拐了拐
12、了”等,但它们能变成人们生活中时髦语,南北皆知,显现了东北方言强大的普及性。有人甚至说:“东北方言已逐渐成为中国第二口语” 。一些作品表现出俏皮、嘎拗的韵味,用简短的几句“说口”概括出某种社会现象,勾勒出某个人的外貌特征或性格基调,使之成为作品的“包袱” ,还原事情的真相。如“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火夫。”(卖拐);“不论在何处,无论多大肚,不管熟不熟,一抹干穷和。”(麻将豆腐);“洗桑拿和农村烀地瓜差不多,连洗带冲最后上屉蒸。 ”(儿子大了);“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老女人难”(说事)等,将俚语、俗语、歇后语、套话融于一体,创造出一种具有穿透力、7带有鲜明喜剧色彩的“杂语” ,幽默、夸张、戏谑又耐人寻味。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文艺格局仍将是东北风格占主流,也有人质疑东北风能刮多久,但当下赵本山、何庆魁正带着他们一口地道的东北方言和土气的东北打扮成为每年春晚和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影视剧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