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视野中产品语言叙述性的建构.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039016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视野中产品语言叙述性的建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当代视野中产品语言叙述性的建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当代视野中产品语言叙述性的建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当代视野中产品语言叙述性的建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当代视野中产品语言叙述性的建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当代视野中产品语言叙述性的建构摘要:本文以产品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叙述性设计兴起的主要背景,归纳了其主要的理念和特点,包括它注重事物之间的关系、设计表达的技巧和表达特色等。并进一步提出了产品语言叙述性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同时也指出了其中表达与理解的局限性。这将给当代产品设计带来新的思考和方法借鉴。 关键词:叙述性;设计;产品语言 中图分类号:J509.9 文献标识码:A 所谓“叙述性” ,多指文学作品中以恰当的形式对受众讲述或表达特定的内容。而产品语言的“叙述性”正是参考了上述文学的提法,指由符号性的产品语言形成的造型,能像文章一样“讲述故事” ;在满足“使用功能”以外追求某些“表达

2、功能” ,传达某些深刻意义,同时也为受众所接受理解。可见,这种设计的叙述性,或者故事性,是以产品语言为手段,以符号的意义为目的,从新的角度揭示设计语言的表达特性和技巧。因此,产品语言的叙述性也是产品语意学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 叙述性设计是随后现代设计派?e 而兴起的一个新的概念。许多相关的设计概念,例如产品语意、产品语境、设计符号、剧本式设计、主题设计等,都在近二、三十年间相继兴起,客观上也帮助叙述性设计这个概念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最终得以形成。今天我们关注它,不仅是因2为它反映了现代设计运动及其理论在特定背景下的某段发展,同时它也是一种值得当代设计师关注的一种有特色的综合性“设计方

3、法” 。 一、产品语言叙述性的缘起 自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无论在设计思想还是在设计形式上,现代主义过于追求功能性和强调纯粹性的消极作用开始显现,人们也对这种“功能表现主义”设计展开积极反思。在建筑领域后现代主义思潮率先出现,而后波及产品等设计领域。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反对建筑或产品的功能,而是在功能主义设计的基础上,要求赋予建筑或产品以特定的文化特征与历史意义,对其进行功能性以外的再思考,追求其造型的装饰性和故事性,要求其“说故事” 、 “多说话” 。其最初表现在建筑或产品形式上的符号装饰或隐喻,只是在特定背景下表达一种尊重历史与环境的态度,现在看来还远远不够。其间在意大利出现了“

4、激进设计”(Radical design)或反设计(Anti-Design) (1980) ,表面是追求造型的新奇,但进一步看,则是在追求用“创新的造型”来讲述故事,达到“制造文化性、知识性”的目的,可以说这是设计叙述派的开始。 显然,后现代主义比以往更重视产品语言(或建筑语言) 。其深层原因在于,设计风格是传达意义的关键,意义则必须通过刻意设计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后现代主义不仅重视产品的功能意义,而且还重新赋予产品以历史文脉的意义和人文精神,顺应产品使用者的诉求。在后现代主义如何传达产品意义和精神方面,产品语言则自然成为表达产品意义3的重要载体。更为重要的是,产品语言取得了与功能性类似对等的

5、地位。在以往二元对立结构思想中,产品语言严格从属于内部结构或功能的对应关系在某些情况下被解构了,产品语言与功能的关系出现了某种程度反转。 其次,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满足众多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成为现实。在内部结构或功能大体一致的情形下,产品语言的设计自然成为个性化的重要始发领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借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个性化需求在后工业时代搭建的平台上,唤醒了产品语言表现力的巨大潜能1 。而渐醒于后现代主义时期的产品语言的表达,逐渐减少了以往单纯强调功能意义或装饰主义的色彩,增添了许多人文的艺术表达。此外,信息时代的技术使得传媒的信息传播能力得以提升,产品或建筑表面所展示的类“图像式”的语言得到重视,日

6、益成为媒体传播的主导,也逐渐形成了“扬表抑内”的潜规则1 。这些都更加有利于展现产品语言而非产品的功能。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人们开始进入大众消费社会,经济体系由以生产者为导向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导向。经济的发达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人们在物质功能满足的同时追求更多的精神功能这意味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已经从产品的功能满足转变为对产品意象的心理满足,注重风格差异和精神享受;希望通过产品语言的感性表达追求所谓“心的满足感与充实感” ,更加注重通过新的“文法”来建构有关特定功能或意义的“新形象” 。同时,产品也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对话功能感性的互动与沟通。 “人们在接触设计品时,也不仅仅是心存使用,还心存

7、审美,4更心存辨认与解读” 2 。产品设计更加强调以受众为中心的互动,注重产品语言的解读权在受众,而不是设计师。因此,在这些背景的综合作用下, “叙述性设计”的概念从最初的建筑设计扩及到当代产品设计之中产品成为设计师的语言,而叙述性则成为表达设计语言的一种手段。 二、产品语言叙述性设计的理念及特点 “叙述性设计”一词,借用了后现代的文学理论,特别是后现代文学中的“文学性”概念。20 世纪 30 年代后现代文学理论中的俄国文学形式主义流派,致力于研究“文学的表达性” 、 “文学性”即研究文学表达的手法,并逐渐形成叙述学的相关理论。该理论后来成为当代英美文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而“叙述性”也成为其

8、重要成份。后现代设计理论在形成的过程中,借用“文学性”的概念来强调设计语言的形式与结构,以及艺术地、有目的性地“自然”表达,因而也成为后现代设计理论的一个主要特色。 产品语言的叙述性设计还参考了现代符号学、语言学、以及受此影响形成的设计语意学的诸多发展成果。从符号学的观点看,产品的外观、材料都从各自的单一功能中抽象出来,获得功能或非功能的多重意义,从而形成类似语言符号的意义指向系统。而此意指系统从符号表现的角度来看,也是由诸多类似代码的产品元素的集合和产品规则所构成。在此影响下,很自然地形成了“设计的语言类比” ,即产品如同文章或语言5活动,文章有表达的手法、章节字句和句法结构,而产品也可以类

9、似地有表达的技巧、段落章节和形式构造,整体形成特定“叙述性”的设计表达,来实现设计的主题及意义。 产品语言的叙述性设计研究的主要是叙述的内容和叙述的具体方法,即叙述什么(What)和怎样叙述(How)两个问题。叙述的内容指设计师要表达的主题和要传达给消费者的理念。而叙述的方法则指设计表达理念的方式:研究设计是否有章法可循,并按此章法来表达设计的主题和涵义3 。这其中涉及到表述语言的结构和技巧。可见,产品的叙述性设计应该是一种重视在过程的演绎中追求意义的设计方法。由于它是在叙述学文学理论、符号学以及现代哲学的影响下形成,所以它也反映出了和以往设计诸多不同的新的理念和特点。 首先这种叙述性设计注重

10、“关系” ,注重构成设计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叙述性设计是建立在“主体间性哲学”的“主体间维度”基础之上的,强调人和自我之外的一切不再是主客对立或支配,而是平等的主体间的关系;世界重要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事物只是这些联系的节点。因此,叙述性设计不孤立地看待产品的形式语言,不仅注意到产品语言中各个构成符号之间如同文本结构,也有彼此内在的关联,必须通过适当的组织才可以把意义表达清晰。而且还注意到产品与周围环境、人之间的关系,产品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和消费群体的参与,因此要从彼此的关系中寻找特定的意义表达,如同文本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因此产品的叙述性设计从文本的结构关系出发,一方面寻求形态、材料、结构等

11、以特定关联性的表达,也注重产品在周围环境与使用者的关系中特定6的意义定位,体现从“一种自我为中心的表演”到“为环境和人存在”的转变。 其次,这种叙述性设计也注重设计表达的技巧,以适合并吸引使用者的“听阅”操作,使其易于接受。当代西方的“主体间美学”中Jauss 和 Iser 的“接受美学” ,以及现代信息传播理论,都把审美认知活动由作者延伸到受众(读者) ,强调受众对作者作品的参与和理解。因此,设计师的设计产品和消费者的解读产品的过程,不可避免的要经历编码和解码的两次类语言式的转换;而消费者理解产品,也是一种类似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处在沟通角色的叙述性设计,特别强调产品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技巧

12、,合理控制产品从总体到局部、从感知到理解等体验和使用过程,要如文章段落间的“转承相接” ;“有技巧、有条理地多说话” ,以恰当的、多方位的表述意义的方式,让消费者理解产品如同“听故事”或者“浏览文章”一样的自然,并使其听的懂(认知)和记的住(记忆) 。可见,从这个角度说,叙述性设计是一种沟通艺术领域的尝试,它超越了一种简单的外在风格,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境界。 此外,这种叙述性设计还注重有特色的表达,以吸引使用者的参与。通过产品的形态、色彩、材料、结构、细节或装饰等有特色的设计表达,包括如 PHILIPS 的产品对于使用情境的塑造等,来叙述产品的功能或其他的意义。这不仅可以满足更多受众在物质层面和

13、精神层面的多种需求,而且可以建立并引导一种沟通和交流,进而自然唤起受众内心的感受、体验、记忆与联想。这种手法对于因高度电子化而“造型失落”的科技产品更有其意义,通过电子“人造物”的“叙述性”造型文法,可以为7电子产品的“固定”造型增加许多“讲述故事”的视觉品质。因此,建立在叙述性设计基础上的消费电子产品,将同样成为一种表达丰富意义的载体和沟通人类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媒介。所以,从“叙述性设计”的诸多理念特点来看后现代的设计现象,就比较容易了解:后现代设计的本意和特色并非在于“时髦”或“艺术” ,而是在追求有特色、多元化的设计语言的叙述方式。 三、产品语言叙述性设计的内容与基本方法 产品语言叙述的内

14、容,即“说什么” 。与文章类似,产品也通过其特定的“设计叙述”向“阅读者”表达特定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涵盖多个层面,成为设计关注的重点所在。显然,由于现代产品设计主要围绕功能展开,功能性的内容表达在多数情况下始终是设计叙述的重要部分。功能性的内容主要是指通过形态、色彩、材料等的特定组织来表达的该产品的功用、操作性方面的内容,更多地涉及到功能控制、信息显示及各项控制键的关系等方面的表达,关注操作的表述是否易于理解以正确引导操作行为;同时,产品内部不可见的技术运作过程的外在表示也是此类内容之一。通过外部形态设计的适当表述,诠释看不见的技术过程产品内部不可见的机构运作,表达和暗示该产品是如何工作的。因

15、此,上述多方面的功能性内容构成了产品语言叙述内容的表层结构。 同时,设计师还通过产品语言的叙述来表达若干功能性以外的意义。这可以是产品造型所传达的特定感觉或个性,如趣味感、高雅感或现代8感;也可以是某种的熟悉感或亲切感,即通过以往的记忆符号,在新的科技产品上创造产品语言的历史连续性与熟悉性;还可以是特定的环境意义,即产品的形态、大小、色彩、材质等在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中所体现的特定观点;更可以是一种流行时尚、社会价值观的适当反映。这些功能性以外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也是互相关联和影响的,构成了产品语言叙述内容的中层结构。 此外,在叙述性设计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容意义要求表达,具体包括

16、隐藏其中的特定的文化感受、社会意义、历史文化意义或者仪式、风俗等内容,表现出一种自然、历史、文化的记忆性脉络。这是主题性的深层结构。而观者往往会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背景,因人而异地产生不同的理解角度或程度,形成创造性的自我阐释。 图 1“collection guns” 灯具,for Flos,Philippe Stack,2005。由设计语言片段连接而成的一个时代意义和理想的综合性符号。 因此从整体来看,产品语言内容叙述的三个层次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表达和解读过程。其中,叙述性设计的内容操作中,可以是完整而复杂的意义结构,也可以是具体的某些意义局部,如同“以单词片段式的语句” ,还可以是抽

17、象的图像式的设计表达。例如图 1、图 2 所示,法国设计师 Philippe Stack 为 Flos 公司设计的灯具,就是这样的一个意义综合体由若干特征性形态和色彩等构成的设计语言片段连接而成。总之,产品语言叙述的内容及其结构如同文章一样的丰富,因9此需要以巧妙的设计方式来连接背后的意义,并允许某些功能之外意义的模糊和多重的诠释。 图 2 金色的武器象征着钱和战争的勾结,黑色的灯罩代表死亡,表现出作者对于和平、战争、死亡、疯狂、贪婪等复杂性的社会思考,也体现出对新世纪的思考与向往。 产品叙述性设计的关键不仅在于上述提及的要表达什么,更在于如何进行表达,也就是“怎么说” 。一般认为,人们的思考

18、包括设计师的设计过程,是一个“黑箱”过程,其中的设计方法无法明确揭示。但事实上,叙述性设计并非没有一些自己的基本程序或方法可以为设计师所参考。通过产品语言的类比,我们可以发现,叙述性设计如同作文的过程,也有相应的主题确立、子题和题素的展开和最后的组织等具体步骤。 一般而言,写文章时首先要立意,即确立中心思想,相应的设计师也要先确定设计的理念,厘清需要表达的功能概念和进一步需要传递的个性、情感等,综合形成设计的基本诉求。接着,我们通常需要将把中心思想分解为若干个要点或主要问题,并进而分解为具体的片段或语句,而设计师也同样要把主题进行关联性地分析展开,分解为若干主要部分,例如功能操作单元、视觉形态

19、、色彩单元、结构单元、材料单元等,继而再细化为某些具体的造型要素。这些部分与要素在外部的设计条件制约下,从不同的角度融入了设计师的理念或情感。作文的最后阶段,我们会围绕中心主题,把这些分散而具体的片段和语句进行和谐地搭配与10组织,展现一定性格,并最终完成文章,这一阶段对设计师而言同样是实现叙述性设计的关键整体的转换形成,设计师将依据产品内在的要求,包括节奏、韵律、对称、对比、调和、变化、统一等在内的形式美感法则以及自身的特定思考,将点、线、面、体、空间、肌理及各形式要素进行特定的关系处理和适当的组织串联,以把意念转化为产品的实体。这其中需要设计师对于设计理念有很好的联想和展开能力,以及选择和

20、组织产品语言以表达理念的技巧。 在此基础上,一些叙述性设计的手法也有助于形成产品的特色,主要表现为: 第一、设计作品不单单追求造型的美感,其“造型表现”也要体现一定的主题性即设计作品运用各种造型符号,以达成一定的“目的性” ,形成特定的吸引力; 第二、设计作品要有丰富的表情,更注重审美情调、 隐喻色彩和文化特性的符号, 设计符号的运用也更丰富更具整体性,从而实现设计中的“以情动人” ; 第三、设计作品更深入地考虑产品动态使用过程中所可能散发出的语意,而不只是产品造型静态的语意,注重叙述的推进层次,注重情境的体验过程。 可见,叙述性设计的基本方法借用了叙述学“说故事、引人入胜”的方法,借用了叙述理论起承转合、事理层层推进的章法,并溶以符号学、设计语意学的概念和方法4,形成了设计的叙述特色与过程。 以上分析可见,叙述性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观念与方法,并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