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江苏无锡地区1概况无锡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东距上海 128km,西离南京240km,南濒太湖,北靠长江。无锡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江苏省的重要经济中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本新建公路是联接整个苏南东三角州平原各主要城市中的一段,设计路段属于无锡地区管辖,它的新建有如下重要意义:(1)苏南东三角州平原地区,人口稠密,经济文化发达,水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经济开发比较早,现代工业生产门类齐全,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在传统的粮食加工及纺织工业基础上,已逐步发展为纺织、机械、轻工、电子、化工、冶金、医药、建材、食品等综合经
2、济产业,配套能力较强,产品结构比较合理,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工业体系。农村多种经营蓬勃发展,乡镇工业异军突起,被称为“苏南经济模式” 。由于此地区工业技术力量雄厚、优先发展拳头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产品在市场上富有竞争能力,使本地区工农业生产总值直线上升。无锡,苏州已成为全国第五、六大工业城市,令人刮目相看。首先,公路运输快速灵活,直达门户。本公路的新建,将加速地区原材料和产品的流通,使货物运转缩短,资金周转加快,特别对于贵重商品,易碎物件,要求防腐保鲜货种的运输,本新建公路更将发展优势。其次,由于本公路等级较高,建成以后,沿线将吸引许多新的加工型企业,使企业分布趋于合理。第三
3、,将加强城乡关系,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本地区十分重视发挥城市经济中心的作用,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以小城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基础的城乡经济和科技网络,本公路的修建,将拓宽和纵向发展城市工业与苏南乡镇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带动了农村的综合发展。(2)将促进以“江海河湖相通、铁公水空相衔接”的立体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无锡市水陆交通便利畅通,京沪铁路横贯全境;公路有九条干线向沪宁江浙和苏北地区辐射。全市每个乡镇有公路,水运依托太湖水系,境内共有航道 1650km,有 7条水运干线接通黄田港和张家港。京杭大运河北贯通长江,东与苏州河相连。机场距市中心近 20多公里,现已开辟了北京,佛山的定期航班。无锡市已
4、基本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的比较发达的交通网络。本公路的建设,无疑将快速灵活的汽车与运量大的火车以及价廉长距的水运,更加有机结合成联运网,使产品运输更加直接,便利、快速、准时。(3)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无锡市是全国十个旅游城市之一,素有“大湖明珠”之称。碧波万倾的大湖,尤如人间仙境。而无锡市占有太湖山水组合最优美的部分,蠡园、鼋头渚园、锡惠公园各具特色,太湖锦上添花。宜兴洞天,瑰丽奇幻。要塞炮台,充满了传奇色彩。全市古迹颇多,有商末周初的秦伯墓和秦伯庙,有南北朝古刹“惠山寺有唐代的“天下第二泉” ,明代的“畅园” 、东林书院旧址、徐霞客故居等。本公路的新建,到名境点变得便利,舒适,更加吸
5、引了国内外旅游者。(4)具有防洪抗涝的作用。本公路在湖与无锡市区间通过较高的路基可以说是一条抗拒太湖洪水的坚固大堤,有效地保护了无锡市区。同时此公路可以抵抗五十年甚至百年不遇的洪水,即使周围地区洪水泛滥,也可以保护交通畅通,把各种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5)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本公路建成后,改善了投资环境,将吸收不少外商来此地区投资办厂,增加出口创汇产品,加快外向经济的发展。总之,本新建公路对于促进苏南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综合立体运输网的形成。旅游事业的发展及抗洪防灾方面具有积极意义。2气候特点路线所经地区为无锡市所辖地区,属公路自然区划区一长江下游平原湿润区。道路气候共分 IB区,不冰
6、冻、中湿区。区内湿热度高,温暖湿润。最高月平均气温达 3035,一月份平均气温在 316左右,七月份平均气温在 2430之间。亚热气候。3降水量及地下水路线所经地区,年降水量多,年降水量在 10001400mm 之间,常年为 1200mm左右。潮湿系数一般为 101。5,最高月潮湿系数达 253。5。雨型主要为春雨和梅雨,且梅雨期较长,该地区属中国暴雨分共第四区,地下水埋深一般为 15 米,丘陵地区为 2米左右。4地形与地貌该地区地处沿江、滨海的地理位置,具有以平原为主,兼有低山丘陵的地形特点。地貌类型,内陆为冲积平原和湿润丘陵低山。在地形和气候的综舍影响下,本区河川密布、湖泊成群,且终年有水
7、。河流内水量弃沛,季节变化不大,泥沙含小,陆地水面约占总土地面积的 8左右。5。地质与土质在平原地区,地表土层覆盖较厚一般在 15米左右;在地面自然横坡大于 15的丘陵低山地带,土层覆盖厚度一般为 10米左右。该地区水稻田分布广泛。土质属红粘性土及砖红粘性土,属高液限粘性土,呈中密状态。本地区岩石坦藏较深,开采不易,一般砂石料缺乏。按施工难易程度分,土质 25为松土,75为普通土。丘陵地带坦藏较深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和花岗岩,为坚石,强度3级。6。植被及作物等概况路线所经地区属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的1 区,自然地理特征为亚热带常绿林,四季分明。农业以水稻为主,一年二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经济作物种类多,以油菜、棉花、麻类为主。丘陵地区其竹、木等分布广泛,各种水果树木较多。地表植被覆盖茂密,除田地、林木等处,以灌木丛为主,林木地带,其郁闭度约为80。本区水力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发展家、牧、林副、渔业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