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论朱元璋反腐机制的当代价值 赵静雯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通过对自身执政经历及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经验的总结,在洪武年间制定了一系列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制度。建立了 从对人才选任到官吏考核,从对官吏的清廉思想教育到监督问责、赏罚惩戒,再到规范的立法司法等一整套反腐治贪的体制机制, 获史学界、理论界重视和称道。同时,由于朱元璋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所具有的历史局限性,这些措施本身存在着不足与缺陷,但从历史辩证法的理论视角分 析,批判地审视其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古为今用”,对当下我国的反腐廉政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 朱元璋;反腐机制;廉政建设; 借鉴价值 Analysis on the modern value of Zhu Yuan-zhangs anti-corruption mechanism Zhao Jing-wen (School of Marxism,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430073, China) Abstract: Zhu Yuanzhang, the founding emperor of Ming dynasty, formulated a serious of unique anti-corruption m
3、echanisms through his own growing experiences and summar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including diversified talent selection, strict official examination, strict discipline, 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 system, full-scale clean education and a sound legal system. These measures have some short
4、comings because of historical limitations, but they still have strong reference value for us to build a clean government contemporary in its content and methods. Key words: Zhu Yuanzhang; anti-corruption mechanism; clean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modern value 0 引言 在中国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上,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历代有所作为的统治者,主动
5、或被动地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反腐体制机制,积累了我们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明太祖朱元璋作为草根出身的封建皇帝,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政权,在洪武年间提出了有重要价值 的廉政建设思想,建立了一系列反腐机制,采取了严厉的反腐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指出:“要以深化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增强权利制约和监督效果,保证各级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要强化制约,科学配置权力,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1研究借鉴朱元璋反腐思想、体制机制与实践,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创新反腐败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和
6、反腐败斗争有着重要价值。 1 朱元璋反腐机制形成的历史境遇 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生活的关系。” 2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朱元璋的反腐机制不是源自于神的意志,而是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反映。 2 1.1 元朝覆灭的前车之鉴 元朝末年,因官吏腐败、民怨沸腾导致政权覆灭的惨痛教训,使朱元璋痛切认识到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对巩固明王朝政权的极端重要性。明太祖实录卷二八下记载,朱元璋对元朝灭亡的惨痛教训进行了深刻总结,他指出:“元朝出于沙漠,惟任一 己之私,不明先王之道
7、,所在官司辄以蒙古色目人为之长,但欲私其族类,羁靡(縻)其民而已。非公天下爱民图治之心也。故奸吏从而蒙蔽之,舞文弄法朝廷之上,贿赂公行苟且之政,因循岁月,上下同风,不以为怪。末年以来,其弊尤甚,以致社稷倾危而卒莫之救。” 朱元璋认为,元朝统治者作为游牧民族缺乏治国理政的理论与经验,任人唯亲,重用奸佞,残酷奴役汉族和其他民族,徇私枉法、贿赂公行、苟且偷安、沿袭积弊、形成风气,以至于见怪不怪,腐败之风盛行,危害社稷导致政权倾覆而不可救药。“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从政治法律制度 和反腐体制机制上看,元朝统治者对官吏的管理、对腐败的惩治失之于宽,缺乏严厉的反腐机制和举措。朱元璋决心在打
8、败元朝,建立新政权后,非下猛力反腐不可。由此可见,朱元璋决心整顿吏治、重典反腐是基于吸取元朝覆灭的教训,以此为前车之鉴而做出的重大反腐决策。 1.2 明初发展经济巩固政权的现实要求 明朝初年复杂的政治形式和陷于崩溃边缘的经济形式,从客观上要求新生的王朝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在政治领域,国内复杂的民族矛盾和紧张的边患对新王朝构成严重威胁,国内民族矛盾依然激烈,元朝余党欲死灰复燃;蒙古旧部不时挑衅,欲卷土重来、 东山再起恢复对中原的统治。在经济领域,元末已陷入全面崩溃的境地,再加上长期战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经济凋敝极其严重。在社会领域,新的政权尚未稳固,旧的积弊仍在,明王朝尚未取信于民。明太祖实录
9、卷六一记载,朱元璋的政策是“斟酌元制,去其弊政,”如盐税商税开始时都是十取其一,至正二十四年减为三十税一,“过取者以违令论”,致使官员不得违规收取税费中饱私囊。 1.3 朱元璋的民本思想及儒家为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 朱元璋的思想虽然有着复杂性的一面,但其思想的主流是具有民本精神的儒家思想。朱元璋青少年时代饱尝元末吏治腐败 带来的各种苦难艰辛,使他痛恨贪官污吏,体恤百姓,具有反抗不平等社会的民本精神。明太祖实录卷三八中记录,朱元璋自称:“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今严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蠧害吾民者,罪之不恕。 ” 朱元璋作为领导农民起义推
10、翻元朝统治的领袖人物,深知腐败是导致农民揭竿而起的深层社会根源。他强调以民为本,“食惟民之天,民乃邦之本。”明太祖实录卷四一记载,在洪武二年他曾感慨说“农为国本,百需皆其所出。彼辛勤若是,为之司牧者亦尝悯之乎。且均为人耳,身处富贵 而不知贫贱之艰难,古人常以为戒。”朱元璋一直反复要重农和恤农,这种深刻的民本思想也是其力行廉政,重典治吏的重要原因。可见,儒家爱民、重民、养民的民本思想不仅对朱元璋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成为明初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对进行吏治改革、反腐倡廉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 朱元璋反腐机制的体系构成 朱元璋深知反腐之复杂,倡廉之艰辛,认识到必须采取多种手段、运用多种方法,形
11、成有效的整体机制,进行综合治理,决不能单打一、毕其功于一役。同时,坚持打防结合、恩威并重、软硬兼施,不惜施以“重拳反腐”。正因为多种机制相互协调 ,有效的发挥整体作用,才使得明初的反腐活动有序开展。 2.1 严格的人才选任、官吏考核机制 3 朱元璋反腐整体机制的侧重点是建构官员选拔、任命、考核机制,培育防腐、拒腐、反腐的官吏队伍,从主体和源头抓起,严把官吏入门关和考核关。 其一,建构从源头上严加管控,严格的人才的录用机制。明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亟须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政府官员。朱元璋十分重视从源头上选才、用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多途径、多机制选用人才:如科举取士制、荐举贤士制、荐举与考试结
12、合制,科举与保举结合制,提前选用国子监内生员制等。同时,在全国 范围内寻求贤才,广纳天下贤士。洪武元年责令官员“分行天下,访求贤才。”洪武十七年下令“选德行兼能京官遍历郡县,访求贤才,体察官吏” 。 由于朱元璋选人、用人机制灵活,途径较多,大量被埋没的人才得以发掘,大多得到了重用。既保证了选人质量、才尽其用,又化解了朝野矛盾。 其二,建构官员提拔擢用,选贤任能机制。朱元璋在官员的选任上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录用,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拘一格降人才。草根出身的朱元璋敢于破除世族门阀制度,不受地域、资格、“世族”限制大胆提拔人才。他在洪武元年说:“善用人者,如良工用木,大小 各当其用。”洪武十
13、一年,又强调“资格为常流设也,若有贤才,岂拘常例。今后庶官之有才能而居下位,当不次用之。”若有才能可以破格提拔任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号召天下大举贤才:“朕尊古制,举用贤才,各因其器能而擢用之”。举荐贤才,要求根据他们的才华、能力来提拔擢用,而非其他经济、社会和人际关系因素。 其三,建构严格的官吏考核、升降调整机制。朱元璋为了保证大小官吏在任期间能克己奉公,做出对国家和百姓有益的政绩,建构了严格的官员考核机制和职务升降调整机制。他对官员的考核分为“京察”和“外察”两种方式。京察就是对京城官 吏的考核,外察就是对外放官吏的考核。明史选举志(三)记载,京察的考核方法为“四品以上自陈以取上裁,五品以
14、下分别致仕、降调、闲住为民者有差,具册奏请。”外察的考核方法为“州县以月计上之府,府上下其考,以岁计上之布政司。至三岁,抚、按通核其属事状,造册具报,丽以八法。”这里的“八法”指的是考核官吏的八个准则 :一贪,二酷,三浮躁,四不及,五老,六病,七疲,八不谨。不论内外官吏,任职满三年的进行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每一阶段考绩完成则称为“考满”。考满又分三个不同等级,即:称职、平常、不称职。根据考核的不同 等级,对官员进行级别升降调整。 2.2 严明的赏罚惩戒、监督问责机制 明初尽管有严格的人才选拔和官吏考核制度,但旧官场的恶习使一些官员经不起利益诱惑铤而走险。因此,奖励重用循吏和清官,为官员树
15、立良吏楷模;严惩贪官污吏,从反面对官员进行警戒就成为朱元璋治吏的重要举措。 洪武十二年,为了树立良好的政风,奖励清正廉洁的官员,规定特定官员在任三年以上没有贪污受贿行为者,在弃官居丧守制期间每月朝廷仍发给半级薪俸;在官三年以内的,按照品级给全俸三个月。谈迁在国榷卷六中论及此制时评价:“圣祖特严脏吏,而禄及倚庐,所以劝 廉,至详且渥也。” 另 外,朱元璋还经常赞扬、夸奖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官吏,美誉其为:“狂澜之中,砥柱屹然,疾风之余,劲草不偃。” 3朱元璋奖挹清官廉吏的思想、举措,对明初官员保持清廉作风,起到了积极的引导、推动作用。 朱元璋在对贪官的惩戒方面毫不手软、手段多种多样。首先,规定官
16、员贪污银两 60 两以上者,剥皮后用草塞满并悬挂在官府公座旁,残酷的刑罚使官吏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其次,在全国州县及基层的里、社建立“申明亭”,把官吏所犯罪过写在上面进行公示、进行警戒;另外,将惩治贪官污吏的案例编纂成册并阐明法规,下发官 员令其学习、贯彻、恪守、执行。这些严厉的反贪措施震慑朝野,起到了整顿吏治、赢得民心的作用。 4 值得注意的是,明初朝廷对官员发放的俸禄极低,仅够支付简单的日常开支。要做清廉之官,必须安贫乐道。例如海瑞在去世的时候家里竟然连棺材都买不起;翰林侍读学士张以宁一生清廉俭朴,临死之际写到“覆身惟有黔娄被,垂橐都无陆贾金。”这是当时廉洁官员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并非所
17、有官员都能像他们那样甘于忍受贫困的生活,很多官员为了谋取物质上的富足不惜以身犯险,贪官污吏仍然层出不穷。 朱元璋特别重视对权力进行监督,建构了行之有效的监督 机制。不仅设立监察机关和震慑朝野的锦衣卫,还鼓励百姓对官员进行监督,利用民众的力量来惩治贪官污吏。明初的监察机关分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监察机关包括都察院和六科;地方监察机关即各提刑按察使司。各检察机关均有纠察百官的权利,只要发现官吏有违法行为就立即弹劾、动辄必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大对官吏的监察力度,朱元璋专门设置了锦衣卫。锦衣卫直接受命于皇帝,且在全国各地都有耳目,其监督可谓无孔不入,使贪官及时受到惩治,如临深渊。由于过度扩大监督权力
18、,使酷吏以此为政治斗争的手段,造成了不少冤假错案和历史悲剧。 朱元璋还 制定法律鼓励百姓对官员进行监督、举报。他在御制大诂三编中明文规定百姓具有监督、举报甚至捉拿贪官的权利,地方官吏如果贪赃枉法,百姓可以聚众将其捉拿进京,“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朱元璋破除了“刑不上大夫”的古制,开启了具有其草根皇帝特色的“民主监督”机制 ,堪称朱元璋在反腐制度上的一个创举。 2.3 规范的清廉教育、立法司法机制 朱元璋不但重视建构奖惩机制,奖廉惩贪,而且十分重视对官员的清廉教育,培养廉吏必备的思想素质。朱元璋在明初制定了一系列廉吏教育的制度和机制,确保了清廉教育的规范化实施。其具体措施为:一 是清廉教育形式
19、多样化。包括普及整个社会的清廉律令法规教育,清廉的示范作用教育和贪污的警示惩戒教育。二是清廉教育对象的具体化。朱元璋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相应的教育内容。首先是对在位的官吏,通过严厉的惩戒措施其知法懂法,清廉为政;其次是对后妃、太子、宗室及亲王,通过系统的教育提高他们辨别善恶忠奸的能力;最后是对普通庶民百姓,通过普法教育使他们明善知恶,形成民风淳朴社会的风气。连马皇后都承担其教育宫女的责任,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七中记载其言录:“奢侈之心易萌,崇高之位难处。不可忘者勤俭,不可恃者富贵也。勤俭之 心一移,祸福之响立至。每念及此,自不敢有忽易之心。 ” 可见,朱元璋的清廉教育不仅遍及朝野、官民,而且渗透
20、到了宫闱之中。 朱元璋的“重典治贪吏”思想, 通过制定大明律、大诰和铁榜 等法典、律规予以体现,从而构成 了惩治腐败的 严密法网 。大明律 是朱元璋依法治国的体现,作为 明代的主要 刑法 法典,正式颁行于 明太祖 洪武三十年( 1397),共 30 卷, 460 条。大明律作为 明代 一部重要的法典,有自身鲜明的 特色 。其 条目简于唐律, 其 精神严于宋律, 其架构 按六部立篇目等,同 此前 历代律 法相比, 在 形式 和 内容 方面 都有 创新 发展 。 明律 对后世影响深远, 大多为清律所沿袭。 明大诂的颁布是朱元璋重典思想的进一步体现,分别为大诂初编、大诂续编、大诂三编与大诂武臣,共
21、236 条,绝大多数的专门条款都是用来整饬吏治和打击贪污的。明大诂 不但与大明律一起实施,而且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以诂破律”。为了警戒和惩治居功自傲、践踏法典的王公贵族,朱元璋还颁布了专门法铁榜。其中规定“凡公侯强占官民山场、湖泊、茶园、芦荡金银铜锡铁治者, 三犯准免一死。凡公侯除赐定仪仗户及佃田人户,已有名额报籍在官,敢有私托门下、隐蔽差徭者斩。” 4这也显示了朱元璋重典治贪的决心。值得称道的是朱元璋以身示范 ,勤俭自律, 不仅对官员进行法律约束,而且 给官吏施加 了 道德压力。 朱元璋建构的反腐倡廉机制,辩证地考察是有利有弊,利大于弊。明史称洪武年间“一时守5 令畏法 ,洁己爱民,以当上旨,
22、吏治涣然不变亦。 吏治澄清者百余年。”经济上,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限制了土地兼并,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出现了“百姓充实,府藏衍溢”的盛世局面。在政治上,为澄清吏治,防治官吏腐败,巩固新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重典不能根除贪腐,但朱元璋建构的反腐机制使法网严密,百官谨守,乃至清平政治,史不绝书。朱元璋的反腐机制也造成了一些弊端,过度严厉的法治和司法权限的扩大,导致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和失控,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使君臣之间矛盾激化,不少官员宁愿辞官为民,导致人才流失 。朱元璋晚年也发出了贪官污吏“如蝇之趋腐朽 ” “朝治而暮凡,暮治而晨亦如之”的感叹。这是封建社会所固有的历史
23、局限性所致。 3 朱元璋反腐机制的历史镜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加强党的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的制度机制逐步健全,惩治贪官污吏的力度加大,“老虎苍蝇一起打”,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当此时,研究考察、扬弃借鉴我国古代,特别是具有反贪清廉美誉的明太祖朱元璋反腐倡廉机制,无疑具有重要的镜鉴价值。 3.1 完善公务员选拔和考核机制是治吏前提 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就业竞争激烈等各方面原因,很多大学毕业生把报考公务员作为自己最佳的就业途径。但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不同学历,报考不同职位的考生
24、,存在“千人一卷”的现象,其公平及合理性有待商榷。尽管 我国现存的公务员 任用方式 有 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考任制几种 ,但是在相对客观公正的前提下,“暗箱操作”的现象屡见不鲜,根据“关系户”的资格条件来出台招录方案是最为常见的手段之一。另外,在公务员的考核方面,缺乏专门的考核机制,考核指标及方式方法不够合理。因此,坚持公平 、公开、公正的原则,合理设置考试科目及内容,深入了解报考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改进绩效考核方式,是防止人才选拔出现腐败的必要举措而且刻不容缓。 3.2 党内外全方位的监督检举机制是反腐保障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在预防和惩治腐败中的重要作用
25、,把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监督检举机制视为有效反腐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廉政建设的监督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一是执政党的内部监督;二是人大监督;三是政府专门机关的监督;四是司法监督;五是外部监督(包括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监督、公共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 监督)。尽管我国的监督机制相对完善,但仍存在着专门监督机构独立性不强、重视追惩性事后监督,忽视决策过程及实施监督、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受制约过多等问题。在监督机制建设中,党的监督是核心,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强调:“各级纪委要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
26、作用。” 5另外,群众监督是重要组成部分,设立反贪举报中心,利用网络、媒体、电子信箱等多种渠道检举腐败问题,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 反对腐败,必须建构 全党全体 人民 参与的 监督 机制 , 营造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政治环境 。 3.3 坚持群众路线,建立廉洁教育机制打牢思想基础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建立为民务实清廉教育机制能够为反腐倡廉打牢思想基础。与封建皇帝朱元璋重视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相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有着本然的思想教育优势。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中强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6 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
27、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 6加强廉政教育是反腐倡廉有效进行的思想基础,只有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从思想上保持清廉,才能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才能在行动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4 健全的立法、执法机制是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是反腐倡廉、治理国家的必要手段,是制度反腐的强有力支撑。朱元璋为了巩固其朱氏封建王朝实行“依法治吏”,我们作为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在
28、“依法治吏” 、“依法反腐”方面更有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 会议的 重要讲话 指出:“ 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7 旗帜鲜明地强调要把反腐纳入法治轨道,靠立法、司法和制度来推动反腐倡廉工作。还需 注意的是,只抓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不够的,因为制度本身并不具备使
29、人们自觉遵守和执行的功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的存在,降低了犯罪的风险和成本,导致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只有把既有的反腐制度不折不扣付诸实践,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真正体现法律的权威,使腐败现象无容身之所。 反腐倡廉建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反腐要做到持之以恒,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协同配合。同时,要想建立一个良好的反腐机制,要发挥系统功能、整体作用,防患于未然。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 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转型期和腐败多发期,唯有将反腐倡廉进行到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
30、会上的重要讲话 N.人民日报 2014 年 1 月 15 日,第 1 版。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2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3 洪武实录(卷六三) .转引自韦庆元 .明清史辨析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4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第七卷明 M.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 大问题的决定 .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6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N.人民日报 ,2013 年 6 月 19 日,第 1版 . 7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N.人民日报 2013 年1 月 23 日,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