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背景如下:段延庆本是云南大理国的皇太子,如不遇变故,国君的位置应该属于他。他的父亲为奸臣所害,段延庆家破人亡,去国逃难,在困苦中练就惊人绝技。在回国复仇雪恨途中,段延庆遭遇劲敌,双腿被废容貌被毁,喉头受到重创失去发音功能,只得以腹语术与人交流。回到大理,段延庆才知道当今皇上已经是其堂兄段正明,后者平定了奸臣叛乱受到国人拥戴。段延庆一腔苦水无处倾倒,把仇恨的目光转向了段正明及其兄弟段正淳。圣经?旧约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你的眼神为什么这么冷酷歹毒?” 一个在云南大理旅游的犹太人问段延庆。“我的心中充满深仇大恨,这世间于我如冰窖,我眼神如何能够不冷?”段延庆声音跟眼神一样冰冷。“你的声音为什么听起
2、来如此古怪?”“我的喉头让仇人砍了一刀,已经不能发音,只能用腹语术跟你交谈。”“啊?这确实太惨了。那你一定要报仇了?”“非报不可。可是我的仇人已经死了。我的兄弟把我的皇位占了,你说该不该杀?”“当然该杀。流人血者己必流血。在我们的经典里,神是这么教导我们的:你眼不可顾惜,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兄弟,你大胆地往前走吧。”在犹太人的鼓励下,段延庆从容赴死:因为他根本就打不过段氏父子为首的大队人马。鼓励恶人送死是较为简单的一种制暴办法,就像晋朝时候人们把蛟龙猛虎与周处并称三害,并诱使周处上山下海去除前两害。至于后来周处因神勇生还并痛改前非,纯属巧合。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3、“我看见你眼神迷乱,显然已经失去心智。”段延庆看了看说话的老头儿,心生欢喜,因为这个人发乱如草,脸部扁平,嘴唇粗厚,双眼如牛,与被毁了容的自己不相上下。“阁下是谁?怎敢出语不逊?想必没听过恶贯满盈 的名头?”“我叫苏格拉底。我说的是实话。我没听过谁取 恶贯满盈这样的名字还引以为荣。我也问你三个问题: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是谁?”这些年段延庆一心只想着报仇,心中被怨恨与愁苦充满,已经毫不在乎人们对自己的评价如何,当然更不会去想自己本来应该是谁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样。他一时语塞。“年轻人,认识你自己。不管你有多大的痛苦和欢乐,你都应该想一想,你真的认识你自己吗?你现在要去做的事真的是你需要的吗?
4、”“只有懦夫才会瞻前顾后想这想那。你父亲被人杀了,该不该报仇?本应属于你的皇位被人占了,该不该抢回来?”“年轻人,你错了,我并不懦弱。我参加过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三次战役,曾把勇敢战士的勋章佩在胸前。我曾经冒死救过我的两个学生。既然谈到勇敢,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勇敢吗?”“大仇未报,挡我者死。”“没有人阻挡你,年轻人。但是我请你想一想,你现在所过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吗?仇恨已经蒙蔽了你的心灵,已经成了你生活的全部。你曾经跳出来看过自己吗?年轻人,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在一瞬间,段延庆“审视” 了自己的生活,发现确如这个丑陋的老头儿所说,似乎是不值得过的:报仇希望渺茫,而自己已经不可能像正常
5、人一样生活。“我是谁?为什么我的生活如此混乱?”他的意志被闪电般摧毁,心脉断裂而死。孔子:君子不迁怒一天夜里,段延庆路过一座孔庙,决定在此休息。刚进大殿,即听见有人致欢迎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晃亮火摺,四下无人。“是老夫。”原来是殿中的孔夫子泥塑在说话。段延庆是皇室成员,也曾经饱读诗书,当下深深一揖:“ 原来是孔圣人。”“何以夤夜至此?”听到此问,段延庆一声长叹:“唉,学生身负国恨家仇,流离失所,天下虽大,已无栖身之处。”“国恨者何?家仇何来?”当下段延庆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向孔夫子叙说一遍。“这么说来,” 孔子道,“你家仇已雪。但是国恨并无根据,皇位并非为你堂兄所夺。”“可是夫子啊,我从一个太子沦落到这般地步,换作是你,如何能咽下这口气?”“你也是读书人,难道没听过君子不迁怒吗?你沦落至此,与你堂兄可有些微干系?迁怒者,无知匹夫也,受制于甲而拔剑向乙,何谈智,又何谈勇?即使得了天下又如何守得住?天作孽犹可挽,自作孽不可活。”段延庆心中原也隐隐觉得自己复仇一事立不住脚,只是不愿仔细去想,今被孔子说破,登时失去继续生存的理由。只觉喉头一热,吐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