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 庙 布 展 方 案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二零零九年九月明清时期,天津文庙既是天津地区学宫所在,又是祭祀孔子的专门场所,同时也是天津地区最大的,最具特色的儒学与传统文化传播载体,有着“中华双学第一庙”之称。孔子思想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所以,在展览展示与举办相关活动之时,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天津文庙拟举办与孔子思想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四个基本陈列:一、 天津文庙府庙祭孔复原陈列 (在府庙一线)二、 大哉孔子展 (在新建展室)三、 孝德展 (在县庙崇圣祠)四、 文明之光天津教育展 (在县庙一线)一、 天津文庙府庙祭孔复原陈列天津文庙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 年) ,是
2、明清两代天津地区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也是天津学宫所在。清朝雍正年间,天津由卫升州再升府,天津文庙的规格也升为府庙,在府庙的西侧修建了天津县庙,由此形成了府学、县学并列独特的建筑格局。我馆拟在天津文庙府庙一线举办祭孔复原陈列 。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世界文化发展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涌现出众多的儒学大家,其中对儒家学说贡献巨大的先贤和先儒历经历朝的甄选,按照固定的位次,陪祀于大成殿和东西庑之中。地方文庙中设立名宦祠和先贤祠来纪念那些勤政惠民的地方官吏和对沾溉乡里的贤达。陪祀人员根据孔子享受的祭祀规格递减。通过天津文庙府庙的
3、复原陈列,将传统祭孔的场景展示给世人,将两千年来中华民族以祭祀方式表达对孔子、先贤先儒、良吏和乡贤的尊崇传递给观众,发挥天津文庙应有的社会教育作用。根据孔子研究大全的相关资料和我馆收藏“圣诞纪念会天津社会教育办事处” 于民国十一年( 1922 年)出版的大成殿祭器、乐器位置图和民国十二年(1923 年)出版的天津祀孔文庙位次图以及天津府志和天津县志的记载,经过考证研究制定复原陈列方案:1天津文庙祭祀规格为大祀。据天津政俗沿革记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 ,孔庙祭祀升为大祀;大成殿祭器、乐器位置图中记载孔子享用的边、豆各十二个,也是大祀的标准。所以,复原陈列按照祭孔大祀场景恢复。2大祀中
4、陪祀人员的祭祀规格。 大成殿祭器、乐器位置图之刊印了孔子牌位前大祀祭器种类和数量非常明确,但其他陪祀人员的规制忽略不记。根据孔子大全中记载的蔚州文庙大祀祭祀图的祭器数量来确定复原陈列中其他陪祀人员的规制。3确定文庙从祀先贤先儒名册。根据天津文庙位次图记载,东西两庑供奉着 156 位先贤和先儒的牌位,其中最后一位先儒李塨未列入其他文庙的两庑中,而天津文庙位次图记载“是图现时之牌位序列并遵录内务部所印,孔子庙祭祀位次序表之原文未敢轻易一字,合并声明”。这个位次应是国家的定制,故增加李塨的牌位。 天津文庙位次图两庑中先贤先儒的位次与其他文庙有出入,复原陈列将按天津文庙位次图的位次排列。4在崇圣祠恢复
5、孔孟皮的牌位。 天津文庙位次图中,孔子之兄孔孟皮在崇圣祠陪祀,据天津县志记载,清朝咸丰七年,清政府下诏,将孔孟皮入崇圣祠,故恢复孔孟皮的牌位。5天津文庙官宦祠入祀官宦的人数为 25 人。据 重 修 天 津 府志 天 津 府 属 祀 典 博 议 载 天 津 文 庙 名 宦 祠 供 奉 二 十 二 人 。 而 另 据 重 修 天 津 府 志 名 宦 祠 载 , 供 奉 18 人 , 其 中 在 两 处 都 有 记 载 的15 人 , 另 各 有 记 载 的 10 人 , 共 25 人 。 在 没 有 其 他 文 献 记 载 考 证 的情 况 下 , 天 津 文 庙 名 宦 祠 复 原 陈 列 中
6、, 将 25 位 名 宦 一 一 列 入 。天津府庙各殿庑祭祀的祭器、乐器名称、规格数量说明如下:一、大成殿天津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 年) ,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黄琉璃瓦歇山顶,斗拱交错,雕梁画栋,面阔七间。殿中塑孔子帝王像,其两侧为四配、十二哲坐像,并配有祭器、乐器等。“四配”的“ 配” 是配享的意思,即祭孔时他们列侍于孔子塑像之旁,陪同受祭。唐贞观二年(628 年)复圣颜回、唐睿宗太极元年(712 年)宗圣曾参、北宋熙宁年间亚圣孟轲、南宋咸淳三年(1267 年)述圣孔伋先后入庙奉祀,形成“ 四配” 定制。唐开元八年(720 年) ,唐玄宗李隆基命国学祭
7、祀孔子,以孔门“四科” 中的十人为 “十哲”配享从祀孔子。四科为德行科:颜回、闵损、冉耕、冉雍;言语科:宰予、端木赐;政事科:冉求、仲由;文学科:言偃、卜商。南宋咸淳三年(1267 年) ,度宗皇帝诏令以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四人配祭孔子,史称“四配” 。曾参被升为四配之一,于是又增补颛孙师为“十哲 ”。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 ,增补南宋理学家朱熹为“ 十一哲 ”。清乾隆三年( 1738 年) “升有子若为十二哲,位次卜子商。移朱子(熹)次颛孙子师”(清史稿 礼志 ) 。至此,配享祭祀的“十二哲”从此固定于文庙大成殿中。在祭祀礼制上,孔子的规格最高,孔子帝王像前设牌位设一张笾豆案,陈设盛
8、放祭品的祭器:篚一,爵三,铏二,登一,簠二,簋二,笾十二,豆十二。次,一张俎案上摆设着三牲: 整牛,整猪和整羊。再次,一张香案上摆着一只香炉、两只烛台。四配:每人一案、一龛,像前设牌位,按照定制减登,减边和豆各二,减牛,即:篚一,爵三,铏二,簠二,簋二,笾十,豆十。次,一张俎案上摆设着二牲:整猪和整羊。再次,一张香案上摆着一只香炉、两只烛台。十二哲:每人一案、一龛,像前各设牌位,按照定制依次爵减二,铏减一,二簋不设,笾豆各减四,即:篚一,爵一,铏一,簠二, ,笾四,豆四。次,一张俎案上摆设着二牲:整猪和整羊。再次,一张香案上摆着一只香炉、两只烛台。大成殿中陈设着祭孔时所用的乐器:祝版一、琴六、
9、瑟四、镈钟一、特磬一、编钟一、编磬一、应鼓一、鼍鼓一、搏鼓一、拊鼓一、鼗鼓二、排箫一、笛一、壎一、篪一、笙一、箫一、敔一、籈一、柷一、止一、旌四、節四、羽三十二、籥三十二、干三十二、戚三十二另 , 府 县 大 成 门 两 侧 钟 鼓 各 一 套二、崇圣祠原为启圣祠,雍正二年(1723 年)追封孔子上五代祖先为王爵后,改为崇圣祠。面阔五间,位于府庙中轴线建筑最北端。祠内中间供奉孔子五世祖肇圣王木金父、左供高祖父裕圣王祁父(夷父) 、右供奉曾祖父诒圣王防叔、再左供奉祖父昌圣王伯夏、再右供奉孔子父亲启圣王叔梁纥。正位东侧先贤孔孟皮(咸丰三年入祀) 、先贤曾点(四配之一宗圣曾参之父) 、先贤孟孙激(四
10、配之一亚圣孟轲之父)以配享,西侧先贤颜无繇(四配之一复圣颜回之父) 、先贤孔鲤(四配之一述圣孔伋之父)以配享。再两侧以先贤周敦颐之父周辅成、先儒张载之父张迪、先贤二程(程颐、程颢)之父程珦、先哲朱熹之父朱松、先儒蔡沈父亲蔡元定为从祀,在孔庙大祭时一并受祭祀。1神位(1)正位:肇圣王木金父公,正中南向;裕圣王祈父公,东一位,南向;诒圣王防叔公,西一位,南向;昌胜伯夏公,东二位,南向;启圣王叔梁公,西二位,南向。(2)配位:先贤孔孟皮、先贤曾点、先贤孟孙激(东侧配享,南向)先贤颜无繇、先贤孔鲤、空位(西侧配享,南向)(3)从祀:先儒程珦、先儒张迪、先儒蔡元定(东从祀,西向)先儒周辅成、先儒朱松(西
11、从祀,东向)正位每位一案,各设牌位,分设五张笾豆案,其祭祀规格(照先师位)为篚一,爵三,铏二,登一,簠二,簋二,笾十二,豆十二。设五张香案,每案设一只香炉,两只烛台。院中设一张俎案,摆着整羊、整牛、整猪配位陈设每位一案:各设牌位,按照定制,爵减二,笾豆各减四,不设登,即篚一,爵一,簠二,簋二,笾四,豆四。每位一香案,设一只香炉,两只烛台。从祀位陈设,三人一龛一案:各设牌位。每龛设一张笾豆案,按照定制,簠、簋各减一,即爵三(每位一爵) ,簠一,簋一,笾四,豆四。每龛设一香案,案设一只香炉,两只烛台。三、东、西庑东西二庑为从祀孔子的历朝历代先贤、先儒的纪念性建筑,从祀的先贤先儒原为画像,金时改为塑
12、像,明成化年间一律改为木制牌位。从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 72 年) ,孔子的七十二位弟子从祀开始,历代王朝对两庑中的先贤先儒的甄选标准不同,先贤先儒的人数各有不同。天津文庙复原陈列根据天津文庙位次图记载,恢复 156 先贤、先儒牌位。东庑:由北至南,先贤四十人,先儒三十九人,共七十九人,依次为:先贤公孙侨,先贤林放,先贤原宪,先贤南宫适,先贤商瞿,先贤漆雕开,先贤司马耕,先贤梁鳣,先贤冉孺,先贤伯虔,先贤冉季,先贤漆雕徒父,先贤漆雕哆,先贤公西赤,先贤任不齐,先贤公良孺,先贤公肩定,先贤邬单,先贤罕父黑,先贤荣旗,先贤左人郢,先贤郑国,先贤原亢,先贤廉洁,先贤叔仲会,先贤公西舆如,先贤邽巽,先
13、贤陈亢,先贤琴张,先贤步叔乘,先贤秦非,先贤颜哙,先贤颜何,先贤县亶,先贤牧皮,先贤乐正克,先贤万章,先贤周敦颐,先贤程颢,先贤邵雍;先儒公羊高,先儒伏胜,先儒毛亨,先儒董仲舒,先儒毛苌,先儒杜子春,先儒郑康成,先儒诸葛亮,先儒王通,先儒韩愈,先儒胡瑷,先儒韩琦,先儒吕大临,先儒谢良佐,先儒尹焞,先儒胡安国,先儒李侗,先儒吕祖谦,先儒袁燮,先儒陈淳,先儒蔡沈,先儒魏了翁,先儒王栢,先儒陆秀夫,先儒许衡,先儒刘因,先儒陈训,先儒方孝孺,先儒薛瑄,先儒胡居仁,先儒罗钦顺,先儒吕楠,先儒刘宗周,先贤黄道周,先儒陆世仪,先儒顾炎武,先儒汤斌,先儒颜元,先儒李塨,空位。西庑:由北至南,先贤三十九人,先儒
14、三十八人,共七十七人,依次为:先贤蘧瑷,先贤澹台灭明,先贤宓不齐,先贤公冶长,先贤公皙哀,先贤高柴,先贤樊须,先贤商泽,先贤巫马施,先贤颜辛,先贤曹卹,先贤公孙龙,先贤秦商,先贤颜高,先贤壤驷赤,先贤石作蜀,先贤公夏首,先贤后处,先贤奚容蒧,先贤颜祖,先贤句井疆,先贤秦祖,先贤县成,先贤公孙句兹,先贤燕伋,先贤乐欬,先贤狄黑,先贤孔忠,先贤公西蒧,先贤颜之仆,先贤施之常,先贤申枨,先贤左邱明,先贤秦冉,先贤公明仪,先贤公都子,先贤公孙丑,先贤张载,先贤程颐,空位;先儒谷梁赤,先儒高堂生,先儒刘德,先儒孔安国,先儒后苍,先儒赵岐,先儒许慎,先儒范宁,先儒陆贽,先儒范仲淹,先儒欧阳修,先儒司马光,
15、先儒游酢,先儒杨时,先儒罗从彦,先儒李纲,先儒张栻,先儒陆九渊,先儒黄干,先儒辅广,先儒真德秀,先儒何基,先儒文天祥,先儒赵复,先儒金履祥,先儒吴澄,先儒许谦,先儒曹端,先儒陈献章,先儒蔡清,先儒王守仁,先儒吕坤,先儒孙奇逢,先儒黄宗羲,先儒张履祥,先儒王夫之,先儒陆陇其,先儒张伯行,空位,空位。先贤先儒各设牌位,四位一龛一笾豆案,按照定制每案设篚一,爵四(每人一爵) ,簠一,簋一,笾四,豆四,另外加四个盛肉的胙盘。四位设一香案,每案设一只香炉,两只烛台。每庑居中设一俎案,整猪、整羊各一。四、名宦祠名 宦 祠 供 奉 在 天 津 本 地 做 官 时 期 作 出 杰 出 贡 献 的 政 府 官
16、员 。 对 他们 的 祭 祀 崇 拜 是 统 治 者 利 用 乡 土 情 感 强 化 儒 教 教 化 的 重 要 方 式 。 天津 文 庙 名 宦 祠 位 于 大 成 门 前 东 侧 , 三 开 间 , 硬 山 屋 顶 覆 布 筒 瓦 。祀明朝天津道毛恺,清朝直隶总督张存仁、李荫祖、熊学政、朱昌祚,直隶巡抚王登联、金世德、于成龙、格尔古德,郭世隆、李光地、于成龙、赵宏燮、方观承、曾国藩,天津镇总兵赵良栋,天津道朱宏祚,礼部侍郎督理子牙河务许汝霖,巡视长芦盐政监察御史莽鹄立,刑部尚书魏象枢,学政熊伯龙,直隶布政使陆费瑔,天津府知府石赞清,天津县知县陆费元鐄、谢子澄。名 宦 各 设 牌 位 , 四
17、 位 一 龛 一 笾 豆 案 , 依 照 定 制 每 案 设 篚 一 、 爵 四( 每 位 一 爵 ) 、 簠 二 、 笾 四 、 豆 四 。 四 位 设 一 香 案 , 每 案 设 一 只 香炉 , 两 只 烛 台 。 祠 居 中 设 一 俎 案 , 整 猪 、 整 羊 各 一 。五 、乡 贤 祠明 朝 嘉 靖 四 十 四 年 (1565 年 ), 天 津 道 黄 中 创 建 名 宦 祠 和 乡 贤 祠 ,乡 贤 祠 位 于 大 成 门 前 西 侧 。 明 清 两 代 天 津 文 庙 的 乡 贤 祠 供 奉 着 11位 乡 贤 , 其 中 明 朝 人 7 位 , 清 朝 人 4 位 。 其
18、选 拔 过 程 , 经 公 议 明 白后 , 将 候 选 乡 贤 的 姓 名 、 履 历 及 职 位 等 如 实 上 奏 朝 廷 批 准 。祀 明 朝 人 郑 海 、 倪 维 城 、 王 绍 庆 、 蒋 明 仪 、 张 愚 、 汪 来 、 倪 尚 志 ;清 朝 人 刘 得 宁 、 朱 玉 成 、 侯 肇 安 、 沈 兆 云 。乡 贤 各 设 牌 位 , 四 位 一 龛 一 笾 豆 案 , 每 案 设 篚 一 、 爵 四 ( 每 人一 爵 ) 、 簠 二 、 笾 四 、 豆 四 。 四 位 设 一 香 案 , 每 案 设 一 只 香 炉 , 两只 烛 台 。 祠 居 中 设 一 俎 案 , 摆 整 羊 、 整 猪 各 一 。(一)文物复制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