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法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_法律现象 (或法律现实 )_。 2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中输入的现象称为 _法律移植 _。 3在法律规范结构中,指明什么条件下才可以适用的部分,称为 _假定 _。 4法律规范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 _生效 _范围。 5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 _内容 _三个要素组成。 6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 _国家强制力 _作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7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特点是 _人民 群众 _参加法的创建。 8法律调整机制有四个基本要素,其中机动性要素为 _法的适用 _ 9一般禁
2、止型法律调整是按“凡 _法律所不允许的 _,都是禁止”的原则进行调整。 10划分法的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的 _调整对象 _。 11法律规范在人们的行为中的具体落实,即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叫做 _法的实现。 12法律一般只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情和行为,而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这是法律的 _不溯及既往 _原则。 13法律不把一定后果的产生与当事人的意志相联系的客观事实或现象,称为 _(法律 )事件 _。 14合法行为,是指符合法律规范或法律原则要求的,对社会 _有益 _至少无害的,从而为法律所保护的行为。 15社会主义法是上升为 _法律 _的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
3、意志。 16一般允许型法律调整是按“凡 _法律所不禁止的 _,都允许”的原则进行调整。 17法律监督包括 _主体 _、 _客体 _和内容三个要素。 18.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法学知识系统,成为 法学体系 。 19.法的调整职能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 合法 状态,建立合法关系,和法秩序的职能 。 20.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和以 19世纪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为 大陆法系(或罗马法系或民法法系) 。 21.法的基础构成因素是 法律规范 。 22.我国主导法律部门是 宪法 。 23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中输入的现象称为 _法律移植
4、_。 24根据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阶段来划分,法律意识可以分为法律心理和 _法律思想体系 _。 25在法律规范结构中,指明什么条件下才可以适用的部分,称为 _假定 _。 26违法行为,是指个人或单位实施的具有 _社会危害性 _的、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 27个别性调整是针对具体主体、具体情况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 _一次性 _调整。 28规范性调整是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 _重复性 _调整。 29.法律意识是 经济基础 社会的直接反映。 30.相对确定性规范允许执法相关、执法人员进行个别性调整,这是产生 自由裁量权 的法律依据。 31.一般可以把法的制定
5、过程分 为两个阶段,即 准备 阶段和确立阶段。 32.一般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三个要素,即假定、处理和 制裁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1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 ( A )。 A一般与特殊 B整体与局部 C理论与实际 D论与史 2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是 (B )。 A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习惯性调整 D法律调整 3法作为法所固有的、满足主体法律需要的 价值是 (C )。 A法所中介的价值 B法的工具性价值 C法律价值 D法的社会公共职能 4大陆法系建立发展起来的基础是 ( C )。 A法国民法典 B英国法 C罗马
6、法 D美国法 5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三种方式中具有立法性质的是 (C )。 A法规清理 B法规汇编 C法典编纂 D法的创制 2 6法律调整是一种 (B )。 A. 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 习惯性调整 D 具体性调整 7自由与纪律在法律上的体现为 (A )。 A权利与义务 B允许与禁止 C. 积极义务与消极权利 D正义与利益 8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法律制度的总称为 (A )。 A法制 B. 法治 C. 法系 D法律 9法的社会本质归根结底取决于 ( C )。 A. 一国的历史传统 B地理环境 C. 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一国的民族文化特点 10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的部分为法律规范的
7、 ( A )。 A假定 B. 处理 C. 制裁 D后果 11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方法是 (C )。 A.社会调查方法 B.系统论方法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D法律解释方法 1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 (D )意志。 A社会 B.个别 C集体 D共同 13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 (C )种类型的法律制度。 A.二 B三 C.四 D五 14社会主义法的人民性和阶级性得以统一的可靠物质保证是 ( A )。 A.共同的经济基础 B共同的政治基础 C.共同的社会基础 D.共同的行为基础 15在我国,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法的关系,应当是 ( A )。 A.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 B政策高于法,法
8、必须服从政策 C.法高于政策,政策必须服从法 D政策与法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16.法律意识的对象是( C )。 A.法律传统 B.法律心理 C.法律现象 D.违法现象 17.我国宪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属于( C )。 A.一般性规范 B.定义性规范 C.原则性规范 D.业务性规范 18.在我国,法典编纂( D )。 A.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 B.实行“谁制定谁编纂”的原则 C.有官方和非官方两种 D.是一种法的创制活动 19.我国法律规定,检查解释权由( D )行使。 A.基层人民检察院 B.中级人们检察院 C.高级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20
9、.违法行为是指( C )。 A.一切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 B.既违反法律又违反道德的行为 C.一切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的行为 D.各种 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1.法律调整是一种 ( B )。 A.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习惯性调整 D.具体性调整 22.自由与纪律在法律上体现为 ( A )。 A.权利与义务 B.允许与禁止 C.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 D.正义与利益 23.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法律制度的总称为 ( A )。 A.法制 B.法治 C.法系 D.法律 24.法的社会本质归根结蒂取决于 ( C )。 A.一国的历史传统 B.地理环境 C.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一国的民族文化特
10、点 25.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的部分为法律规范的 ( A )。 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后果 26法的第三层本质是( C )。 A法体现水文测验阶级意志是统一和整体的 B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C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法的内容就是确定权利和义务 27英美法系是以( D )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3 A教会法 B罗马法 C日耳曼法 D英国法 28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 C )。 A单纯说服教育 B必要的强制 C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 D单纯的强制惩罚 29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点,表现在( C )。 A规范内容相同
11、B要求相同 C指导思想相同 D调整范围相同 30法制和法治是两个( B )的概念。 A相同 B不同 C意思不一样,用法相同 D意思一样,用法不同 31在我国,法律案的通过是指( D )。 A有关领导对法律案予以圈阅 B中央书记处对法律案予以批准 C人大委员长会议对法律案表示同意 D立法机关中法宝多数人对法律案表示正式同意,从而使法律案成为法律 32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A )。 A法的体系 B立法体系 C法的历史类型 D法系 33下列属于法的适用的有( D )。 A公安局购买办公用品 B检察官进行法律宣传 C人大制定、通过立法法 D法院冻结某
12、一公司的银行帐户 34不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我国法律规定称为( B )。 A限制行为能力人 B无行为能力人 C有行为能力人 D法人 35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方法是 ( C ) A社会调查方法 B系统论方法 C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D法律解释方法 36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是 ( B )。 A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习惯性调整 D法律调整 37法和国家产生的过程是 ( C )。 A不确定 B先有法 C同一历史过程 D先有国 家 38法作为法所固有的、满足主体法律需要的价值是 ( C )。 A法所中介的价值
13、B法的工具性价值 C法律价值 D法的社会公共职能 39.大陆法系建立发展起来的基础是 ( C )。 A法国民法典 B英国法 C罗马法 D美国法 40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是 ( A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41下列哪些不能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 ( C )。 A买卖关 系 B劳动关系 C自然过程 D财产关系 42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有 ( D )。 A法规清理 B法规汇编 C法典编纂 D法的创制 43不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法律法规是 ( D )。 A宪法 B劳动法 C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D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4对于甲来说,属于法律事件的法律事实是 ( A
14、 )。 A甲的父亲的病故 B甲和乙签订一份运输合同 C甲借给乙 1 万元 D甲违 章开车,撞死一个行人 1.按照法学分类,民法学属于 ( C )。 A.理论法学 B。 法律史学 C.国内部门法学 D.国际法学 3.法的形成的标志是 ( B )。 A.阶级的出现 B.国家的最终形成 C.商品交换 D.多种社会规范并存 4.以下关于法与利益的说法不正确的 (D )。 A.社会利益的分化导致法的产生 B.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决定着法的存在和本质 C.利益的发展、变化决定着法的发展、变化 4 D.法对利益的形成、发展有被动的反作用 5.大陆法系建立 发展起来的基础是 (C )。 A.法国民法典 B.英国
15、法 C.罗马法 D.美国法 6.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是 (A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7.以下关于法律意识的分类正确的是 ( C)。 A.根据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阶段可以划分为为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法律意识 B.根据法律意识的政治属性可以划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 C.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个人法律意识、群体 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 D.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个人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 8.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不包括 ( A )。 A.法规清理 B.法规汇编 C.法典编纂 D.法的创制 9.不在全国范围
16、内生效的法律是 ( D )。 A.宪法 B.劳动法 C.治安管理处罚 法 D.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0.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宪行为依其所应承担的违宪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措施属于 ( D )。 A.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B.民事制裁 D.违宪制裁 三、 多项选择题 1法与利益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 A利益是法的创制的初始点 B利益是法的实现的动力和归宿 C法确认、协调、实现利益 D法的实现就是法所保护的利益的实现 2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包括 (AC )。 A法治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原则 3法律调整的要素包括 (ABCD )。
17、A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 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 D法的适用 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有 (ABCD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5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察案件范围的规定属于 (BD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检察解释 6以下属于理论法学的学科有 ( ABCD )。 A. 法理学 B法哲学 C. 法社会学 D比较法总论 7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法发挥 了法的 保护性职能 ( ABC )。 A赔偿损失 B罚款 C. 追缴税款 D依法纳税 8法的价值具有两方面的特性,分别是 ( AB )。 A. 客观性 B. 主体性 C.
18、变异性 D. 多维性 9以下关于法与利益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A. 社会利益的分化导致法的产生 B. 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决定着法的存在和本质 C. 法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一定利益的形成和发展 D. 法可以协调和实现利益 10社会主义法直接调整和保护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ABC )。 A社会主义法对劳动者加以保护 B. 社会主义法对生产力资料加以保护 C. 社会主义法对科学技术加以保护 D社会主义法保护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 11。法的保护性价值实现的方式是 ( BC )。 A.确认法律关系 B惩罚犯罪 C恢复被侵害的权利 D分配社会财富 12社会主义法通过以下 (
19、ACD )方面直接调整和保护生产力的发展。 A对劳动者的保护 D对经济制度的保护 C.对生产资料的保护 D对科学技术的保护 13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因为 ( ABC )。 A.它是社会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 B。它的对象是法律现象 C.它具有较强的强制性 D.它是多层次的意识体系 5 14法的渊源具有不同的含义,可以分为 (ABCD )。 A.法的理论渊源 D法的历史渊源 C.法的物质渊源 D法的政治渊源 15法的正式解释包括 (ABC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官方解释 16.法律文化是( ABCD )等活动的经验的积累。 A.法的制定 B.法的实施 C.法律教育
20、 D.法学研究 17.以下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 ABCD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8.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察案件范围的规定属于( BD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检查解释 19.基本的法律调整方式有 ( BCD )。 A.具体的调整方式 B.积极义务的调整方式 C.允许的调整方式 D.禁止的调整方式 20.当代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出现了与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截然不同的倾向,这些不同表现在 ( ABCD )。 A.加强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 B.当代资本主义对穷人在住房、医药卫生、
21、最低工资标准、失业救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福利措施,出现了社会立法的新领域,并与福利国家的政策紧密相连 C.打破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所形成的公法与私法的界限 D.加强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21.法律责任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但总体上包括 ( ABCD )。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违宪责任 22.我国法律监督的重点是 ( AB )。 A.国家机关创制法的活动 B.国家机关适用法的活动 C.人民团体的法律活动 D.公民的守法活动 23.法律规范的特征有 ( ABCD )。 A.国家意志性 B.规范性 C.同一性 D.逻辑性 24.个别性调整带有一定的( BC ),不能形成普遍、稳定
22、的秩序。 A重复性 B偶然性 C任意性 D规范性 25.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的关系是( AD )。 A二者是内在统一的 B二者截然对立 C法律规范执行二者中的一个 D部分法律规范主要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26.中国社会主义法是( AC )的继续和发展。 A革命根据地的法 B国民党的旧法律 C解放初期新民主主义法 D国民党的旧的司法制度 27.法与政治的区别表现在( ABCD )。 A反映的内容不同 B在上层建筑中的地位不同 C形式不同 D调控的功能不同 28.法律调整的基本要素是( ABCD )。 A法律规范 B法律关 系 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 D法的适用 29.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
23、意识,因为( ABC )。 A它是社会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 B它的对象是法律现象 C它具有较强的强制性 D它是多层次的意识体系 30.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BC )。 A假 定 B处理 C制裁 D法律后果 31.我国社会主义的渊源包括( ABCD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32.在局部区域生效的法律是( CD )。 A宪法 B行政法规 C民族自治条例 D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33.违法的种类有( ABCD )。 A犯罪 B民事违法 C行政违法 D违宪 6 34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核心是 (BCD )。 A发展稳定 B党的领导
24、C人民民主 D依法治国 35规范性调整的优点体现在 ( ABC )。 A它为某一类社会关系提供了行为模式 B它摆脱了偶然性和任意性 C它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 D它充分考虑每 一个具体主体或具体情况的特点 36法具有 (ABCD )。 A规范性 B阶级意志性 C国家强制性 D物质制约性 37以下关于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的说法错误是 (ABCD )。 A社会主义法的一部分法律执行社会公共职能,而不执行阶级统治职能,如食品卫生 法规 B社会主义法中执行阶级统治职能的那部分法律,如刑法,不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社会主义法中的一部分法律具有阶级性,执行阶级统治职能;一部分法律具有社会 型,执
25、行社会公共职能 D社会主 义法是由执行社会公共职能的法律和执行阶级统治职能的法律构成的一个 整体 38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包括 (AC )。 A法治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原则 39法律调整的要素包括 (ABCD )。 A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 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 D法的适用 40我国的立法程序,通常包括 ( ABCD )。 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 41法的体系 与立法体系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BC ) A法的体系是内容,立法体系是法的体系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 B立法体系一
26、般须以法的体系为基础,并反映法的体系 C法的体系的组成因素是法律部门和法律规范,而立法体系的组成因素是法律文件 和法律条文 D法的体系比立法体系范围广 42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察案件范围的规定属于 ( BD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检察解释 1.邓小平民主、法制思 想的核心是 (BCD )。 A.发展稳定 B.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 D.依法治国 2.规范性调整的优点体现在 ( .ABC )。 A.它为某一类社会关系提供了行为模式 B.它摆脱了偶然性和任意性 C.它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 D.它充分考虑每一个具体主体或具体情况的特点 3.法具有 ( A
27、BCD )。 A.规范性 B.阶级意志性 C.国家强制性 D.物质制约性 4.以下关于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BCD )。 A.社会主义法的一部分法律执行社会公共职能,而不执行阶级统治职能,如食品 卫生法规 B,社会主义法中执行阶级统治职能的那部分法律,如刑法,不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社会主义法中的一部分法律具有阶级性,执行阶级统治职能 ;一部分法律具有社会性,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D.社会主义法是由执行社会公共职能的法律和执行阶级统治职能的法律构成的一个整体 5.党的政策与国家的法律的区别主要是 (ABCD )。 A.从制定看,党即便是执政党的政策要取得国家意志的属性
28、,也需要通过法定程序被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为法律、法规 B.从实施看,党的政策只有转化为法律、法规,才能获得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7 C.从内容看, 党的政策没有法律规范那样明确、具体、肯定 D.从相对稳定性看,法律比党的政策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6.法律调整的要素包括 ( ABCD )。 A.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 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 D.法的适用 7.我国的立法程序,通常包括 ( ABCD )。 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 8.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有 ( ABCD ) 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B.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C.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
29、废、改、立相结合 D.科学的创见性 9.仲裁的特点有 ( ABCD )。 A.仲裁机构一般是民间组织 B.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 C.仲裁庭审理案件不公开进行 D.仲裁是当事人选择处理争议的方式 10.我国法律关系主体包括 (ABCD )。 A.公民,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B.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 C.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 D.国家 四、名词解释: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 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
30、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2.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 3.法制,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法律制度的简称。 4.法的部门,是指对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5.法的实现,是指法律规范在人们的行为中的具体落实 .及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 6 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 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7 大陆法系,是以古代罗马法为基 础和以 19 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8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址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
31、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9 法典编篆,是指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补充,并编制新的系统化的法典的活动。 10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11 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12 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 13 法的实施,指法律规范所的要求在社会 生活中获得实现的活动。他强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贯彻。 14 法的(形式)渊源:它仅指法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即一个行为规则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具有何种外部形式才被认为是法律规范,具有法律规范效力,
32、并成为国家机关审理案件或处理问题的规范性依据。 15 法律规范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生效范围,即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16 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 17 一国两制 :是指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 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18 法的创制 : 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19 法规清理 : 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
33、动。 20 法系 : 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21 法的创制 : 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宝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8 22 法律监督(狭义) : 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宝程序,对法的创制和法的实施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 察和督促。 23 法律制裁 : 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责任主体依其所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惩罚性或保护性强制措旆。 24 法的体系,是指对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 一整体。 25 法律权利,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 义务所保证的行为 (作为或不作为 )。 26
34、 法律事件,是指法律不把一定后果的产生与当事人的意志相联系的客观事实或现象。 五、问答题 1法律规范的特征? 要点: (1)国家意志性。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的行为规则。 (2.5 分 ) (2)规范性。法律规范规定了社会参加者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法律规范所应列的制裁措施。 ( 2. 5 分 ) (3)同一性。法律规范使用同一标准指导和评价人们的行为。 (2.分 ) (4)逻辑性。法律规范是具有完整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 2. 5 分 ) 2法的适用的特征。 要点: (1)法的适用的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 2 分 ) (2)法的适用是国家机关在
35、其职权范围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专门活动 (2 分 ) (3)法的适用是严格依照程序进行的活动。 (2 分 ) (4)法的适用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 果的法律文件。 ( 2 分 ) (5)法的适用结果可以产生、变更或消灭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或对一定主体实行法 律制裁 。 (2分 ) 3如何理解法律义务的特点? 要点: (1)它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具有法律上的必要性。 2 分 )对于义务主体来说,法律规定的义务是必须履行的,而不管主体的主观愿望如何。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就会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 (3 分 ) ( 2)它是满足权利人的需要和利益的法律手段。 (2 分 )义务人依法作出或不作出一定
36、的行为,都是为了保证权利人利益的实现。 (3 分 ) (3)它界定了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范围。 (2 分 )义务人承担义务的范围不是无限的,是有严格的法定界限。对于法定范围外权利人的利益需求,义务人有权拒绝。 (3 分 ) 4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要点: (1)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严厉打击各种严重的违法犯罪 (2 分 ) (2)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和法治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2 分 ) (3)依靠人民群众,健全社会防范网络。 (2 分 ) (4)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2 分 ) (5)搞好劳改、劳教、少管
37、工作,提高教育改造的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违反犯罪 。 (2 分 ) 5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 要点: (1)有法可依。社会主义国家要有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 (4 分 ) (2)有法必依。任何个人,团体都要依照法律办事。 (4 分 ) (3)执法必严。办理案件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办事 (4 分 ) (4)违法必究任何违法行为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和法律制裁。 (3 分 ) 6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 要点: (1)正确。适用法律要正确;定性要正确;处理要正确 (4 分 ) (2)合法,是指在法的适用过程中,即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坚持依 法办事审判机关在处理案件时要遵守实体
38、法和程序法。 (4 分 ) (3)及时。审判机关及其人员要有责任感;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 (4 分 ) (4)合理、公正。国家审判机关必须秉公执法,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的要求 (3 分 ) 9 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的划分。 要点: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分主导部门 (1 分 )和基本法律部门 (1 分 ) (2)主导部门宪法; (2 分 ) (3)行政法, (2 分 ) (4)民法; (2 分 ) (5)经济法; (2 分 ) (6)婚 姻法; (2 分 ) (7)劳动法, (1 分 ) (8)刑法; (1 分 ) (9)诉讼法。 (1 分 ) 8法的本
39、质有哪些 ? 要点: 我们可以把法的本质分为三个层次: (1)法的第一层本质,就是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共同的、抽象的,而不是个别人的意志,也不是全体统治阶级成员意志的简单相加。 (5 分 ) (2)法的二层本质,就是法律通过确认权利和义务来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换句话说,统治阶级将符合他们利益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在法律中,以体现它们的意志并确保他们利益。 (5 分 ) (3)法的第三层本质,也就是法的深层本质。法律的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4 分 ) 9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有哪些 ? 要点: (1)法治原则。即依法治国,一切国
40、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守法的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 (7 分 )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一原则反映了法作为 以同一尺度衡量事实上不平等的人的调整器的特殊规律性。不仅指权利的平等,而且包括义务上的平等。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这一原则既体现在法的创制过程中,也体现在法的实施过程中。 (7 分 ) 10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怎样的 ? 要点: (1)假定,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
41、件的部分。它指明该法律规范在何种条件下才可以适用。 (5 分 ) (2)处理,就是行为规则本身,即法律规范中指明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部分。 (5 分 ) (3)制裁,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违反该规 范时应承担何种法律后果的部分。它说明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人们如果不遵守某一条法律规范,将会引起何种法律后果。 (4 分 ) 11.中国社会主义法产生的特点。 要点: ( 1)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雏形。( 3 分) ( 2)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彻底废除旧法的基础上产生的。( 3 分) ( 3)中国社会主义法是革命根据地法的解放初期新民主主义法的继续和发展
42、。( 4 分) 12.法的外部特征包括: 要点: ( 1)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 2.5 分) (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5 分) ( 3)法律是 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 2.5 分) ( 4)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 2.5 分) 13.法律关系的特征。 要点: ( 1)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首先,它是人一人之间的关系;其次,它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建立的社会关系;最后,它是国家意志和法律关系参加者意志的统一。( 2.5 分) ( 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是产生法律关系的前提之一,没有法
43、律规范就没有相应的法律关系。( 2.5 分) ( 3)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 形成的社会关系。任何法律规范直接、间接都是关于社会关系参加者权益与义务的规范。( 2.5 分) ( 4)法律关系是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 2.5 分) 14.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 。 要点: ( 1) 正确,适用法律要正确;定性要正确;处理要正确 。( 2.5 分) ( 2) 合法。是指在法的适用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坚持依法办事。审判机关在处理案件时要遵守实体法和程序法 。( 2.5 分) ( 3) 及时。审判机关及其人员要有责任感;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 。( 2.5 分) 10 ( 4) 合理公正。国家审判机关必须秉公执法;要 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