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的叠层参考.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068716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CB的叠层参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PCB的叠层参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PCB的叠层参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PCB的叠层参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PCB 的叠层参考名词定义:SI 个,信号层;GND,地层;PWR,电源层电路板的叠层安排是对 PCB 整个系统设计的基础,叠层设计如有缺陷,将影响到整机的 EMC 性能。总的来说叠层设计主要要遵从两个规则:1. 每个走线层都必须有一个邻近的参考层(电源或地) ;2. 邻近的主电源层和地层要保持最小间距,以提供较大的耦合电容。下面列出从两层板到十层板的叠层:2.3 六层板的叠层对于芯片密度较大、时钟频率较高的设计应考虑六层板设计。推荐叠层方式:2.3.1 SIG-GND-SIG-PWR-GND-SIG对于这种方案:这种叠层方案可得到较好的信号完整性,信号层于接地层相邻,电源层与接地层配对。每个

2、走线层的阻抗都可以较好控制,且两个地层都是能良好的吸收磁力线。并且在电源、地层完整的情况下能为每个信号层都提供较好的回流路径。2.3.2 GND-SIG-GND-PWR-SIG-GND对于这种方案,该方案只适用于器件密度不是很高的情况,这种叠层具有上面叠层的所有优点,并且这样顶层和地层的地平面比较完整,能作为一个较好的屏蔽层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电源层要靠近非元件面的那一层,因为底层的平面会更完整。因此,EMI 性能要比第一种方案好。小结:对于六层板的方案,电源层与地层之间的间距应尽量小,已获得好的电源、地耦合。但 62mil 的厚,层间距虽然得到减小,还是不容易把主电源与地层之间的距离控制得很

3、小。对比第一种方案与第二种方案,第二种方案成本要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叠层时通常选择第一种方案,设计时,遵循 20H 规则和镜像层设计规则。2.4.2 是第三种叠层的变种,由于增加了参考层,具有较好的 EMI 性能,各信号层的特性阻抗可以很好的控制1 Signal 1 元件面、微带走线层,好的走线层2 Ground 地层,较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3 Signal 2 带状线走线层,好的走线层2.4.3 最佳叠层方式,由于多层地参考平面的使用具有非常好的电磁吸收能力。1 Signal 1 元件面、微带走线层,好的走线层2 Ground 地层,较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3 Signal 2 带状线走线层,好的

4、走线层4 Power 电源层,与下面的地层构成优秀的电磁吸收5 Ground 地层6 Signal 3 带状走线层,好的走线层7 Ground 地层,较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8 Signal 4 微带走线层,好的走线层PCB 叠层参考:2 层 S1 和地,S2 和电源4 层 S1,地,电源,S26 层 S1,S2,地,电源,S3,S46 层 S1,地,S2,S3,电源,S46 层 S1,电源,地,S2,地,S38 层 S1,S2,地,S3,S4,电源,S5,S68 层 S1,地,S2,地,电源,S3,地,S410 层 S1,地,S2,S3,地,电源,S4,S5,地,S610 层 S1,S2,电源,地,S3,S4,地,电源,S5,S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