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上《3 蜡烛》导学案(含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3070803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九上《3 蜡烛》导学案(含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语文九上《3 蜡烛》导学案(含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语文九上《3 蜡烛》导学案(含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第 3 课蜡烛导学稿黄建斌【教学目标】1、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4、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在跃动的烛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光明的未来。学习本文,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1、 题目解读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

2、蚀得锈迹斑斑,惟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2、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1938 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 年加入共产党。1939 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3、背景介绍: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1941 年 6 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

3、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 1939 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 年 1 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 000 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 1944 年 6 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 年 5 月,德国投降。 - 2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4、。 【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瓦 l( ) 精疲力 ji( ) f 晓( ) 地窖 ( ) 颤巍巍( ) 鞠躬( )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 着柔和的光芒。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 。A、闪耀 闪烁 B闪耀 闪耀 C、闪烁 闪烁 D闪烁 闪耀 3、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 之苦的老妇人, 的动人事迹,深情赞美了 的深厚感情。 【合作探究】4、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5、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找出文

5、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7、文中的烛光有什么象征意义?【课堂小结】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将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 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

6、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能力提升】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试揣摩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文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3 -【教学后记】参考答案1、砾 竭 拂 jio chn j 2、a 3、战争 安葬苏联烈士 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4、提示: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年老体弱,掩埋艰难;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 ;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年的结婚喜烛) ; 彻夜守坟,陪伴烈士5、提示:对德军炮火的次描写,对蜡烛的次描写,对黑围巾的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次“爬” 、次“跪” ) (1)对炮火的很多次

7、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 “黑色的大围巾”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6、最后一段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是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的,是人类永恒的、最美好的感情。7、 (1)是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