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清雅真味情致朱自清经典散文群文阅读.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307441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成清雅真味情致朱自清经典散文群文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成清雅真味情致朱自清经典散文群文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成清雅真味情致朱自清经典散文群文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成清雅真味情致朱自清经典散文群文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成清雅真味情致朱自清经典散文群文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自成清雅 真味情致” 朱自清经典散文群文阅读 岱山实验学校 曹建芬 活动目标: 1、 能 采用思维导图形式,梳理三篇散文 不同 的内容结构 ,体会朱自清散文的 “ 真切”内容 。 2、 能初步运用结合背景资料、分析抒情方法、语言表达、联结生活经验等方法感受散文的“ 真挚 情感”。 3、通过“朗读者”活动形式, 有感情诵读散文经典片段,体会散文的文韵之美。 活动准备: 1、 课前阅读背影、春、荷塘月色 2、多媒体课件 3、阅读单 活动过程: 版块 一 回顾 赏析 聚焦“内容真切” 1、 回顾匆匆,引出读书活动: 同学们,这学期第一单元学习的朱自清散文匆匆 , 给大家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吧?这篇

2、散文之所以 成为 经典,你们觉得 是 因为什 么? 学生发言后,梳理归结: 朱自清以 “ 匆匆”为题 , 将 无形而抽象的时间 化为具体的 有形的物象, 给大家带来了 强烈的真切的 共鸣, 而 贯穿全文的十一个设问 句和 反问句,作为情绪发展的线索, 既蕴含 浓冽的情味,又 饱含 着生活的 哲理 。 正如当年大作家赵景深评价朱自清的: “不大 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但是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 ” 这节读书课,我们 再来赏读朱自清另外三篇经典的散文 春荷塘月色背影, 进一步 体味一下朱自清散文的魅力。 2、 课前,我们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初步梳理了三

3、篇散文的内 容框架结构。老师选取了几位同学的,请看 ( 1) 指名 赵炫棋 介绍自己的三篇散文的内容结构思维导图。 赵炫棋运用单线层次,比较清晰地梳理出了每篇散文的内容。 ( 2) 大家 有没有 发现,朱自清 之所以是散文名家,他 的散文所选的内容 素材 的确都 ? 是的, 内容 真切,都是寻常生活中的琐事、小景。(这些琐事小景,你曾自然地 去 留意,作为写作的素材了吗? ) 板贴 如以荷塘月色为例子,庭院 暮 色,田野晓日?不都可以是选择的内容?以此类推,你能想到, 魔星山仙雾 竹林雪景 海滨朝晖 这些 极其常见又常被我们忽略的景致 其实都可以是 写作的好 素材 ,而且写好了啊,更加容易引起

4、读者的共鸣呢。 那么背影呢?以此类推,我们可以聚焦一个人的? 归结:用一双慧眼,一颗慧心,真言写真人,绘真景,这正是朱自清散文内容 的 “真切”带给我们的启示。 ( 3)结构 谋篇或写作顺序 上又有什 么不同? 如,像赵炫棋思维导图中所标注的荷塘月色是按地点转换写自己的所见所感。 春总分总,并列写春天的各种景物。 背影倒叙回忆,按事情发展顺序,聚焦背影 ( 4)完善一下思维导图,添上“记叙顺序”等关键提示 归结:运用思维导图, 我们能 比较 清晰 地 梳理 出文章的内容与脉络。接下来, 我们循着作者的文路,深入阅读,去体会一下朱自清散文那真挚的情感。 板贴:真挚情感 版块二 渗透阅读方法 体悟

5、“情感真挚” 1、 先 快速 选读 三篇 散文中的 最让你怦然心动的一个 精彩句段 , 体会作者的真挚情感, 圈圈划 划, 做关键词批注。 如:什么情感?怎么表达出来的? 你的感受? 2、 集体交流,老师梳理板贴又一思维导图: 结合写作背景 情感真挚 关注抒情方法及语言表达 结合自己的共鸣体验 3、 归结:朱自清的散文看似 淡香疏影似的,但是几笔 ,却 能把那 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 可谓“真味情致”。饱含诗意的文韵之美,值得反复朗读吟诵。 板块四 合作诵读 体味文韵之美 1、 模拟朗读者节目,四人小组选一个主持人,以“情”为主 话题,拟写串词,其余三位同学分别朗读 相应的精彩 选段。 2

6、、班级展示, 给每一段选择恰当的音乐。 评选最佳朗读者 板 块五 拓展 推荐 学以致用 1、 你还阅读过朱自清的哪些散文,可以尝试选一个角度 把你读过的美文推荐给大家。 2、 有人说,散文真正魅力在于它是私人化的领域,是最贴近生 活本身的状态,是人人都可亲近的文体。人与人,生活与生活,相同又不尽相同,散文 将那些放在记忆里会被吹散熄灭的故事、情绪,用文字定格下来 ,并极易引发大家的共鸣。 所以,同学们,不妨多去阅读其他名人 的 经典散文集,比如:沈从文散文集、史铁生散文集、林清玄散文集、梁实秋散文 集、席慕容等,在他们的文学中去触摸 脱俗的 灵魂与思想境界 .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

7、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 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 脚球 ,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 了花 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 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 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 母亲的手

8、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 青草 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 将巢安在 繁花嫩叶 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 曲子 ,跟 清风 流水应和着。牛背上 牧童 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 薄烟 。 树叶 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 你的眼 。傍晚时候, 上灯 了,一点点黄晕 的光 ,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 , 小路上 , 石桥 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 在

9、雨里 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 城里 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 ”,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 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 腰脚 ,领着我们向前去。 写作背景: 春的 写作时间应该是在 1932年下半年或 1933 上半年。 1932 年 8 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归来,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夫妻,同年 9 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3年 4 月又喜得贵子,心境

10、愉悦,所以,春这篇文章体现出了他乐观向上的情绪。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 ;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 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

11、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 ;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 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

12、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而叶子却更见风 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 一例是

13、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 采莲赋 里说得好 :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话 :益鸟 首徐回,兼传羽杯 ;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 ;夏始春余,叶

14、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 “过人头 ”了 ;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

15、流下眼泪。父亲说: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 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 我

16、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 写于 1927 年 7 月。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 荷塘月色 这篇文章。 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

17、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 “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 ,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

18、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 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19、。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 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 “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背影写于 1925 年 10 月,是对 8 年前 一次父子分别情景的回忆,朱自清出身于小官僚家庭,全家生活 还比较富足 。但到了 1917 年,祖母去世父亲失业,不幸接踵而来, 那年冬天,他从北京到徐州,跟父亲一道回家奔丧 后,父亲去南京谋事,朱自清去北京 大学上学,父子俩 在浦口车站分手。 8年之后,作者也为人父,品尝了生活的艰难,因感于 父亲的一次来信,真是泪如泉涌,所以写了这篇著名的散文 。 关注抒情方法及语言表达 联系自己的共鸣体验 结合写作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