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三课文复习第一册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1、课文主旨:通过抒情主人公望湘江边上的秋景,忆青年时代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谁主沉浮) ,抒发了一个伟人在年轻时代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激流勇进,蔑视权贵(粪土当年万户侯) ,立志改造旧中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浪遏飞舟)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了第一流伟人在年轻时代是如何珍爱只有一次的生命,用自己的豪情壮志谱写了一曲青春之歌。从中显示出一个领袖人物生命的价值是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单元主题。2、思路结构:上阕:写湘江秋景(由“看” 字统领) ,借景发问,苍茫大地谁来主宰?下阕:忆峥嵘岁月(由“忆”统领) ,抒发“到中流击水,
2、浪遏飞舟。 ”的豪情壮志,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3、写作特点:1、用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抒发情感表达主旨。2、用凝练、形象的词句绘景抒情的手法。3、修辞手法的运用小结:这首词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意象的选取上: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从景物的分布来看:有山上的“层林” ,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枫林,有动态的“百舸争流”此外,还有景物的颜色、范围等,都可以看出诗人选取景物正如陆机文赋中所说的“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其次,这首词还有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意象的特点,抒发诗人的豪情与壮志。如:“万山红遍”和“漫江碧透”:颜色的
3、对比;“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对比等。在语言运用上,这首词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争”字描绘出千帆竞发的壮观场景;用“击”准确地刻画了鹰的矫健;用“翔”形象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自由自在的神态。修辞:对偶: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拟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设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借代:粪土当年万户侯夸张: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玛丽居里(18671934) ,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生于华沙。1898 年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 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
4、物理学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 、 论放射性等。本文写作手法:1、 先叙述后议论。首先用“1998 年是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镭元素 100 周年”点题,接着,用倒叙的手法展示一个美丽的特写镜头居里夫人宣布镭的惊人发现,介绍居里夫人艰苦的科学探索工作,最后展开对居里夫人精神魅力的议论,对居里夫人一生事业2成就和人格魅力的总结“跨越百年的美丽” 。2、 刻画居里夫人的形象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正面:居里夫人的语言、外貌、神情、生活环境、精神面貌:“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
5、透未来。 ”侧面:“男学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 ;“她身上永远裹着一层冰霜的盔甲,凛然使那些那些追星族不敢靠近” 。3、 在记叙过程中穿插大量故事:穿插了中国人熟知的宋玉、范仲淹苦读的故事与居里夫人“耐得苦读”作类比;穿插了斯佗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发解放黑奴革命的事例来与居里夫人发现镭带来的科学革命作类比,以突出居里夫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4、 引用名人名言:用莫泊桑项链中主人公的追求虚荣,反衬居里夫人不为容貌所累;引用苏东坡前赤壁赋里的名句,强调了居里夫人科学发现的价值和人生“得到了永恒”的哲理;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
6、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表达对居里夫人的深情赞美。这些引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边城 沈从文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 ,他的小说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 ,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边城是他的代表作。总结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景物是小说重要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物活动的一个特定环境,是人物心灵的外化,是人物的一部分。作家在边城中极力状写湘西的自然景物有着多方面的作用。1、借描写景美衬托人美。 “翠翠抱膝在月光下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一
7、片黑,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这段极力渲染的景物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月下少女”的美丽图景,更衬托出了女主人公的美。2、借景物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天已快黑,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不息空气中有混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懂得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许薄薄的的凄凉”。 “翠翠坐在溪边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的人就忽然想哭起来”。这几组景物描写每一段都是一幅很美的图画。黄昏、溪流、暮霭、夜月,好似浓墨勾勒、渲染的水墨风景画。都通过写景细腻的展示了人物内心世界:有黄昏时淡淡的的凄凉,暮色中的孤寂、感伤及月色里的怀想与期待不
8、同的景致衬托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3、借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塔下、月光下、竹篁里,珍藏着多少美好、纯真的梦,印记了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演绎了多少如梦似幻的故事。让我们从一个充满物质世界走到一个世外桃源,体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那种物质与人际、精神达到和谐统一的美好状态。4、构织浓厚的乡土气息。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山水秀丽,纯净无污染的边城。作者以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人的感情之美,并将人的精神注入自然景物中,以达到人物一体的境界。环境描写不但向读者展现了湘西质朴的民风和恬静的生活,唱
9、响了“人性美”的赞歌,更重要的是它充当了人物生活的背景,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如梦似幻的景物刻画更使小说洋溢着种种神秘色彩和烂漫气息,构成了一3种独特的艺术意境。沉浸在这自然的纯美中,作者善于揭示人的内在心灵探索人性的本质,对人性美的孜孜探求也就汇成了一曲乡土挚爱之情的生命赞歌!合欢树 史铁生史铁生:69 年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作者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在母亲的帮助下终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一起,在自己
10、的“写作之夜”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本文的写作特色:1、 在看似平静的语言下面,能让人受到心灵的震撼:“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七年。 ”作者用的是纯记叙性文字,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的心在激烈地跳动。2、“合欢树”为题的含义:母亲合欢树对儿子的殷殷期盼,眷眷之情儿子合欢树对母亲的深深思念,拳拳之心“合欢树”具有象征意义。树是母亲的寄托,希望孩子像合欢树一样产生奇迹;还是一种思念的凝聚,儿子对
11、母亲的寄托,还是母亲形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借“合欢”一词评价这份亲情,也隐含合家欢愉的期愿最后的常春藤叶 美 欧亨利欧亨利(1862-1910) ,美国短篇小说家。突出的特点是以幽默的笔调反映社会现实,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 ”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 (1906)和麦琪的礼物 (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也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
12、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 ,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小说三要素:环境(背景) 、情节、人物概述情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染上肺炎,生命垂危。医生认为要治琼珊的病,求生的信念比药物更重要。可是琼珊本人望着窗外在秋风中一天比一天少去的藤叶,以为当叶子落尽的时候她的生命也就结束了。朋友苏艾为此请求老画家贝尔曼,在最后一片藤叶凋落的那个风雨之夜,画了一片几能乱真的藤叶,这贝尔曼的杰作给琼珊以生的信念。琼珊得救了,而贝尔曼却因画藤叶而得病,不幸去世。小说用一个构思巧妙的故事,满怀深情地描写了几个穷苦朋友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刻画了一个舍己为人、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创造出真正杰作
13、的画家形象,歌颂了以贝尔曼为代表的普通人的高尚。写作特点:1、 小说通过先抑后扬的写法塑造主人公贝尔曼的形象。贝尔曼是作者要竭力赞美、讴歌的人物,是这篇小说真正的主人公。但作者在他身上4并没有花太大的篇幅,始终把他作为普通人物来刻画。既写他穿着邋遢,喝酒过量,脾气急躁,又写他喜欢嚷嚷,唠叨了几十年要画杰作,但还只是白纸一张。直到文章结尾,才由旁人介绍出他的不凡举动,真正揭示了他的崇高品德,完成形象的塑造。小说在先抑后扬的对比中,揭示了贝尔曼平凡、普通的外观下深藏的热爱他人、富于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的美好心灵。2、 小说在情节的前后照应方面颇具匠心。比如,最后的常春藤叶竟是贝尔曼画上去的这一最重要的
14、事实,到小说结尾才作了交代,但作者事先处处暗设伏笔,使读者在意料之外,细细寻思,又感到合情合理。 “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 ”“那一天总算熬过去了。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依旧依附在茎上。随夜晚同来的是北风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低屋檐上倾泻下来。 ”3、作者用幽默、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中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幽默的描写中领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以启迪。比如,对贝尔曼人物形象的塑造;比如小说开头的背景介绍:“那是 5 月间的事。到了 11 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
15、潜蹑着,用他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在广场的东面,这个坏家伙明目张胆地走动着,每闯一次祸,受害的人总有几十个。 ” 3、 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 。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 好处:情节波澜起伏,出人意料,富有戏剧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进一部拓展、开挖主题结尾情节必须逆转主人公形象升华主题得以揭示 结尾情节若不逆转主人公形象模糊主题将要改变邂逅霍金 葛剑雄霍金,英国伟大的科学家,被称之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理论物理学家。霍金的科学成就当代最重要的
16、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 时间简史 ,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霍金的疾病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绝症。最后他的身体会像植物一样,只有他的心脏、肺和头脑仍能运行,只有思维仍然是完好的,但不能与外界进行沟通。 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作者在剑桥邂逅霍金并震惊于霍金的独特形象与超人的奋斗精神,震惊于周遭之人给他提供的和谐的人文环境,从而也给我们带来一大启示:在现代社会,应当给名人包括普通人所有人以人文关怀,给以足够的尊重,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和时间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写作特点 1、 文章多侧面、多角度塑造霍金这一人物形象
17、。全文虽是邂逅霍金,但真正对霍金本人的描写却并不多,除了一开始见到他时对他的形象进行了简单的描写后,就几乎找不到关于对霍金的正面描写了。 本文更多地是从“我”对他的态度转变,周围人对他的尊重气氛,以及他常人一般的出场方式各个角度来展现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精神面貌的。2、本文叙议结合,凸现主题:作为一个自然人,霍金罹患疾病,是不幸的;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霍金是幸运的,因为:5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再别康桥 徐志摩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1921 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
18、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 年开始创作新诗。徐志摩的诗歌主张:徐志摩诗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推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特别注重诗歌的音乐美。他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彻底的音乐化(那就是诗化) ,才能取得诗的认识,”反观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
19、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 在别康桥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胡适在追悼志摩一文里曾经对志摩的理想作过这样的概括:“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这样的人生观在诗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1、 无限眷恋,难舍难分真爱无声2、 寻梦放歌,潇洒挥手自由无边3、 如梦如幻,如画如歌大美无形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与句的整齐)本诗感情真挚,表达含蓄雅致,意境深邃。首先,诗人很懂得把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融合。他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而诗人的情怀又
20、不是直白显露,它热烈而有分寸;淡淡起头而又淡淡结尾,却包含了多少复杂的情绪,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其次,此诗语言清新,富于音乐美。这首诗的语言有着突出的浅白流畅的特点,但又深得锤炼工夫,不露雕琢痕迹。诗中各个比喻,新鲜准确,形象生动,都宛如流水一样自然淌出,毫无当时新诗欧化的倾向。在诗的音乐美上,作者有着自己的独创性。除了节奏整齐,押韵和谐之外,他又强调音节的波动性,注意完整的音乐旋律。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写作特点:1、 诗歌通过回环递升的表现手法,展现艾青诗歌的沉郁风格诗作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21、。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为引领,回环往复,为全诗奠定下凝重、沉郁的感情基调。 “雪落” 、 “寒冷”既是自然环境的表象,也是当时局势的象征,包括外来侵略者的蹂躏和国内反动政府的压迫。因此, “雪”落、 “寒”锁的形象,既具有极宽的概括性,又有了深邃的暗示性,体现诗人凝重的忧国之情和赤子之心。2、借助图景,感悟物象的寓托与回环悠远的情味,感受“天下兴亡,我有责任”的大爱。“冒雪赶车的农夫“、 “乌篷船里的少妇” 、 “家中年老的母亲” 、 “拥挤绝望的垦者” ,四6幅图景就是当时苦难的劳动人民的浓缩,是中国社会黑暗的写照。3、诗歌既传承了缘情造境、以境显情的古典诗作传统,又吸收了写意 的西方诗歌风
22、格,除了着力于雪、寒、暗背景性营造,还致力于意象群的整体象征,如“饥谨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这些意象直接叩击读者心弦,具有强烈震撼力。4、诗人还十分注重于各个点上的描摹与点化,一兴一比,乃至一个语气,一处标点,皆诗意隽永。比如“风” ,诗人将其比作“太悲哀了的老妇” ,用“寒冷的指爪” 、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 “不停地絮聒着” ,看似平淡,意境深远。 “风”是在为百姓倾诉,为民族悲鸣,为诗人呐喊。双桅船 舒婷双桅船是舒婷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全诗围绕“双桅船”和“岸”这两个主要意象展开,以哀婉而缠绵的诗句,诉说离情别绪,营造了一种凄楚、忧伤的艺术氛围。同时,诗歌
23、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借助诗歌这一文学形式,采用象征方式,含蓄婉转而又深情地表达了这一复杂而深刻的感受。从艺术手法上看,本诗采用了自由诗常用的意象组合方式表情达意:以“双桅船”喻“我” ,即抒情主人公,以“岸”喻自己追求的对象,以“雾” 、 “风暴”喻人生中的艰难坎坷,以“灯”喻人生的目标从写作方法上看又属于象征的手法,借助船与岸的关系象征人生探索和追求的过程。语言平实,笔法细腻,同时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感情真挚而深沉。在这首诗里,出现了一系列成对的物象:风暴/一盏灯,你/ 我,航程/视线,舞/风,昨天/今天,岸/船,告别/相遇等等,甚至文中的抒情主人公的那只“船”也
24、是双桅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情感同样“双桅” ,一方面渴望与“岸”的相聚,另一方面又不断分离,执著地扬帆远航。 “双桅船”是一种自喻,表达了诗人的双重心态和复杂情绪。这种现象在舒婷其他诗作中也常常出现。诗经蒹葭这首诗借景起兴,描述追寻意中人而不得的感受。此诗描写意中人的行踪飘忽不定,而追寻者执著不变,成为千古流传的经典意象。诗的意境朦胧,幻想迷离,引人遐想。以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委婉动人。本诗三章,只更换了少数词语,反复咏叹,令诗歌形式整齐,亦可增加抒情效果。本诗运用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借秋景起兴,通过苍苍芦荻、清晨的白露、弯曲的河流、水中的沙洲等景物,营造出朦胧的意
25、境,塑造出伊人飘渺而神秘的形象,同时也深化了作者感觉到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这首诗还通过对秋天的景物描写,营造出凄清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未能寻到伊人的惆怅与焦虑之情。另外,运用大量的叠字,如苍苍、茫茫、萋萋等,使描景状物细致,更形象化,也可增加节奏感,令感情浓重而逐层深入。种树郭橐驼传 唐柳宗元柳宗元(公元 773 一 819 年),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 。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作品有:捕蛇者说 、 种树郭橐驼传 、 童区寄传 三戒 、
26、 段太尉逸事状 、 梓人传 、 捕蛇者说 永州八记等。本文中心:这是一篇带有寓言及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作者描写郭橐驼种树,能够顺应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采取正确的方法,因而树木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从而说明官吏7治民,也应该了解人民的需求、爱好和习性,使他们人口兴旺,生活安定(蕃吾生而安吾性)。作者抨击了那些昏庸官吏,政乱令烦,徒然扰民(繁政扰民),表达了革除弊政的主张。本文的写作特点:1、简洁而生动第一段介绍人物,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又”以内感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样,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凡响的”驼者“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27、了。在短短几句话中,这种史笔和文辞的结合,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2、 对比与映衬。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现事物的差别,加强说理的力度,甚至收到不言自明的功效。本文中的对比,有叙事性的,如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有论述性的,如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他植者”的批评。映衬就是互相照应的写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本文先谈“养树” ,后论“养人” ,这样写,有关树和人的话题合而为一,互相补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在语意上相互映衬的例子,如郭橐驼谈“养树”一段,开头说“橐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最后则又以“吾又何能为哉”回应,在自谦之中,起到了强化观点的作用;论“养
28、人”一段的首尾也是这样呼应的。3、婉约而多讽本文结尾一句道出了写作意图,那就是“传其事以为官戒” 。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间杂着幽默的成分。柳宗元这篇人物传记,也是通过故事进行劝戒的,这决定了它“委婉而多讽”的风格。这种风格基本上是通过所传人物的话语表现出来的,如第四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其中的一些话语,如“理,非吾业也” ,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在言外。病梅馆记 清龚自珍龚自珍(179
29、21841) ,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又名巩祚(zu) ,字璱(s)人,号定盦(n) ,浙江仁和(现在杭州市)人。龚自珍具有比较进步的政治理想和主张,对于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形成起了先驱作用。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他善于把诗歌作为武器,大胆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危机、统治集团的专制和腐朽,热情地歌颂理想和个性的解放,发出强烈的要求改革的声音。中心思想: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品文。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清朝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写作特点:1、 本文是用“托物言志” 的方法来写的。作者的
30、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敢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主张。 “梅”喻“人才” , “病梅”喻“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 “文人画士”喻“封建统治者” ,以“疗梅的措施”喻“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等。2、 文章用词准确、形象。比如,谈到一些人对梅的审美观时,用“曲”和“直” , “欹”和“正” 、 “疏”和“密”六个形容词,准确简练、对比鲜明地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3、 文章还用了许多整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抒情色彩。比如,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8锄其直,遏其生气”这几个整齐的句子,写尽了统治者扼
31、杀人才的种种手段,也蕴含着作者的满腔悲愤。比较:种树郭橐驼传与病梅馆记的异同:从文体上看,种树为记人作品,设事明理,以种树之道讽喻时政,并不是一般的人物传记;病梅为记事作品,托物言志,以种梅琐事针砭时弊,也不是一般的小品散文。可以说,二文在“文以明道”的创作实践上是辩证统一的。我们也可以笼统的把二文均视为“托物言志”的小品,只不过具体的“物”不同,一为人,一为事而已。 从思想内容上看,种树言为官治国,畅言“道法自然”,要尊重客观规律的政治主张;病梅言个性解放,呼吁尊重自由,人尽其才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比较来看,种树中“他植者”违反树木天性,乃至“爱之太恩,忧之太勤”以致“木之性日以离”;病梅中
32、“害梅者”“斫直、删密、锄正”致使“江浙之梅皆病”。可以说,二文在主张尊重事物自身发展规律上是大同小异,都强调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从而使树木“天者全而其性得”。 从艺术特色上看,种树行文简洁而生动,婉约而多讽,并成功运用了对比、映衬方法;病梅用词准确而形象,简约而整齐,富有节奏感,多抒情色彩。二文的共同点是都短小精悍,简洁生动,都以小见大,寓意深刻。种树道(道法自然、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的 “道”)在文中,病梅意(尊重自由、人尽其才的个性解放之“意”)在言外。 从写作手法上看,种树里郭橐驼讲的种树经验就是相对合理的治民方略,“他植者”的错误做法就是苛吏扰民的具体表现,行文前后呼应、映衬。病
33、梅则通篇写梅,通篇影射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压制、摧残的罪行。 促织 清蒲松龄蒲松龄(16401715) ,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 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汲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作者理想(劳山道士 、 娇娜 、 画皮 、 婴宁 、 聂小倩 、 口技 红玉 、聂政 席方平等) 。郭沫若誉之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分析课文:促织故事情节由
34、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时间顺序记叙。情节曲折离奇,扑朔迷离,语言准确精练。结尾“异史氏曰”的一段作者评论是作品的附带部分。“异史氏曰”的一段文字是蒲松龄对故事所作的评论,这也是笔记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写作特点:1、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征虫觅虫求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促织构成全文的情节线索)情节概述:朝廷岁征促织,祸害百姓。童生成名无计缴虫而薄产累尽、屡遭杖刑、忧闷欲死。好不容易求卜捉来的促织,又死于好奇的成子之手。九岁小儿惧而投井,变得痴木;成名夫妻挂怀促织,愁苦难眠。忽闻虫声而逐,一虫跃落襟袖间,貌短小,斗之则善战、有异能。皇上因之大
35、悦,层层进献的抚军、县令各得嘉许,成名也终入县学,成为大富。后方知此虫原为成子魂灵所化。9情节的虚构与写实,具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取材特点。虚构部分能使情节上又生波澜,曲折奇异, “异史”得到印证。3、 小说以夸张手法与细节描写来显示促织的才能。写促织善斗,采用了衬托与对比的手法。“蟹壳青”的斗无不胜、“庞然修伟”,与成名的促织“伏不动,蠢若木鸡”形成对比,给人造成一种小虫懦弱无能的印象,加强了紧张气氛。然后情况一变,小虫“暴怒,直奔”,“腾击”“跃起,张尾伸须,直齕敌领”这一系列动作展示了小促织的勇敢善斗,少年从“笑”到“骇”的表现又从侧面作了渲染。然而在这时,又掀起波澜:鸡的出现和
36、“径进以啄”,形成极其危急的情势,而小虫以其机敏出人意料地将鸡制服,进一步以夸张笔法显示了促织的神奇本领。香菱学诗 清曹雪芹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香菱学诗是从红楼梦第 48 回与 49 回中节选的几个片段。文章通过叙述香菱因仰慕大观园的众姐妹结成海棠诗社作诗、吟诗的雅事,拜黛玉为师苦心学习作诗终有所成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执著、不服命运安排,以诗作抒发自我的聪明伶俐、勤勉好学的女性形象。小说在塑造香菱这一人物形象上,既正面描写了她苦志学诗时的苦学、痴学,又通过侧面描写宝钗、宝玉对她的评价,烘托出她学诗的执著和苦心,揭示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
37、心人”的道理。老王 杨绛杨绛,生于 1911 年,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作品有散文集干校六记 、 将饮茶等,翻译作品有堂吉诃德等。本文是一篇写人散文,课文叙写了老王与“我”一家在患难中互相帮助所建立的真情。老王基本情况 工作与为人职业:三轮单干户 带送冰,车费减半生理缺陷:一只眼 帮送医院,不要钱居住条件:塌败的小屋 改成平板三轮,维持生活离世前,送蛋、香油表感谢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图报苦、善我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不让老王白送香油鸡蛋,关心老王生活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善良感情:对老王的不幸深表同情,为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和自己无力改善老王的境遇而感到“愧
38、怍”本文写作特点:101、用语平淡有味,多用短句,但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感情。如:“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这里,作者用老王“住那儿多年了”一句来回答“是不是他的家”的问题,语言的张力可见一斑,平淡中有画外音,我们似乎可以感触到老王内心的酸楚(“住处”的概念比之于“家” ,缺少了很多人性化的东西,比如:亲人、温情、情感的归依等) 。平淡有味是一种语言风格,也是一种表达策略。平淡,在文本语言层面表现为消极的修辞方法,感情色彩的若化,用语浅近,但语义上留有空白,从而使语言的含义得以深化和丰富,平淡中的滋味也由此产生。2、用细节刻画人物。作者了与老王交往的许多琐
39、事,刻画出人物的灵魂。如送冰之事。 “愿意给我们家代送,车费减半” 、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大一倍,冰价相等” ,表现出老王对我家的感激之情;而“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 ,写出老王的善良、忠厚、朴实。又如送作者的丈夫去医院。先是“坚决不肯拿钱”后来还哑着嗓子悄悄问“你们有钱吗” ,从中见出老王生活艰难却先考虑他人,是一个非常淳朴的好人。4、 课文详略得当。先略写,使读者知其大概,再详细地叙述几件小事,高潮处作者着力描写老王临死前的外貌和给“我”送鸡蛋、香油的感人言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5、 课文多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很少抒情,也很少涉及人物的心理描写。项链 法 莫泊桑莫泊桑(185
40、0-1893) ,法国著名小说家,世称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19 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著有羊脂球 、 我的叔叔于勒 、 项链 、 一生 、 漂亮朋友等许多著名小说。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以及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自然的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项链原题首饰 ,讲述一个小公务员家庭的悲喜剧。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身处下层,却热衷于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贪慕虚荣,她为了在舞会上出风头,借了好朋友一串钻石项链却不幸将它丢失了。为了偿还这条项链她耗费了十年光阴,由一个年轻貌美、娇气任性的太太,变成了穷人,一贫如洗,造成悲
41、剧。然后她却勇敢地面对厄运,表现出不屈服于命运的平民性格,这又是值得肯定的。本文的写作特点:1、匠心独运的结构艺术,围绕“项链”展开情节,尤其是结尾的巧妙安排以及铺垫、暗示手法的运用。围绕项链展开情节: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项链是假的三处必要的铺垫和暗示,使意料之外的情节显得合情合理:A、借项链时,女友相当大方,丝毫没有犹豫B、还项链时,女友竟没有打开盒子看C、项链与盒子本不是原配的有了这些细节描写作伏笔,不仅增强了合理性,也增强了艺术魅力。巧妙的结尾:情节发展大起大落,大开大阖,乐极生悲,反差鲜明。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也增强了艺术魅力,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艺术效果。 (为了一挂假项链,付出了十年青春的代价:虚荣心害死人)2、心理描写是直接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重要方法,对塑造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主人公玛蒂尔德丢项链前的心理状态和十年后的心理变化,把人物形象刻画得真实感人、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