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善良教育思想”探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081463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善良教育思想”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德国“善良教育思想”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德国“善良教育思想”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德国“善良教育思想”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德国“善良教育思想”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德国“善良教育思想”探析摘 要:善良是人类天性中的一种美德,善良教育几乎贯穿每一个国家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德国的善良教育与其他国家不同,有它自身的独特性。 “善良教育”是德国教育的重要板块,是德国道德教育的核心。本文重点研究了德国善良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产生背景、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我国开展善良教育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国;善良教育;起源;背景;借鉴意义 德意志民族,既为世界文明作出卓越贡献,也曾使人类深陷战争泥潭,也使得自家命运跌宕起伏。德国共经历三个帝国和一个共和国,第二帝国时期,德国首次实现了民族统一,国力逐渐强盛。但也被公认为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者,背负着战争策源者及其失败

2、者的耻辱。二战以后,德国在战争的劫难中新生,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迅速发展经济和政治。同时,积极致力于改变两次世界大战中“麻烦制造者”的形象,深受纳粹政治教化,具有优越种族论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军国主义思想、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德国人也得到了较彻底的思想解放。如今的德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典范,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系的坚定维护者和践行者,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一个背负着战争罪行,且充斥着各种极端主义思想的国度,竟会有如此深刻的变化。这与德国战后实施的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尤其是德国在战后,深刻反省历史,格外重视“善良教育” ,并将其列入2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德国“善

3、良教育”思想有其鲜明的特色,确实也没有一个国家会把善良教育作为一个重大板块,并赋予它重要内容。总之,德国善良教育是德国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整个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国思想教育的骄傲,研究德国善良教育,意义深远。 一、德国善良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善良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信仰之一。德国善良教育并非凭空产生,有其产生的依据和缘由。在欧洲中世纪以来,宗教教育寓道德教育于其中,倡导善良、慈爱、正直、互助以及珍爱生命等教育,由此,善良被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传播开来。善良这一道德教育理念,在欧洲最早可追寻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善的理念” 。

4、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生而具有善行,这是一切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他指出道德教育有三大任务:一是培养善良的情感,二是培养善良的判断,三是培养善良的意志。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认为,儿童先天具有善的一面,道德教育的任务是抑制天生的野性,发掘人性中的善,保障善的本性向外显露。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也认为善良是从人的本性中产生的,人先天具有善性。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蔓延,以上这些善良的思想观念在整个欧洲传播开来,并成为欧洲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欧洲和德国,历来都十分重视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善良教育是其进行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德国教育思想家们在继承和发扬整个欧洲善良教育思想和儿童教育思想的同

5、时,逐渐提出一些新的道德教育思想3理论。如较有影响力的鲍勒诺夫提出的“朴素道德”理论和布贝尔的品格教育理论、价值教育理论。鲍勒诺夫的“朴素道德”理论认为社会道德价值纷繁多样,一个人不可能全部遵守,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一种更一般、更纯粹、更基本、更长久保持同一性的道德,即包括诚实、信赖,同情心,爱心,责任心、尊重在内的“朴素道德” ,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1布贝尔的品格教育理论则认为教育的目标不是知识,而是品格的塑造。这些教育思想理论都成为了德国善良教育思想最直接的理论支撑。 二、德国善良教育的产生背景 德国善良教育思想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背负了两次世界大

6、战“策源者” 、 “麻烦制造者” 、 “战败者”的形象。德国处于一分为二的状态,此时的德国社会面临着政治建设和去纳粹化的两大重大历史任务。一方面要快速摆脱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阴影,用新的价值观统一人们的思想意识,重新建构国家和社会民主发展机制。另一方面,德国有着深厚的军事和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特别是在纳粹统治时期,德国走上了极端民族主义、强权政治、对外武力征服和扩张的道路,一度给世界造成浩劫,也给自身带来民族灾难。2人们虽唾弃纳粹分子的战争暴行和希特勒的独裁统治,但对战争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对战后整个国家所应承担的战争罪行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新的纳粹主义思想抬头。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德国

7、政府及教育界强调培养尊重人的尊严、克己、乐于助人、理解他人等品质,要求对公民进行诚实、坦率、互助、给予、仁爱、不自私、责任感的教育,也包括以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来推行善良教育,旨在培4养一代新人,重构社会核心价值观。 三、德国善良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每一个国家都很重视国民的“善良”道德品质教育,但迄今为止,能够形成独立的善良教育思想体系的国家则很少。德国善良教育的形成历经两个阶段。 一是六七十年代西德政府推动形成的。二战后,西德政府希望德国的年轻人忘记纳粹统治时期那段黑暗的统治历史,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向前看,于是在对待历史问题上采取了“距离策略” ,即逃避态度,但这种策略却引发了反犹太人的暴乱活

8、动,之后,西德政府开始反思,意识到以逃避的态度对待历史是错误的。特别是在勃兰特执政后,格外重视对青少年的反法西斯主义教育。1970 年,他访问波兰时,曾跪在犹太纪念碑前,向那些无辜被杀害的犹太人致歉,引发德国社会各界深刻反思过去的历史。德国教育界也从中汲取大量营养,把对战争的反思引入学校,推行善良教育。 二是东西德实现统一后,进一步加强和推广善良教育。东西德统一后,德国政府高度重视培养每一个公民尊重人的尊严、克己、乐于助人、理解他人等品质,强调对公民进行诚实、坦率、互助、给予、仁爱、不自私、责任感的教育。德国社会得以快速发展、大国地位逐渐恢复、提升。消除国际社会的猜疑,引领国家进一步发展,凝聚

9、社会共识,防止新旧纳粹思想的腐蚀和蔓延成为当前德国政府必须重视和着手解决的问题,善良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和推广,赋予善良教育根本内容,形成了独立的善良教育思想体系。 四、德国善良教育思想的内容 5善良教育是德国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深受战争的磨难和本国纳粹独裁统治的德国人,渴望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为此,在战后,德国领袖尤其重视对公民善良品质的培养,以期建立一个文明,和谐,发展的国度。德国善良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同情弱者,宽容待人,反对暴力五个方面。 (一)爱护动物 在德国的家庭里,父母会饲养一些小动物,如小狗、小兔子、小金鱼等,让孩子亲自喂养这些小动物,建立起爱

10、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情感。在学校,幼稚园也会饲养各种小动物,由小朋友们轮流照顾,观察并记录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及成长状态。学校还会专门开展有关小动物的作文比赛,鼓励孩子们从动物园领养小动物或捐款拯救数量锐减的动物。在德国,如果小孩虐待动物,是会受到严重的批评和惩罚的,在德国人看来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二)保护环境 宣传+教育是德国人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在德国人心中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个体的责任,小到每一个孩童,大到每一个成人,都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在德国,各地区会组织各类艺术表演,贯之环境保护的内容来传播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观念。家长和老师会组织一些教育活动,向孩子们传递环保基本知识,通过一

11、些具体案列,启发孩子思考,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三)同情弱者 同情和帮助弱者是德国人善良教育的重要一课。在德国人看来,同6情弱小是一个人心地善良的表现,认为一个人无论贫富或贵贱都值得被尊重。因此,在成人的鼓励和倡导下,德国孩子能够主动帮助弱小,如为残疾人提供帮助、搀扶年迈的老人过马路,陪老人聊天、帮助老人打扫等。再这样的国度里,孩子的心灵从小就被净化着。 (四)宽容待人 德国人认为,以宽广、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才能拥有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随之才能拥有稳定、和谐的社会。宽容待人也是一个人心灵纯美、善良的特征之一。在德国,父母、老师都会积极引导孩子从小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他人,并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12、示范,培养孩子宽容的胸怀。对于那些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的行为,会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及时扭转孩子的错误行为。在学校, “宽容待人”是儿童学习的必修课,通过课堂的学习,老师们会引导和鼓励儿童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真真切切践行善良的道德品质。 (五)反对暴力 受希特勒独裁统治及两次世界大战的残蚀,德国人对暴力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他们十分重视暴力问题,通过一些典型反面事例的强化作用来教导孩子唾弃暴力。针对那些“小霸王” ,校方会严肃处理,情节严重,会移交专门部门进行教育。同时,德国严禁开发有很强暴力倾向的游戏和玩具。德国研究者通过调研证实:小时候经常玩“模拟杀人”的游戏

13、,长大后拥有暴力倾向的可能性比常人要大许多。另外,对于影视里的暴力镜头,父母和老师都会引导孩子从批判的视角下加以看待。 具体来说,德国善良教育是基于对历史深刻反思、对未来社会理想7诉求的结果。 五、德国善良教育思想对我国开展善良教育的借鉴意义 德国的善良教育历史悠久,其独特、有效的教育和成果在世界颇具影响力。战后德国实施的“善良教育”作为德国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特色内容之一,为战后德国实现国家统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民族复兴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德国善良教育对于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实施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形成独立的善良教育思想体系 德国善良教育的普及取得实效性的成果,一大

14、原因就在于其拥有独立的善良教育思想体系,有具体的内容和实施方式,成为道德教育单独的一个板块。而我们国家虽然也在进行善良教育,但似乎这只是口号式的,究其原因就是我国善良教育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处于模糊、混杂状态,导致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根据可循,显得格外空洞。 当前,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浪潮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我国社会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健康的良好态势,彰显了社会的正能量。但也存在某些道德缺失事件引发人们对道德的拷问,如道德滑坡、诚信危机等。面对这样的境况,迫切需要加强善良教育。 从国际形势看,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15、面临威胁和挑战,需要加强道德思想教育。一方面,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互联网形成“地球村” ,冲击和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文化及生活,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另一方面,西方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8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非社会主义思想正大肆蔓延,成为当前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挑战。 “善”是生存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的人们所可以永远依靠的,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因此,从当前的国内、国外形势来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形成独立的善良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二)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善良教育思想文化传统 德国善良教育思想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以整个欧洲“善”的思想理念为依据,在继承和发扬德国优

16、秀教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纵观我国社会发展历史,也有许多重视善良教育、重视儿童思想教育的例子,这与德国重视儿童善良教育是相通的。如“孔融让梨” 、 “司马光砸缸”等。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过程中,挖掘新的善良教育思想,丰富善良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使善良教育在实施中收到实效,为我国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添光增彩。 (三)教育对象从小到大,建立全过程成长教育体系 德国的善良教育从娃娃开始抓起,从儿童开始抓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其善良教育贯穿每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记得著名教育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心灵的感性和同情心都在童年形成,如果童年蹉跎,那么所荒废的就很难

17、弥补” 。由此可见,儿童时期的可塑性相当大,在这个阶段进行善良教育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改革开以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家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在家里,孩子成为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出现“唯分数论” ,只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忽视儿童的情感教育和道德养成教育。在社会,一些青年忽略实9际,盲目追崇,模仿。善良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整体善良教育观,让它贯穿每个人的一生。 (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社会支持网络 德国善良教育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德国的幼

18、稚园大部分只提供半天班,其目的是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与父母待在一起,一部分教育是由家长来完成的。以爱护小动物为例,在德国家庭,小孩刚会走路时,他们就会特意为孩子喂养小猫、小狗、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亲自照料小动物。幼稚园也会饲养一些小动物,要求孩子们轮流照顾、喂养,并做饲养记录。另外,社会还会倡导孩子们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的小动物。而在我国,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尚不明显,首先,许多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意识,总认为教育孩子都是学校的事情,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此次,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求教师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但无论素质教育口号如

19、何响亮,新课程理念如何先进,教育改革的舆论造势如何热烈,终究无法阻挡学校、教师,乃至家长对教育、对升学率的狂热追求。导致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学生成绩,出现“唯分数论” ,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最后,社会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正面宣传力度和支持力度不够,一些负面消息左右着人们的思想。 因此,我国在开展善良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建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要知道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10为习惯,及时引导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德育的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真、善、美

20、” 。最后,各执法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扫除不良言行,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各政府和社会组织要深入学校,多开展各种正面宣传教育活动,鼓舞学生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五)注重孩子的善良教育实践 德国善良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儿童,从孩子抓起,注重培养孩子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养成善良品质。爱护小动物是德国幼儿“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德国家庭会在孩子刚会走路时,就在家中饲养各种小动物,并让孩子亲自照料这些小动物、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在德国的幼儿园也会饲养各种小动物。德国的中小学校还经常开展有关善待生命或描绘小动物的讨论或作文比赛。同时,在德国社会的引领下,德国家庭的支持下,孩子们会到马路边,帮助残疾人、老年人过马路。 德国善良教育是德国思想教育的一大特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优越性。我们在推崇它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进行甄别,对于对我们有价值的思想理论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同时,善良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更应根据自己的国情、民情,创立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善良教育体系! 注释: 1 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 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