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读百姓故事 看今昔变化我们一家住上了大房子从我记事开始,我们一家七口人就居住在两间平房中,每间只有 11平方米。一间屋子半间炕,是形容当时屋子小最好的形容词了。每天吃饭时,饭桌摆在屋子中间,就再也不能过人了,上世纪 70 年代末,我结婚了,仍然居住在 11 平方米的平房中。不过在当时,这样的条件就算很好了,我一住就是几十年。二十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各个角落,党的富民政策使人们在吃、穿、住、行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 年我终于盼来了拆迁,从此告别了平房生活。2003 年我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从此,我们一家三口居住在 126 平方米的楼房里,我们的心也
2、像楼房一样的宽敞明亮。我孩子高兴地说:“我终于有自己的空间了!”我们高兴,我们跳跃,我们要感谢的是党的政策好!我的闺密这是我(左)和闺密小凤 21 年前的一张合影。我家娃娃常常问我:为什么你就这么一个闺密?我还真是不知道究竟为什么。现在满大街的人都拿着手机打电话或发短信,可我的这位闺密就没有手机,她是我唯一没有手机的朋友。我十几岁时上了一个书法班,小凤是同班同学,当时她在一家无线电元件厂里做检验,我在医院刚刚上班。余暇时,我们常常穿着一样的2衣服去中国美术馆看展览,去美术馆西侧的中国友谊出版社门市部买三毛的书,去吃附近有名的咖喱饭。后来,我们各自恋爱、结婚又换了工作,彼此越离越远。我们从不留新
3、的电话,但总能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对方,再联系上时聊起来都仿佛从来没有远离。有次小凤打电话来时我对她说:“你弄个手机,我们也发发短信。 ”她却说:“手机对我没有用,用不惯那东西。 ”现在没有手机意味着什么?只能说明她过得很安逸、很开心。小凤,我真的很羡慕你。我在官园体校练跳高现在的中国儿童活动中心(原称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原来是官园体育场,也是西城官园体校所在地,它的北面是官园公园。当时官园体育场内有足球场(包括看台) 、篮球场、排球场和射箭场。中国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1963 年 11 月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编者注)之前,国家射箭队曾在那里训练,在新兴力量运动会上夺魁的女射箭运动员李淑兰就在宫园体
4、育场射过靶。足球场的北面是体操房,东面为官园体校办公区。我上高中时,由同学刘小沛介绍到官园体校参加田径跳班活动。我们的教练姓王,和蔼可亲。跳班的人主要是来自师大二附中、三中、四十一中等学校,现在还能记得的名字有朱德光、朱果利、傅德祥等人。上学时我们一周训练两到三次,寒暑假集中训练。那时跳高采用俯卧式,以摆动腿为轴,旋过横杆,可谓力量加速度的综合性项目,训练主要是练腿部力量和短跑速度。有时我们训练的内容是和篮球班的人打篮球,每次都是跳班的人包揽了前后场的篮板球。暑期还有三体校(东城、西3城和先农坛)的测试赛。上体校之前,我身体不好,经常感冒,一个学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歇病假。上体校后,我身体强壮
5、了,很少生病,并且以 1.65 米的成绩拿到了国家三级运动员证书。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我延续至今。1965 年我高中毕业,在将要结束 3 年快乐和充实的体校生活时,我们找来北京市冰球队的杨宝麒,和王教练拍了一些照片作为纪念。这是我们在跳高沙坑前的合影以及王教练教学时的场景。琴声伴我度岁月1979 年春天,知青大返城开始了,我是北京知青,而妻子是当地职工,大返城的头班车对我们关闭了车门,全连就剩下我一个北京人。阵痛过后,我重新审视生活,意志更坚强了。紧张的劳作之余,我每天都吹起心爱的口琴,诉说我的心声。在第二故乡,我和一家人生活得很开心,享受着天伦之乐。1980 年,在连队的春节晚会上,我吹奏了一首口琴曲北大荒永远是春天 。在北大荒,我每年都看见火红的高梁,风雪里酒飘香;美丽的松花江,川流不息地流淌,夜夜进梦乡;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浪。我的生活很富有诗意,琴声陪伴着我在神奇的土地上勤奋耕耘,琴声陪伴着我又送走 3650 个难忘的夜晚,迎来 3650 个美好的黎明。1989年春天,大返城的末班车为我开启了车门,我们终于回到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