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特点探析摘要: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较为特殊的思政类课程,理论的稳定性和内容、教学方法的变化性是其主要的特点,通过对教育部 2012-2015四年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分析可以看出,内容和学习的指导和要求是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都可以围绕教学要点加以开展,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除了围绕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大目标,还要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实践体验等方面予以强化。而对于本门课程的教师来说,围绕课程本身特点,把握“方法服务于内容,内容服务于要点,要点服务于目标”的教学思路,采用案例教学加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的良好途径。 关键
2、词:形势与政策;高校;教学;思政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大学必修课程,但它又是一门特殊的课程,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 1987 开设以来,一直担任着在大学校园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角色,更是师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实践平台。有效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是帮助青年学生科学认识我国改革发展大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基础。 一、2012-2015 年教学要点剖析 与很多其他课程不同的是, “形势与政策”内容更新较快,一直以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分春季和秋季学期会印发2“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
3、学要点” ,然后一般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依据教育部的教学要点又编制印发本地区教学要点到各高校,各高校再选择适合的配套教材开展课程教学。通过对 2012-2015 年共 4 年 8份教育部“教学要点”国内部分内容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主要有以下十个关键概念贯穿其中: 领导人重要讲话与重要会议;改革开放与经济工作;农村改革与发展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两岸关系与和平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社会主义核心价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主题教育活动;社会热点。其中 、在每年的教学要点中均重点指出,是本门课程的核心知识和重点,以此为主线,每个学期的教学要点都系统总结前期我国政治、经济、文
4、化、社会及生态等各个方面的重点内容,从理论和政策的层面予以解读和阐述,并提出指导性的教学要点意见,列表如下: 2012 上 2012 下 2013 上 2013 下 2014 上 2014 下 2015 上 2015 下 :新常态 :中国梦 3分析教育部四年来的教学要点可以看出,教学要点对本门课程内容上的把控和指导是及时和明确的,学校和教师能够依据教学要点明确重点,了解概貌,清楚要求,从而顺利的开展教学。从学习要求上看,教学要点使用了下述程度的表述:“深入学习、认真学习、正确认识、引导、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牢牢把握、正确理解、正确认识、积极培育和践行、科学把握、深入阐释、正确认识和判断、大力加
5、强、全面认识、广泛组织开展” 。这样的学习要求既有对学生的要求,也有对教师授课的要求,在课程的授课和学习中,教师够通过教学要点的分析,从内容和要求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准备,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组织教学,紧紧抓住课程本身特点,是开展好“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工作的关键。二、课程目标体现的特点 形势是指“ 事物发展的状况” ,政策是指“ 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 “ 形势与政策”课程以“ 形势”和“ 政策”两个相互关联的要素作为教学内容。 “ 形势”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防等领域的基本现状和重大变化,二是近期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三是公众及舆
6、论对这些情况和事件的总体分析、判断和反应。 “ 政策”则包括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文件、决议以及国家有关的法令、法规。形势的变化导致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政策的实施又对形势发展产生影响,两者交织发展前进,但变化的过程有时候并不显性,需要由课程的学习来加以明晰,让学生看清楚、想明白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对党的伟大事业和国家发展坚定信心,反思检4讨和预判将来。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形势
7、与政策观、科学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方法论、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政策的产生和发展、政策的本质和特征等基础知识;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感知国情民意,体会并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形势的指导性意义,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
8、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发奋学习,为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和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5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增强学生振兴中华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信念和历史责任感以及国家大局观念,全面拓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认识新常态,融进互联网思维,塑造“诚、勤、信、行”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融于一体的当代合格大学生。 三、课程教学中的特点 (一)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形势与
9、政策课程的教学中,内容多、变化快、综合性强。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形势,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不能停留在一般的知识传授、政策选读、情况介绍、事件描述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形势的分析、事件原因的剖析、政策的讲解、背景的分析等,帮助学生增强对形势与政策的分析、理解能力,深刻认识形势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从而帮助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形势、理解政策,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坚定信念,站稳立场,提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让学生懂得,第一,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要遵循其自身的规律,形势的发展变化同样如此。找出规律性
10、的东西,就可以对它作总体上的把握,并可以预测其发展方向。第二,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形势在不断变化,但变化当中有其相对稳定的部分,只有经过局部变化的量变的不断积累并最终发生质变,才会形成整体的变化。事物的变化既不会是偶然的,也不会是突兀彻底的改变。第三,任何突发事件、热点问题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国内外矛盾冲突、利益纷争、力量对比的综合反映,通过对这些基本因素的分析,就可以解释那6些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原因,找出其必然性。 (二)事实最有说服力。教有法而无定法,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几乎呈现一种“百花齐放”式的教学状态,以对应教学要点的专题课为主要的授课方式,辅助以多媒体素材和少量的参观
11、式社会实践,成为了本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方式。对课程的研究开发由于特殊性,开展困难,几乎都是一般理论课程教学方式的简单移植,课程枯燥,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面差距甚远,教学绩效评价困难,考核困难,效果不明显。政策性与灵活性程度把握不一,对课程目标和“教学要点”的深入分析可以知道,形势与政策课程采用“案例教学” ,最为直观,最具证明力和说服力,能对当前社会热点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最直接的呈现和解读。 在案例教学的实施中,教师需要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要点列出的都是社会重点和热点问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与前后一段时期的时事和趋势紧密相关,有些新情况甚至无法准确预测,所以存在教学内容的易变
12、性,事件之间的关系复杂,信息量很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和内容,并不能很好的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也无法紧紧扣住教学要点的设计宗旨,这就需要教师要把握住“方法服务于内容,内容服务于要点,要点服务于目标”的教学思路,设计并有效实施每一次授课。 (三)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课堂,纯理论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效果是有限的,为此,除了根据国家每年下达的教学要点,结合社会当前形势确定教学内容、方法7外,还应积极探索适合高等院校特色、与学生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开展和推广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教学工作,建立校内外课程实训场所和基地,通过学生的新生实践和经历来
13、验证和加深学生对理论和知识的认识。重视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考核。形势与政策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纯理论课程,本质上是一门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的实践指导课程,某种程度上,它指导的实践是学生人生的“大”实践,相较于一般的专业技能的实践意义要更加深远和广泛。 参考文献 1马英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艺术探析.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3:302-303. 2宋俊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研究中的几个重要概念辨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5:65-68. 3徐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探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4:111-112. 4马肖华.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反思及对策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3,3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