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虚无主义探寻.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083455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的虚无主义探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鲁迅的虚无主义探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鲁迅的虚无主义探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鲁迅的虚无主义探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鲁迅的虚无主义探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鲁迅的虚无主义探寻摘 要:虚无主义,主要是指对于真理的追寻。本文结合鲁迅的个人成长经历、旧中国的国民性以及启蒙思想对虚无主义进行探寻,找寻鲁迅“虚无主义”思想的源头。结合历史事实分析虚无主义在鲁迅身上的具体表现。最后文章会就鲁迅的虚无主义观念,结合现代社会生活实际进行评析,体现出鲁迅思想的前瞻性。 关键词:鲁迅;虚无主义;国民;探索 一、鲁迅生平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父亲是一名秀才。11 岁就读于浙江绍兴三味书屋的鲁迅年少家境殷实,后来其祖父因科举舞弊案被革职下狱,一夜之间家道中落,随后迁入农村老家,家庭的变动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是这一变动,让他对中国的农村有了初步认识。 18 岁

2、时,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入商务铁路学堂,接触到“新学” ,读到了严复所译的天演论 ,深受进化论等启蒙思想影响。在铁路学堂毕业后,鲁迅被派往日本留学,他积极投身于争取民族独立的的伟大运动中。为了解放国民,他努力学习西方科学、哲学,并时常与友人探讨中国的“国民性”问题,当时他认为,医学可以拯救中华民族,于是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但在第二年,他看到老师播放的记录日俄战争的幻灯片时,一群国人围在一个将要被日军砍下头的同胞周围,仅仅是看着,对于同胞的生死无动于衷,麻木不仁。鲁迅被这一2事件深深地冲击着,他开始思考,是否医学真正能够“医治”国人。鲁迅在 1922 年呐喊?自序中谈到:“有一回,我

3、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鉴赏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1。麻木不仁的围观国民使他意识到,改变人的思想比用医学医治人更能拯救一个民族,唤醒麻木的国人。 1906 年,鲁迅回到东京,正式开始提倡文艺运动,随后多次发表科学论文和介绍西方作家的论文。他还介绍了普希金、拜伦等爱国诗人的诗歌,希望以此激励国人的革命热情和爱国精神。1908 年,鲁迅加入光复会,第二年回国从事教育工作。辛亥革命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政权落在军阀手中,中国仍然存在

4、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对辛亥革命充满期待的鲁迅十分失望,直到 1918 年,鲁迅在这一段漫长而黑暗的时期里,一直在努力探索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一方面,他既痛恨麻木不仁的国人,另一方面,他又深爱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承担着唤醒沉睡中的民族的责任,内心十分痛苦和矛盾。 随着 1917 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鲁迅看到了新的希望。随后他参加新文化运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结束了他漫长的沉默,投身到反对黑暗势力和封建主义的激烈斗争中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同时,他培养了大量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为中国日后的文艺革命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1926 年

5、 8 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遭到北洋3政府通缉,不得不南下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1927 年,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达上海,并在上海定居长达 10 年之久,在此期间,鲁迅创作了大量散文和杂文。1936 年,鲁迅因肺结核病在上海逝世,享年 55 岁,这位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的民族作家,被誉为“民族魂” ,得到了中外的赞誉。 二、 “虚无”的定义 在朱国华选择严冬:对鲁迅虚无主义的一种解读这一篇文章中,对“虚无”有所介绍,文章借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虚无的定义:“虚无主义哲学从根本上否定任何形式的审美观念,主张功利主义的科学的理性主义。它只相信科学真理,认为只有科学能解决社会问题。虚无

6、主义视无知为万恶之源,唯有科学能战胜无知。 ”2虚无主义是对真理的追寻,鲁迅从接触启蒙思想开始,对真理和科学的探求便从未间断,他试图用科学为国民开蒙,使其进步,以达到国家强大的目标。 三、鲁迅“虚无主义”的产生原因 1.个人经历 鲁迅年少家道中落,后迁入婆家农村,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许寿裳鲁迅先生年谱中提到:“父卒后,家境益艰。 ”他自小对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便产生了清晰的认识,在农村的生活对他的文学创作影响极大,他深知人民疾苦,日后的创作以底层劳动人民的笔触和角度为基础。在祝福中,有着悲惨遭遇,在底层苦苦挣扎的祥林嫂。在故乡中与少年时代变得截然不同的闰土。鲁迅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揭露

7、了社会的黑暗。 42.国民性 鲁迅在日本求学时,老师放映的幻灯片深深触动了他,围观的国人看热闹的心态使他十分愤怒,从此,在他笔下诞生了一个群体看客。身体强健,精神荒芜的国民贯穿在他的大量作品中。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中提到:“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中国人不但自己做戏,演给别人看,而且把别人的所作所为都当作戏来看。 ”3鲁迅笔下“看与被看”模式在他的作品里体现颇多,在祝福中,当祥林嫂重复说着阿毛的故事时:“男人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的话,便特意来寻来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

8、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走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 ”她们和善的表面下和同情心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对他人不幸遭遇的好奇与对比自己的幸灾乐祸。柳妈把祥林嫂的痛苦和不幸当做慰藉自己的笑话,当她自认为“捐门槛”可以帮助祥林嫂“赎罪”的时,她的关心却把祥林嫂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早在上世纪初年,鲁迅曾和许寿裳探讨过关于“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结论是:“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就是诚和爱。 ”阿 Q 正传中,阿 Q 在被押赴法场杀头前,被游街示众, “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4,但他们对示众的对象毫不满足:“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5国人的

9、劣根性使得他们往往把别人的痛苦当做安慰自己的“良药” ,使得他们往往欺负、轻视比自己更加不幸的人,以欺凌弱者的方式来转嫁自己的痛苦,5所以国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直到当今社会,国人仍存在和阿 Q 一样的缺点, “精神胜利法”时至今日仍然被人们推崇和运用。鲁迅清楚地认识到了国民劣根性的存在会极大程度地阻碍民族觉醒,所以他弃医从文,用锋利的笔直指国民这一明显的缺陷。 3.启蒙思想的影响 鲁迅在铁路学堂时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他推崇进化论,相信“国民性”改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复杂的国民情感更多地源自于他的启蒙逻辑。国民让他又爱又恨,一方面,国民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启

10、蒙者可以为国民义无反顾地献出生命,但国民的愚昧麻木使得国家无望;另一方面,鲁迅年少时的经历使得他对国民的生活深表同情,并希望自己能够帮助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这使得鲁迅对启蒙思想有了深深地怀疑,他陷入了极大的矛盾中,内心无比纠结。 四、鲁迅“虚无”的具体表现 1924 到 1926 年,鲁迅在创作野草时,他所在的北京陷入军阀和各种势力混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野草诞生了。在祝福 、 幸福的家庭 、 希望中,他通过极大的对比突出自己极度的绝望,放下了“希望之盾” 。早在 1922 年,革命阵地新青年停刊,1923 年,他又经历了和周作人是决裂事件,内心无比孤独、绝望,满腔抱负与热血,却无处施展

11、才华,于是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空虚和无力,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但鲁迅把希望寄托在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身上,他认为这些青年有着无穷的潜力与热情,能够带领中国走出黑暗,他把青年比作“星”与6“月光” ,对他们赞赏有加;他少年时期所经历过的事又使他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到国人,使他在绝望中又充满希望。 鲁迅在野草中写到:“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6鲁迅在感到深深的绝望的同时,从未失去过斗志,他痛恨社会的黑暗与封建,他又深爱着国民,在绝望中寻找新的希望,却又摆脱不了深深的绝望,鲁迅的内心就是这样充满了纠结与矛盾,十分痛苦。 五、启示与反思 鲁迅一生都在为近代中国民智未开的国民努力。他始终坚信,只有从

12、精神层面唤醒国民,才能使国民真正觉醒,国家才有进步的空间与强大的希望,于是他着手唤醒国民的伟大事业。他笔下的看客群体将国人的丑态和对别人的漠不关心展现得淋漓尽致。国人的劣根性致使他们始终认为自己不是最差的一方,始终有更加弱小、悲惨者的存在,所以难以取得进步。国人喜欢用别人的不幸来宽慰自己,并对弱势群体抱幸灾乐祸的心理。这都是鲁迅基于“虚无主义”对当世人性的思考。 当今社会国人的种种行为也印证了鲁迅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民族思想家,看客群体们仍然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别人一有风吹草动或是遭遇了什么坏事,无论此人与自己是否相熟,好奇的人们围成群凑过来打听,若是比自己的遭遇还悲惨,定是要挤出几滴同情的眼泪了

13、,可能还会在茶余饭后之时将其传遍大街小巷。精神上的匮乏在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再次爆发。鲁迅是一个勇敢的存在,既然他已经指明问题,那么国民就应该学会自省,在物质社会发展的同时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 六、结语 7鲁迅的虚无主义伴随着他的创作与思想形成,在希望中存在着绝望,在绝望中却又存在希望,就是这样矛盾的国民感情伴随了他一生。他肩上的民族责任感使他有勇气去和整个旧社会为敌,尖锐的指出了国民的劣根性,其观点直到当今社会仍然十分具有代表性,对国人一直有着较好的引导作用。 注释: 1鲁迅.呐喊自序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第 3 页 2朱国华.选择严冬:对鲁迅虚无主义的一种解读J.文艺争鸣.

14、2000 3鲁迅.坟M.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4,第 102 页 4鲁迅.呐喊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第 65 页 5鲁迅.呐喊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第 66 页 6鲁迅.野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第 10 页 参考文献: 1杨立平.鲁迅生平及其著作简介J.读书月报.1955. 2陆添翼.在彷徨与虚无中行动的鲁迅J.上海鲁迅研究.2015. 3彭小燕.自由、虚无与信仰、青年鲁迅对虚无的体认与反抗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 4韩明港.哀、怒与虚无鲁迅的启蒙困境与生命困境J.当代文坛.2010. 5朱国华.选择严冬:对鲁迅虚无主义的一种解读J.文艺争鸣.82000. 6鲁迅.坟M.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4. 7鲁迅.呐喊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鲁迅.野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陈俣(1999-7-6) ,女,汉族,籍贯:山东省,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中在读 ,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