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中国课改人联合起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立项课题(编号:BHA110412)“成长为本问题导引”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实施方案中国教师报总课题组依照课改难点,探索解决节点,相互借道,共同成长。推动以“杜郎口经验”为核心的课堂教学验证组建以“高效课堂”为流派的“课改共同体”探索以“课题导引”为形式的学生主体课堂的教学操作总结、组织、交流、发布“四新”成果一、指导思想1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课题依照课改难点,探索解决节点放眼今天中国的教育,存在太多的问题却难以找到突破口。基层教育工作者在课改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没人能给出答案。如今,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课改的希望在于最基层最一线的
2、人做正确的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需要全新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者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专家学者” ,而应该让一线教师担当,应该让每个站在课堂上的人都行动起来,做“行动研究” 。研究结果再也不能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成果” ,更应该依照课改难点,探索解决节点,变成落在课堂中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2以课题为平台,“聚义”课改相互借道、共同成长中国教师报作为一份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教育专业媒体,近年来,致力于“高效课堂”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身体力行推动中国课改的进程。 “高效课堂”是发端于“杜郎口经验”的教育概念,致力于课改的途径与方法的行动研究。主张以课堂教学2为突破口和抓手,充分相信学生,让学
3、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和体验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和帮助学生完成自身的成长。本课题,旨在把我们已有的成果进一步推广,组建以“高效课堂”为流派的课改共同体,探索以“问题导引”为形式的学生主体课堂的教学操作,总结、组织、交流、发布“四新”成果。3一个目标迥异的课题招募全中国课改人联合起来本课题研究开媒体研究课题之先河,媒体没有强大的“专家”资源,没有雄厚的研究实力,但是我们拥有 30 多万的发行量和数百万读者,可以借助课题搭建一个广泛而开放的平台,发现和组织全国范围内的课改先行者,让大家相互认识、共享资源、交流经验,进而深度配合。本课题尊重学校的草根原创课改实践,倡导“
4、行动研究”和“田野研究”。每一个参与者都是研究者。在实践中,逐渐吸引和招募志同道合的研究者,形成“智囊团”,帮助学校发现和梳理问题,集中研究,推进研究,形成一批更好的学校和成果,以引领更多教育者行动起来。 二、研究目标课题的研究目标:探索一种教学模式,让课堂学习快乐相伴高效,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进而催生新的教育模式。具体研究的内容:理念,观念,方法,文化(评价,管理、培训等)。研究的假设: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尊严的活着,并享受快乐的成长。让教育变成真正的“人”学促进和保障学生的成长为教育的唯一目的。该课题拟创新点:重构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创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和操作环节;创建与“问题导引”教
5、学模式配套的学校管理办法。三、研究方针立足生本,立足模式;立足田野,立足草根;立足行动,立足团队。立足生本,重建新的教学观。即“以学为本”。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素质之一。立足生本,重建新的教育观。教育首先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其次才是满足成人对学生的要求;立足生本,重建新的学生观。学生是有生命力的、需要呵护的、有水分与阳光即可生长、成熟的人。立足模式,就是主张理念要根植于可供操作的课堂模式以及与之配套的教育模式,包括考试、评价、管理、培训、区域推进等一套完整的改革模式。要把“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具体的模式加以固化,从而有效落实在课堂中。立足田野,学校的产品是课堂,所有的研
6、究必须服务于课堂。要关照具体的课堂实际,进行广泛调研,通过对具体现象的解释,运用观察、比较、反思、生成、验证等方法,不断推进课堂变革。立足草根,一线学校不是专家云集的“学院”,参与课题研究的多为普通的校长和教师。当然,我们不排斥专家引领,但是,只有草根我们依旧会自成主线。本课题主张:相信草根,依靠草根,发展草根,成就草根。立足行动,倡导教师的教学行为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积极参与课堂研究,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大胆进行反思与重建。3立足团队,借助中国教师报中国区域课改共同体,课改名校共同体两个团队,紧密团结子课题研究学校,相同子课题研究学校组建同题共同体,整合全国研究力量,合作攻关,实现经验共享。
7、四、现状分析2001 年 6 月,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革目标,即包括“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度认同这个目标的山西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认为,教育的起点应该立足于人的成长的基本形式人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如果把它引入教育,知识传授就不再是教育压倒一切的任务,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以知识传授为起点的教育走向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必然伴随一批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价
8、值追求的新的教育关键词的出现:自主、体验、探究、合作、展示、交流。纵观国内外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很多,不同时期的理论依据不同。从学生作为人的成长的角度、基于人本主义理论,将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一个特定环境,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现今只有初步的尝试,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系统性、规模化的研究。近年来,中国教师报以山东省杜郎口中学为核心组建了“中国名校共同体”,一直潜心对该课题进行研究,主要通过课堂流程的再造,在课堂教学中强化“预习展示反馈”三个主要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环形黑板的添加,实现课堂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型。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必将带动和促进学校以及上
9、级教育主管部门在评价、培训和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变革。因此,中国教师报创建和推广“高效课堂”,提出了“四新”的概念新教师、新学校、新课堂、新学生,并探索区域课改推进的策略和机制,旨在为全国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张卓玉副厅长在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人本主义的回答这本书中,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教育模式。从理论到实践,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和理想蓝图。而中国教师报提出和正在实践推广的高效课堂,正是人本主义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本课题以张卓玉副厅长的人本课堂和中国教师报的高效课堂为核心思想,二者结合,形成了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即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
10、教学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促进教育的目标回归到“以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本”,并进一步践行和改进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和区域推进等不同层面上的具体操作办法。五、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本课题研究扣紧课改难点,探索解决节点,试图为课改学校提供一本课改路线图和说明书。研究范围以新教师、新课堂、新学生、新学校为主要内容,按照教师、学校和区域在课改推进过程中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设置子课题如下:一、思想研究类(7 项):SX1.中国当代课改史SX2.西方“人本”教育思想研究SX3.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及实践对中国新课改的启示4SX4.卡尔罗杰斯的人本
11、主义教育理论对于中国新课改的理论指导意义SX5 美国的合作学习理论对中国新课改的借鉴价值SX6 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在新课改中的运用SX7.新课堂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二、观念研究类:(8 项)GN1.“新教师”评价标准GN2.“新课堂”评价标准GN3.“新学生”评价标准GN4.“新学校”评价标准GN5.课改的机制与动力研究GN6.教师专业化与学生发展GN7.教育的艺术与技术GN8.课改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价值三、方法研究类:(10 项)FF1.小组建设与评价FF2.导学案编制与评价FF3.新课堂流程与操作FF4.新课堂管理与评价FF5.学科教学特色与模式研究FF6.课堂小展示与大展示FF7.学生兴趣、
12、习惯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FF8.独学、对学、群学操作与理论研究FF 9.主体与主导权益的界定FF10.教师文化的形成与教师角色的研究四、文化研究类:(5 项)XKT1. 教师作用与教学生态的研究XXX2学生文化与班级生态的研究XXX3.校长与“校本体制”的研究XXX4.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的研究XXX5.区域教育协作组织的研究附: 新教师新教师必须要具备“三观”教育观:教育即人学;教学观:一切的“教”服从于学生的“学”,最终是“不教而教”;学生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资源,教师是班级里的第 51 名学生。 新学校新学校是一方池塘。“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就会有水,有鱼类、水鸟乃至于百合等植物
13、。你挖好了池塘,自然就会往里填东西。”(梭罗种子的信仰)学生可以是“水鸟”,可以是“两栖动物”,也可以是“植物”,不需要你看见种子是5如何、何时落地,种子开始到来了。这就是“自然”的力量。新课堂新课堂应该是 “知识的超市和生命的狂欢”,以解放学生、发展学生、高效乐学、师生相长为指向,主张“学中心”,学生是课堂的唯一的主人,知识传授就不再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自主、体验、探究、合作、展示、交流是新课堂的关键词。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尊严的活着,并享受快乐的成长。新学生新学生的目标是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具有现代意识,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学习,具备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14、具有独立意识和民主观念,既是自己发展的主人,也是自己精神的主人的新时代学生。六、研究策略与方法研究策略:坚持“三位一体”,即,打造专家研究,媒体传播,一线学校校长、教师“三位一体”的研究团队。实施“两大策略”,即,子课题分解策略,典型带动策略,确保研究有效进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充分利用已有的理论成果,通过文献检索、汇集、整合、提取,为理论创新提供研究资源。比较研究,通过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对照,探寻课堂规律,优化课堂流程。行动研究,凭借客观的教育现象,进行主题教育反思,对课堂现象进行分析与诠释,然后,与课堂规律进行比对,促成课堂人本的回归。案例研究,结合课堂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
15、过具体分析、解剖,促使人们进入人本课堂的具体实践。技术路线:本课题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强调理论先行,追求课堂实践的可操作性。主张专家走向学校草根基层,不断从具体实践中生成理论,并且以课堂实践的具体变革为目的。七、实施步骤充分利用学校一线、专家资源、媒体互动“三结合”的优势,靠区域推动和典型学校推动,以点代面把研究逐步推向深入。具体研究步骤为:第一阶段:申请立项(2011 年 3 月2011 年 5 月)按要求填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表,积极做好初期课题论证准备。第二阶段:课题实施(2011 年 6 月2013 年 8 月)筹建全国新课堂研究中心,组建研究专家团队;科学设计子课题,
16、落实子课题研究责任制;创建课题研究博客,强化课题常规管理,每学期召开一届课题研讨会,促进经验交流,实现课题研究资源共享,确保研究不断深入。第三阶段:结题申报(2013 年 9 月2013 年 12 月)整合研究资源,撰写研究报告,汇总出版课题研究专著。八、实施措施为切实加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成长为本问题引导”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管理,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日常化,拟采取如下管理措施:1组建中国教师报课题研究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对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发布课题研究计划,受理子课题申请,组织子课题立项论证,负责对总课题和子课题6研究进行过程管理和指导,对课题成果及时
17、予以推广,负责组织子课题评奖等。2各子课题立项单位应组建子课题管理机构(教科室),负责对立项子课题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要定期汇报子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对子课题的日常管理和指导,以子课题申报人所在区域、学校为主。3子课题承担单位应对子课题研究加强领导和管理,在时间、人力、物力、经费等条件上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保证研究工作正常进行。4子课题立项后,负责人应按照研究方案认真开展研究,按时保质完成研究任务。各子课题组要在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香山会馆)课题研究专栏建立子课题研究主题帖,及时上传呈现过程管理材料。子课题组要加强自我管理,做好研究计划实施的反馈和调节,做好研究材料的积累和管
18、理,定期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5总课题组每年进行一次课题成果评选活动。成果奖设一二三等奖三个等次,并颁发成果证书。优秀成果中国教师报择优发表。6总课题组每年组织一次课题研究工作先进集体(包括区域或学校)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由总课题组授予荣誉证书。突出事迹刊发在中国教师报向全国推介。7各子课题研究区域、学校,要把推广研究成果当作深化课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积极主动参与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建立课题优秀成果推广奖评审制度,总课题组每年评选一次优秀成果推广奖。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和应用先进经验,由中国教师报向全国推广。8切实搞好课题研究档案管理工作,促进课题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日常化,总课
19、题组、各区域、学校,要按照一题一档的原则建立课题档案。档案主要资料应包括:立项文件、课题申报表、实施方案、学期课题研究计划、总结、过程研讨活动、音像资料、研究报告以及附件等。九、组织机构成立“中国教师报课题管理中心”。具体安排如下:主任:史习江副主任:雷振海 马玉玺顾问:张卓玉 (不断更新)课题核心指导专家:刘良华 张晓明 李炳亭 于春祥 杜金山 刘爱军 肖增英 薛红霞 任永生 (不断更新)新课堂研究小组:首席专家:于春祥 招募专兼职专家 57 人新学校研究小组:首席专家:杜金山 招募专兼职专家 57 人新教师研究小组:首席专家:任永生 招募专兼职专家 57 人新学生研究小组:首席专家:薛红霞 招募专兼职专家 57 人办公室:马朝宏 刘文 韩世文 高影十、预期成果1中国教师报将开辟专门版面,及时展示、总结、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2课题组每年评选出“全国十大教学范式”,“全国十佳名师”。并组织交流、展示、推广活动。3集结出版“全国十大教学范式”学校教学成果系列丛书。74挖掘并推出一批优秀课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