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季大棚保温七措施 【发稿时间:2011-1-31 10:20:17】 【作 者:李金铭 】 【主 题 词:】 【责任编辑:李勇】 【稿件来源:中国农业推广网】 【审核发布:】 大棚蔬菜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光能、热能进行高效生产,当前,正值冬季,地温逐步下降,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棚室温度,是当前蔬菜管理的重点。 蔬菜生长前期,即初花、初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 23左右,温度表不要挂在风口下面,应挂在中部看平均温度。盛果期要求温度为 2830,此温度是指膨果温度,因此温度表必须悬挂在第一穗果的位置,大约位于地表上 30 公分处。如低于 10,则不利于蔬菜生长,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具体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2、 一、增加棚膜通透性。采用高透光无滴膜,及时清扫棚膜上的灰尘、积雪等,可增强光照提高棚温。 二、提高草帘保温性。为防止雨雪弄湿草帘,可在草帘上加盖一层普通农膜或旧薄膜。 三、增加后墙保温性。建后墙时,可在土墙上贴一层砖,或建空心保温墙,墙内充填秸秆或聚苯泡沫板,效果好;严寒地区可直接建筑成火墙,便于提温。 四、棚外挖防寒沟。在大棚外挖深 4060 厘米,宽 4050 厘米的防寒沟,填入锯末、杂草、马粪、秸秆等保温材料,填实后盖土封沟,以达到保温效果。在寒流临近夜间,在棚四周加围草帘或玉米秸,可提高棚温 23;也可在大棚四周熏烟,防止大棚四周热量散失。 五、大棚内的栽培。采用高垄栽培,可提高地温
3、 23。采用平畦栽培时,则可架设小拱棚,来提高温度。 六、设立临时加温措施。可在棚内临时设置 23 个功率为 16002500W 的暖风机。为防止棚内湿度过大,引发漏电现象,应采用浴室暖风机,暖风机出口方向,不要直接对着植物。 七、在大棚内悬挂反光幕。方法是在大棚后墙上悬挂涂有金属层的塑料膜或锡纸,每隔23 米悬挂 1 米。悬挂反光幕,可将棚内温度提高 23,又增加棚内光照,促进棚内果实着色。 温室三补一、补充光照目前生产上多使用反光膜来补充光照,这是一种聚酯镀铝膜。使用时按照温室东西方向的长度,剪下相应长度的反光膜 2 幅,用透明胶带把两个单幅反光膜粘合固定成一体,然后在温室中柱或北墙上,按
4、东西方向挂一根 6 号铁丝,用大头针或透明胶带固定,使反光膜自然下垂,让镀铝光亮的一面朝南,把反光膜下方折回 35 厘米,用麻绳作衬绳,在绳的两端各绑一根竹竿,使反光膜与地面保持 75 度角。二、补充覆盖物 对于辣椒、茄子、番茄及瓜类等喜温蔬菜,12 月至翌年 2 月中旬要注意补充覆盖物。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在温室内搭小拱棚覆盖。如果天气寒冷,可以在夜晚加盖黑色地膜或草苫。12 月播种的喜温蔬菜可以采用双膜覆盖。天气转晴,气温升高后要注意通风、降温。三、补充二氧化碳 冬季气温低,土壤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比较少,温室蔬菜在生长中后期往往缺少二氧化碳。因此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以下方法补充:(一)深施
5、碳铵。碳铵可以释放二氧化碳。般每平方米施碳铵 10 克,施肥深度 58 厘米。(二)燃放沼气。选用燃烧比较完全的沼气灯或沼气炉作为施放器具,在每天日出之后燃放,可以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0.12,同时关闭温室 1.52 小时,等到室内温度升高到 30时再降温。(三)采用化学生成法。每亩温室均匀放置 40 个陶瓷容器,先将浓度为 98的工业硫酸和水按 13 的比例稀释,然后再分配到各个容器中,每个容器盛入 0.5 公斤稀硫酸,每天日出后 30 分钟加入碳铵 90 克,可以有效提高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加一次稀硫酸可供3 天加碳铵用。摘自:2007.12.07.07 版河南科技报编者的话:现在,大部
6、分蔬菜大棚已经盖上草苫,而这段时间是气温由高转低的一个过渡时期,让大棚中的蔬菜尽快地适应这种环境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蔬菜专家提醒广大菜农朋友,当前蔬菜大棚的管理工作重点是通风,要会通风、通好风。提到通风,很多菜农朋友都了解,通风是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但是对为什么要通风、怎样才能通好风却了解不深,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一、通风可以补充二氧化碳,协调棚内气体的比例 大棚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浓度为 100010-6 至 200010-6,而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为 34010-6,在清晨,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只有 30010-6 至 40010-6。揭开草苫后由于光合作用的增强,二氧化碳的浓
7、度会迅速下降至 10010-6。由此可知,做好通风工作、增大二氧化碳浓度是搞好大棚蔬菜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有条件的最好施二氧化碳气肥,满足植株正常需要,若条件不具备,那就可以通过通风来解决。二、通风可以降低棚内湿度,防止病害发生 冬季,除天气、温度等因素外,菜农朋友最担心的就是病害蔓延。在冬季,棚内相对湿度较高,而高湿是多种病害发生的关键条件。降低棚内相对湿度,避免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是防治病害发生的关键。了解了通风的重要性,那该如何进行放风呢?一般情况下,日出时拉开草苫,增加大棚温度,但不通风,待温度升高后,酌情进行通风。通风大小视蔬菜长势及品种不同而异,像番茄所需适温为 24,黄瓜为 2
8、7,辣椒为 2628,西葫芦为 2526,茄子为 2526,在保证棚内温度较为适宜的情况下,尽量通大风,增强光合作用。通风时尤其要注意上午的通风,因为光合作用的 70左右都是在上午进行的。下午温度降低,视天气变化、光照强度等情况,在大棚温度接近于适宜温度时关闭通风口。摘自:2007.11.09.07 版河南科技报合理浇水,是保证大棚蔬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冬春季节气温低,大棚蔬菜浇水要看天、看地、看苗情,防止因浇水不当而带来的副作用。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大棚蔬菜浇水应掌握以下技巧: 1、采取垄间地膜暗灌。一般可采用宽窄行盖地膜栽培法,宽行距 80 厘米,窄行距 50厘米,垄高 1
9、015 厘米,每垄栽一行苗。将相邻的两垄用一幅地膜盖上,在宽行间同时盖地膜或覆盖干燥的稻草、麦秸等。据测定,采用垄间膜下暗灌,可提高地温 5左右,降低空气湿度 9%10%,减轻病害 30%以上。 2、掌握适宜的浇水次数和浇水量。根据蔬菜种类和生育期不同,灵活掌握适宜的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在低温下,棚内蔬菜蒸发慢,需水量相应减少,故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适当长些,切忌大水漫灌,应以浇灌或喷雾为宜,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浇水后的头两天,易引起棚内湿度加大,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湿,防止诱发病害。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宜。在幼苗定植时要浇好缓苗水;低温季节蔬菜发棵期要适量控制浇水;果菜类第一批果实开始
10、膨大时,要逐渐增加灌水量;结果盛期始终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棚内土壤含水量不能低于 20%。 3、浇水时间要适当。浇水应安排在中午前后,以上午 10 点以后下午 3 点以前为好,此期棚温较高,浇水后副作用最小。要避免清晨和傍晚浇水,以防引起蔬菜冻害。浇水应尽可能用井水,因井水温度较高,可减少对蔬菜的生理刺激。 4、看天灵活浇水。根据天气状况,掌握“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当天气由晴转阴时,水量要逐渐减少,间隔时间适当拉长;天气由阴转晴时,浇水量应由小到大,间隔时间由长变短。最好能做到浇水与施肥结合进行,浇水施肥后及时通风换气。 5、棚内不同部位浇水要有所区别。大棚
11、各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浇水量也要有所区别。如大棚南端及靠近加温火炉、烟道等热源的地方,土壤水分的蒸发量要大些,浇水量可适当大些;大棚东西两侧及北部温度较低,日照时间短,浇水量应适当少些。 温室蔬菜管理六个误区误区之一是错误地认为施肥量大长得多 有许多菜农往温室菜地大量投肥,以求多产出。其实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全盐含量浓度为 20003000 毫克/公斤,超过 6500 毫克/公斤根系会出现反渗透而枯死,产量自然会下降或生长不好。特别是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有机肥分解快,磷有效性比露地高 23 倍。氮挥发量大,施肥过量极易引起肥害。克服办法:一是种过 3 年以上的温室,鸡牛粪各控制在每亩 25
12、00 公斤以内,化学肥料减少 50%左右。二是全盐浓度大的地块,注重施牛粪、腐殖酸肥和 EM 菌肥,以提高土壤碳氮比、松土透气,解盐降肥害。三是补充硼、锌、镁,平衡土壤营养,为降低投入、争取持续高产创造条件。 误区之二是错误地认为留苗多产量高 很多菜农在留苗时想多留几株,栽密些,认为苗多能高产。其实,由于冬季气温低,光照弱,光合作用差,碳水化合物合成少,因此只有合理稀植才能高产。克服办法:一是越冬茬蔬菜以合理稀植为好。二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可采取前期密植,中期疏株,后期疏枝的管理办法以叶枝不拥挤为准,来提高总产量和总效益。 误区之三是错误地认为温度高长得快 不少菜农认为,建温室的目的是为了保温
13、,温度高蔬菜长得快,其实蔬菜对温度有上限要求,一般为 2532。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大,机体运行、生理活动紊乱,株体徒长,株蔓和生殖生长不平衡,产量反而会下降。克服办法:一是温室设置 2 道放风口及时降温。二是严格按各种蔬菜生长期所需温度和各个器官生长期适温要求管理,防止高温长蔓不长果。 误区之四是错误地认为株蔓旺长势好 多数人认为株蔓旺是好庄稼,其实水多叶旺根必浅,营养不全产量低,营养生长过旺必然影响生殖生长,产量反而降低。克服办法:一是在幼苗期掌握弱株深根,控水控株促根,使地下部吸收光合产物占 60%左右,中后期地下和地上吸收量各占 50%。二是前期株体消耗营养量占 60%,生殖生长占 40
14、%;中期各占50%;后期生殖生长占 60%70%,营养生长只占 30%40%,即保证前期有一定的同化叶面积,后期控蔓促果,提高产量。 误区之五是错误地认为打药勤病害少 很多菜农在蔬菜生长中后期,隔 23 天打一次药,认为药打得勤就可防止病害蔓延。克服办法:一是将病认准,对症喷药,最好是选含铜、含锌剂,既能杀菌,又能增强植株抵抗病菌侵入能力,还能促进作物生长。二是改善生态环境,湿大株多,枝繁叶茂,通风不良,天天打药效果也不见得好,应疏叶降温。三是对土传菌引起的死秧,应在苗期注重用药预防。如果忽视病源,苗期染病,后期发作,病菌已侵入植物体,勤打药效果也不好。 误区之六是错误地认为茬次多收入高 很多
15、人认为,花钱建造温室,不能让地闲着,故副茬跟主茬,主茬套副茬,栽植茬次多,结果往往效果差,效益低。克服办法:一是越冬一大茬,1 年种 1 茬为好,春秋茬以一年两作为宜。茄子、辣椒、番茄和黄瓜老株再生可续收 1 茬,价格低时拔秧晾地。二是每年在夏季留一段时间深翻雨淋压盐,暴晒杀菌,闷棚灭虫,熟化土壤。 :首个薄膜太阳能大棚发电 2009-10-2710 月 26 日,国内首个利用薄膜太阳能农业大棚发电系统,在江西省上饶市沙溪镇正式并网发电。该系统由江西省上饶市与台湾光宝集团共同投资兴建,集有机农业、环保能源发电、农业观光和大棚蔬菜种植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发展建设项目,一共由 1250 块太阳能薄膜
16、铺设而成。它的投入运行,每年预计可以实现年发电量达 15 万千瓦时。 卓忠伟 罗春英哈市温室栽培美国大樱桃获得成功,月底将上市 2012-03-15呼兰区大用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从去年四月份开始引进美国大樱桃,进行温室栽培,日前,已经开花结果,即将上市销售。走进呼兰区大用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园区美国大樱桃温室里,可以看到樱桃树上已经结满了果实,虽然这些樱桃树在这里安家还不到一年,但已结出累累的果实。要说这些樱桃树,那是合作社千里迢迢请来的,这成本可不低。这些樱桃不但引进过程成本较高,技术人员们对这些樱桃树的管理也极为用心,他们采用了地膜覆盖、二氧化碳施肥、生物肥料、植物补光灯和蜜蜂
17、授粉等先进的棚室生产技术,使这些樱桃树在这里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面对长势喜人的这些樱桃树,合作社也做出了下一步规划。合作社大胆引进美国大樱桃进行温室栽培,不仅为合作社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渠道,也为哈市市民的餐桌增添了一道美味的果品。建大棚需注意的问题 2008-04-30一、确定合理的地里位置 乡镇村屯在进行统一规划时,既要考虑宏观整体效果,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条件的地方在规划设计用地时,要选择在背风向阳平坦的开阔之地,以防大风吹散草帘和吹坏棚膜。 2、温室一定要有较好的供水、排水条件。 3、要有较好的土质,由于日光温室里的蔬菜或果树等农作物的生长生育,要求有土质疏松透气和
18、良好的透水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团粒结构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 4、注意自然坏境影响,不能在有污染源的地块建造日光温室,特别是有害元素含量过大或直接间接地对大气、土壤、水质造成污染的工矿企业、化工企业附近建棚。5、交通条件。建棚时一定要考虑交通因素。 二、日光温室的结构条件 1、温室的朝向:在我省北纬 42 度以内建造的日光温室的朝向,最好是选择在正南至偏西 10 度之间。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和光照强度,如果条件不具备时偏东15 度至偏西 25 度也可以,但最好是不要超过这个角度。超过这个范围光照利用率太低。 2、光照角度与前后棚之间的间距:挡阴高度与挡阴距离为 1:26,一般情况
19、在前后棚地块有条件的地方,实际高距比例应达到 1:3。才能保证冬季有足够的光照时间(即前棚最高点不包括草帘子卷起的高度)。垂直到地平的距离与后棚前底角的距离比为1:3。例如:前棚最高点是 3 米,距离后棚前脚的水平距离为 9 米;前棚最高点是 35 米,距离后棚前脚的水平距离为 105 米。以此类推。在有坡度的地方,前棚挡阴角或有建筑物等,挡阴墙到后棚前底脚的水平仰角不要超过或大于 22 度,这样才可以保证,在冬至时节后棚前底脚棚内地表能接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改善大棚光照五措施 2009-05-11冬春季节,塑料大棚内光照条件直接影响大棚蔬菜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那么,怎样改善大棚的光照条件呢
20、?1、改进大棚结构。建材。棚面用 8 号镀锌铁丝绷紧,既节省建材,又可减少遮光,很有推广价值。棚膜最好使用无滴膜;普通膜则以聚乙烯膜为好。另外,对建材和墙进行涂白处理,能增加反射光和延长使用年限;适当增加大棚高度,也能改善棚内光照条件。大棚方位和棚面角度。应根据大棚使用时间、生产目的和作物对光照条件的要求进行调节。以春秋两季栽培为主的塑料大棚,棚面角可小些(15左右),棚面放平,使透射进来的光线距离相等,分布均匀;冬季要求棚面角度大些(25左右),棚面起拱,以利采光。棚宽和后坡宽。冬季生产,棚宽 66.5 米、后坡水平距离 0.81 米,以利采光和保温;春秋生产,棚宽 89 米,后坡水平距离
21、0.50.7 米或去掉后坡。2、合理搭配种植在塑料大棚内种植不同品种的蔬菜时,要按照“北高南低”的原则合理配植;另外,加强栽培管理也有利于改善棚内光照条件;据报道,黄瓜架采用前排向南倾斜、中排直立、后排向北仰的做法,可使光线利用率提高 10%左右。3、保持棚膜清洁棚膜上的水滴、尘物等对棚内光照条件影响很大。据观测,棚膜上附着一层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 2030%;新薄膜使用 2 天、10 天、15 天后,因沾染尘物可使棚内光照依次减弱 14%、25%、28%。因此,对棚膜上的水滴和尘物要经常打扫和清洗;下雪后及时清除积雪,以增加透明度和进光量。另外,大棚外面覆盖的草苫子等保暖材料,要在不明显影响
22、棚内温度的前提下,适当早揭晚盖,以确保采光面积,延长光照时间;大棚在日出后放风排湿半小时,可减少膜面水珠,因而也能增加透光率。4、人工补光深冬季节或在阳光不足的塑料大棚,人工补光尤为重要,具体要求和做法是:补光强度。人工补光,要求光照强度要大,以 l3 千勒克斯为宜;光源。研究表明,作物对红光和蓝紫光吸收能力最强,所以灯源以灯源强度 40 瓦的日光灯三根合在一起,离苗 45 厘米高处照射,光强为 3.03.5 千勒克斯,100 瓦的高压汞灯离苗 80 厘米处,光强为 0.81 千勒克斯;补光时间。冬季补光应在日出后进行,一般掌握每天 23 小时,棚内光强增大后停止;阴雨天气可全天补光。5、推广
23、使用镀铝膜反光幕利用聚酯镀铝膜拼接成 2 米宽、3 米长的反光幕,挂在塑料大棚后立柱上端,下边垂至地面。这样,可使地面增光 4043%,棚温提高 34,地温提高 1.82.9;且对品质有所改善。另外,地面铺设银灰膜或铝箔,也能增加植株间光照强度,使果菜类蔬菜着色良好,并能防止下部叶片早衰。改善日光温室光照条件的有效措施 2007-11-29弱光是限制日光温室冬春茬蔬菜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要求较强光照的果菜类而言,温室内的弱光将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因此,在冬季生产中,改善光照条件,增加光照是日光温室蔬菜高产高效的一项重要措施。下面介绍几种改善日光温室蔬菜采光条件的有效措施。
24、一、要进行科学的采光设计 包括温室的方位角、前屋面采光角和后屋面仰角。 1、方位角 日光温室采用东西延长,坐北朝南,根据地理纬度的不同,确定最佳方位角。北纬40 度左右地区,以正南方向较好;北纬 40 度以南地区,以南偏东 5 度为宜;而北纬 40 度以北地区,以南偏西 5 度为宜。 2、前屋面采光角 据冬季日光温室多年生产实践,全国日光温室协作网专家组提出了合理时段采光设计,即前屋面的采光角度为当地纬度减去 6.5度,即北纬 40 度地区,前屋面采光角以 33.5 度为宜。 3、后屋面仰角 应以当地冬至日太阳高度角为依据,比太阳高度角增加 57 度。例如北纬 40 度地区,日光温室后屋面仰角
25、应为 26.5 度57 度31.533.5 度。 二、选用透光率离的长寿流滴膜 长寿流滴膜是保护地覆盖的理想材料,使用流滴膜水滴易沿薄膜流失,而保持棚面无水滴,可增加棚内的光照强度,透光率比普通膜高 7左右。 每天坚持用笤帚等工具清扫棚膜外侧尘土、草屑等污物,可以明显增加光照。据专家测定,棚膜上的尘土、草屑等杂物可使透光率下降 30左右。白天下雪后也要及时清除积雪,如果棚膜内壁附有水滴,可通过放风或用布条清除。 三、适时揭盖不透明覆盖物 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覆盖物尽量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增加采光度。一般太阳出来后 0.51 小时后揭开覆盖物,太阳落山前 30 分钟盖上覆盖物,在阴天及时雨时
26、停的天气里,在保证蔬菜作物不受低温为害的前提下,也要揭开覆盖物,以充分利用太阳的散射光,弥补直射光的不足。 四、张挂反光幕和铺设银灰色地膜 将反光幕张挂在日光温室的后墙上,使之与地面垂直,可使近地面光照强度增加 40左右,在地面铺设银灰色地膜,能增加植株间的光照强度。 五、适当稀植并及时进行植株调整 采用南北方向,大小行栽培,及时搭架绑蔓,整枝打杈,摘除老叶、病叶,有利于改善棚内的通风透光条件,从而提高蔬菜作物的采光量。 六、人工补光 常用温室人工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和氙气灯等。人工补光由于成本较高,不宜大面积推广,只可作为改善棚内光照条件的应急措施。 大棚防冻六招一
27、是及时修补、加固老化残损严重的设施,并及时清除设施表面积雪,除雪最好使用木制刮板、木锨、软竹扫帚等工具,以防止破坏棚膜。二是做好设施保温工作。棚室入口加挂棉门帘,减少进出次数,加铺防寒膜。三是采取增温措施提高棚内温度。棚室内增设电暖炉、木炭盘等,给棚内适当增温。四是雪后放晴时,揭帘要循序渐进,使温度缓慢上升,以防止“闪苗”现象发生。五是如果棚内低温高湿,严禁灌水,可在中午气温高时进行短暂通风,排湿换气,时间以 1520 分钟为宜。六是叶面喷肥增加农作物的抗寒能力。可用 50 克葡萄糖加 37.5 公斤水进行喷雾。也可用葡萄糖、食醋和水按 1:1:10 的比例制成糖醋液喷雾,切忌随意提高喷施浓度
28、,以免产生肥害。摘自:2008.02.22.08 版河南科技报我国科学家首创日光温室蓄能调温技术近日,由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主持完成的“日光温室主动蓄放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了农业专家鉴定。专家认为,日光温室主动蓄放热方法、基于热泵的主动蓄放热系统能效提升技术,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传统的日光温室主要利用后墙作为蓄热调温结构,在冬季不加温条件下也能进行果菜类作物的生产。但由于温室自身结构以及“被动式”蓄放热方式的局限,冬季夜晚低温冷害现象频发。为提高室温,很多地方盲目加厚温室墙体,但依然无法有效调温。 针对这些问题和技术需求,杨其长领导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以流体为媒介的主动蓄放热理论与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墙体为核心的被动式蓄放热方式,使蓄放热量显著提升。同时,还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热泵与主动蓄放热系统结合的温室调温控制方法,使蓄放热效率大幅提升、取热方式更加简便,避免了打井、深挖地埋管等工序,为热泵技术在日光温室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201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