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三阶段”说 石 军(广东省广州市新穗学校,510315) 摘要: “问题学生”对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那是一件实在头 疼的事情,因为在“问题少年”的身上呈现出了太多的“人性”的 弱点,如何教育转化“问题学生” ,唤醒他们内心“沉睡的狮子” , 激发他们内在固有的向上意志,使他们“向上向善” 。笔者在多年的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了和“问题学生”谈 “恋爱”的三阶段教育转化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本文通过一个“个案”的形式来阐述和“问题学生”谈“恋爱”的 教育转化方法:即相识于彷徨,相知中顿悟, “相爱”后重生的“三 阶段”说。 关键词
2、: 教育转化、 问题学生 、 “三阶段” 笔者就职于广州市唯一的工读学校新穗学校,工读学校是 对品德行为偏常及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教育和 挽救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学校是“择差录取”的,广州市每年 有 5000多个品行有问题的学生,每年只能从中挑选 80名“精英” 就读,因此,来到我校就读的每一个学生都不能小窥,每一个学生 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 ,他们当中打架、斗殴、勒索、抢劫、旷课、 扰乱课堂纪律、离家出走、顶撞老师和父母更是家常便饭,大多数 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文化水平较差,缺乏爱心,这就是我的教育对象。 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如何教育引导,这就成为我时常要思考 的问题。国学
3、大师王国维说过人生有“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 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 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给了我巨大的灵 感和启发,而我又深知恋爱也有三个阶段:相知、相识与相爱。而 我与我们的“问题学生”也同样经历了相识、相知的过程。 和孩子们相识于彷徨,相知于 24小时的守望和教育,在教育 他们的过程中,我发觉工读学校里的这些孩子们,他们更需要关注, 关心和关爱,为此,要和他们一个个地谈心,聊天,一个个深入了 解,让彼此“相识” 、 “相知” 、乃至“相爱” 。唯有“相爱” ,才能真 正地进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孩子们对自己敞开心扉自由表
4、达,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触及“问题学生”的“人性” ,才能真正意 义上走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内心的交融,彼此的信任才能彻底改 变一个学生。 一、 相识于彷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和小雨的相识,是新生开学的第一天,和其他新生相比,他的 出场与众不同,因为他是由警车“押送”过来的。见到他时,只见 他披头散发,蓬头垢面,满脸疲惫,充满愤怒之感,看似很麻木, 很绝望,当我们给他检查随时物品之时,小雨立马呈现抗拒情绪, 虽无傲慢无礼之行为,但却有“非暴力不合作”之态度,所有的一 切外显特征都无法掩饰其内在的情绪内心情绪在挣扎。他安静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用他那充满深邃而仇视的眼睛审视着周围
5、的 一切,只是审视,却从不说话。看到他,感觉告诉我他是一位有别 于其他“问题学生”的“问题学生” ,他的背后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 人知的故事,我开始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关注,后来得知他昨天一夜 未眠,是在警察局度过的,让我对他的过去经历充满了疑惑。于是 我开始寻找和他有关的相关资料。 二、相知中“顿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结果让我吃了一惊,小雨,170cm,父亡随母,经常与差生来 往,与母亲关系极差,性格顽固、偏执、有严重旷课、夜不归宿、 打机成瘾、说谎、偷盗、离家出走等不良行为。父亡随母,又是一 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进一步的了解使我非常震惊,这个家庭的破碎, 不是由于父母的离婚造成的,
6、而是由于他的父亲不久前在一场车祸 中丧生。父亲的不幸离去,直接导致了一个家庭的破碎,对一个只 有 14岁的孩子而言,产生的影响更是致命的打击。 新生军训期的那一夜,小雨哭了,哭得一塌糊涂。从前在原校 一年中被他一度抗拒的课桌椅,在此时竟然坐的如此舒适,这一切 完全归功于白天在烈日下七个小时的军训。小雨滔滔不绝的流泪, 从前在同龄人中的看的比命还重的“面子” ,此刻再也不要了,只想 像一个孩子一样大声的哭,悔恨,愧疚,霎时间充满他的内心。 小雨在校第二天的日记记录“只有十三四岁的我们,犯下的孽早 已超出一个正常的学生了,有的简直就是犯罪份子,只不过年龄不 够罢了。最可恨的是,在我们身边的人总是第
7、一个受伤害,暴力、欺骗、野蛮和残忍这些能够做到的,我们都做过。现在也许就是上 天让我们偿还的时候了,没有一个人能逃得过,也没有人会是无辜 的,毕竟,只要是出来混过,迟早都是要偿还的。唯一的区别就是 监狱和工读学校的不同了,可以说这也是我们唯一比别人幸运的了。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在日常的值班管理的过程中,对待小雨, 我更加关注,关注他的一言一行,关注他微妙的情绪变化。他还是 一如既往的冷漠和偏执,从来不听我们的任何建议,自己觉得自己 很有主见。父亲的离去,让这个原本就很冷漠的孩子变得更加冷漠, 让这个原本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变得更加不思进取。 小雨说二月开学后,开始了疯狂的旷课,严重荒废了学
8、业,沉 迷于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任原校班主任怎么劝都劝不回来。 四月份,更是一意孤行,连续七天的逃学上网创造了全级的旷 课记录,老师到处奔波找我,最后被通缉归校,班主任老师一次次 语重心长的谈话和宽容,让小雨留了下来,但是还是没有改变小雨 的命运。 五月、六月就这样在学校“安分”的昏昏欲睡,身在学校中, 心在学校外。一睁眼,一闭眼,就是一个上午,再一睁眼,一闭眼, 就是一天。这样的日子对一个“网虫”来说还真是无趣。 七八月份的暑假,小雨决定不再做个普通的“网虫” ,开始要 玩大的!和母亲嘴里经常说的损友一起去上网,一去就是半个月, 直到开学才被“逮捕”归案。见到警察后小雨就开始后悔了,但也无
9、济于事。 小雨告诉我,在警察局,他像犯人一样被审问,最后警察给了 他两个选择,两个令他到现在还后悔的选择。一是去新穗工读学校 就读,二是像犯人一样被“拘留”在警务厅。他熬了一晚上,彻夜 未眠,最后决定去新穗,虽然他不知道“工读学校”是什么意思, 但是他知那地方和少管所差不了多少,但是总比警察局好,他想去 尝试。就这样,九月初小雨被警车送往新穗工读学校,也就有了开 学的那一幕。 小雨开始了在新穗工读学校的生活,针对小雨的实际情况,我 们办公室四位老师坐下来一起商量对小雨的教育转化方案,最后确 定了“人文关怀、行为训练、激励教育、学业辅导、挖掘亮点”的 整体教育策略。即在学习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
10、;细节上多加关 注,给予他尽可能多的关爱;遇到挫折及时给予鼓励;行为上进行 相应的规范教育和行为训练;注意挖掘他身上的亮点,并进行相应 的放大。 对于小雨,我对其倾注着许多无私的关注和关爱,希望能够让 小雨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同时也可以让我更多地了解他的内心 的情感需求并缓解他内心所遭受的创伤,试图来抚慰他心灵中最敏 感的创伤,帮助克服生活和学习的困难,把关注点逐步转移到学校 生活中来,走出过去的阴影,我相信他也会和其他学生一样会过得 更快乐一点。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互动过程,唯独从内心发出,真真切切,才能触及学生内在的心灵深处。其实,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充满了生 命的灵性和欲求,正如马克思曾说
11、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沉睡的 狮子”,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通过体验一点一滴的成功,激发 他们内心沉睡已久的自信心,引导他们认清自己,从而指导自己的 行为。 作为工读教师,我始终深信,一次简短的谈话、一次及时的鼓 励、一部触及心灵震撼的影片、都有可能让小雨豁然开朗,从“蒙 昧”中醒来。一个沉睡的灵魂一旦被“唤醒”,一个人的命运也会 因此而改变。为此,我手把手的教他自己洗衣服,晚上睡觉帮他压 好蚊帐,鼓励他参加班干部的竞选,把他的优秀日记作为优秀日记 在学校橱窗内展览,鼓励他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利用周末的时间 带他去看看电影,教他下象棋和围棋等等。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 小雨变的开朗了很多,也开
12、始积极的融入集体,和同学们有说有笑, 变成班上一名学习积极分子,相对于过去,小雨的心态有了很大的 改变。 三、 “相爱”后重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次值班,小雨对我说,老师我问你一件事情,一直以来老师 您每次都叫我小雨,全班只有我一个人享受如此高的待遇,为什么 啊?我朝他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反问了一句,你说呢?小雨傻 傻地发出了久违的笑容,我觉得那里面包含着老师您对我的特别关 爱。我听后很开心,小雨也不是没有良心的嘛,这就是我们的“问 题孩子”他们缺乏持久的关注、关心与关爱,他们内心世界很久都没有涌现出感动,其实他们太需要这样的洗礼了。 现在小雨已经完全适应了工读学校学习与生活了
13、,那“凶神恶 煞”般的眼神已经越来越少看到了,小雨基本上能够遵守学校和班 级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此之外,小雨还有一 个闪光的“亮点” ,就是其实小雨的文笔很好,写作水平在全班绝对 是数一数二的,他的每一篇记录自己生活的日记写得都非常精彩和 深刻。一天我和他说,小雨,你的日记写得很好啊,好好写,用心 地去记录生活,记录 2年,我帮你整理整理,就可以出一本小书了, 书的名字就叫一个“工读生”的重生日记 ,他听后非常的开心, 我还能写书呢?哈哈,那不都是一些作家的事情嘛。 这次物理模拟考试,全班只有小雨一个人及格,地理全市考试, 小雨也考出了全班第一的成绩。那天在走廊上,我们撞到了
14、一起, 他嬉皮笑脸地对我傻笑,我说,怎么了你?这么开心,他笑的更傻 了,说了一句,我地理考了第一名,物理全班只有我一个人及格, 老师我厉害吧,说完就跑开了。看着他远离的背影,想一想曾经那 “凶神恶煞般的眼神” ,而现在他的眼神却是如此的澄清,他的笑声 是如此的憨厚,在内心深处,作为一名工读教师,我为他的这种转 变由衷的感到开心。 未来的路,还很漫长,这一路,主动风雨兼程,关于小雨的未 来会怎么样?会不会二年之后还是一天好汉,我不得而知,只是希 望小雨能够像现在一样,活的出他那只有十四五岁的纯真,让心灵 做澄清的旅行,回归正常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一个个让人“怜恨交织”的“问题孩子” , 在
15、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们没 能在一个健全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没有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 长期的缺乏关注、缺少关心、缺失关爱,他们的“启蒙教育”在各 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收效甚微,甚至是苍白无力的,最后导致了 一个个“问题孩子” ,甚至走上了犯罪边缘。 当越来越多的家庭因为“问题孩子”而痛苦不堪时,这已经不 是单个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问题。 “一个孩子,一个家庭, 一个社会” 。 “问题学生” ,事关家庭和谐,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社会 和谐。 小雨同学的例子,是我们班级20名“问题学生”中的一个“个 案” ,作为一名工读教师,我只能以一种悲怆的心情,用文字来记
16、录 这个孩子在工读学校期间的这段艰辛的拯救。其实,不但是小雨, 其余19个学生,每一个学生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都有一 个成长的演变史,都值得我好好的去记录、去反思、去研究。 为此,我呼吁每一个家长,要更多地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反省自 己的行为,给您的孩子一个健全的家,创设一个尽可能优化的环境, 尽可能地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注,关心与关爱;对于社会,希望大家 能够以一种更加宽容大度的心态对待我们这些犯过错的“问题孩子” , 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和必要的帮助,只为一个孩子,一个家庭,或 者更多。 作者简介石军: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和中山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师从全国著 名教育学家
17、冯增俊教授。广东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校报穗园执行副主编,入职 2年来在教育导刊 、 青年探索 、 教师月刊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青 少年研究 、 青少年犯罪研究 、 中国基础教育 、 中国工读教育 、 基础教育 研究 、 江西教育 、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教育研究与评论 、 心理咨询师、 新德育 、 中小学德育 、 中小学德育研究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广 东省社会主义学报 、 基础教育改革论坛等省级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 40 余篇, 教育旬刊人物栏目采访了我与“问题学生”的教育故事,做了守望“问题学生” ,追寻“文化性格” 的专题报道。 研究方向: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国工读教育,中小学德育;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石榴岗路 15号,电话:13560399344,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