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的反射投射和折射.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092876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波的反射投射和折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震波的反射投射和折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震波的反射投射和折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震波的反射投射和折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震波的反射投射和折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应用地震学1.4 备课教师:段云卿 1 1.4 地震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 序:在1.3中讨论了无限均匀完全弹性介质中波的传播情况。 当地震波遇到岩层界面时,波的动力学特点会发生变化。地震勘探利 用界面上的反射、透射和折射波。 一、平面波的反射及透射 同光线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一样,地震波在遇到弹性分界面时,也要发生 反射和透射。首先讨论平面波的反射与透射。 (一)斯奈尔(snell)定律 1费马原理(最小时间原理) 波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以所需时间最小来取传播路径。 如图,波从P 1 点传到P 2 点。 速度均匀时,走路径,直线,t最小,s也最小。 速度变化时,走路径,曲线

2、,t最小,s不最小。 注意:时间最小,不一定路程最小(取决于速度)。 P 1P 2路径 路径 例1:人要去火车站(见图)。 方法从A步行到B,路程短,用时却多。 方法从A步行到C,再坐车到B,路程长,用时却少。A 住处 B 火车站C 公汽站步行速度V 1 V 2 V 1汽车速度V 2 例2:尽快地将信从A送到B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应用地震学1.4 备课教师:段云卿 2 傻瓜路径 经验路径 最小时间路径,满足透射定律: 2 1 sin sin V V B沼泽地V 2 V 1V 2 平草地V 1A 2反射定律、透射定律、斯奈尔定律 波遇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就发生反射和透射(注:地震透射、物理折射

3、) 。 (1) 反射定律: 反射波位于法平面内,反射角=入射角。 注:法平面入射线与界面法线构成的平面,也叫入射平面或射线平面。O S 地面法线入射波 1反射波 1,V 1R 2 2,V 2透射波 入射角=反射角与下式等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应用地震学1.4 备课教师:段云卿 3(1) 1 1 1 sin sin V V (2) 透射定律 透射线位于法平面内,入射角与透射角满足下列关系:(2) 2 2 1 sin sin V V (3) 斯奈尔定律 综合(1)和(2)式,有P V V V 2 2 1 1 1 sin sin sin 这就是斯奈尔定律,P叫射线参数。 推广到水平层状介质有:(

4、6.1-65) P V V V n n sin . sin sin 2 2 1 1 注:斯奈尔定律满足费马原理,上例2中把信由A送到B路径是最小时 间路径,它满足透射定律(用高等数学求极值可证明) 。 (4)说明:反射定律中说入射角=反射角是有条件的。即:入射波和反射波是同类波, 同时为纵波或同时为横波。 例如:理论和实验均证明: P波非垂直入射,将产生反射P波,透射P波,反射SV波,透射SV波。地面反射SV波 反射P波入射P波 1 1 1, V P1 ,V S1R 2 2,V P2 , V S2 2透射P波透射SV波 应用斯奈尔定律,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应用地震学1.4 备课教师:段云卿

5、 4(6.1-66) P V V V V V s p s p p 2 2 2 2 1 1 1 1 1 sin sin sin sin sin 虽然反射SV波是反射波,但 ,即P波的入射角反射SV波的反射 1 角。 (5) 转换波 当以一种波入射,产生了与入射波不同类型的反射波或透射波,叫转换波。 Note: SH波没有转换波。P波和SV波垂直入射无转换波,非垂直入射有 转换波。O S 地面法线入射SH波 1反射SH波 1,V P1 ,V S1R 2 2,V P2 ,V S2透射SH波地面反射SH波入射SH波 1, V P1 ,V S1R 2,V P2 , V S2透射SH波地面反射SV波 反射

6、P波入射P波 1 1 1, V P1 ,V S1R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应用地震学1.4 备课教师:段云卿 5 2 2,V P2 , V S2 2透射P波透射SV波地面反射P波入射P波 1, V P1 ,V S1R 2,V P2 , V S2透射P波地面反射SV波 反射P波入射SV波 1 1 1, V P1 ,V S1R 2 2,V P2 , V S2 2透射P波透射SV波地面反射SV波入射SV波 1, V P1 ,V S1R 2,V P2 , V S2透射SV波 思考:P 空气 P 固体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应用地震学1.4 备课教师:段云卿 6固体 液体 斯奈耳定律描述了入射波、反射波、透

7、射波的射线方向。 (二) 诺特方程 1平面波的反射、透射示意图当平面纵波P 1 入射到界面上时,会产生同类反射波P 11 ,会产生转换反射波P 1 S 1 ,会产生同类透射波P 12 ,会产生转换透射波P 1 S 2 。反射波P 1 S 1反射波P 11入射波P 1 1 1 1, V P1 ,V S1x R 2 2,V P2 , V S2 2透射波P 12透射波P 1 S 2zP19 图6.1-18 (书上角度错,振动方向错)下面用位函数表示这些波。 2平面波位移位函数的表达式 注: AB=xsinA BC=ZcosB r=AB+BC xsin+ZcosC xZ 设入射波P 1 的位函数: )

8、 cos sin ( ) ( 1 0 1 0 P P V z x t f A V r t f A 注: cos sin z x r 则同类反射波P 11 的位函数 ) cos sin ( 1 1 1 0 1 P V z x t f A R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应用地震学1.4 备课教师:段云卿 7注:反射波与z轴方向相反转换反射波P 1 S 1 的位函数 ) cos sin ( 1 1 1 0 1 S V z x t f A B 同类透射波P 12 的位函数 ) cos sin ( 2 2 2 0 2 P V z x t f A T 转换透射波P 1 S 2 的位函数 (6.1-66A) )

9、 cos sin ( 2 2 2 0 2 S V z x t f A D 其中: 系数 ,称同类波位移位反射 入射波的振幅 同类反射波的振幅 R系数 ,称转换波位移位反射 入射波的振幅 转换反射波的振幅 B系数 ,称同类波位移位透射 入射波的振幅 同类透射波的振幅 T系数 ,称转换波位移位透射 入射波的振幅 转换透射波的振幅 D 下面要用已知的入射波的位函数及界面上的边界条件,表示出 、 、 1 1 、 ,实际上是求出R、B、T、D。 2 2 3边界条件 (1)4个边界条件应力连续:界面两侧正应力要相等界面两侧剪应力要相等位移连续:界面两侧x方向上的位移要相等界面两侧z方向上的位移要相等 (2

10、)应用4个边界条件,可得到P19的4个方程 2 ) 2 1 ( 2 ) ( ) 2 1 ( ) (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1 2 1 2 1 2 2 1 2 1 2 1 2 1 2 1 z x V V x V V z V z x V V x V V z V P S P S P P S P S P 2 ) (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1 2 2 1 2 1 2 1 z x z x V z x z x V S S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应用地震学1.4 备课教师:段云卿 8 z x z x 2 2

11、 1 1 ) ( (6.1-66B) x z x z 2 2 1 1 ) ( 物理意义:用位移位函数表示的应力连续和位移连续边界条件。 4诺特方程 将(6.1-66A)代入(6.1-66B),得 1 1 1 1 2 1 2 2 1 2 1 1 2 2 1 2 1 1 2 2 1 2 2 1 2 2 2 2 2 1 1 2 2 2 1 1 2 2 1 2 2 1 1 1 1 1 2 2 1 2 2 1 1 1 1 1 2 cos 2 sin cos sin 2 sin 2 cos 2 sin 2 cos 2 cos 2 sin 2 cos 2 sin sin cos sin cos cos si

12、n cos sin D T B R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S P S S P P S P S P P P S P S P P P S P(6.1-67) 这个方程很难解出R、B、T、D,下面研究垂直入射的情况。 (三)平面波法线入射的情况 1位移位反射和透射系数 法线入射即=0,由斯奈尔定律可知: ,代入 0 2 1 2 1 (6.1-67),求解,得(6.1-70) 1 1 2 2 2 1 1 1 2 2 1 1 2 2 2 0 0 P P P P P P P V V V T V V V V R D B 2物理意义 (1)平面波垂直入

13、射时,不产生转换波,因为计算结果B=D=0。 (2)位移位透射系数 ,说明透射波与入射永远是同相的。 0 2 1 1 2 2 2 1 P P P V V V 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应用地震学1.4 备课教师:段云卿 9 (3)位移位反射系数 1 1 2 2 1 1 2 2 P P P P V V V V R 当 时,R0,反射波与入射波同相。 0 1 1 2 2 P P V V 当 时,RV P1 的情况 (1)入射角临界角i PP 之后,为满足斯奈尔定律,必须有 。 1 sin 2 在实数域sin 2 只能在0-1之间,只有在复数域才有 。 1 sin 2 设透射谐波的位移为:) cos

14、 sin ( exp ) cos sin ( exp 2 2 12 2 2 2 12 12 kz kx t j A V z x t j A u P P P P 注: ) cos sin ( exp ) cos sin ( exp 2 2 2 2 1 kz kx t j C kz kx t j A T P 2 P V k (6.1-77) 注: 1 P A T C 当 时,则 (6.1-78) 1 sin 2 jm 2 2 2 sin 1 cos 用诺特方程解出的T为复数, 为复数, 1 P A T C 设 , (6.1-79) j e C C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应用地震学1.4 备课教师:

15、段云卿 15 将(6.1-78)、(6.1-79)代入(6.1-77),得(6.1-80) ) sin ( exp ) exp( 2 12 kx t j kzm C u P 指数函数取负号,代表随Z,U P12 的振幅。 指数函数取正号,代表随Z,U P12 的振幅,不合物理意义,舍去。 则(6.1-80)成为:(6.1-81) ) sin ( exp ) exp( 2 12 kx t j kzm C u P (3)式(6.1-81)的物理意义: 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以后,透射波沿X轴传播,形成滑行波。 透射波的相位比入射波超前,即透射波超前传播。 滑行波比入射波超前,滑行波以V P2 的速度沿X方向传播,又因为 V P2 V P1 ,导致滑行波的波前面与反射波和入射波的波前面相脱离。 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以后,滑行波的能量都集中在界面附近,它的动能 不断向上转化形成折射波的能量。 要形成折射波,必须满足V P2 V P1 。 只有当入射角临界角才能形成折射波,所以折射波有盲区。入射波 折射波滑行波 类似地可知,当V S2 V S1 ,在界面上形成折射横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