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暴雨或水灾后进行防疫消毒除害工作暴雨水灾过后某些传染病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主要包括三类:肠道类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和病媒类传染病。肠道类传染病比较常见的是痢疾、感染性腹泻等;接触类传染病比较常见的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病媒类传染病比如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水灾增加传染病发病可能的原因,第一就是饮水问题。洪水中会夹杂粪便、垃圾等污染物。所以洪水过后,水源会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人们再使用或饮用这些水就会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感染。接触性传染病的传染主要是通过人体接触。比如“红眼病”就多是通过带有病毒的手接触眼睛所引起。洪水过后人员相对聚集,人体互相接触也较为频繁,这就为接触类传染病的扩散创
2、造了条件。病媒类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是苍蝇、蚊子、老鼠等。洪水过后经常会造成灾区垃圾废物的堆积,这些堆积的污染物就成为了病媒滋生的场所。而且水灾过后高温高湿的环境也会造成病媒昆虫的迅速繁殖。这些昆虫在感染疾病与未感染疾病的人之间叮咬,就会造成病媒类传染病的扩散。水灾后鼠类活动增多会造成鼠传疾患患病几率增加。如果不进行任何消毒与预防措施,特别是在水源被污染的前提下,这些传染病的速度都非常迅速,传播最快的大概就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根据以往的洪灾经验,在洪水退去后一星期左右可能是传染病暴发的高峰。预防洪水后常见传染病措施各有不同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水、饮食传播;病媒类传染病主要通过苍蝇、蚊子等昆虫的叮
3、咬传播;接触类的传染病则主要通过身体接触肠道病毒或者共用个人卫生用品传播,例如共用毛巾、洗脸盆等。所以想要预防以上疾病,就要从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措施。对于肠道传染病来说,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不喝生水,保障饮用水的洁净卫生。对于病媒传染病来说,最重要的是情理灾区堆积杂物、排干积水,消除病媒的滋生原地。另外要准备蚊帐、杀虫剂等防蚊设施减少蚊虫的叮咬。预防接触性的传染病首先要勤洗手,其次就是不要和他人共用脸盆、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具。洪水中皮肤划伤需要及时处理皮肤破损容易导致的疾病是破伤风,特别是伤口如果接触过泥土,那么感染破伤风的可能就会更大。一般情况下如果在洪水中被杂物划伤,建议尽快接种破伤风疫
4、苗,以防万一。为了防止此类疾病的发生,在洪水中被杂物划伤之后,首先要使用干净水充分清洗伤口,消除伤口上可能附着的污物;同时应该保证伤口干燥,不要再次沾水;其次应该使用碘酒或其他消毒用品对伤口进行消毒。如果是大型的、需要缝合的伤口则应该及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专业的处理。灾后杀虫灭鼠 避免生活环境受污染一、消毒技术要求(一)、水灾后消毒原则1、加强环境消毒。对受淹的室内地面、墙壁及物品应进行及时消毒,对临时灾民安置点应随时进行消毒,防止传染病的发生。2、确保重点场所及时消毒。暴露的粪便、排泄物要及时处理、消毒,防止污染扩散。3、及时处理动物尸体。 4、关注餐具及手部卫生。水灾过后,肠道传染病发病风险
5、加大,应有严格进行餐厨具消毒,正确洗手,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5、一般不必对室外环境开展大面积消毒,防止过度消毒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环境的污染。(二)、消毒方法1、地面、墙壁、门窗、桌面等物体表面受污水污染的环境及物品可用有效氯为 500 毫克/升700 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2%-0.5% 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作用 30 分钟,喷洒剂量 100 毫升/平方米-300 毫升 /平方米,以喷湿为度。不耐腐蚀的表面消毒后用清水擦拭。2、衣物用有效氯为 250 毫克/升500 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含氯消毒剂对衣物有漂白的作用,消毒后用清水清洗。3、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
6、10 分钟15 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 10 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 250 毫克/升500 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 5 分钟或 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4、排泄物、呕吐物每 2 升可加漂白粉 50 克或有效氯为 20 克/升的含氯消毒剂溶液 2 升,搅匀放置 2 小时。5、污水可能受到粪便污染的小型污水,可用有效氯 80 毫克/升含氯消毒剂,作用 2 小时,余氯4 毫克/升-6 毫克/升。7、手的消毒接触污染物后,应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涂擦双手,消毒作用时间应不低于 1 分钟。(三)、注意事项1、根据消毒不同处理对象,合理选用消毒方法。2、建议首选含氯消毒
7、剂,也可以选择其他符合国家标准或规范的消毒剂,消毒方法应按说明书执行。含氯消毒剂要现用现配。3、实施现场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4、对不耐腐蚀的物品进行消毒时,应严格掌握消毒时间,消毒后及时将残余消毒剂清除。二、病媒生物控制技术要求(一)、水灾后病媒生物防制原则1、以环境防制为基本措施:水灾发生后,应及时处理人和动物尸体,集中清理粪便、垃圾和各类积水,有效清除蚊蝇孳生地。2、以化学防制作为快速降低密度的主要手段:灾区一旦监测发现病媒生物密度较高时,应采取化学防制手段,迅速降低密度,以防止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同时要遵循科学合理用药和安全环保施药的原则。(二)、水灾后病媒生物的防制1、环境防制:
8、环境治理是水灾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水灾发生时,应及时处理人和动物尸体,搭建临时厕所,集中处理粪便,清理街道或居民区周围的淤泥和垃圾,填平或疏导地面积水,倾倒容器积水并倒置容器,生活垃圾集中堆放。2、蚊虫防制:对于无法清除的各类积水,可每周 1 次投放灭蚊幼剂杀灭蚊幼虫;当蚊虫密度较高时,对居民区、草丛等外环境可采用空间喷雾处理杀灭成蚊;对住所、垃圾站、地下室等蚊虫易孳生场所采用滞留喷洒处理墙面杀灭成蚊。3、蝇类防制:对于垃圾堆、厕所等蝇类孳生场所,当蝇类密度较高时,对外环境可采用空间喷雾处理杀灭成蝇;对住所、垃圾站、地下室等场所采用滞留喷洒处理墙面杀灭成蝇。4、鼠类防制:对居民区、垃圾堆、废墟等重点防鼠场所,投放蜡块毒饵。毒饵应投放于垃圾、废墟等隐蔽区域,或直接投入鼠洞,居住区周围应投放于毒饵盒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