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前 言石漠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更是岩溶地区首要的生态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2008 年,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建设内容包括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改良草地、人工种草、发展草食畜牧业、基本 农田建 设和配套水利水保设施建设等。同年,国家启 动了 100 个县(市、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经过 三年的试点为各地在石漠化防治技术与工程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从 2011 年开始,将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扶持的试点县改为综合治理重点县,规模由“十一五”期间的 100 个县扩大到 200个县,逐
2、步将 451 个县全部覆盖。2012 年,湖北省来凤县被列入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2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背景来凤县现有岩溶地区总面积 62212.4 公顷,分布在全县 8 个乡镇1 个国有林场,其中石漠化土地 25491.3 公顷,占岩溶土地面积的41.0%;潜在石漠化土地 23770.5 公顷,占岩溶土地面 积的 38.2%;非石漠化土地 12950.6 公顷,占岩溶土地面积的 20.8%。来凤县石漠化目前仍有不断扩大和蔓延的趋势,已经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尽快遏制和扭转石漠化扩展态势已势在必行。2006 年 9 月,我县按照鄂发改农经2006622 号
3、文件精神编制了来凤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总体规划。近几年,在天保、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等工程的带动下,造林绿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森林资源特别是天然林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石漠化土地恶化趋势得到遏止,水土流失大大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今年来凤县被国家纳入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综合治理重点县之一, 县委、 县政府十分重视,迅速成立了来凤县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领导小组,组织发改、林业、水利、畜牧等单位的专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重点治理区域,结合多年来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经验, 编制了来凤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20122014 年)。二、项目建设与实施单位项目主管单位:来凤县
4、人民政府3项目牵头组织部门:来凤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技术支撑单位:来凤县林业局、来凤县水利水产局、来凤县畜牧兽医局。项目实施建设单位:来凤县林业局、来凤县水利水产局、来凤县畜牧兽医局。三、编制目的以改善我县岩溶地区生态环境、遏制土地石漠化对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以小流域为治理基本单元,通过实 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草地建设、基本农田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等措施,按基本建设工程的要求,努力改善我县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真正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四、编制依据(一)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指导性文件1、国家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8 年 1 月);3、湖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调查报告(2005 年 10 月);4、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2007 年 74月);5、湖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2006-2015 年);6、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治理重点县实施方案编制指南。(三)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程规范1、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1);2、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 15163-2004);(四)相关
6、规划与基础资料1、来凤县 2010 年石漠化调查成果资料; 2、来凤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2006-2015 );3、来凤县 2009 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五、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将对新峡河小流域、老峡河小流域、怯道河小流域开展石漠化综合工程治理。1、林业植被建设:实施封山育林 1455.5hm2(21832.5 亩),人工造林 529.9 hm2(7948.5 亩)其中:营造防护林 333.8hm2(5007 亩),营造经济林 196.1 hm2(2941.5 亩)。2、草地建设和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人工种草 83.04 hm2(1245.6 亩),草地改良 166.08hm
7、2(2491.2 亩),建设标准化羊舍 46 栋4702.58m2、引 进种公羊 200 只、后备种公羊 100 只、建青贮窖 46 口4600 m3、购饲 料机械 92 台。3、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坡改梯建设总规模 41.69hm2,配套田间生5产便道 2.46km,山坪塘整治 4 口,蓄水池 127 口,沉砂池 78 座,截排水、引水沟 5.82km,整修排洪渠、排灌渠 11.2Km。六、建设期限项目建设年限为 2012-2014 年,分 3 年进行 实施。七、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经概算,项目总投资为项目总投资为 3304.76 万元。其中:1、林业建设投资 1979.98 万元,占 59.9
8、2%。其中:封山育林投 资940.53 万元,人工造林投资 809.77 万元,独立费用 170.28 万元,基本预备费 59.4 万元。中央投资 1800 万元,地方配套及自筹 179.98 万元。2、畜牧建设投资 659.99 万元,占 19.97%。其中:改良草地 139.49万元,人工种草投资 96.74 万元,棚圈建设投资 155.18 万元,青贮窖投资 64.4 万元,饲草机械投资 17.48 万元、引进种公羊及后备种公羊120 万元。独立费用 46.8 万元,基本预备费 19.9 万元。中央投资 600万元,地方配套及自筹 59.99 万元。3、水利建设投资 664.79 万元,
9、占 20.11%。其中:坡改梯投 资151.33 万元,田间生产便道投资 18.84 万元,排灌渠投资 162.41 万元,堰塘整治投资 14 万元,截排水沟投资 55.7 万元,蓄水池投资 198.06万元,沉沙池投资 8.6 万元. 独立费用 54.32 万元,基本预备费 1.53万元。中央投资 600 万元,地方配套及自筹 64.79 万元。按资金筹措渠道分:中央预算内项目投资 3000 万元,地方配套及自筹 304.76 万元。八、效益分析6项目建成后,全县森林面积将增加近 900 公顷,1455.5 公顷森林质量得到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将提高 0.6 个多百分点,对涵养水源、固土保
10、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农牧业增产和人们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作用。到 2014 年后,将年增加森林储备价值为 1350 万元,增加经济林年产值 400 万元以上。同时,实施坡改梯,可实现秋粮年均增产效益35.2 万元。 项目扶持石漠化地区农户草食畜牧业,可实现年新增产值200 万元,年 获利润 80 万元。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项目区石漠化状况恶化的态势将得到根本性扭转,生 态环境逐步改善,农业经济结构得到调整,项目区农民收入有一定增加,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7第二章 来凤县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来凤以
11、凤凰飞临的传说得名,它远处湖北省西南边陲,地处鄂湘渝三省(市)要冲,南邻湖南省龙山县,西接重庆市酉阳县,东北与本省宣恩、咸丰县相连,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历来是三省(市)边区交通要冲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史称“川湖肘腋,滇黔咽喉 ”,享有“小南京” 美誉。地跨 东径 10901 10927,北纬 2906 2941,总面积1340 平方公里。下辖翔凤镇、绿水镇、漫水 乡 、百福司镇、大河镇、旧司乡、三胡 乡、革勒 车乡 等 8 个乡镇, 185 个村,另有胡家坪林场、白岩山药材场、磨坡农场等三个国营场圃。县境东西距长 42.5 公里,南北距长 61.3 公里,县城翔凤镇,东距省会武汉市里程 65
12、0 公里,北距州府恩施市里程 134 公里。2、地形地貌来凤县地域东西扁圆,南北狭长,近似阔树叶形。武陵山余脉分南北两支成钳型走向横贯全县,酉水河流经大部分县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群山绵延,东南部多盆地平坝,全县地处鄂西四大断裂带之一的宣恩椒园至咸丰断裂带南缘的蠕动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隆起带的一部分,地层出露较全面,且多为沉积岩,8广泛出露的为质地较纯的碳酸盐岩类,以三叠纪大冶灰岩为主。局部断陷盆地,沉积有第三纪红色砂质岩系。地貌受中生带燕山运动影响十分显著,主要表现为盖层褶皱。由于境内石灰岩广泛分布,灰炭质地较纯,在暖温气候条件下,发育了较完善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溶湿
13、洼地、伏流、盲谷等普遍存在。全县南北狭长,北半部东西稍宽,南半部东西扁窄,呈栎树叶形。西部和西北部多山,属武陵山系余脉,由西南向东北横贯全境。县境内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以坡、台、岭居多,东南以平、岗、丘陵常见,海拔最低是百福司镇河东的鸡笼滩为 339.9米;海拔最高是大河镇天山坪的大尖山为 1621.3 米,县内相对高差1281.4 米,平均海拔 680 米。其山脉属武陵山系东部延伸部分,武陵山系分支自贵州北出,经渝、湘间入湖北,分为二支,一支自西南到西北绵亘于大河、旧司、革勒、三胡之间;另一支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经百福司、漫水、绿水和翔凤镇入宣恩,呈 钳形走向。西部主要山峰有:八股界、笔架山、
14、毛头山、天山坪、大尖山、白岩山等。 东部山峰主要有:挖断山、五台山、黑山、贵帽山、青山、中 华山、三尖山等。3、水 文全县有大小河流 25 条,总长度为 485.7 公里。酉水河为主河道,由北自南纵贯本县东部边境。老虎洞河、新峡河、老峡河、怯道河等支流,由西向东横贯全境,注入酉水, 组成梳齿 状水系。酉水经沅江注入洞庭湖后流入长江。全县建成大小水库 54 个,山塘 487 口,引水渠道 54 条,重点大中型水库有塘口水库、新峡水库和正在修建的纳吉滩水库。小(一)型水库有:龙洞河水库、车沟水库、纺车溪水库、金盆9水库、尚家洞水库、下河沟水库、曾家坳水 库、落角塘水库等等。小(二)型水库有 29
15、个。这些水库遍布全县,有效地提高了我县蓄水调洪、防洪抗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水位:1958 年至 1978 年,平均水位 445.14 米,最高水位 456.58 米(1969 年 7 月 12 日),最低水位444.55 米(1978 年 10 月 18 日)。1941 年农历七月十三日,酉水洪峰水位(黄海)457.11 米,洪峰流量 4200 立方米秒。流量:1958 年至1978 年,平均流量 54.3 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 3480 立方米秒(1969 年 7 月 12 日) ;最小流量 0.8 立方米秒(1973 年 1 月 12 日)。1964 年径流量 25.33 亿立方米,
16、年径流量模数 49.97 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悬移质含沙量:1964 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 0.287 公斤立方米,最大断面平均 3.20 公斤立方米。悬移质输沙率:1964 年年输沙量 72.8 万吨,年浸蚀模数 454 吨平方公里,年最大月平均输沙率2980 公斤秒,年平均输沙率 23.0 公斤秒。水质:经在官渡口采水样测定,水温范围为 2327,PH 值 8.7,氨氮 0.1 毫克升,亚硝酸盐氮 0.05 毫克升,硝酸盐氮 0.5 毫克升,磷酸盐 0.02 毫克升,硅酸盐 6.0 毫克升,溶解氧 8.21 毫克升,耗氧量 3.76 毫克升。水温:1960 年至 1978 年,年平均水温 1
17、5.78,最高水温 35.5(1961年 6 月 21 日),最低水温 0.0(1977 年 1 月 29 日)。4、气候条件我县气候由于受非地带性的影响,形成了与平原湖区不同的立体气候。低山平坝海拔 800 米以下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二高山海拔 801-1200 米,类似暖温带-中亚热带湿润型山地气候。高山海10拔高于 1200 米,类似暖温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年太阳辐射为 86.8-93.7 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 1161.5-1445 小时。 县内平均气温在 7-15 摄氏度之间,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递减。无霜期长达 280-293 天,最长为 334 天,最短为 244 天。
18、年降水量为 1300-1900 毫米,年降水相对变率为 12%。干燥度 为 0.67(湿润型),大陆度为 56.08(属大陆性)。我县气候主要特点是:光照偏弱,光合潜力大,气候温和,严寒期短,热量资源适宜一年二熟和二年三熟作物及亚热带绿色喜温林木的种植。是亚热带常绿树种、经济林木生长的良好越冬环境,特 别是 4-9 月,作物生活跃活期的变 率更小,具有气候资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春秋阴雨多,光照少,雾 多湿重,对二高山经济林木、茶、桑、药材生产有利。5、土壤条件全县土壤类型分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沼泽土、水稻土 8 个土类,15 个亚类, 46 个土属, 126 个土种,其中水田 64 个土种,旱地 35 个种,非耕地 27 个土种。分布情况:红壤主要分布在翔凤镇、漫水乡、百福司镇、 绿水镇海拔 5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平坝、台地;黄壤主要分布漫水乡、百福司镇、大河镇、旧司乡、三胡乡海拔 500800 米之间的低山、谷地;黄棕壤主要分布在大河镇、三胡乡、革勒 车乡、旧司乡、 绿水镇五台片区、百福司镇高洞村海拔800 米以上的二高山;水稻土各乡镇均有分布;紫色土、潮土、石灰土、沼泽土主要分布在翔凤镇、绿水镇、漫水乡、百福司镇。水田大部分缺磷,部分缺钾,偏酸偏碱水稻土面积占三分之一;旱地有机质含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