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内容提要及重点.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01426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内容提要及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微观经济学内容提要及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微观经济学内容提要及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微观经济学内容提要及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微观经济学内容提要及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微观经济学提要及重点第一章 导 论内容提要(一) 、理性行为和相对稀缺性 经济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假设:经济个体是理性的,经济资源是相对稀缺的。整个经济学体系建立在这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上。1、理性行为 在经济学看来,人是理性的。理性是指人们在约束条件下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对理性行为理解的核心一是约束条件;二是行为而不是结果。经济学所研究的理性行为,主要是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的理性行为,它一般不研究选择、确定目标过程中的理性行为。在现代经济学中,理性行为实际上解释为最优行为,而经济学中的最优与否,是以经济成本或经济利益的尺度来衡量的。2、相对稀缺性 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稀缺的。

2、这就产生了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经济学。经济理论的三大传统支柱是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随着经济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有这三大支柱是不够的。新制度经济学家以强有力的证据向人们表明,制度是经济理论的第四大柱石,制度至关重要。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功能。在不同时期,人类社会所面对的稀缺约束是不一样的。人类早期的经济活动主要受到有限劳动力的约束,有效率地利用稀缺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早期的各种经济理论都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后来,土地、资本的相对稀缺日渐显著,经济学便又去研究土地和资本。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源成为相对稀缺,经济学的研究对

3、象越来越广泛,理论也越来越丰富。(二) 、假设与模型 在一定假设的条件下建立模型是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思路。假设、模型与检验是经济分析问题的“三部曲” 。经济模型是现实经济社会的简单概括或理论抽象,可用文字的、代数的、几何图形的形式表达。在建立模型时要运用抽象法,舍弃一些影响较小的因素和变量,以建立起与所研究的现象有关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1、循环图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与市场系统,协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其活动,图 11描述了市场经济构成及其运行状况。2、生产可能性曲线 指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与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之间的曲线,或是可以达到的产量与不能达到的产量

4、之间的曲线。如图 1-2 所示,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其经济含义有:(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稀缺性的具体化;(2)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任何一个经济都必须做选择;(3)生产可能性曲线还说明选择的具体内容,即选择“生产什么” 、 “如何生产” 、 “为谁生产” ;(4)生产可能性曲线可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5)生产可能性曲线还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说明;(6)当关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假设条件发生变化,其曲线位置就会发生平移。2产 品 市 场 居 民 户 要 素 市 场 政 府 厂 商 税 收 产 品 与 劳 务 税 收 产 品 与 劳 务 工 资 、 租 金 、利 息 、 利 润 劳 动

5、、 土 地 、 资 本 产 品 与 劳 务 图 1-1 市 场 构 成 与 运 行 循 环 图 M H N F C A Y 0 I J X 5 7 8 9 2 14 24 38 53 图 1-2 生 产 可 能 性 曲 线 图 (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研究经济学的方法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分。前者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后者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四

6、)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自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后,经济学开始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前者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表现,后者着重分析经济的基本单元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密切相关的,其主要区别表现在方法论和研究领域上。(五)混合经济中的市场和政府 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原因。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主要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重点与难点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

7、别3第二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内容提要(一) 、市场与竞争 市场是一种交换机制,可以是具备固定的交易场所,也可以是无形的。市场的每一参与者都有着自己追逐的目标。在通常情况下,消费者追逐效用最大化;厂商追逐利润最大化;政府追逐公共福利最大化。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只能在他们有限的资源限制范围内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根据竞争的程度,我们可以将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等四种类型,但是为了分析的简便,我们从完全竞争市场着手分析。(二) 、需求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概念。它们决定了每种物品的产量以及出售价格。我们将讨论什么决定需求,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价格如何起到激励作用,通过建立需求的

8、价格弹性来考察价格变化对需求变化的敏感性。并分析政府干预政策对需求产生的影响。1、个人需求的决定 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既定的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 价格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的数量将下降。价格和需求之间的这种关系,被称为需求法则。价格和需求量的这种关系是因为价格的变动会产生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2) 偏好 偏好是人们对于物品的合意性或有用性的感觉。偏好受很多因素的,比如广告、习俗、时尚、模仿别的消费者、保健方面的考虑以及偶尔消费这种物品的感觉等心理因素和历史因素。(3) 收入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

9、(减少) ,他们对大多数物品的需求将增加(减少) 。这类商品我们称为正常品。但是,对于低档品,收入和需求的这种关系例外。(4) 收入分配 如果国民收入分配向富人倾斜,那么对奢侈品的需求会增加。同时,随着穷人越穷,他们不得不转向购买低档品,因而低档品的需求会增加。(5) 替代品、互补品的数量和价格 竞争性替代品的价格越高,随着从替代品转而购买这种物品,对这种物品的需求越高;互补品的价格越高,它们被购买的数量越少,因而对这种物品的需求越少。 (6) 对未来的预期 对未来的预期包括价格预期和收入预期。如果人们在预期某种物品的未来价格趋于上升,他们很可能在价格上升之前增加现在的购买;如果人们预期未来的

10、收入会减少,他们很可能在收入减少之前减少现在的购买。综上所述,对于一种物品的需求取决于它本身的价格(P) 、替代品的价格(P s、P c) 、消费者的收入(Y)和消费者的偏好(T) 。用公式表示:需求f(P,P s,Pc,Y,T) ,其中“f”表示“是的函数” 。42、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需求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通过需求表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需求曲线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需求曲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则是直线;需求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则是曲线。

11、3、沿需求曲线的移动与需求曲线的位移 区分沿需求曲线的移动和需求曲线的位移对于理解需求量的变化至关重要。沿着一条给定的需求曲线的移动只是说明其他因素不变时,价格变动对需求数量的影响,或者说价格变动时的需求数量的变化。如果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引起需求上升(下降) ,那么,整个需求曲线将向右(左)移位。4、需求方程式 市场需求与需求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除了用需求表和需求曲线表示外,我们还可以用方程式的形式来说明,即用需求函数来表示。 (1)简单需求函数:;(2)复杂的需求函数:bPaQd csdePdcYbaQ(三)供给1、供给的决定因素 供给是指个人或厂商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12、。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价格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供给量会增加,反之,供给量减少。(2)生产成本 一种物品的供给量与生产这种物品的成本负相关。生产成本越高,任何价格下获得的利润越少。随着成本的上升,生产者会削减生产,减少供给,很可能转向那些成本没有上升那么多的其他产品。(3)供给的替代品的盈利性 如果一种属于供给替代品的产品,其供给盈利性比以前更大,生产者很可能从第一种产品转向生产这种产品,第一种产品的供给将下降。(4)联合供给品的盈利性 联合供给品的盈利性与该种商品的供给具有正的相关性。(5)自然、 “随即冲击”和其他不可预测事件。(6)生产者的目标(7)对未来的预期 如果价

13、格预期会提高,生产者会暂时减少它们的销售数量,很可能增加它们的库存,在价格上升时再投放到市场上。(8)供给者的数量 如果新的生产者进入该市场,供给很可能增加,反之供给减少。2、供给表与供给曲线(1)供给表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来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2)供给曲线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3)沿供给曲线的移动与供给曲线位移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价格的变化效应表现在供给量沿供给曲线移动。如果价格不变,其他任何决定供给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使整个供给曲线发生位移。5(4)供给方程式 供给方程式是指利用调查数据和回归分析,

14、可以估计把供给及其某些可以量化的决定因素联系在一起的方程式。把供给与价格联系在一起的方程式可以写为: dPcQs把供给与更多的决定因素联系在一起的方程式可以写为: nUmSedPcQs 21(四)供求规律 市场对某种商品的供求可以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来表示。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而相对应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许多买者和卖者的活动自发地把实际价格推向均衡价格,即供给等于需求的价格。这被称为供求定律: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五)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1)定义需求的价格弱性是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

15、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其表达式 : ddQPe(2)需求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需求弧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如下: 12QPed平均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212Ped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Qde(3)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线性需曲线上任何一点的点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分别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且该弹性等于该点一端的线段长度与另一端线段长度之比。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置越高,其点弹性系数值越大;相反,位置越低,其点弹性系数值越小。(4)需求弹性的种类若 ,则称为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0de 无弹性。6若

16、,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缺乏弹性。如多数生活必需品10d若 ,同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单位弹性。此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幅度与价格的相对e变化幅度相等。若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多数奢侈品的需求即是如此。d1若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有弹性。e(5)影响需求弹性大小的主要因素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的可替代品的多少。时间的长短对需求弹性的影响。(6)需求弹性与总支出(或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当消费者对于某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 1,即该商品富有弹性时,商品的价格与总支出呈相反方向变动。当消费者对于某商品的需求

17、弹性小于 1,即该商品缺乏弹性时,商品的价格与总支出呈相同方向变动。当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弹性 时,这说明不论价格如何变动,其总支出不会变de动。2、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或QIe1 Ide1若 ,表示某商品消费量增加的百分率超过收入增加的百分率,此种产品属于“奢1侈品” 。若 ,表示某商品消费量增加的百分率低于收入增加的百分率,此种产品属于01e“必需品” 。若 ,表示收入产加时,消费量反而减少,此种产品属于“劣等品”

18、 ,黑白电视机1即是一例。73、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在某特定时间内,一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另一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或YXXYc QPPe/ XYXYcPQe式中 代表 X 替代 Y 的交叉弹性系数, 及 分别代表变化前后 X 的价格, 及c YQ,分别代表变化前后 Y 的数量。YQ交叉弹性系数的性质如下:当 时,X 与 Y 两种产品间有替代关系。例如,米与面,米价的上升会引起面粉消0ce费量的增加。当 时,X 与 Y 两种产品间有互补关系。

19、例如,汽车与汽油,汽油价格的上升将引c起汽车消费量的减少。当 时,X 与 Y 两种产品间无关系。例如,鸡蛋与灯泡即是两种无关的产品,鸡蛋0ce价格的变化对灯泡的消费量无影响。(六)政府政策与市场供求 政府干预存在于许多市场,并且干预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价格控制、对各种商品的生产或销售征税或补贴、政府直接生产商品或服务以及各种管制。1、价格政策对市场供求的影响 政府规定的出售某一产品的最高价格称为价格上限;与此相反,把政府规定的出售某一产品的最低价格称为价格下限。政府的价格管制可能阻碍市场向均衡价格变动,导致短缺或过剩。最低限价导致超额供给。最高限价导致超额需求。2、税收政策对市场供求的影响 政

20、府干预市场的另一手段是对商品征税。当政府对一物品征税时,该物品的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最终取决于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1)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越小,数量的下降越少,政府的税收收入越大。(2)需求弹性越小,供给弹性越大,价格上升越多,消费者承担的税收份额越大。(3)需求弹性越大,供给弹性越小,价格上升的越少,生产者承担的税收份额越大。重点和难点需求与需求法则需求弹性供给与供给法则供给弹性均衡价格及其变动8供求理论的应用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内容提要(一) 、基本概念:效用1、什么是效用 所谓效用,是指人们从其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中所获取的满足程度。消费者欲望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的一种主

21、观心理评价,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效用的概念:第一,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第二,同一种商品的效用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是不同的;第三,同一种商品的效用对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的同一消费者也是不同的。2、如何衡量效用 20 世纪初以前,经济学家常认为效用是能够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的,可进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提出了基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边际效用分析方法。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人们对消费者从某种商品中所获得的效用的数量能否真正精确科学地估算提出质疑。一些经济学家借用数学概念中的序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在序数效用的基础上,经济学家提出了无差异

22、曲线分析方法。(二) 、边际效用分析 基数效用论将效用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好处或满足的总量。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 Q,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MUTU(Q)/QdTU(Q)d Q。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所谓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随着消费同一种商品的数量增加,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的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增量不是以恒定的速率增加,其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导致边际效用递减:一是从消费者的

23、生理和心理角度讲,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按先后顺序从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二是从商品的用途看,一种商品往往有几种用途,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3、消费者最优选择 消费者用有限的收入选择了购买什么和购买多少,而此选择带来的总满足或效用水平额达到最大,则称他实现了消费者最优选择。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与效用、边际效用、收入、价格等因素密切相关。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为常数 ,消费者的收入为 I,则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时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MUP。也就是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是使最后一元钱购买

24、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和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边际效用相等。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效用最大化可用如下公式表示:限制条件:P 1X1P 2X2I;均衡条件为:MU1P 1MU 2P 2。消费者购买多种商品时效用最大化可用如下公式表示:限制条件:9P1X1P 2X2P 3X3P nXnI;均衡条件为:MU 1P 1MU 2P 2MU 3P 3=。4、消费者剩余 是指某消费者为购买某种商品而愿意付出的总价格与其实际购买该商品时所花费的总支出的差额。它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起作用的直接结果。(三) 、无差异曲线分析1、消费者偏好 序数效用论者提出了消费者偏好的概念,对于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异的

25、。消费者偏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假定:(1)消费者能对任意两种物品的不同组合进行比较或排序;(2)消费者偏好的可传递性,偏好在逻辑上是一致的;(3) “多比少好”的原则或非饱和性。2、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是指在某一特定期间内,消费者为维持一个相同的效用水平,对其所消费的两种物品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点的轨迹。3、无差异曲线的特性 (1)无差异曲线各点切线的斜率为负数;(2)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3)平面上任一点必有一条唯一的无差异曲线通过;(4)离原点愈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愈高;(5)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4、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是指在维持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为增加一单位

26、某种商品而需要相应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其表达式为:MRSxy=YX 或 MRSxy=d YdX。在维持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为了得到某一单位的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5、预算线 又称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是指在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点的轨迹。6、消费者均衡 一般认为,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图中的某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即为消费者均衡点。在这一点上,消费者在既定的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条件下,从购买一定数量商品组合中可以得到最大的满足。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如下:MRSxyMUxMUy 或MUxP

27、xMUyPy。它表示,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组合能使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时,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四) 、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 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消费者收入变化,预算线约束的位置会发生平移,与相应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也随之移动,将移动的均衡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可以得到收入消费曲线。根据收入消费线可以推导出恩格尔曲线。正常商品的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低档商品的收入消费线和恩格尔曲线是向左上方倾斜的。(五)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 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只有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预算约束线会以不变价格为轴移

28、动,与相应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也随之移动,将移动的均衡点用 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价格消费曲线。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一种表示消费者的需求与价格变化的曲线,我们可以利用价格消费线推导出需求曲线。(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价格效应是指由于一种商品的价格下跌,使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大效用而增加对跌价商品的购买量。通常价格效应由两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第一,替代10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动而导致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第二,收入效应是指在商品价格变动导致实际收入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某商品价格变动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究竟如何变动是根据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大小和

29、方向而定。若是正常商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同。若是非吉芬商品的低档商品,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方向相反,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若是吉芬商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反,但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七) 、跨期选择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消费者不仅可以在同一时期里的不同的商品组合中作出选择,而且可以在不同时期的消费中作出选择,跨期选择同样可以运用无差异曲线进行分析。如果用 U 表示不变的总效用,C 1,C 2表示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消费支出量,则效用函数可表示为 Uf(C 1,C 2) ,由此可绘出跨期选择的无差异曲线。 A B C1 0 10 30 180 40 C2 U 图 3-1 跨 期 选 择

30、的 无 差 异 曲 线 (八)不确定性 不确定情况下消费者行为通过期望函数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如图 3-2 所示):风险回避者的效用函数 U(X)是严格凹的,风险爱好者的效用函数U(X)是严格凸的,风险中立者的效用函数 U(X)是线性的。一般来说,效用函数越是凹,消费者就越是想避免风险;效用函数越是凸,消费者就越是爱好风险。 U( W) 295 W 0 95 10 U( W) ( 295) 厌 恶 风 险 的 效 用 函 数 喜 爱 风 险 的 效 用 函 数 风 险 中 性 的 效 用 函 数 重点和难点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消费者均衡收入消费线和恩格尔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