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拉池古城堡历史沿革考述从平川区向东行约四十里,便有一座古城堡出现在眼前,古城为方形,由于历经战乱和风雨剥蚀,现只剩残垣断壁。残存墙体高约 4-6 米,厚约 2-3 米,占地约有 200 多亩。从遗址看,这座古城历史悠久,规模较大,是古代屯军之要寨。据民间文献记载,这一带自古为边塞之地,战事之要路,早在秦汉时就设置兵戍,至今遗有烽火燧台,其有史可考古城建于北宋。起初叫“打罗城”,后改为“怀戎堡”。 仁宗景祐元年(1034)西夏嵬名氏元昊先后在环庆击败宋军。又于景祐三年击败吐蕃军,渡河占领兰州。1036 年筑打罗城。景祐五年(1038)元昊称帝,为西夏西寿监军司属地。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
2、宋五路大军攻夏,李宪统军出熙河,先后攻夏兵于屈吴山、罗逋川(潮音观碑记载:“贞观大治,置打绳州府,罗逋川易名打绳川”),并驻兵打罗城,崇宁二年(1103)宋复修打罗城,并赐名怀戎堡。北宋政和元年(1111)六月,熙河第八将兼怀戎堡事武骑尉张安泰撰建设怀戎堡碑记曰:“崇宁元年(1102)壬午岁,承朝旨筑打绳川,熙河帅姚雄驻兵会州,泾原乔松,秦风刘德西筑水泉、正川二堡,通古会,三月初,皆毕功。打绳川赐名怀戎。隶会州熙河第八将。后年乙酉岁正月,割隶泾原,改第十五将。将官张普,统人马东筑通会堡,接泾定、定戎,开护道壕。当年八月,却隶熙河复第八将。”宋史*地 理志:“怀戎堡,崇宁二年筑,属秦风路,东至泾
3、原路分界定戎寨地分二十二里半,西至本堡管下水泉堡二十里,由香姑至会州共六十里,南至会川城分界三十五 里,北至柔狼山界堠四十里,与夏国西寿监军对境。繇枯寨谷至柔狼山,地皆险阻。”据清光绪三十四年手抄本打拉池县丞志内载录的建设打拉池堡碑记一 文记:“打拉池古城,按志不载兴废之由,或者以为宋御西夏人之患所筑欤,城东距西安州八十里,西去靖远卫七十里,北临鲁寇冲突之地,南控居民耕牧之场。” 这段话说的就是古城及周边地理位置。从此怀戎堡成为宋与西夏对峙的军事防御体系之泾原路中的重要屏障,东与西安州之定戎寨(在今宁夏海原干盐池)戍兵相照 应,以控制北寇入侵之要道。西南有会州之静胜堡、通泉堡戍守之兵,与河北夏
4、国卓罗监军地分相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二载:“静胜堡,在卫(靖远卫)西 南百八十里。宋志:政和六年,赐清水河新城曰静胜堡。其城在黄河南石觜上,与河北夏国卓罗监军地分相对。又有通泉堡,在卫西南八十里黄河南岭上。亦宋 置。金废。”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会州陷于金,此城被金占有,金宣宗兴定四年(1220),会州又被西夏占领,此城再次成为西夏属地。西夏末主宝义二年(1227)蒙古兵灭西夏。即“怀戎堡”落成一百二十四年,打绳川之地被元鞑子占领,成吉思汗西征时,由于兵源不足,大量征集波斯人编伍,由波斯人组建的军队 ,波斯语“妥马赤”军,汉语“探马赤”语,蒙语“打喇赤”军,驻扎在屈吴山、打绳川一带,后
5、转为民户,因此此地得名为“打喇赤”。含滩地或有水草的地方之意。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设迭烈逊巡检司,建有迭烈逊堡(位于打喇赤古城之北),自正统成化以来,鲁酋数经此堡入寇中原,军民累遭荼毒,本堡警卫甚严,成化八年(1472 年),前镇守参将周海既卫之指挥使路昭等以其事告于固原兵备副使杨冕说 : “迭烈逊地僻孤城,人寡难守,不若打喇赤古城,外则可御鲁冲,内则可屯兵戎,又且为地理四达之处,若以巡检司并屯军俱称于此,不亦为军民之便乎?”的建议 上奏巡抚都台大夫马文升、镇守太监刘公祥、总戎白公玉既藩司诸大臣,皆曰:“然乃属其实以闻,诏允其请”。命下马公以厥事属诸,杨冕遂往相厥地计其徒。次 年春令参将
6、赵公永和来镇是地,遂得戮力一心,襄成厥事,城则因旧而筑,废者补之,阙者增之。即宪宗成化九年(1473)增驻打赤喇堡,历经九个月竣工后,参将赵永和命名东门为“定远”,西门为“得胜”。其后公第仓禀市井营舍,依次建成,并以城外空闲地为屯田。(见固原兵备副使杨冕建设打喇赤堡碑记一文)成化十年靖远迭烈逊堡巡检司带兵移戍打赤喇堡。清光绪三十四年手抄本打拉池县丞志载:“打赤喇堡城周三里三分,前明成化九年秋匈奴青砂砚寇秦州、陇西、安定、会宁、秦安、通渭伏羌及还我兵邀击之。次年巡抚马文升奏请增筑打赤喇堡以靖远迭烈逊堡巡检司带兵移戍于此寻 ”。嘉靖十七年(1538)因不敷差操,调中所千户印信官军戍守,原额屯军 7
7、00 余。操守署在堡西街北,所治在堡东门街北。察院在堡中街北,粮仓在堡西南隅,草场在堡东北隅,军器局在堡南,教场在堡外东 2 里。所管墩台十七座,火器二百八十位杆。读史方域纪要载:“打赤堡,在卫东七十里。其地本名乱麻川。天顺中,满四据石城作乱,官军讨之,分道出此。又东五十里为乾盐川堡,接固原州西安所界。为北骑入寇之径道,向皆设兵戍守,为往来之要道。”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四月十五日,盐茶厅小山回民田五率众起义,占据西安州(今海原县西安老城村)营土堡,在清兵的镇压下,转战沙沟、打拉池,打拉池城遭到攻击,伤亡严重。(见固原地区志)清同治二年(1863 年), 此地惨遭兵燹,城墙毁坏数处,钟鼓楼
8、亦被焚毁。清光绪三十四年手抄本打拉池县丞志载:“国朝同治元年八月回匪马兆元自下马关犯顺,二年十月回匪花三带 贼攻打赤喇堡,十四日城陷烧毁殆尽。”兵乱后,当时的三邑县令陈廷相(陕西富平人,此处三邑县是民间说法,实指海城分县打拉池),重新补修打拉池堡墙。并 从陕西老家运来两块“富平石”。一块长一百二十厘米,宽六十厘米,厚七厘米。用楷书镌刻“迎瑞”四字,镶嵌在古城堡外西门上方;一块长八十厘米,宽四 十厘米,厚五厘米凿刻“百泉雄堡”横堂和“富平陈廷相修建”的竖款,悬嵌在古城堡内西门上方。(见平川史话)同治十三年(1874),陕甘总督左宗堂奏请以盐茶厅改为海城县,打赤喇堡改为打拉池,隶海城县,设县丞分驻
9、。原奏准于分驻之区建修城垣衙署,惟学校并归海城无如初,驻之员估工约需银久万两上,以为数太巨而中止,故迄今系居民房。”(见打拉池县丞志)宣统二年(1911),即民国元年,地方乡绅筹资并动用烟亩税款,重修打拉池城,即打拉池新城。其墙基厚约八米,峰厚约二米五,高约十二米左右,城堡呈长方体形,南北长约五百米,东西宽约三百米,占地面积二百二十四亩。与打拉池县丞志所载:“城周三里三分”吻合。民国二年(1912),裁撤海城分县,划打拉池隶靖远。民国九年(1920)海原遭遇 8.5 级 的特大地震,打拉池也在极震区内,古城被毁,后再无修建。据当地老人回忆:古堡内古建筑甚多,建筑格局以八卦方位布局。以子午线为中
10、轴,座北朝南形成中 路,东西两路互相对称。在东西路的末端,也就是东西堡墙中央的外侧,有一座比堡墙高的圆柱状土墩,墩上曾建有两层楼阁,名曰东门谯楼,西门谯楼;墩下砌有 九十度匚形门道,俗称瓮城子。堡内中央十字路偏北处,耸立着一座三层楼阁,为钟鼓楼。在南北中路的北顶端,也就是北城墙中央的上方,有三层高的北大楼,东 北角有魁星楼,北大楼脚下,为城隍庙。堡内还有火神庙、隍爷庙、子孙宫、马王庙等建筑。古城堡墙的四个角上都有围角圆土垛,垛上筑有雉堞,堞内各置土炮一 门,炮口分别伸向城堡的四个方向。翻开历史画卷,似乎还能嗅到金戈铁马,战鼓擂动、硝烟弥漫的气息,如今站在古城脚下,望着这只剩残垣断壁任凭风雨侵蚀的古城,只能感受那诉说不尽的历史的沧桑感。真可为“百里蓬蒿罩晚烟,当年乱战打绳川。幽沉多少堪寻访,已是农家种菜园”。参考文献:宋史 元 脱脱 中华书局出版读史方域纪要 清 顾祖禹 钱建文 E 书制作打拉池县丞志,【清】廖炳文、陈希魁修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抄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本)平川史话 李翔凌 甘肃文化出版社固原地区志 中华书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