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心理学提要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20 世纪到 50 年代末为发展时期,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为成熟时期, 80 年代以后为深化拓展时期。二条线索: 1.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 2.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初创时期 (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主要讲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体差异及其原因发展时期: 弗洛伊德、行为主义、杜威(实用主义) 、维果茨基、 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第一本教育
2、心理学著作( 1908年房东岳译) 。成熟时期: 布鲁纳、罗杰斯(人本主义) 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拓展阶段: 认知与行为学派、中东方心理学相互吸收。特点:主动性、反思性、合作、社会文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定量研究: 又称为 “量化研究 ”“量的研究 ”,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与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质性研究 :又称 “质的研究 ”,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景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教育
3、经验总结法: 是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章 学生心理教学要遵循教学的准备性原则: 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有关学生的 认知 、 情感 、 个性的发展 及 个体差异 皮亚杰 :在他看来,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 “图式 ”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机能的成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儿童通过同化、顺应及平衡化作用,使得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 其个体发展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 0 2 岁)9
4、12 月获得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 2 7 岁)泛灵论,自我为中心、形成表象、思维不可逆、思维集中化、刻板性 3.具体运算阶段( 7 11 岁)可逆性、守恒、去中心化 4.形式运算阶段( 11 岁至成人)个体推理能力得到提高,能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能进行假设性思维、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练习与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化。 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1.有助于教师理解自己的学生处于某种阶段,是否具备掌握某一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调整和改变教学目标 2.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 3.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 4.对儿童的认知
5、发展水平的估计不足,对各阶段的年龄划分也有绝对化的倾向,高估了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的思维能力维果斯基: 从批判关于人的心理及其发展的生物学观点出发,主张把历史研究作为建立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提出 “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 ”(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的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他提出,儿童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形式都是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活动、社会化相互作用不断 内化 的结果。 最近发展区: 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是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定义,后者则是在成人的指导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合作时
6、,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埃里克森: 人的心理发展阶段: 信任对怀疑( 1.5) 、自主对羞怯( 1.5-3) 、主动感对内疚感( 3-6/7) 、勤奋感对自卑感( 6-12) 、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18) 、友爱亲密对孤独( 18-30) 、繁殖对停滞( 30-60) 、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 60 以后)自我意识: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思维及行为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果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概念: 是指个体对自身的观念、感情和态度组成的混合物综合看法。在过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及是否接受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学生的个体差异: 智力、学习风格、社会文
7、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刻板印象: 指人们对某个特定的群体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性别角色认同: 是个体对自己作为男性或女性所具特征和行为的信念,是个体的性别特征自我形象,属于自我概念的一部分。第三章 教师心理教师的角色: 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与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反思者与研究者、终身学习者教学效能感: 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教师控制点: 是指教师将学生的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为外部或内部原因的倾向。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师的期望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人们基于某
8、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专家型教师培养途径: 表现( 1)丰富的特定领域的专门化知识;( 2)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问题;( 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4)完善的教学监控能力;(5)较强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途径: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第四章 学习心理导论学习: 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学习分类 见书本 114页第 5章 行为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
9、、高级条件作用) 、华生:学习是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过程。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无需观念作媒介) ;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 三条重要学习原则:准备律(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效果律(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的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反应时由刺激引起的;而操作性条件作用则是操作强化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操作后的强化。后者强化为奖赏强化理
10、论 中可使用 普雷马克原理 :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其理论被称为目的行为主义、整体性行为主义、符号完形说或预期说。 (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图为实验)此理论认为 1.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 2.学习是对 “符号完形 ”的认知。 3.在外部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主张把改为,其中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 其认为在人生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 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符号性表征 在 发现学习 中,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换
11、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有四个作用:提高智能的潜力、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推移、学会将来作出发现的最佳方法和策略、帮助信息的保持与检索。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 (有意义学习、认知同化过程、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 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三种同化方式: 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 同化理论的核心: 学生是否得到新的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理论。因此,要促进新的教材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教材有关的观念。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12、(苛勒) 1.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人在认知活动中需要把感知到的信息组织成有机的整体,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格式塔( 完形 ) ; 2.在学习情境中,如果他们能利用过去的经验,确实的正确的 “看清了 ”情境,他们就会产生 顿悟 。 缺陷: 把知觉经验组织的作用归因于脑的先验本能,带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第八章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 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着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的分类 :交往动机和威信性动机;情境动机与人格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亲和动机与成就动机;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详介绍请看 212页)学习动机理论 :强化论、需要层次说、自我
13、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期望价值理论、控制点理论、归因理论、成就目标理论、自我价值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自我效能感: 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最早由班杜拉提出 自我效能感的 影响因素 有四个: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的唤醒归因理论(韦纳) 其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原因分成控制点(内部与外部) 、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第 9章 知识的学习知识: 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的反映,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知识的分类: 陈述性
14、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知识的理解 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理解和程序性知识理解;或是分为符号理解、概念理解和命题理解。 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一)客观因素:学习材料的内容、学习材料的形式、教师言语的提示与指导(二)主观因素: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 【 知识经验背景的广泛含义、认知结构的特征 】 、学生的能力水平 【 认知发展水平、言语能力、主动理解的意识和方法 】教学中如何促进概念掌握? 1.适当的定义, 以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 2.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3.恰当地使用变式和比较变式是通过提供概念的各种具体事例来改变给念的无关特征 4.恰当地使用概念的正例和范例 5.在实践中
15、运用概念 知识迁移: 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知识的迁移的理论 ()早期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相同元素说、概括化理论、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型()现代的迁移研究:一般与特殊迁移的研究、专家新手解决问题的研究、元认知与迁移、基于问题空间的假说迁移理论 286第十章 技能的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动作与心智技能? 动作技能的培养 (一)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二)掌握练习的方法和有关的基本知识 (三)练习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四)练习次数与练习时间的适当分配(五)让学生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六)练习方式要多样化心智技能发展过程出
16、现 “起伏 ”现象的特点及对策( 1)加强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 2)学生满足于已经掌握的动作方式以及实习指导教师疏于引导。此时,应在练习中不断提出新要求,提高操作的难度。 ( 3)练习进入新阶段,形成新的动作要领,这个转化期影响心智技能的发展。对此,实习指导教师应热情鼓励,讲清动作要领,强化练习,促使其技能向更高阶段转化。实习操作中的成绩出现 “高原 ”现象表现为练习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7、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回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 2.推测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第十二章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 :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性)学习策略的分类()温斯坦的分类:认知信息加工策略、积极学习策略、辅助性策略、元认知策略 ()丹瑟洛的分类:基本策略获得和存储信息的策略 理解、回想、消化、扩展、复查;提取和使用存储信息的策略 理解、回想、
18、详述、扩展、复查与辅助性策略计划和时间安排、专心管理心境设置和心境维持、监控与诊断 ()迈克卡的分类: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其他人支持 【 要清楚如何分辨 】常见学习策略: 划线、做笔记、写提要、 PQ4R方法、提问策略PQ4R方法: 是由托马斯和罗宾逊提出 其所指内容为:预习 preview、设问 question、阅读 read、反思 reflect、背诵 recite、复习 review 其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有意义地组织信息、使用其他有效策略。第 13章 品德的形成皮亚杰道德认知
19、发展理论 道德的实质:一是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 以对偶故事法作研究,提出三个道德发展阶段: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岁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 、他律阶段(岁,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 、自律阶段( 11 岁道德相对主义,合作的道德) 10 岁是儿童从他律到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三水平六阶段 以道德两难故事法作研究,前习俗水平( 10 岁前的大多数)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习俗的水平( 11 15 岁的大多数)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维护权威与秩序的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 16 岁以后的部分人)社会契约定
20、向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第十五章 课堂管理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 一)运用先入为主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 1、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 2、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 3、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二)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1、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以良好行为控制问题行为 社会强化 活动强化 替代强化 2、选择有效方法,及时终止问题行为(信号暗示 使用幽默 创设情境 有意忽视 转移注意 正面批评) (三)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1、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 奖励多于惩罚的原则 坚持一致性原则 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六章 学习评定评定的分类 、布鲁姆:诊断性评定(配置性评定) ;形成性评定;总结性评定、常模参照评定与标准参照评定、正式评定与非正式评定、团体评定与个体评定学习评定中常见的教师心理误差有哪些? ( 1)宽大误差;( 2)光环效应;( 3)集中趋势;( 4)逻辑误差;( 5)对比误差;( 6)邻近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