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06098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摘 要: 目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种种不良现象,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文学理论教学与研究者应树立一种建构意识,建立开放的文学观念,具有深刻的现实洞察力,并进行相关的考试改革。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建构 洞察力 考试改革 新世纪以来,文艺与审美活动日益走向日常生活化、商业化和市场化,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大众的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文学理论课程也在不断调整与转型,以期能够积极有效地介入当下的社会文化审美活动。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新编 (修订版) 、王一川的文学理论 、陶东风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 、南帆的文学理论(新读本) 、汪正龙的文学理论

2、研究导引等几部独具特色的文学理论教材的出版,促使文学理论的教学有了较为可观的改进和发展。 综观目前的课堂教学,大部分课堂仍然是知识传授和思想规训。主要表现在:第一,循规蹈矩的知识教学。目前流行的文学理论教材,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内容在不断增值与膨胀,在传统的“五论”即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和发展论的基本结构上,不断吸收中外文学理论资源的最新成果,一直在努力地建立一座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宏伟精致的理论大厦,使天下文学理论皆备于我。结构庞杂,内容繁多,将产生于不同的哲学观、价值观、审美观基础上的众多不同形态的文学2理论融合在一起,教材变成了一个庞杂的知识拼盘,很难消化吸收。 第二,理论与现

3、实相脱节。 “哲学的生命不在哲学的技术性,而在于哲学的人间性”1。文学理论的学术创新能力虽然有诸多来源,但最根本的动力还是来自对于现实中提出的问题的积极参与和回应,一旦脱离现实,理论的生命力就会枯萎、衰竭,意义和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目前,文学理论的教学从总体上说没有能够对这些新的文化与文艺状态作出及时而有力的回应,这导致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厌倦和漠视。一些学生反映,目前的文学理论学习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不能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他们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现实的文艺知识和审美经验。 第三,文学与理论的分离。目前的文学理论教学,能够让学生基本掌握相关的概念、范畴等基础理论知识,但

4、是面对陌生的或者当下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却大多不能够灵活运用,只能泛泛而谈,缺乏对文本“肌理”的独特体验和发现。这说明,文学理论课程的习并没有调动他们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关注和敏感性,能够进行文学研究的人就更少了。在当前的教学中,理论与文学相互分裂,学生的理论修养与文学审美鉴赏能力没有能够很好地进行统一,因而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提高。要走出目前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需要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的教师与研究者们树立一种建构意识。 “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的知识社会学与后现代主义学说中的一个关键词。福柯指出:“人的本质假如人有本质的话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固定的、普遍的东西,而是由许多3带有历史偶然性的规范和

5、准则塑造而成的。 ”2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和赛义德的东方学等充分体现了福柯的建构主义思想。陶东风在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中谈到,他这本书的基本思路即以当代西方的知识社会学为基本武器重建文艺学知识的社会历史语境,有条件地吸收包括“后”学在内的西方反本质主义的某些合理因素,以发挥其建设性的解构功能3。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建构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开放的文学观念。 “不把文学视作一种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的概念,而是转向把“文学”视作一种话语建构”4。没有一劳永逸的、普遍有效的关于“文学”的定义,它们只是某个时期、某个学术团体或某种意识形态条件下的产物;也不存在无条件的、纯客观的“文学本质”

6、,它必然受到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我们从属的群体归属、民族认同、文化教育、意识形态,以及作为社会实践的语言符号的中介和影响。比如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文革”时期被奉为“圣经”的“三突出” 、 “高大全”等曾经的“普遍真理”原来是作为具有特定政治目的的“事件”出现的。同样,文学理论课程也是一种话语活动形态,而不是一种知识体系形态,因而不具有绝对客观性,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误区之一在于用本质主义的态度理解“文学”及其本质,把那些从以往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成文学的普遍标准和本质,把现有的文学理论体系当成“天然正当性”的认识,认为现有的体系结构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文学艺术问题,从

7、而建立起一种机械的评估筛选排除机制。这就使得目前高校的文学理论课程呈现出逻4辑化、演绎化的特点。 理论体系的封闭性、确定性常常意味着理论的终结,正如文德班在历史与自然哲学中指出:“人类的理智愈是努力追求概念和规律,也就愈要把个别的东西本身抛掉,忘掉,放弃掉。 ”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文学”和文学的“本质”应采取一种历史的、非本质主义的开放态度,应深刻认识到文学理论的开放性、未定性、过程性等特征,应使目前的文学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培养与当下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文学理论的课程教学应不断追问这样一些问题:如何在动态的历史关系中理解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如何使文学理论与时代的文

8、化旨趣保持和谐?构成文学理论前提的那些要素是否仍是恰切?文学理论对于现在和未来人们的文艺实践所具有的解释力是否依旧充足?通过这些追问,目的是使文学理论永远保持自我更新的欲求和能力,从而推动文学理论不断开启着各种新的“可能性”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把所谓的“本质” 、 “原理”当做一种话语的建构。其次,把这种话语建构事件化、历史化与地方化。 第二,具有深刻的现实洞察力。抓住文艺的现实问题或时代问题,始终正视文艺现实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现象,这就是文学理论的深刻洞察力。文学理论教学既要面对当今形形色色的西方文艺思潮,又面对当代文学变幻莫测的创作实践;既要面对当下各种文学活动中的具

9、体问题,又要面对文学是什么、为什么,人为什么需要文学等普遍有效的问题。比如,21 世纪,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中西文化交融沟通明显增强,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突然“崛起” 、大众文化的蔓延,这些新的文5化景观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多的需要回答的问题,这也对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知识传授提出了新要求。在传统的文学理论课堂上,我们比较集中地探讨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文学家的个体才能与创造力、文学艺术生产的精神观念属性等,很少考虑到物质的、机构的、技术的维度,也很少有教材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是,数字媒介大量涌现,网络写作大肆盛行,商业化、产业化、功利化等一些新的文化因素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们对传统意义上的写

10、作方式和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方式的理解。这都需要我们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的人具有现实的洞察力,将文学历史与文学现实紧密结合,不要让理论模式将我们封闭在学院高墙里,无法与社会现实形成有效的对接。 当下文学理论教学受到一些质疑和抗拒,很大的原因即是现实洞察力的缺失。由于教师知识与视界的原因,一部分人对于当代文艺发展的新经验、新问题缺乏前瞻意识;一部分人不愿、不屑于关注当前文艺实践中涌现出的大量的新现象;还有一些人回避乃至抗拒文艺发展前沿动态。当既有的理论框架无法解释新的文艺现象时,文学理论研究者如若不能与时俱进,则只会削足适履,将新的文艺现象硬塞进某种理论框架,抑或抱怨新的文艺作品缺少品位或创作方式不合“

11、规范” ,这些都束缚了当前的文学理论教学。 当前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应从两方面增强现实洞察力。首先,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生活现象的认知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考和熏陶,形成对文学理论相关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例如,阐释“女性主义”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践出发,寻找一些社会热点和具有普遍意义事件,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加6之教师的理论梳理和点拨,相结合就会对“女性主义”这一既具个性又能反映社会本质的概念有进一步的了解。它既遵循了文学由于生活到艺术再到理论总结的规律,又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对于生命主体的尊重。通过引导学生对于生活的关注、体验和思考,使学生在自主的实现过程中

12、,释放、确认自我。其次,直面新的文化与文艺生活。南帆说:“文学终于将日常生活带入历史。尤为重要的是,文学解放了这个领域的巨大能量。所谓的解放意味了这种时刻:个别、琐细、日常经验、个人的感受与气息这一切在文学之中汇聚起来,瓦解种种成规,甚至冲出一个历史缺口。 ”5比如,在介绍“文学的传统与创新”这一章节时,在感性体验的层面,可以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当前“文学的传统与创新”的现状及其得失,从而进入理论层面探讨。有了理论准备之后,即可在回到文学活动的现实本身,为当前文学传统与创新的问题开出良方。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便形成了“文学现象理论总结回归生活现实”这样的逻辑理论,文学或文学理论,从来都是

13、与体验及日常的生活世界和经验密切相关。 第三,进行考试改革。大学文学理论教学固化考试评估制度与方式妨碍了文学理论的学科的建设。现有的考试模式无论从题型、内容到形式、比重具有一些弊端,与课程的性质特点、考核目的不太相符,不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易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能力。以题库统一出题、流水交叉改卷的形式将教师和学生牢牢地束缚在教科书以及教科书宣讲的知识上,不能发挥个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导致学生的思想被纳入统一模式中,忽视了思维的活跃性和个体的创造性,对学7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极为不利。所以,文学理论课程的考试环节应从单一的偏重知识考察的笔试型,改变为对学生基本知识、文学审美能力、综合

14、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的综合考评。通过考试改革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考试改革带动课堂教学和作业形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考试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的死记硬背、接受知识型变为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型。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利用已有的文学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提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21 页. 2李银河.福柯与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4. 3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参见陶东风.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20 页. 4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参见陶东风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8 页. 5南帆.文学性、文化先锋与日常生活.当代作家评论,2010(2):4-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