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洋地名泛滥倒逼地名文化保护2016 年 3 月 22 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视频会议,对地名保护和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 有关专家表示,地名文化保护终于被提上了日程,国家相关部门站在历史高度,对洋地名进行全面清理,不仅是方便市民生活的需要,更是对传统地名文化的敬畏! 洋地名频现中华大地 “有名,万物之母” 。古人对于地名十分看重,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可能都是轻的。我们也看到,古人留下来的很多地名,有历史有文化有精神。 正如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感慨的,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在国家治理、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重要作用
2、。可看看现在的一些地名,简直不堪卒读。 中国城市化的一大问题就是高度雷同。有千篇一律的城市,更有千篇一律的地名。到很多城市,都能见到曼哈顿、威尼斯、香榭丽舍、地中海、泰晤士小镇等地名。这样的洋地名,与本地历史文化生态有何关系? 全国皆是“新村路” ,到处都有“开发道” ,有城市把名山大川汇总起来,然后按顺序起黄山、泰山、长江、黄河看不到一点技术含量。2还有些地方,把土桥和八公里路合并起来,然后起一个名字叫“土八路”类似稀奇古怪的地名,除了拍脑袋决策者外,其他人都摸不着头脑。 当下,洋地名泛滥,它不仅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街头,连地处内陆的三线城市甚至小县城都遍布“欧洲小镇” 。 西
3、南某省会城市,不管是商业小区还是购物中心,洋名占的比例可不低。部分公交车站也以附近小区或者商场命名,从而出现“被洋地名”的现象。 近年来,地名文化出现了两种现象:其一,新建道路或商业广场“穿戴外国衣衫” ;其二,新建小区也“戴上外国帽子” 。一些饭店、超市也跟风而来,就连一些旧有的地名也为了跟风被换了个洋名,地名充满了“大、洋、怪、重” 。 当我们的街头巷尾都是稀奇古怪的地名时,当我们的生活小区都是乱七八糟的名字时,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无处安放了。 老百姓为何反对稀奇古怪的地名?一方面,它们困扰了百姓生活。有些原有地名虽然显得灰头土脸,可是这些地名往往都沿袭几十年、几百年了,大家已经习惯,突然换
4、了名字,就会影响到生活的便利。另一方面,它们丢失了传统文化。有的老地名可能不好听,但由于有着历史的沿袭,有着文化的色彩,也就有了十分珍贵的意义。令人痛心的是,这些老地名的消失速度是空前的。 2014 年全国地名普查发布数据,1986 年以来的近 30 年里,中国约6 万个乡镇名字、40 多万个村名被遗弃,永远地躺在了故纸堆里。 32013 年民政部资料显示,1980 年到 2003 年,北京消失的胡同地名近 40%。空间地理和历史脉络,由于地名的消失而中断。当我们抛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时,我们丢失的其实是自己的灵魂。 一些地方轻易乱改地名,导致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地名快速消失,这种丢弃传统、割
5、断文脉的表现,对地名文化传承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细加观察,凡商业化的楼盘取洋名,无非是营造国际化氛围,提高楼盘附加价值,利于项目推广。而公共性质的广场或项目取洋名,则更多地是出于时尚、高贵等的心理需要。 不管出于何因,这些都对一地传统文化造成了破坏,也影响到了该地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任性”改名的背后,暴露出的是畸形的政绩观和浅薄的文化观。 2007 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上,地名被正式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地名文化,也就是在重视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 中国高调整治洋地名 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标签,是城市的名片,既反映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又承载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近年来,洋地名的泛滥,不
6、仅让人费解,也损害了地方的文化特质。 有关专家表示,国家相关部门站在历史高度,对洋地名进行全面清理,不仅是方便市民生活的需要,更是对传统地名文化的敬畏。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视频会议上指出,此次地名保护和整治工作将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4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桥梁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并加强地名文化保护。 据悉,这项工作从 2016 年 2 月开始至 2017 年 6 月结束,分为动员部署、普查摸底、清理整改、健全制度、总结验收五阶段。其中,清理整改工作原则上于 2017 年 3 月底前完成,地名文化遗产确认或地名更名命名后,要
7、及时向社会公布。 李立国希望在给路桥建筑起名时,能从中国历史中汲取灵感,尽量避免出现像“曼哈顿广场”这样的洋地名。 2015 年 5 月,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也表示,抓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来进行。 实际上,针对多地大量存在洋地名现象,民政部早在 1996 年就发布了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明确规定:“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其中包括居民区、楼群、建筑物等。 ” 时至今日,依然有人以“法无禁止皆自由”替洋地名辩护,不仅可以看出随着洋地名的泛滥,不少人已经见怪不怪,而且可以看出,原有的法律规定并未得到很好执行。 2013 年 10 月 15
8、日,河南省政府发布第 156 号政府令,宣布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经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自即日起施行。 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规定:擅自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与销名,公开使用未经批准的地名等行为,由当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 200 元以上 1000 元以下罚款。 按照河南出台的地名管理办法,禁止使用洋地名的范围涵盖自然地5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纪念地和旅游地名称,以及大型建筑物与居民住宅区名称等。 分析人士表示,以地区立法的形式叫停洋地名,不仅是为了矫正某些低劣的市场创意,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国家上位法的法律尊严。 实际上,在河南此番出台相关规定之前,北京、广东、河北、湖
9、北、浙江、内蒙古等地都已颁布相同内容的地方法规,立法叫停洋地名。 针对洋地名乱象,各大城市曾进行集中治理,但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原因, “罚则过轻”或“缺乏强制处罚手段”是关键因素。 在当下的中国,很多事情可以“策划制胜” ,故尽管有规定存在,但洋地名仍呈泛滥之势。这引发当地人关于立法效果的困惑。 规范地名须违法必究 地名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人文底蕴的地理信息,特别是一些老地名,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有事过境迁的烟雨沧桑,是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 国务院早在 1986 年就出台了地名管理条例 ,其中规定, “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 , “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 。 遗憾的
10、是,正是其后三十年间,乱改地名现象不断发生,甚至出现了贪大、媚洋、求怪等现象。其背后,则是惩戒乏力,追责不力,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沦为乱改地名的帮凶或主导者。 地名的更改与否,改成什么地名,本应遵循一定程序,征求当地居民意见,尊重历史文化因素。但现实中,却很少有规范更改地名的情况,6一个地方的名称多由时任主政者根据喜好乃至风水而随意更改,既不征求民意,更不尊重历史传统,只要征得了上级同意,便可改名换姓。一些小区或楼盘更是取决于开发商个人喜好,只要开发商喜欢,只要能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无论什么名称,都可为我所用。 在地方权力体系中,民政部门属于政府组成部门,假使政府决策者希望更名,民政部门不仅无力阻
11、挡,反会成为帮凶。假使小区或楼盘在开发商主导下胡乱命名,民政部门尚且不能对其形成约束,遑论出处罚。一方面是违法成本极低,另一方面是更名后能带来巨大潜在收益,肆意更名或命名奇葩的现象自然层出不穷。 规范地名使用,不妨实行分类管理。对行政区划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公共场所名称或涉及公共利益的区域命名,进行严格的程序约束,如设置公开征求民意、听证、专家论证等前置程序,提高更名门槛。同时,对违规的主导者、决策者给予行政处分,让其更名不成反误仕途。当然,从保留和弘扬城市文化传统角度说,禁止用洋地名不宜一刀切,而应根据城市历史文化和实际市情具体确定,还要考虑本地群众的承受能力和认可度。 分析人士表示,洋地名的核心问题不在于禁止,关键在于树立文化自觉。取地名无疑是需要文化自觉的,需要让当地人充分参与进来,如此,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唤醒当地的文化自觉。当文化自觉形成,文化自信亦离我们不远了。 而宾馆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建筑物及居民住宅区采用洋地名,7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并没有侵犯他人利益。它的去与留,还是交给市场为宜。 (责编 孙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