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老树爸爸”“长白山,你重重叠叠的浓郁苍翠与斑斓花事已经让我沉醉。你是一部永远读不尽的天书,即使一生寻觅苦览,也无法了然你的博大与深奥。难怪那么多的英杰把生命最精华的部分献给发现和守护你的事业,那么多志士为你不断消逝的美丽泣血呐喊。你激发的惊喜超度了灵魂,无言的敬畏使我不忍再走近你。 ”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季红贞 说到长白山的森林和大树,就不能不说到她的探秘者和保护神被人尊崇为“老树爸爸”的王战先生。王战无疑是撑起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大树,他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令人高山仰止! 我和王战先生于 1979 年相识于长白山。这一年,在王战和阳含熙先生的倡议下,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
2、系统定位研究站成立,王战是该定位站的奠基人。我同王战先生交往不多,但每一次都感觉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是精神的享受,灵魂的升华。王先生不仅传授给我们全新的生态学理念,更身体力行,告诉我们怎样保持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良心与风骨。 “森林是一本天书,长白山也是一本天书” ,王战常常敦促他的学生们务必要读深读透这两本天书。他本人就是将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破译解读天书的卓越典范。 2一本书与一次难忘的会面 王战先生深知人工林远不具有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他曾讲过“保护十万亩原始林与营造十万亩人工林是绝对不能等同的。 ”1999年四五月间,沈阳市的人工行道树得了烂心病成百上千地死亡。王战
3、想起了沈阳郊区棋盘山上的那一片天然柳林,便不顾年迈体衰,前去考察。他爬了两个山坡,没有发现一棵死树,林木都很健康。兴奋之余忘记了自己的身体,王战劳累过度,回来之后鼻腔大出血,住院仍高烧不退,医生诊断为肝脏积水,肺部感染,自此身体每况愈下,一病不起。 我和王战先生的最后一面是在医院他的病床边,起因是我写的那本纪实文学雪山寻梦 ,深得王先生的厚爱。这本书的责任编辑程欣欣和王战的女儿王渝雯,促成了我和著名环保活动家,作家唐锡阳先生(唐是雪山寻梦书中的主人公)的此次沈阳之行。 这一段故事被程欣欣记叙在她回忆王战先生的文章中:“他把沈孝辉写的那本雪山寻梦看得那么重,因为书里记述了一群环保志愿者千里迢迢奔
4、赴滇西北,去保护那里的一大片原始森林和濒临灭绝的滇金丝猴。书中阐述的如何治理生态环境,如何治山、治水,治贫,如何尽快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种种设想和建议,深得先生的首肯。我知道先生的眼睛不好,一只眼睛几近失明:我知道先生的身体不好,一个春季里一直在咳嗽。可他把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重要的部分用红色笔画上了道道,更重要的部分又用蓝色笔再画上道道先生自己3花钱买书,送给亲友,甚至送给他海外的学生。先生还和生态所的同行们一起讨论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让我一定要把这本书亲自送给朱?F 基总理,寄给国家林业局的领导们,他确信这对于制定治理中国生态环境的措施大有好处。 ” 6 月 19 日,我
5、和唐锡阳先生应邀到沈阳的两所大学演讲,并前往看望王战先生。王渝雯在她的一篇文章中记叙了这次难忘的会面 “一天,北京的两位自然保护专家到医院看望九旬高龄的父亲。他们对大自然的挚爱之情,像一股清新的气息,使父亲精神一振,仿佛又回到了广袤的山野、茫茫林海。父亲敞开心扉,诉说他魂牵梦绕的忧心事,中国的森林毁得太多了,我们的手下要留情啊!我建议国家林业局应该改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育林部。 ” “当时,我看见父亲眼里闪着希望的光芒,他好像忘记了病痛,心情十分激动。爸爸一向反对森林大面积皆伐,很早就提出了择伐的方法,既能发挥经济效益,又能青山常在。这本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可当时却遭到非难。现在伐木工人也觉醒了,看
6、到大片大片的荒山秃岭,他们有种负罪感。这几年小兴安岭的老同志说,当初要是听中国科学院王先生的话,用择伐的方法就好了,可惜呀! 谈话中父亲又强调说,不能再坐而论道了,这确实是他的肺腑之言。1998 年大水之后,人们觉醒了,国家领导人也重视了,可是父亲仍喜忧参半,他总希望多一些办法,快一些行动。他微弱的声音里,饱含着激情,抒发着一颗赤子的心怀。他的话语打动了在座的每个人的心,这里形成了一个强劲的磁场,引起共振,发出共同的心声,那就是义不容辞4地保护大自然! 当时爸爸兴奋极了。妹夫说,老爸今天特别高兴,精神特别好,像吃了仙丹妙药似的。父亲今天见到知音,谈出了他日思夜想的问题,他怎能不高兴啊! “客人
7、走后,父亲才慢慢地挪到床上,侧着身体一点一点地躺下” 唐锡阳过去不认识王战,第一次见面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他对王战的女儿说,你父亲是 90 岁的老人,可是不但思维敏捷,有独到见解,而且病情危重,自顾不暇时仍考虑生态和环保的大事。你父亲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太可贵了,太使人感动了,时代很需要这种精神。 王战先生不只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有科学精神,他也不只是有科学精神,更有人文精神,人性光辉、人格魅力。而后者,恰恰是当代学者,特别是当代年轻一代学者所缺失的。 望着我最崇敬的林学界前辈和导师王战先生与疾病顽强抗争依然慈祥的面容,我的内心感到阵阵疼痛。我有多少话要向先生倾吐,有多少问题要向
8、先生请教;我多么想能再次随着先生在林中漫步,在长白山上攀登;多么想从此追随在先生身边,潜心研读长白山和森林的这两本天书!可是,这一切美好的愿望已经全无可能我怎么做才不辜负先生对我的厚爱与期望?就在王战先生的病榻前,我默默地向先生承诺不论遇到怎样的阻力和困难,我也要忠实地完成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保护好长白山的神圣天职。我将时刻告诫自己:要不辱使命! 5不能再坐而论道 20 世纪 40 年代对神龙架的探查和水杉的发现,是中国现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1943 年,在抗日战争年代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青年时代的王战主持了我国对神龙架林区的首次科学考察,揭开了这片绿色宝库的奥秘。王战先生在这次考察中历尽艰险
9、,发现了号称“植物界大熊猫”的恐龙时代遗留树种水杉。从王战在川鄂交界的磨刀溪采集水杉的第一份标本到正式定名发表,历时五年,其间参与了调查和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有干铎、杨隆兴、郑万钧、胡先啸等,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水杉的发现轰动了中外植物学界和地学界,成为中国现代植物学走向世界的标志。按照国际惯例条件,发现水杉者非王战莫属,但奇怪的是王战并未获得应有的荣誉,此事也成为了我国植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桩悬案。有人向王战先生问起这一段往事时,他只是一笑置之。为什么王先生对个人荣誉看得如此平淡?他的女儿说过一句话:“因为他对事业的挚爱远超过名利场的角逐。 ”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令王战欣慰的事实是,他发现的水杉
10、现已作为用材林、防护林和城市绿化景观树种,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的 25 个省份和全球 50 多个国家。 王战先生是我国天然林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先驱,他高度评价我国天然林,特别是仅存的原始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服务功能,称之是多学科研究的“天然宝库”和人类休养生息的“天赐福地” 。不仅如此, “她的美丽和神奇启发了文学、艺术、哲学等伟大的思想,成为艺术家和哲学家创作和创造的不竭的源6泉。 ” 在王战主持神龙架考察的年代,包括长白山,大小兴安岭的东北林区和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西南林区,基本保持完整,是一片片极富生物多样性的茫茫林海。从 1950 年代始,我国政府在这些天然林区先后建立了135
11、个大型国有森工企业,开展了大规模的采伐利用。原始森林的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江河水文状况劣化的巨大变化上。 根据对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红松阔叶混交林观测获取的第一手数据,王战对人们心安理得、麻木不仁大肆砍伐原始森林而忧心如焚。早在半个世纪前,他顶住来自各个方面的重重压力上书林业部,主张废除皆伐,采用生态系统择伐和间伐。每公顷择伐强度不超过林木蓄积的 30,间伐强度不超过 10。这种兼顾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先进理念,本是符合森林生态规律的,却在当时遭受非难,被人们讥讽为“惜林思想” 。20 世纪 60 年代初, 红旗杂志还专门载文批判王战保护天然林的观
12、点是“自然主义” , “做自然的奴隶” 。 眼看着滇西北、川西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他当初考察过的鄂西神龙架的原始森林在皆伐中大片大片地毁灭,王战痛心疾首,据理力争,大声疾呼:“人类给地球造成的任何一种深重灾难,莫过于如今对森林的乱砍滥伐” 。 “不合理的采伐森林,特别是大面积皆伐,将会发生不可弥补的生态灾难”!忠言逆耳,王战随即又招致了更加严重的打击,文革中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身心备受摧残。 违背自然规律是不可能逃脱大自然的惩罚的。冷酷的现实应验了王7战的警告,1978 年长江爆发了特大洪水。洪灾过后,王战应邀赴四川林区考察。在白龙江和白水江等长江上游支流,王战发现森工伐区作业规
13、定 25 度以上的山坡不采伐,而这里超过三、四十度的陡坡仍照砍不误。大型运材卡车一天几百辆往外拉。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植被无法恢复。王战奋笔疾书,写了“白龙江调查报告”上报林业部和有关单位,为无告的大自然遗子原始森林请命。翌年,王战继续在西南林区考察发现不止于白龙江,整个长江上游的高山森林都被掠夺性开发,生态系统惨遭破坏,天府之国四川和长江下游的鱼米之乡正在失去绿色屏障。长江历来清水长流,而今浊流滚滚。如不尽快采取措施综合治理,黄河的灾难就要重演,美丽的大西南将会变成千沟万壑、童山濯濯的大西北!“不要再做对不起祖宗,又对不起后代的事了!”1979 年 12 月 23 日,王战联合了另外两位教授,
14、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长江确实有变黄河的危险的文章。其后,在 1981 年全国生态学术会议上又提出了“六条治理长江的建议” 、发出了“治水先治山” , “拯救西南绿色长城,保护长江鱼米之乡”的疾呼,向全国人民长鸣警钟。 一石激起千层浪,王战先生的文章引起了一场论战。王战所说的长江变黄河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系指这两条水系在强度人为干扰下其河流生态演变的规律相同,并不是说长江等同于黄河。有人却以此大做文章,称长江永远不会变成黄河,说变黄河未免言过其实,云云。这种歌舞升平的乐观论调,当然十分合乎坚持在我国各大林区经济开发者的胃口,也为此后 20 年继续强度的森林砍伐找到遁词。 长期以来,人类是“只见树木,
15、不见森林” 。人类之所以对森林的认8识十分肤浅,是因为没有把它作为一种包罗万象的生态系统,即包括人类在内的无数陆生生物的生命维持系统。一百年前,德国展开了一场论战,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森林的价值,进而在半个世纪之前就停止了皆伐作业,取而代之的是谨慎的择伐作业方式。 遗憾的是,1979 年王战在中国引发的这场有关林业问题的论战未能深入下去,以不了了之告终。因此,人们并没有从洪灾的血的教训中汲取思想营养和产生认识上和工作中的飞跃。 时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东北和西南国有林区的森工企业纷纷陷入了可采资源危机和林区经济危困的泥淖,无力自拔。前面谈到,小兴安岭伊春林区开发前有 400 多万公顷红
16、松原始林,短短 40 年,砍得剩下了不足 3,其余是大片人工林次生林和荒山秃岭。红松的故乡,就是这样变成“红松的故事” 。问题一直拖到 1998 年,我国西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终于分崩离析,山川俱毁,长江再次以怒水肆虐向人类进行惩罚。与此同时,发源于长白山的第二松花江和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嫩江也历史空前地发生洪水。这一切促使朱锫基总理痛下决心,在四川林区考察时指示“让森老虎(指从事木材生产的森工企业)下山(停产转产)”!随即国家投入巨资,在全国各大林区实施了“天字第一号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 此时王战先生已经重病在身,而他只因“使命未了” ,顽强地与病魔抗争。王战的眼前又浮现出茫茫林海,浮现出山上斧
17、锯飞舞,山下浊流滚滚。他认为, “不能再坐而论道,只是谈认识问题,应该切切实实地拿出办法,认认真真地执行。 ”他必须争分夺秒,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一9日傍晚,体温升到 39.8 度,服药之后,未及退烧,就让女儿拿来笔和纸。他说:“这些天来,我老是想着国家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事。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要把我的想法说出来。 ”王战口述,女儿记录,一篇关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办法建议在病房中诞生。王战特意嘱咐女儿写下落款:“一个老者的最后陈词”!女儿边记录,酸涩的泪水边滴滴落在信纸上。 论及我国林学思想的滞后,东北和西南原始森林破坏的原因,我认为:一是在 60 年前建国初期未能引进欧美林学与生态学的各
18、家学说,从中广泛汲取营养,从而建立起符合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而国土生态脆弱,森林资源匮乏这种基本国情的林业发展模式。建国初期政治上对苏联的一边倒导致了学术上的一边倒,林业科学、林学教材与林业发展模式全部是照搬苏联的,而西方学派则遭到意识形态上不当的扼杀批判,以至许多重要著作不能翻译出版,严重阻碍了我国林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是自 30 年前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进程中,未能及时倾听实践的呼声,勇于从自身的失误与失败中学习、认真反思,汲取教训。正如林业专家蒋有绪先生所言:“这一全国生态环境严峻形势的造成,不能不和我国自各级领导层至广大群众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关。 ”应该说,当初为了
19、避免无休止的争论错失了发展的时机,对经济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问题采取“不争论”的立场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将之扩大化,连自然的生态、科学技术问题也一律采取不争论、不反思的立场,就未必正确了。 10不倦地考察和研究 王战先生的一生注重田野调查,认为这不仅是一切林学,生物学、生态学等诸多自然科学学科研究工作的基 础,也是相关政府部门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工作的基础。 “首先必须认真彻底地把家底摸清楚。 ”王战临终前在口述的一篇文章中着重指出“单位森林面积有多少,森林蓄积有多少,森林覆盖率有多少,哪种林子各林龄的数目有多少,都是由什么树种和什么方式组成的;林子里都有什么动物;每种动物有多少数量
20、,如林蛙每年繁殖多少,生产多少,等等。其中,兽类,鸟类也都应该一一调查清楚:还有林中的药材,如人参、天麻、黄芪、草苁蓉(不老草)、还阳草,贝母等,还有野菜、蘑菇、蜂蜜、果类、树籽。树脂,都是森林中的宝贵资源,都不能忽视。凡是森林的经济资源,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一虫一菌都要弄得清清楚楚。 ” “更重要的是森林生态效益。每个单位都要把本地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风防尘等作用搞得一清二楚。因为它对防灾减灾改善环境和美化环境,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这些效益必须计算清楚,而且受益单位必须有偿使用。 ” 一遍遍,捧读王战先生的这些字字千钧的文字,我的心情格外沉重。先生的话有多少人能听见并听得进去,又有多少人肯付诸实施呢?政府部门为了任期的 GDP 增长,企业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科技人员为了手头有资金支持的领导感兴趣的项目,谁还会有志愿、有毅力、有耐心去做这种繁琐、艰辛,并且往往是“费力不讨好”的基础调查研究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