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学校尊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06164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阶段学校尊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阶段学校尊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阶段学校尊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现阶段学校尊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现阶段学校尊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现阶段学校尊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 文章从尊严与教育的紧密关系出发,分析了目前学校尊严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时间上的缺乏、对尊严教育的误读和尊严教育外部环境的缺失。并从树立正确的尊严教育观念、利用现有的课程体系和电子媒介、教师尊严和重塑学校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尊严教育 教师尊严 学校文化 尊严具有属人的特性, “只有对具有自我意识的人而言,才存在尊严,动物无所谓尊严”1。尊严是人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必须面对“尊严”这一基本性的问题。教育作为人实践活动的之一,其“存在根据和基本使命就是要使人生成为人” ,学校教育无法回避对尊严的思考2。 以往的

2、学者大多将“尊严”放在伦理道德、政治学等领域进行探讨。例如,张国安、李建会等人就人的尊严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进行分析。胡玉鸿、李海平基于政治学的视角对人的尊严进行探究。虽然有些学者认识到了教育的尊严、教师的尊严的重要性,然而对学生尊严的培养与尊严教育的实施较少提及。当前学校实施尊严教育的必要性是什么?学校尊严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推进学校的尊严教育呢?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尊严与教育的关系 字典中,尊严(dignity)一词被解释为威严庄重,因高尚的人格、2身份地位的高贵而受人敬重。尊严具有属人的特质,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离开了人,也就无法谈及尊严。教育是培养

3、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人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教育完全属于人。由此可见,尊严与教育二者之间关系紧密。 人的尊严分为两类:一是区别于动物,人本身所具有的普遍性尊严;二是在普遍性尊严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认可的获得性尊严。 “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社会化的教育,使青少年最终发展成为社会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使人科学地组织自己的工作”3。由此可见,教育是人获取社会性身份,并促使人进一步获得社会尊严的“助推器” 。 教育存在的根基在于人, “教育如果未能奠基于人的存在,只能是无根的教育”4。每个人具有独特的个性,但个体又是群体或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作为一个社会性的活动,如何既

4、能够保证个体性存在与发展,又能够提升整体学生的发展,这就离不开尊严。尊严能够帮助人认识到个体的独特个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其某些优秀品质。 “尊严来自这种能力,而尊重则使发展这些品质的过程获得一种内在的力量,并且赋予自我发展一种来自他人的欣赏、珍视、赞扬与鼓励”5。从而使得教育这一类群体性的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尊严与教育之间是相互融合的。学校尊严教育的实施是尊严与教育真正融为一体的催化剂,使得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并在学校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自尊、尊重他人,以学生的尊严带动树立教育的尊严。学校尊严教育的推进是对教育回归人性的呼唤,也是重塑教育尊严的重要途径之一。 32

5、.当前学校尊严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转变。这些变化对学校教育也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校尊严教育尚未能够对此做出及时调整。学校尊严教育的实施,在时间上存在不足;同时,社会对尊严教育的认可,正一步步在减弱。 2.1 学校尊严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时间的贫乏上。 马克思曾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6空间则为人行为的发生提供场所。可见,时间与空间是人的行为发生与能力培养的基本要素。尊严产生于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具有社会性的属性,无法脱离与人交往的空间。因此,学生需要在与人的交往、观察和

6、自己的思考与体悟中,逐渐获得对尊严的认识并掌握获得尊严的能力。然而,当前应试教育的价值观侵袭学校教育,分数依据是学校教学的“指挥棒” ,知识技能的学习时间侵略了学生的整个学校生活,霸占了学生与他人交往的空间,甚至出现因为学习压力过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在时间与空间都缺乏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尊严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常常处于边缘位置。 2.2 学校尊严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对尊严教育的误读。 尊严教育的本意是引导学生成为学会自尊,成为学会尊重他人的“好人” 。学校正确地实施尊严教育,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尊严观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有些地方将评价学校优劣的标准放在学校的硬件设施上。如

7、在部分地区评星级学校时,都会将学校的占地面积、图书馆的4大小及教室中电子教学设备等作为评价的准则。同时学生的知识技能方面的分数比拼也是评价好学校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学生在学会自尊,学会尊重他人的“好人”等品德方面的发展,在学校中常常被作为万绿丛中的一点红,起着装饰的作用。例如,即使学校实施了尊严教育,对学校尊严教育的评价必定也会嫁接在类似的评价机制上,这就造成了学校会以分数衡量学校尊严、教师尊严、学生尊严的教育目标,一味地追求分数,而忽略了尊严教育的真正目的。甚至有些老师反映,在学校出现过“阴阳课表” ,即在外部领导审查时会短暂地实施带有思想品德等课程的课表,而平时则会将思想品德课取消。 总

8、之,现有学校教育评价机制与学校教学中,大多未能够真正地认识到尊严教育的作用,甚至对尊严教育产生了一定误读。这对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副作用。 2.3 外部环境的缺失也是学校尊严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之一。 一方面,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外部社会环境对学校尊严教育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民众的物质条件有了普遍提升,然而却出现了某些道德失范的现象。外部环境中某些尊严的缺失虽然无法直接对学校教育起作用,但不可忽视电子媒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电子媒介是一种将日常性事件与电视的图像性相结合, “独白式的传输方式” ,共同堵塞了我们对社会事件的反思与深究动机,由此电子媒介面前的人在接

9、收信息的同时成为了旁观者7。另一方面,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群体还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及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因此,借助电子媒介的作用,缺乏尊严的外部环境对学校进行尊严教育具有无法5回避的影响。 3.改善学校尊严教育问题的措施 针对学校实施尊严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3.1 树立正确的尊严教育观念。 以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把树立尊严教育归为个人或者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学校教育大多借助竞争性的文化来发展学生,如一些触目惊心的标语, “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鲁洁先生曾对此进行了深刻批判,他认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认

10、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却放弃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而仅仅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8。学校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知识技能与人性的全面发展,而并非孤注一掷地进行知识教育。因此,学校要树立正确的尊严观,明确学校教育在培养获得他人认可的社会尊严的能力方面所负有的责任。 3.2 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体系。 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体系。当前学校的课程丰富多样,如果另外开设关于尊严教育相关的课程,则无论是从学生还是教师角度而言,都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尊严教育完全可以渗透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结合课程本身的特征,培养学生对尊严的认识及获取的能力。例如,可以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启蒙性作用,让语文课

11、为尊严教育做一个较好铺垫。这也是语文课堂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过程这三维目标实现的关键一环。此外,尊严作为提升人精神品质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放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品德课中系统进行。 63.3 合理利用电子媒介。 电子媒介具有易于接受、便于传播的特点。当今,电子媒介几乎已经进入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学校生活也难免被其“闯入” 。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借助电子媒介相关平台开展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的课堂。学校当然也可以借助电子媒介平台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例如,老师可以利用班会等活动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对电子媒介上倡导的流行文化进行判断,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进而推动学生对尊严的正确理解。此外

12、,由于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学生无法获得相对充足的时间领略或体验生活,这时候电子媒介就可以发挥其作用,弥补时空的缺憾,为学生呈现世界各地不同的新鲜生活,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经历,陶冶学生情操。 3.4 重提教师的尊严。 教师是教学现场的直接参与者。教师自身所具备的尊严,对学生的尊严教育有重要作用。然而,一部分教师已经失去“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尊严。在分数标杆的大环境下,教师不得不委身于分数,挤压育人的时间为提高分数而努力。这着实让教师成为了制造分数流水线上的“工人” 。在这样的一种缺乏尊严敏感性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和教师缺乏尊严的后果成为了必然。因此,在进行学校尊严教育时,不能忘记重提教师的尊严。

13、3.5 营造学生参与的校园文化环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良好的学校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对尊严教育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然而,以往的校园文化7建设大多是由教师一统天下,学生的参与也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的,因此这种校园文化隔离了学生与校园,无法真正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作用。杜威曾指出:“我们可以指导儿童的活动,使它们沿着一定方向运行,把它们渐渐引导到这条道路逻辑上必然要达到的目标上。 ”9学生作为学校生活的主体,自主地进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从中能够逐渐地获取校园生活中的尊严,为进入社会后获取人生尊严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文学平.论尊严的内涵及其类

14、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20-26. 2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4:15-22. 3王建宗.人的社会化动力研究的教育价值人的发展动力研究的教育价值探讨之三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54-56. 4周庆元,李霞.体悟教育:回归人的本真存在J.高等教育研究,2008,12:18-22. 5金生?v.教育与人的尊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64-6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2. 7高德胜.电子媒介与“旁观者”的生产论道德教育在电子媒介时代的选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4:30-37. 88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04:16-19. 9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