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寨之路和“农业学大寨”为纪念建国 50 年出版的通讯名作 100 篇 (新华出版社出版,冯健、李峰主编,穆青、李庄为顾问) ,将大寨之路选入了该书。这使我又回想起往事。 随穆青串街走巷 大寨之路是 1963 年 11 月下旬采写的。在此之前,我对穆青的采访作风留有深刻印象。1958 年春夏之交,穆青从新华社上海分社调到总社不久,就先到山西分社。当时分社地址在太原市新民头条 1 号。他不住宾馆,住在分社的客房,也没有随行人员。那年我 20 岁刚出头,到新华社山西分社当记者只两年,还是光棍。他那年也不过三十来岁,知道他也是鸡年生的,正好比我大 12 岁。他每天早晨起得最早,在院子里喊我:“小范
2、,起床!”要我陪他逛市容。他和我一样骑一辆旧自行车,一起串街走巷。有一天,他要到太原钢铁公司采访。我陪他到现场,一看场面,惊喜地说:“比我们上钢大!”没想到这天是太钢的星期天,找不到采访对象。按说应该打道回府了,但他不肯错过机会,就和一位值班的工程师谈起来。那时中央正强调搞技术改革,他和这位工程师谈得兴致很高,听到了许多群众性技术改革的新事物。他当下给我出了五六个题目,他回北京后,我一个人承担不了,主持分社工作的副社长马2明和我一起采访。按他定的题目采写的那几篇稿子接连上了人民日报,而且多是版面头条或要闻。这对我这个新闻战线的新兵是莫大的鼓励,由此对新闻工作产生了兴趣。 大寨之路主题思想的形成
3、 他虽然后来当了总社副社长,但和记者们关系很融洽。1963 年,为报道大寨的事,山西分社记者冯东书和我就不约而同闯到了他的办公室。大寨原来是山西省一个先进生产大队(村) 。1963 年遭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灾,地毁房塌。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谢绝了上级给的救济款和物资,带领社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了洪灾,夺取了丰收,并着手建设新大寨。山西省委知道大寨的先进事迹以后,马上叫陈永贵到省城给干部作报告,陈永贵大讲大寨人的风格和自力更生的好处,激动人心。当时,三年经济困难刚过去,国家仍然十分困难,时代呼唤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精神,大庆、大寨就成为这个背景下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时代需要它们。
4、当时,国家计委和地方主管经济的负责人到大寨参观时,认为应当全面宣传大寨经验。 新华社山西分社主持工作的副社长马明派冯东书(现为新华总社高级记者,长期采访研究大寨,著有文盲宰相陈永贵 )和我到北京,向人民日报、新华社领导汇报全面报道大寨的计划,以取得他们的支持。11 月 11 日至 14 日,我们在两个编辑部“游说” 。听了我们对大寨情况汇3报,穆青很重视。他说,要着重从政治思想上挖掘主题思想,陈永贵这个人物形象比较难写,要下功夫。人民日报农村部副主任何燕凌采访过陈永贵,并写过长篇通讯,他答应为我们将要写的通讯配一篇社论。我们回到太原,在分社记者会上讨论时,大家认为,应集中报道大寨坚持的道路,这
5、就是大寨之路这个主题思想的由来。最后确定由莎荫和我担负这一采访任务。 我们到大寨时,山西日报记者张丽全、郝占敖已写出长达 4 万字的报道,全面介绍大寨经验。我们利用已有的材料,又与陈永贵和大寨党支部委员座谈一次,由莎荫执笔,我充实内容,很快写出了初稿,全篇近万字。昔阳县委用铅字排印后,一份寄给穆青;一份带回太原交分社领导。 穆青来太原帮助修改稿子 穆青看了初稿,于 1963 年 12 月下旬坐飞机到太原,他在新华分社记者会议上说,我这次来有两件事,一件是帮助你们总结调查研究经验,一件是帮助你们修改大寨之路 (他说这是主要的) 。莎荫年轻时爱写诗,不久前还写过两个电影纪录片脚本。这次他试图突破一
6、下“新华体” ,就以写电影剧本的手法写通讯。因此穆青谈到对大寨之路修改意见时说,这篇稿像电影一样有长镜头,短镜头,还有特写镜头,比较形象生动。但主题思想挖掘不深,还得再充实一些内容。只有放在全国的时代背景下认识大寨才能有思想深度。穆青在分析了全国形势和报道时说,4为推动农业战线的学比赶帮运动,一定要把大寨之路修改好。这时,莎荫重病卧床,无法听取意见,无力动笔修改。穆青就自己动手了,他要我向他提供了有关大寨资料,全部看过之后,对文章的布局、结构,每一部分的取舍提出具体意见。这时,又感到材料不足,我又通过电话向昔阳县委驻大寨干部李锦荣补充了“三战狼窝掌”贾进财扫开雪地,第一个进工地的感人情节。根据
7、穆青意见,为保留原来的写作风格,我在莎荫病床前,和他一起逐段、逐句修改,写到深夜,吃了莎荫夫人任瑞凤为我们做的鸡蛋挂面夜餐,又苦战了几个小时,才拿出修改稿。 修改稿贯穿了两种思想斗争,深化了主题思想。第三部分原来是写勤俭办社,后来主要通过写农田基本建设,反映先进和保守思想斗争。在“三战狼窝掌”突出了贾进财的热爱集体、辛勤劳动的形象,在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中反映了陈永贵的英雄气概。 穆青把大寨之路带回北京,又和国内部一些文字功底较好的编辑一起润色,通讯可读性更强。2 月 9 日,新华社将大寨之路广播。转天,人民日报配了题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榜样的社论,在一版刊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全国各报几乎
8、都突出登载。 大寨之路用写电影剧本手法写通讯,具有鼓动性,对当时的“新华体”是一个突破。后来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还出了单行本。 “农业学大寨”的由来 大寨之路发表,全国正开规划会议,按照毛泽东要求,在 16 亿5亩耕地中建设 4 亿亩稳产高产田。当时国家财力有限,很难投资搞农田建设,主要靠生产队自力更生。参加会议的新华社国内部农村组副组长于长钦传达说, 大寨之路在会内会外引起强烈反响,认为大寨是自力更生建设稳产高产田的典范。与会领导对照本地区实际学习,浙江、江苏省委印成小册子,当文件下发。国家科委副主任范长江认为大寨也是科学实验的典范。谭震林副总理在会上说,已向周总理汇报,要廖鲁言(农业部长)亲
9、自到大寨调查,全国总结大寨经验。 1964 年 3 月 28 日、29 日,毛泽东外出视察,专列停在邯郸,要河北、山西省委领导汇报。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汇报了大寨自力更生建设山区的事迹,毛泽东要看大寨和陈永贵的有关材料,参加汇报的人员将登有大寨之路的人民日报呈上。毛泽东说,我先看一看。 (笔者1971 年参加山西省党代会报告起草,从省档案馆调来的资料中看到省委常委会上的传达记录,毛泽东当时主要赞赏陈永贵坚持自力更生、大寨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和“有差别,不特殊”的记工法,当时并未明确提出农业学大寨。 )事后,陶鲁笳去大寨,向干部们说,毛主席把大寨之路要去了,要看。不久,列席省委常委会议的马
10、明在记者会议上传达毛泽东讲话:“那两位记者的文章,我看了,看来农业要靠大寨” 。这就是毛泽东发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由头。通讯署的是两位记者的名字,其实是穆青和人民日报、新华社许多编辑集体劳动的结晶。 1964 年 5 月,周恩来总理派廖鲁言到大寨和昔阳县调查了 20 天,新华总社派我随同调查。廖鲁言知道毛泽东是听了省委书记汇报又看了人民日报登的大寨之路后正式提出“农业要靠大寨”的,他向我说,6新华社、人民日报宣传威力很大。回到北京,他向毛泽东、周总理写出了调查报告。周总理在同年 12 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确认“大寨是依靠人民公社集体力量,自力更生发展农业生产的典型”
11、 。1965 年 1 月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 (简称“二十三条” ) ,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向全党发出学习大寨的号召, “全国所有社(人民公社) 、队(生产队)都要像大寨那样自力更生发展农业生产” 。从此,参观学习大寨的人潮水般涌向大寨。 “大寨”的历史功过 大寨成了全国农村家喻户晓的村庄。从 1964 年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以后,它规范着 8 亿农民的行动。到 1978 年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前后,全国有记录到这里参观学习的达 700 多万人次,周恩来总理曾三次陪外宾到大寨。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到这里总结经验,推动全国农业生产和建设。世
12、界 134 个国家的 25470 多名外宾到大寨参观。它对全国乃至世界产生过广泛影响。 学大寨运动对于推动全国农村依靠自己力量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起过积极作用。大寨人勇于向大自然开战的英雄形象也激励和鼓舞过全国农民。遗憾的是,后来学大寨运动纳入了“文化大革命”轨道, “农业学大寨”作为毛泽东“重大决策”写进“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决定” (即“十六条” ) ,大寨变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典型” ,7提出“七斗八斗” , “大批促大干” ,搞“穷过渡” ,把自留地、家庭副业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批判了两个“凡是”和极“左”错误,席卷全国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在搞了 15 年以后,终于结束。大寨和全国农民一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但人们不会忘记深入群众采访、精心写作、真实记载历史的穆青和众多的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