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报纸如何重建新闻中心在网络化的初期,报纸通常有一个为传统报纸服务的新闻中心和一个为网络平台服务的网络新闻中心。近年来,随着纸质媒体的市场份额日益被网络挤占,传统的新闻中心虽然规模庞大,却日显疲态,报纸裁员的消息屡屡传来;另一方面,经营有方,规划得当的报纸网站新闻中心却日益扩展壮大。此消彼长之际,很多报纸已经或者准备将两个新闻中心合并改造成一个新闻中心,成立所谓的“一体化多媒体新闻中心”(IntegratedMul t imediaNewsroom) 。 如果“一体化多媒体新闻中心”运作成功,那么在传统报纸品牌的大旗下,新闻中心可以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内容加工中枢,生产出适应纸张、互联网、手机,电
2、子阅读器,以及其他各种各样新的信息传播载体的内容。这样,不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阅读潮流如何变换,报纸作为历史悠久、信誉良好的内容生产商,将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如何将传统报纸的新闻中心和网络新闻中心“一体化” , “一体化”是否真的能够通过同一操作平台向不同种类的传播终端传输信息,“一体化”之后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 “一体化”是否会影响新闻的质量,新闻从业人员该如何顺应“一体化”的趋势,这些都是全世界报业管理者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归纳一些先行者的经验教训,探索多媒体采编报道的可行性,提出并探讨建立多媒体新闻中心过程中亟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2硬件设施改造的可行性 从硬件来看,传统的
3、新闻中心的格局通常是记者集中在办公室的中心区域,管理决策人员在办公室外侧或角落的小办公室里办公。这样的格局安排,在一天一期,一天一个截稿日的工作频率下,是合理而有效的。自从一体化改革以来,一种新的办公格局已经逐步显现。那就是将新闻中心改造成放射状,使其成为一个信息加工的枢纽。 在这个枢纽的正中心是决策管理人员,通过其选择调配,将信息送往各个出口。从中心连接外围的各个放射线上,是信息加工、采集、制作或推广人员。越靠近中心的工作人员,责任越大,权力越大,往往是后期加工、具有决策权的工作人员;越靠近外围的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就是越基础性的。在这样的格局下,从纵向来看,处于中心位置的决策人员对全局的
4、把握将更容易实现;从横向来看,采编人员、技术制作人员、市场推广人员可能处于同一辐射圈,其互相之间沟通比原来分散办公的格局更加快捷、迅速。 这个模式的首创者为英国的每日电讯报 。该报社在改建新的办公大楼的时候,就将该公司的 11 个新闻部门汇集在一个呈中心放射状的大新闻中心办公室,每一个新闻采编分支呈轮辐状,从新闻总控中枢发散出去。这一突破性的构架已经引来了全世界媒体管理层的参观和学习。 走在多媒体化前沿的英国金融时报也同样采用了这种新的办公格局。 3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报纸而言,耗费巨资完全重新改造新闻中心的客观条件并不存在。所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加以调整才是更为现实的解决之道。硬件改造的主要目的在
5、于加强编辑对新闻流程的控制,使新闻在被加工的不同节点都能向外输出。只要确保这一点,改造与否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办公硬件改造与否并非是多媒体新闻中心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编辑和记者“多媒体化”的可行性 就从业人员的结构而言,要建立多媒体新闻中心,一方面对现有的报社编辑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作编辑的流程加快,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提高;另一方面,新闻行业内原有的界限可能被打破,报社出现聘用有经验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采访制作人员的需求,使得内容制作可以向多媒体方向发展。 从整合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新闻中心运作多年,拥有相当规模的采编队伍,编辑和记者都有相当的经验。在这个新闻中心工作的从业人员,通常有新闻
6、教育的背景,通过获取信息,把信息转化为文字来体现其价值;而网络新闻中心的历史往往不超过十年,从业人员年轻且知识结构多元。在这个新闻中心工作的从业人员,主要以整合新闻资源,把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图像、以及声音等手段,上传至网络,来实现其价值。很多实践了整合之道的媒体,在总结其经验教训的时候都提到:整4合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人员培训,也就是培训传统新闻中心的编辑和记者,使他们能够多媒体化。 对于编辑而言,多媒体化体现在策划报道的过程中,也就是能够主动利用多媒体传播工具的特性,制定出相应的播报方案,并能运用不同的编辑手段处理信息。 对于记者而言,多媒体化意味着变革报道的方式,即在传统的文字、图片、版面
7、表达基础上,根据不同传播要求调节新闻思维方式,学会为不同传播载体提供内容。在一些多媒体新闻中心里,记者还被要求进行口语播报,掌握视频拍摄等技能。 通过对国内外已经或正在进行多媒体化实验的报社的考察发现,总体来说,西方报社的记者年龄普遍偏大,要他们接受新的技术、新的工作方式有一定的难度。 每日电讯报多媒体整合项目的负责人在回顾整合的过程时说,在报社刚刚宣布这一项目的时候,很多记者和编辑对此抱有很大的疑虑和抵触情绪。为此报社设置了周密的培训课程,所有部门的记者均接受了为期五天的多媒体培训,其内容包括如何制造音像及影像内容。一些事先有非常强烈抵触情绪的记者,在接受培训后,或多或少改变了原有的态度。
8、相比而言,国内很多报社的记者平均年龄较轻,对于这样的改变相对更容易接受。在上海日报2007 年成立的多媒体新闻中心的运作实践中,中心的记者平均年龄不足 30 岁,能够利用新的传播手段来进行报道,对他们而言非但不痛苦,而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这些记者们十分乐于在新闻现场利用手机发送短消息回报社,并开始尝试在新闻现5场用手机拍照片传回报社。通常,包含了新闻基本要素的一条短消息,平均约为二三十字,以他们的输入速度,也就是一分到一分半钟就能够完成的事情。 总之,对于今天的报业管理者而言,培养一支能够适应多媒体信息技术要求的采编队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手段,使新闻从业者对信息
9、技术的掌控能力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 构建新工作流程的实践 有了新的工作环境,有了多媒体化的记者编辑,多媒体新闻中心的运作还需要构建新的工作流程。 概括来说,一体化多媒体新闻中心的工作流程改变了原来从记者到部门编辑、到版面编辑的单线形态,而成为发散型的形态。 具体而言,记者在前方采访时,头脑中应该有同时为报纸、网站、或者其他多媒体信息发布平台供稿的意识。在到达新闻现场后,记者应该在初步了解情况后用手机把简要情况发回,报社网络平台的编辑会通过编辑工作,配发背景材料,将前方记者的消息发到网络上;在发完短消息,或者和网站编辑有过简短沟通之后,记者应该在现场继续深入采访,并
10、撰写详细稿件,为报纸所用;尔后,网络又可以在报纸出版后把详细深入的文章放到网络上,使该新闻事件的影响力再度放大。通过这样的互动,印刷版的报纸和网络版的报纸的信息含量和信息质量都能得6到提高。 以英国金融时报的实践而言,新的工作流程使一个之前不存在的早班诞生了。 金融时报的一体化新闻中心构建于 2006 年。合并后,约 500 名新闻记者开始在统一的一体化新闻中心框架下工作。由于监测到其网页浏览的高峰在上午 8 点到 10 点,中午 12 点到下午 2 点,多媒体新闻中心因此增强了早班的人力,而在过去传统的日报新闻中心里,早上通常是没有什么人的。清早进入中心工作的采编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新闻内
11、容” (storybui lding) 。通过他们的“构建” ,一些简短的新闻很快被传送到网络上,并作为当天不断更新、深化的基础文本。相对于网络稿件,第二天见诸报端的新闻则含有“附加值” ,通常体现在文章第二、三段加入的新信息,或者是相关的评论。 从上海日报的多媒体新闻中心的实践来看,新的工作流程产生了一个作品如何署名的问题。在多媒体新闻中心的构架下,信息被反复加工,多人加工,最后如何署名成了一个新的问题。经过实践,报社就署名问题做出了这样的规定:记者外出采访回到报社后,应该首先打开上海日报网站,点击“最新新闻” ,查看所采写的新闻是否已经在网站上出现。如果该新闻已经在网站上出现,记者可以在网
12、站内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报道,如更新导语,增加细节,添加分析等。如果文章包含了网站编译者和记者双方的工作成果,应共同署名;如果文章百分之八十以上为记者所撰写的内容,则不署网络工作人员的姓名。 在一些报业中,由于传统新闻采编部门非常强势,而且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可能继续保持强势的状态,在这样的报业中出现了一7种相对而言折衷的多媒体化方式,也就是不改变传统新闻中心的工作流程,只是在这一流程中增加一些辅助性的手段。 比如说纽约时报实施的“无缝隙新闻编辑部”(ContinuousNewsDesk)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下,网络新闻部的人开始参与报纸编辑部每天的编前会和其他各项策划会议,以便及时了解,
13、或者适度介入到报纸的报道行动中去。 在这种体制下,传统的新闻报道流程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再比如说上海的解放日报和广州的广州日报 。这两家传统的强势媒体都在不改变传统编辑部工作流程的前提下,在多媒体化上做了一些探索。 解放日报认定了一批“数字记者, ”这些记者在正常的采访写作基础上,以自愿为基础,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实现即时播报功能,使他们采写的新闻能够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报社的网站上。 广州日报则成立了一个“滚动新闻工作部” 。这个介于传统新闻采编和网络之间的部门,主要做一些人物访谈,访谈的视频信息上传报社旗下的大洋网,而采访的文字精选则成为报纸刊登的内容。 正视整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境 传统新闻
14、中心的架构是围绕着一天一期、一天一个截稿时间而构建的,如果以网络优先为原则来考虑,情况则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如果把两个新闻中心合二为一,那么网络优先,还是报纸优先?究竟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呢? 8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传统的印刷产品仍旧是报社赖以盈利生存的主要产品。根据华盛顿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下属的杰出新闻研究项目(Proje ctforEx cellencein Journalism)发布的“2007 媒体状况” (StateoftheMedia)报告,纸媒要依靠网媒支撑尚需时日。 事实显示,大多数在线媒体业务带来的收益只占纸媒业务收入的一小部分,因此该报告称,
15、“看来网媒业务要想带来报业总收入一半的收益,传媒业还得再等个十来年” 。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人力、财力资源上向报纸倾斜还是必然的选择。 但是,作为核心产品的报纸的发展落后于数字化产业的脚步,如果网络业务保持这种飞速发展的态势,那么在线媒体业务可能反客为主,最终支撑起报纸产业的发展。生产重心可能会渐渐转移,每天出版各种形式、多盈利点的多媒体产品,最后,出版一份印刷刊物,兼顾某一阅读层面“特殊”的读报需要。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总体来说欧美报业市场的下滑更加明显,其管理经营者将资源更多投向网络等其他新传播手段的紧迫感更为强烈。相对而言,亚洲许多报业市场依旧处于上升中。比如说印度市场,由于近年来
16、的经济发展,还不断有新的报纸诞生,所以向多媒体过渡的紧迫感并不强烈。 一体化多媒体新闻中心面临的另一个困境在于:怎样才能同时满足当地及全国读者的需求?对于很多报纸网站来说,大部分在线读者来自全国各地,而绝大多数的报纸是地方性报纸,依靠报道本地相关性强的9新闻来吸引读者。在内容的生产上,如何平衡在线读者的需要和报纸读者的需要就成了一个难题。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随着 Web2.0 突飞猛进式的发展,网页的互动功能大大增强,Web2.0 的工具丰富了受众的体验,使读者能够参与新闻的制作和筛选,这也意味着报纸采编的封闭系统可能慢慢地不得不向开放系统转化。这一转化会如何影响多媒体新闻中心的运作,还有待
17、时间来验证。 一体化多媒体新闻中心的出现还未满第一个十年,各家报社都还处在实验探索阶段,不同机构对“一体化” 、 “多媒体”的理解和执行也各有其方法,所以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各种模式肯定都需要不断在调整中适应新的形势。对于新闻机构而言,信息的采集方式,聚合方式,信息的把关和制作,以及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总和起来,这才是价值的所在。 这是一个变化的年代,没有人知道未来的新闻中心会是怎样,但只要不断从成功中取得经验,从失误中汲取教训,就能继续前进。我们需要倾听行业信息,同时还要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并从同行那里学到最好的实际经验。但是,坚持自我发展方式也很重要。最好的策略就是像华盛顿邮报公司那样, “试验,试验,再试验,直到找到可行的方法为止” 。(作者系上海日报副总编辑) 10注释: 潘玉鹏:把报纸编辑部改造成多媒体新闻信息平台 , 青年记者2008 年 1 月刊 陈婉莹:传统报纸媒体如何应对网络媒体的新挑战以美国报纸网络版的变革为例 , 新闻记者2007 年 11 月 喻国明:传播的力量与话语权的构建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十届“文化讲坛”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