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会“唱对台戏”市民王先生申请新办一家企业,从去年 3 月开始,先后跑了一年零一个月。其间,因为手续不全造成违规 ,还不得不交了几万元的罚款 。今年 4 月,营业执照总算是拿到了,但王先生已是身心疲惫。 ”6 月 2 日,泰州晚报以办个企业咋就这么难为题,拉开了“化解办事难”系列报道的序幕,矛头直指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和乱作为。 这组系列报道先后刊发 30 多篇文章,内容涉及“行政审批效率不高”、 “环保许可证难办” 、 “社保办事流程繁琐” 、 “机关工作人员上班打游戏”、 “部门公开电话成摆设 ”一时间,报社热线电话不断,许多读者来电称赞晚报“捅得好” ,帮老百姓“出了气” ;相关部门更是闻
2、风而动,有的上门来说情、有的拍桌大吵,更多的是连忙拿出整改措施,希望改善部门形象。泰州市委书记专门作出 400 多字的批示,要求全市机关部门举一反三,化解办事难,提升作风建设水平。 舆论监督难,地方媒体的舆论监督更是难上加难。尽管近年来各地各级媒体的批评性报道有所增加,但蚊子好打,老虎难碰。 按行政级别,泰州晚报是一个副处级单位,以往对上级机关部门只有执行,不谈监督,对同级机关部门多说好话,少有批评,对下级机关部门的监督也是大多力不从心。 而此次“化解办事难”系列报道,泰州晚报点名批评了一批正处级的机关部门,可以说不仅是打了“老虎” ,而且打了一群“老虎” 。从其2结果来看,系列报道得到了上级
3、领导的支持,同级机关部门的理解,也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这让我们看到了地方媒体舆论监督的空间其实也很大,关键是要学会与地方政府唱“对台戏” 。 这里所谓“对台戏” ,就是批评报道。但这不是故意找碴,存心对抗,而是出于善心履行媒体的责任,善意地提出批评,促进工作的开展。 “对台戏”不好唱,特别是在双方地位、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我们经常看到,各地党政部门利用手中的权利,对媒体记者横加干涉,运用种种手段扼杀对自己不利的报道,媒体也只能是“一声叹息” ,无可奈何。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从法律上讲,舆论监督是宪法保护的公众权利,新闻媒
4、体是代表公众对政府机关部门进行监督的。但从实际情况看,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这个监督权是把双刃剑,用不好的话,也会伤着自己。财政局管你的钱,你敢曝光,明天就扣下你单位的拨款;工商局管你的广告,你敢曝光,当即就下罚款通知单;社保局也是不能碰,你今天曝光,明天就说不定会“违反” 劳动法“对台戏”如何唱好,学问很大。泰州晚报这一系列报道过程中,主要做到了以下三点。 一是找准调子要找准舆论监督的切入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关注的结合点。这个点找准了,媒体与政府机关部门的“对台戏”就唱对了。 “化解办事难”系列报道,针对的是政府部门办事难的老问题。之3所以从这一问题着手,是因为近年来随着泰州经
5、济的不断发展,部分机关工作人员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很有怨气;再有,泰州市委、市政府近一段时间,倡导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加快发展” ,并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泰州作贡献”的主题教育活动,狠抓机关作风建设。 可以说“化解办事难”是百姓的期盼,也是政府的目标。泰州晚报抓住机会,及时介入,推动了部门作风的改变。 二是唱准曲子舆论监督要稳、要准, “要打人自己先要站好脚步” 。“化解办事难”的报道中,我们首先力求客观真实,其次是注意分寸,留有余地。 客观公正是舆论监督的基础。此次系列报道,我们选择了业务能力较强的几名骨干记者组成报道小组,认真采访,严格把关。其间,被曝光的部门有二三
6、十家,篇篇报道准确无误,被曝光单位也无话可说。 注意分寸是指舆论监督的艺术。被曝光的是政府部门,如何掌握好火候很重要。火小了起不到作用,火大了饭就糊了。 “化解办事难”的系列报道中报道了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玩游戏。 几天后,记者再次暗访该中心时被工作人员发现。他们围住记者辱骂,有关负责人还以“中心常有小偷光顾”为由将记者滞留在办公室一个多小时。 这件事让我们很气愤。当时,报社不少同志认为应“以牙还牙” ,继续加大力度,让该服务中心彻底曝光。但我们最终选取择了和解。 4我们认为该中心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之所以做出如此失当的行为,正是因为我们的报道起到了作用,刺到了他们的痛处。而我们
7、的舆论监督,不是为了让谁出丑,让谁难堪,而是为了指出问题、解决问题。目前,指出问题的目的已经达到,下一步就是促进该中心积极解决问题。 我们一边安排记者尽快写稿,一边与该中心负责人联系, “张弓待发”。当晚该中心负责人来到报社,解释情况并道歉,同时拿出了积极的整改措施。最终后续的曝光稿件没有见报,但事情有了圆满的结局。 三是形成合唱“对台戏”不单是媒体与被监督对象之间的事,而是应该动员各方面力量介入,推动问题解决,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 在这次系列报道中,我们注重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策划。 1.吸引广大读者参与通过网络、热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充分让读者说话。 “办事难”的话题在报纸上刊出后,立即引发
8、读者热议。 我们在网上开辟专门的论坛,让网友畅所欲言,适时将读者来电、来信整理刊出,并配发评论,引导大家继续深入探讨。在几经大讨论后,我们又邀请相关人士座谈,渐渐将各种声音汇成一个强音,使整个报道形成了高潮。 2.依靠“强势”部门“化解办事难”系列报道推开后,我们主动与泰州市的“作风办” 、 “主题办”等行风建设部门联系,邀请他们参与。这些部门都积极支持,并在本报的策划下,发出相关倡议,号召广大机关干部解放思想,加强服务。同时,对被本报曝光的部门单位,督查整改。 “强势”部门的加入,让整个系列报道更为顺利进行。 3.引导被监督部门整改“化解办事难”关键是在化解。如何让被曝5光的部门单位积极整改,变“坏事”为“好事” ,是我们这次系列报道的重点。我们注意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保持“高压” 。我们对“办事难”的曝光是连续的,问题不解决,坚决不收兵;二是查找原因。为啥会“办事难” ,我们通过读者声音、专家访谈,帮助相关部门解析问题,查清原因;三是督促整改。与泰州市“作风办” “文明办” “主题办”等单位配合,督促被监督单位整改。 (作者单位: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