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文钱成就盐务总商鲍志道简介: 鲍志道(1743-1801),原名廷道,字诚一,自号肯园,生于乾隆八年(1743 年) ,是安徽歙县棠樾村人。20 岁后独资为盐运商,出任两淮总商 20 年。拥资巨万,热心公益慈善救济事业,堪称为中国古代“义商”的表率。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大大褒奖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 徽州歙县棠樾世居鲍姓大族,乾隆年间族中有位少年奇才名叫鲍志道,他自幼读书,按他父亲的意思是要他日后参加科举考试走做官之路。但是,父亲虽业商但不善积财,家境并不宽裕。于是在 11 岁时,志道便中断学业,走上经商之路。 怀揣一文钱闯天下 由于家贫,出门时志道身无分
2、文。母亲便从箱柜底层拿出一直珍藏着的志道婴儿时的襁褓,将襁褓的虎头帽上配镶的那枚“康熙通宝”铜钱取下,给志道随身戴上,告诉他说:“儿啊,这可是我们家仅剩的一文铜钱了。今天给了你,咱家的兴旺就要看你了啊!”志道眼含热泪,珍重地将这一文钱收在内衣夹层的口袋里,下定决心绝不让母亲失望。2(他想到母亲身体不好,弟弟又在读书,感到身上的担子很沉很沉) 志道几乎是一路乞讨到江西鄱阳,路上的辛苦自是不必说了。到鄱阳后,一边帮人打工,一边学习会计。会计学成后,也积了一点钱,他离开鄱阳,来到浙江金华。在金华,他利用身上积攒的钱开始做些小生意,为寻找更好的市场,他从金华又到扬州,从扬州又转徙湖北,不断奔波,但始终
3、未能找到一块立足之地。 20 岁时,志道又一次来到扬州。10 年的商场奔波,他逐渐成熟起来。“列一百二十行经商财货,润八万四千户人物风流” ,扬州自古繁华,明清时期更是聚集了一大批富商巨贾,且徽州人占一大半。扬州的繁华,令志道目不暇接,他决心在此地一展宏图。 也是该他时来运转,这时一位歙县大盐商急需招聘一名经理,要求是能吃苦耐劳、精于核算。学过会计的鲍志道抓住机会,前去应聘。然而,这位大盐商在招聘中,出了一道让人意想不到的试题。第一天面试之后,大盐商命伙计给每位应聘者一碗馄饨,说算是犒劳。吃完后,大盐商让各位回去准备第二天考试。孰知,第二天盐商出了这样的几道题:请回答昨日你所吃的馄饨共有几只?
4、有几种馅?每种馅又各有几只?应聘者被这样离奇的试题弄得目瞪口呆,有的摇头苦笑,有的后悔不已。然而鲍志道凭他 10 年从商的经验,昨日就预料了那碗馄饨的不寻常,所以他对那碗馄饨作了细细的观察。此时应付这几道题自然是得心应手。结果不必说,他被聘用了。 聘用后,经常和商场行家打交道,由于他肯于吃苦,勤于学习,业务素质迅速提高。凭他超人的经营才干,盐商的经营大为起色,他自己3也得到了丰厚的报酬。 几年的积累,志道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于是辞去了经理职务,决心自己开创事业。他瞄准了盐业经营,因为,一方面盐业是扬州的龙头行业,扬州所处的盐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盐场;另一方面盐业经营利润大。这几年经理生涯,他早已
5、摸熟了市场行情,结交了许多社会各界的朋友,建立起了个人人际关系网。这些使他的事业很快走向成功,家资累至巨万。而且,凭他精明强干、处事公允、急公好义,在业界的声誉也是日益高涨。 恰好此时,清政府为了加强对盐商的控制,在盐商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盐务总商。鲍志道当之无愧地被选为总商。然而总商的角色并不好当,一方面,在政府眼里,盐商都是些富得流油的肥羊,总要想方设法进行搜刮。因此总商要代表众盐商利益与政府交涉、周旋。另一方面,他要不断解决盐商内部的矛盾,同时还要向政府反映众商人的愿望和要求。总之,总商处在政府和众盐商之间,双方谁也不能得罪,没有精明干练的处事能力是很难做到的。鲍志道担任总商,处事果断、公
6、允,深受众盐商的拥护,也得到政府的赏识,因而他在总商职位上达 20 年之久,声望显赫。 富而有仁,义善为先 盐商是扬州城内最为富裕的群体,其生活也最为奢侈。鲍志道在扬州城财富无人能及。但他在生活方面,却与一般盐商迥然有别。 扬州画4舫录中记载,志道虽拥资巨万, “然其妻妇子女,尚勤箕帚之事。门不容车马,不演剧;淫巧之客,不留于宅。 ”意思是说,虽是巨富之家,但是家里并没有雇请多少仆人,家中杂务,多由妻子儿女自己打理。家里既不养门客,也不养戏班,俭朴门风,独树一帜。 志道的妻子汪氏也是一生节俭,但她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专门在老家的祠堂宣忠堂后建了八间房屋,以为堆贮农具之用,方便族人耕作。后来又念及
7、同宗女眷的生活艰难,特意捐资购田一百亩,取名“节俭户” ,专门用来接济族中家境不好的妇女。 志道在社会公益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就方志及宗谱中的记载来看,自在扬州经商大富之后,志道在兴学、救济、河工等方面就毫不吝啬,难得的是长期坚持,一以贯之。他集合众商,创立扬州十二门义学,惠及当地。他襄助扬州的恤嫠会、兴化的育婴堂,以救济社会。歙县有两座著名的书院,一为城内的紫阳书院,一为城外的山间学院,长年失修。乾隆五十五年时,志道率先捐资,倡导同乡士绅合作重修。 歙县有一条河名曰北河,环绕县城西流到北面入江,久未疏通,因而淤塞。在遭遇大雨时,往往造成洪灾。1798 年,志道独力捐资筑堤改变水向,使河水冲刷淤
8、积的泥沙,使河道得到恢复。他还出资请工人修通棠樾至古虹桥、郑村、沙溪等处的山道,通计五十余里,在交通极其不便的山区,这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生活。志道还出资建起鲍氏世孝祠,增置族田。族田所产收益一方面用于维护祠堂开支,开展宗族活动,另一方面则是用于救济族中贫困家庭,开设族中义学等事务。在清代,国家并没有设立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主要通过宗族和其他民间组织来进行。5族中官绅及富商的捐资是宗族救济资金的主要来源。 在志道的影响下,儿子鲍漱芳也热衷于公益事业。在幼年时,漱芳就协助父亲进行盐务管理及慈善活动,得到很好的锻炼。在 1801 年志道逝世后,漱芳继承了父亲的总商职位。由于在盐政及捐输方面成绩突出,朝廷优叙封加盐运使职衔。在社会救济方面,漱芳也不输其父。1805 年,淮黄大水,漱芳倡议设厂赈济,并捐麦四万石赈济灾民。又捐银六万两疏通芒稻河,解决了扬州的水患问题。又捐银五千两疏通沙河闸及其他河道,使扬州之盐运水道因之通畅。 从不名一文的穷少年到富可敌国的大盐商,鲍志道实现了无数徽州人向往的经商之梦,也成为徽商的杰出代表。而今,扬州的繁华之梦早已消逝,但在故里的黑瓦白墙、青山绿水之间,在父子同铭的慈善牌坊上,他的财富故事在人们的心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