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史料引发的思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3629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则史料引发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则史料引发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则史料引发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则史料引发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则史料引发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一则史料引发的思考刚毅(18371900 年),字子良,晚清满洲镶蓝旗人,以笔帖式累迁刑部郎中。谙习例案,曾任江西按察使、广东布政使、山西巡抚等。光绪二十年(1894)召授军机大臣,补礼部侍郎。光绪二十四年(1898)为工部尚书、协办人学士。反对戊戌变法尤力,政变后曾监斩六君子。义和团起,清廷令刚毅、赵舒翘驰往近畿解散,但其复命之时则汇报朝廷谓义民可用,于是有抚团政策的出台。及“联军入犯,两宫西狩,刚毅扈行至太原。车驾欲之西安,又从。道遘疾,还至侯马镇,死。 ”(清史稿?刚毅) 费行简所著的慈禧传信录中有一则材料记载了刚毅守旧的言行,谓刚毅在戊戌变法时“痛心疾首于新政,必欲罢之始快” ,在西

2、太后前声称要恢复八股、弓矢,谓“有藤牌地营,则枪炮不足畏,能徒手相搏,则洋人股直硬,申屈弗灵,必非我敌” 。以后诸多史料也都沿用此说。这则史料留给后人的看法是刚毅愚顽不堪,甚至在戊戌变法时期还依然误认为洋人的腿不能自由伸屈,且看不到西方先进武器的威力。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拟从其他材料人手以深入阐述该则史料,以加深人们对刚毅以及晚清守旧派的认识。 刚毅乃清朝政府守旧官员之典型,其固执守旧,顽固反动,戊戌变法时期曾纠结满洲贵族反对变法,打击维新势力,离间光绪皇帝与西太后的母子关系,竭尽挑拨之能事,唆使西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2于瀛台。因此,他的确是反动的守旧派之代表人物。但是,学界对戊戌变

3、法时期刚毅思想落后的描述却大都以刚毅曾经说过的“有藤牌地营,则枪炮不足畏,能徒手相搏,则洋人股直硬,申屈弗灵,必非我敌”这句话为依据来抨击刚毅,导致了后人对其认识的模糊。 尽管刚毅识见不高,他反对改革封建等级制度,反对西方的民权、平等观念,试图维护满洲贵族的既得利益。但笔者认为,综合刚毅的言行,费行简慈禧传信录中所述的刚毅对于西方人身体特征的这种错误看法应该不是发生在 19 世纪后半期。因为在戊戌变法之前,刚毅曾经邀请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至其家会晤,李也曾回忆谓其第一次见到刚毅是 19 世纪 80 年代刚毅时任职于山西的时候,可见即便此时的刚毅对西方的认识尚停留在非常浅薄的阶段,但至少不会对西方

4、人的身体特征有如此误解。因此也不难判断出,很可能刚毅曾经说过此类之话,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他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到了戊戌变法时期,他应该早已改变了先前的这种错误观念。而因为其在戊戌变法时期的反动,其对立者欲抨击其思想之守旧,就将其老底也抖出来,以加大攻击力度,故而使得时人及后人对其评析有所失误。如若仅从他曾经说过这句话就以此来判断其守旧,则有失偏颇。如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尚且曾对英国人有“腿足缠束紧密”故“屈伸皆不便”的误解,那么其他人在当时有这种看法也属情理之中了,故而刚毅早期发表这种言论也不足为怪。这只能说是反映了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的国人在国门初开之际对西方的模糊肤浅之认识。既然当时整体的社会

5、状况是如此,则不足以作为攻击刚毅守旧的依据。 3同时,到了 19 世纪后期,刚毅无疑也认识到了西洋军火的优越性和巨大的威力。这可以从与刚毅关系密切的李秉衡和徐桐等守旧派成员对西洋军火的态度之中判断出来。李秉衡在光绪二十年(1894)奏提正款购买外洋枪炮片一疏中曾提到“非急购西洋新式快炮快枪无以制敌” ,徐桐也有相关的言论表明其对西洋军火先进性的承认,建议朝廷效仿西方加强制造。由此可见,从整体上来看,当时守旧派在对西方军火器械方面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何况刚毅曾任兵部尚书,依据其平日之所见所闻也不会漠视西方枪炮之威力,而且如其否认西方枪炮之威力,那么以其兵部尚书之地位也会有反对引进西方武器

6、军备的相关言论,其反对派一定会将此种言论罗列出来,而不仅仅限于“有藤牌地营,则枪炮不足畏”之说,可见该说法并不能说明刚毅否定西方军火的威力,而是说他非常强调传统兵法战术的重要性。 强调传统兵法的言论在当时颇有市场。戊戌政变后, 申报于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曾经刊登了一则论说记客述藤牌可御火器说 ,谓“滕牌可御火器” ,与刚毅的观点十分相近。在戊戌政变后守旧派统领朝政之际,该文很有可能是声援刚毅等守旧派的言论。其文谓:“今之变兵制、练洋操者,莫不曰:聘请洋匠、仿造火器,为当今之急务矣。夫火器,西人之长技也。师其长技无论其不能及,即或及矣,而以刚制刚,以利制利,此必败之道也。避其所长,攻其所短,无

7、不如意。如今之西人利在海战,我宜拒之于陆;利在火器,我宜急求御火之法。御火之法,则以藤牌为最善。 ”接着作者列举了康熙年间清朝与俄国作战时的情况,论述当时军队就是以藤牌官兵战胜俄国的先进火器的。其言谓:4“圣祖之意亦以罗刹善用西瓜枪炮、鸟枪等火器为害甚烈,故重用藤牌以避其锐” ,而最终“成此长驾远驭之规也” 。虽然“今泰西火器”以及种种新制之枪炮,与昔日的俄国不同,威力更大,但不可否认“陆路接战之时,重用藤牌,操练娴熟,尚可冀其得力。 ”原因在于其能避西方新式军火的锋芒,具体表现在:“火器远固可及,近反无用。而藤牌随滚随进,则因其进速而不易于近敌也,此其可避者一。火器高则可中,低又无用,而藤牌

8、能跪能伏,则因其势低而可暂挫其锋也,此其可避者二。又药弹之出多系径直,而宋张威藤牌散星阵,聚守散杀,变化莫测,可使其枪法眩乱,而我有薄人之势也,此其可避者三。 裴氏广州记称藤性软滑,无物可比。滑则火弹虽猛,必不能炸,几更酌加几层薄绵,则尤御之多术矣,此其可避者四。及至薄近敌军,短兵乱斫,虽有利器则已魄动神丧,委而去之,反为我用矣,此其可避者五。有此五善,尚可疑其迂阔而谓必不可用乎?”作者进一步论述,拥有先进武器而战败的事例屡见不鲜, “如南宋之季,金人以之守汴,史所载火器之利殆与今不相上下,而率至于亡。明季,汤若望在李建泰山军中多有制法兰西枪炮者,而亦无救于事。观于此事,益可见火器之不可恃”

9、。故其得出结论:“若能师圣祖之遗制,求祖制之善术,避其所长,彼其不能,护其所短,我乃可以呈其所长。从古名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皆用此道以成大功。然则泰西火器虽甚精良,我奚惧哉?” 不难看出,这段文字附和“有藤牌地营,则枪炮不足畏”的看法并作了进一步阐述。由此可知,为应对西方坚船利炮等先进武器,刚毅等守旧派试图从传统战略战术中寻找御敌之术,他们坚信在传统的战略思5想中能找到有效的应敌之术。虽然他们并不否认西洋先进武器的威力,但他们更迷信传统战略战术的威力与灵活性。他们往往迟疑于向西方学习,总是试图去从传统中找寻解决新问题的办法、找到克敌制胜的战术。但遗憾的是,他们不知道,从中国古代战争中总结出来的传统战略战术,在近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已经很难找到生存空间了。因此,归根结底,刚毅等人并未能看清楚世界的形势和时代发展的方向。尽管他们为适应新的局势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小步,在被动中开始接触西方文化与西方人,但他们很难突破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因而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奋进于时代浪潮中千帆之侧畔的沉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