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用好我们的话语权新闻记者杂志从 2001 年起每年都推出十大假新闻盘点,评出来的假新闻不仅受到新闻从业者的关注,也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作为一名普通的新闻工作者,每次看到这个盘点,就会在心中敲响一次警钟。 现在媒体竞争极其激烈,各种传播渠道见缝插针,多如牛毛。在这种背景下,公众对新闻信息总是有选择性的。媒体要生存,就要抢新闻、挖新闻,追求报道的轰动性和可看性,如果没有踏实的作风,没有犀利的眼光,没有严格的规范,一不留神,就可能成为“假新闻”的制造者或传播者。 那么,如何对待“假新闻”这把悬在媒体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作为一个从业十年的记者,我觉得有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恪守自己的报道
2、原则,深入现场,洞幽察微,慎思明辨,把假新闻堵在采访阶段。记得我刚进入报社时,参与了对支教安徽的下岗女工查文红的报道,当时我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从上海到砀山,从查文红的家人、学生到她所在居委的干部、以前的同事,甚至丈夫单位的同事都进行了采访。积累了几十万字的素材,最后成文,每个细节都非常真实。可以说,这次采访是我进入媒体的“第一。课” ,在以后的工作中,也特别重视对于事件真实性的现场调查和核实。虽然现在信息技2术发达,但我很少采用电话采访方式,而是尽一切可能到达新闻现场,与当事人面谈,这也是解放日报一个优良传统。 其次是不跟风、不炒作,对新鲜事物有自己的判断与观点。数年前,上海出现了“平价药
3、房”这一新鲜事物。刚出现时,有很多反对的声音,认为其用低价扰乱了市场、误导了百姓,是不正当竞争。对此,我对上海和外地多家平价药房进行了走访,对百姓和医药专家、经济学者都进行了大量访谈,通过多篇报道分析“平价药房”的利弊,探讨推进医药零售市场向良性竞争的方向改革,尽管这些报道可能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却因大量的事实与数据,获得了公信力。 第三是严格把关,常敲警钟,对各种消息源要注意核对。记者的消息不一定全部是现场采访所得,而可能是通讯员供稿、网络采访或传稿、采访对象提供等。尤其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网络舆论的力量也从虚拟走向现实,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它既可以是消息的源头又可以是消息的传播渠道,对
4、此,我认为首先是要有开放的态度,善用网络;其次,对来自网络的信息尤其要注意网下核对,警惕“假新闻”的产生。 第四是加强理论修养,提升政策水平,丰富知识结构,开阔眼界视野,做到“耳聪目明” 。2007 年, 科学杂志公布了皮肤细胞可转化为全能干细胞的重要论文,因为第一作者是一位华人女科学家,所以国内许多媒体进行了报道,很多人称此项技术“将获诺贝尔奖” 。对此,我先3是阅读了论文全文,还联系了这位女科学家及其在美国的导师,以及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两位在克隆与干细胞方面比较权威的科学家,了解了这项技术的地位与影响,证实“诺贝尔奖”完全是无稽之谈。我印象很深刻的是,这位女科学家在邮件中告诉我:诺贝尔奖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大家更应该关注我们的研究将在什么程度上改变未来的医学,而不是这些无稽之谈。 以上 4 条都是操作层面的一些做法,最重要的是,新闻工作者要明白自己所处岗位的巨大责任,这是基本的前提。我们应该经常自问:作为一个记者或编辑,我们拥有采写、报道和评论新闻的权利,用时髦的话来说叫话语权。但如果把这种权力看作是属于个人所有,用与不用、怎么用要取决于自己的喜好或者利益取向,而不看作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是社会功能的体现,就是记者对自身定位认识的严重错位。任由这种错位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把关不严、是非不分以及为了自身利益故意造假的行为,导致假新闻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