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土保持学复习题 水土流失: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水分和土壤由原来的位臵转移到 其他位臵的现象。 水土保持的含义: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2 域的含义:河流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集水区域 流域水量平衡方程、P=R+E+S: 3 径流系数() 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深度 R 与相应的降水深度 P 之比, =R/P 4 蒸发系数() 某一时段内的蒸发深度 E 与相应的降水深度 P 之比, =E/P 5 降水历时、是指一次降水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6 降水时间、是指对应于人为划定时段内某一降水而言的时间长度。 7 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8 下渗、:下渗
2、是指水分通过土壤表面垂直向下进入土壤的运动现象及过程 9 下渗能力(fP):在充分供水(或地面有积水) 条件下的下渗率,又称下渗容量。 10 稳定下渗率的含义:下渗进行到一定程度趋于稳定的下渗率。 11 下渗的物理过程 :渗润阶段 渗漏阶段 渗透阶段 12 径流、径流深度、径流模数的含义 径流:落到流域表面上的降水经地表和地下汇流后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径流深度 :是指径流总量在整个流域面积上的水层深度。 R=W/F 单位: mm 径流模数 是指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M=Q/F 13 泥沙的粒径、即以相等颗粒容积球体直径(称等容粒径)来表示的泥沙颗粒大小。 14 泥沙颗粒级配的
3、含义 粒径不同的泥沙颗粒在泥沙群体中的比例和分配。 15 水流挟沙能力含义及特点 含义:含泥沙的水流通过河道时既不冲刷也不淤积时的挟沙量。 16 影响水流的挟沙能力的因素: 断面平均流速、水力半径(过水断面面积与湿周之比) 、悬沙粒径及泥沙的平均沉降速度等因素有关。 17 冲淤平衡的类型及特点 (1)纵向平衡 :衡就是来水含沙量与河(沟)段挟沙能力的平衡问题, 一 般包括不冲不淤平衡和冲淤平衡两种情况。 (2) 断面平衡 : 断面平衡就是床面上水流的作用流速,与床面土质的抗冲能力,以及断面内的横向输沙,都能互相平衡,不致引起断面形状的改变。 (3)平面平衡 : 平面平衡主要指的是游荡型河流的稳
4、定问题。 18 林冠截留作用、 指降水到达林冠层时,有一部分被林冠层枝叶和树干所临时容纳,而后又 蒸发返回大气中的作用。 19 截留率的含义 降雨时段内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水量之比 20 影响林冠截留量的因素 (1)林冠特性 林冠结构:重叠多、孔隙少,截留量多 枝叶量:多少 湿润程度:干湿 树种:针叶灌木 软阔 硬阔 (2)雨量、雨强 雨量与截留量呈正变关系但非直线性; 雨强小,截留量大,反之,截留量小 21 林冠截流的水土保持作用 增加大气湿度 直接消减径流量 改变林下降雨的雨滴动能 相对延长降雨历时 22 土壤侵蚀的概念 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 搬
5、运和沉积的过程。 23 外营力作用 1、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就是指矿物、岩石在地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所产生的一 切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在大气及生物影响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2、剥蚀作用 剥蚀:在各种外营力作用下,地表被破坏,并将破坏后的物质搬离原地的过程,称为剥蚀作用。 3、搬运作用 风化剥蚀后的碎屑物质,随着各种不同的外营力作用转移到其它地方的过程称为搬运作用。 4、堆积作用 被搬运的物质由于介质搬运能力的减弱或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或在生物活动参与下发生的堆积或沉积,称为堆积作用或沉积作用。24 土壤侵蚀量 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称土壤侵蚀量 1. 层
6、流和紊流 层流:水质点间互不混杂,做有序运动的流态。多存在于高含沙量水体、水库。 紊流:水质点间相互混杂,做无序运动的流态。 2. 按泥沙运动状态对泥沙的分类(1) 悬移质(简称悬沙) 含义:指悬浮在水中的泥沙。 颗粒微小,悬浮在水流中,随水流向前运动。 (2) 推移质(又称底沙) 含义:指在离河床床面不远的范围内运动的泥沙。 一般粒径较粗,不能在水中悬浮。 (3)床沙 含义:组成河床的泥沙是床沙。 床沙和底沙不同,其在河床上相对静止,其颗粒要比底沙更粗一些; 悬沙、底沙、床沙可以相互转化。 25 土壤抗蚀性 含义:土壤抵抗径流对其分散和悬浮的能力 土壤愈粘重,胶结物愈多,抗蚀性愈强; 含腐殖
7、质多的土壤抗蚀性强。 26 土壤粘结力含义 含义:土壤对水蚀动力分散和搬运的抗剪切力。 其大小除与土壤类型、机械组成、有机质含量、土体密度等因素有关外,土壤中生物种类、含量(主要是根系) 、分布对土体抗剪力的大小影响也十分明显。27 水流侵蚀作用方式1、下蚀 2、侧蚀 3、向源侵蚀 28 风力侵蚀的含义 由于气流的作用使地表物质脱离地表被搬运的现象及气流中颗粒对地表的磨蚀作用。 29 沙丘类型、主要特点 A 固定沙丘:植被覆盖率一般在 40,丘表风沙活动不很显著 B 半固定沙丘:植被覆盖率在 15一 40,丘表流沙呈斑点状分布,有显 著风沙活动 C 流动沙丘:植被稀疏、覆盖率在 15以下,甚至
8、丘表完全裸露,风沙活动极为显著。30 风沙区基本特征 (1)气候干旱、雨量稀少 (2)植被覆盖度低、风沙活动频繁 (3)风沙危害严重 31 临界风速与起沙风 地表风力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地表沙粒脱离静止状态开始运动时的风 速称为临界风速或起动风速。 风速大于起动风速的风称为起沙风。 32 沙粒运动形式及主要特点据观测研究,风沙流中沙粒依风力大小、颗粒粒径、质量不同而以悬移、跃移、蠕移三种形式向前运动。 1、悬移 当沙粒起动后以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而不降落,并以与风速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时称为悬移。悬移运动的沙粒称为悬移质。 2、跃移 沙粒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地表进入气流后,降落到沙面时有相当大的动
9、能,能使其降落点周围的一部分沙粒受到撞击而飞溅起来,造成沙粒的连续跳跃式运动,沙粒的这种运动方式称为跃移,跃移运动的沙土颗粒称为跃移质。 3、蠕移 沙粒在地表滑动或滚动称为蠕移,蠕移运动的沙粒称为蠕移质。 33 风蚀作用、风积作用的含义 1、风蚀作用 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物质的吹蚀和磨蚀作用,统称为风蚀作用。 2、风积作用 风沙流运行过程中,由于风力减缓或地面障碍等原因,使风沙流中沙粒发生沉降堆积时称风积作用。 34 块体的稳定与 K 的关系 K抗滑阻力/下滑力=(Ntg+CA)/T 当 K1 时,岩体或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当 K1 时,岩体或土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当 K1 时,岩体或土体是稳定
10、的。 工程上一般采用 K23 为安全稳定系数。 35 泥石流的定义、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泥石流的发生特征 泥石流的定义 发生于山区沟谷或坡地上,由暴雨、冰雪融水所引发的,含有大量黏土、泥沙、砾石具有巨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形成条件 要有充分的水源 地形条件 泥石流发生特征 1、突发性和灾变性 2、波动性和周期性 3、群发性和强烈性 4、季节性和降水高峰同步性 5、夜发性 36 冻融作用的表现形式、冰川侵蚀作用、冰川侵蚀方式 一 1、融雪径流侵蚀 2、沟壑冻融侵蚀 3、寒冻石流 4、冻融风蚀 5、冻融泥流 、 二 冰川侵蚀作用 冰川具有很强的侵蚀力。纯粹的冰侵蚀力非常有限。而冰川极强的侵蚀力主要依
11、赖于所夹的坚硬岩块,与冰川一起运动,在强大的挤压下而表现出巨大的侵蚀作用。 三 冰川的侵蚀方式可分为拔蚀作用和磨蚀作用。37 岩溶侵蚀、岩溶作用机理 岩溶侵蚀是指可溶性岩层在水的作用下发生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伴随有塌陷、沉积等物理过程而形成独特地貌景观的过程及结果。 1、流水的溶蚀作用 2、流水的冲蚀作用 3、植物岩溶作用 38 地形与土壤侵蚀 1、土壤侵蚀 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39 植物固沙功能 植物固沙: 是通过封育和栽种植物等手段,达到防治沙漠,稳定绿洲,提高沙区环境质量和生产潜力的一种技术措施。 40 水土保持工程的含义
12、、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类型、山沟治理工程主要类型 一、水土保持工程的含义 水土保持工程:是应用工程学原理,为防治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水土流失,充分发挥水土资源各项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而修筑的各种建筑设施。 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类型 我国水土保持工程分为四种类型: 山坡防护工程山沟治理工程 山洪导排工程 小型水利工程 山沟治理工程 防止沟头前进、沟床下切、沟岸扩张,减缓沟床纵坡。 调节山洪洪峰流量,减少山洪或泥石流中固体物质含量,疏导山洪,减轻对沟口的冲积危害。 41 水土保持林的效应 (一)固持土壤 (二)改良土壤 (三)提高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 42 农田防护林含义 农田防护林是以抵御自然灾
13、害、改善农田小气候、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高产稳产为主要目的,将具有一定组成和结构的树种成带状或网状配臵在田块四周所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43 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应 (一)对气流结构的影响 (二)对风速及风动能的影响 林带背风面的有效防护距离一般为 20-30H 时,风速可以降低到空旷地区风速的25。 (三)林带的遮阴作用 林带遮荫的时间和范围在冬季最严重、春秋其次、夏季最轻,南北走向的林带其东西两侧的遮荫时间相同;东西走向的林带北侧遮荫。(四)林带对总辐射的作用 (五)林带对气温的影响 (六)林带对蒸发蒸腾的影响 (七)林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4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的主要类型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
14、措施的范围很广,包括大部分旱地农业栽培技术,其中水土保持效果显著的部分按作用可分为:以改变小地形增加地面糙率为主的农业技术措施;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农业技术措施和以增加土壤抗蚀性为主的农业技术措施等 3 类。 45 耕作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一)耕作措施对侵蚀过程的影响 1、延缓径流汇集,分散径流 2、沉积泥沙,减少径流携带的固态碎屑物质量 46 水土保持监测的作用 1、成为水土保持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判断水土保持治理是否符合标准,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为完善、提高水土保持管理体系,提高水土保持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2、为项目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通过监测建立本底信息库,为水土保持及其他项目建设的评估、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等提供基本资料。 3、为水土保持评价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动态监测体系,可以客观、准确、及时地反映出不同治理措施及其配臵的影响范围、效益和成果。 4、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提供依据 通过监测提供的数据,为水土保持执法公正、公开、科学、规范提供保证。 5、为水土保持宣传提供新途径 47 水土保持规划的作用 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2、确定合理的治理措施,有效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3、制定改变农业生产结构的实施办法和有效途径 4、合理安排各项治理措施,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进行 5、分析和估算水土保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