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措施姓名:陈 发指导教师:郑子成学号:20110043班级:土管 11-03摘要: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甚为严重,在北方土壤沙漠化的速度在不断增加,很多城市不断遭受沙尘暴的侵袭,这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土流失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不仅使水土资源受到破坏、生态环境退化等,也是造成区域贫困的主要根源。而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后,主要对我国水土流失现状、造成的危害等方面做分析,并提出防治水土流失的一些措施。在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危
2、害,做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水土流失 环境 危害 防治引 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物质资源与农业生产基础,也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人类在对土地进行利用改造的同时,也对土地资源造成了直接的破坏。对土地资源造成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开垦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及土壤污染等,其中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地资源矛盾十分突出,再加上我国水土流失严重,使有限的耕地在质量上下降数量上减少,造成农村、山区贫困落后,阻碍了我国农业甚至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1 水土流失的成因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我国水土的成因有
3、自然地理因素,也有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因素。在自然地理方面,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 1/3,由于地势起伏与坡度的关系,地表层的土壤颗粒很容易被地表径流带走而流失。另外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国家,水旱季节交替明显,降雨及暴雨多集中在夏秋季节,这种气候及降雨特点不利于稳定植物的生长,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强大的自然营力。在社会经济因素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历史农业国,拥有悠久的垦耕史,再加上历代的大兴土木乱砍乱伐,使其地区的自然植被稀少,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加剧创造了条件 2。2 水土流失现状2.1 水土流失总体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全国几乎每个省
4、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依据土壤水蚀调查方法,水蚀的严重程度分级指标(见表 1),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 世纪 90 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面积 356 万 km2,其中:水蚀面积 165 万 km2,风蚀面积191 万 km2,在水蚀、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 26 万 km2。在 165 万 km2 的水蚀面积中,轻度 83 万 km2,中度 55 万 km2,强度 18 万km2,极强 6 万 km2,剧烈 3 万 km2。在 191 万 km2 风蚀面积中,轻度 79 万km2,中度 25 万 km2,强度 25 万 km2,极强 27 万 km2,剧烈 35
5、 万 km2。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40%3。2.2 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4个经济区域。不同的经济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的关系,各个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也不同 45。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和海南 10 个经济发达省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土流失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 3 次全国水土流失普查结果来看,在过去的 15 年期间,东部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整体有好转。东部地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由 14.
6、 29 万 km2减少到 9. 11 万 km2,减少 5. 18 万 km2,减幅 36. 2%,呈明显减少趋势。水土流失强度也明显降低,除极强度面积增加 7. 8% 外,轻度、中度、强度和剧烈侵蚀面积均明显减少,减幅分别为 43. 3%、33. 1%、14. 3% 和 26. 1%。其中水蚀面积从 13.23 万 km2 减少到 8.75 万 km2,减幅 33.9%,风蚀面积从 1.05 万 km2 减少到 0.36 万 km2,减幅 65.7%。中部地区包括河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7 省。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从 1985、1995 和 2000 年水土流失面积来看,其水
7、土流失总面积呈递减的趋势。分别由 1985 年的 43.39 万 km2 减少到 1995 年和 2000 年的34.10 万 km2 和 33.48 万 km2。在这 15 年间,水土流失总面积共减少 9.92 万km2,减幅 22.9%。从该区整体上来说其水土流失整体情况有所好转。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西藏 12 省市自治区。同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甚为严重,其土流失面积最大,为 296.65 万 km2,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 83.1%,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 44.1%。全国水蚀、风蚀的严重地区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8、其中风蚀面积占全国风蚀面积的近 80%。从 1985、1995 和2000 年水土流失面积来看,其水土流失总面积呈递增的趋势。分别由 1985 年的 286.77 万 km2 增加到 1995 年和 2000 年的 293.74 万 km2 和 296.65 万 km2。在这 15 年间,水土流失总面积共减少 9.88 万 km2,增幅 3.4%。水土流失强度除轻度面积减少 10.9%外,中度、强度、极强度和剧烈各等级的侵蚀面积均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 19.1%、0.4%、30.5%和 26.8%。在这期间,从水土流失的类型上来说,水蚀面积增加 0.98 万 km2,增幅 0.9%,从整体上来
9、看其趋势保持相对稳定;风蚀面积增加 8.90 万 km2,增幅为 4.9%,呈增长趋势。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因为西部地区为山地丘陵地带,降雨及暴雨在夏秋比较集中,进一步为水土流失创造了条件。东北地区是指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3 省。从 3 次全国水土流失普查结果来看,在过去的 15 年期间,东北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整体有好转。东部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共减少 4.90 万 km2,减幅 21.7%。其中水蚀面积共减少 5.14 万 km2,减幅 25.7%。东北地区风蚀面积较小,强度低,尚无极强度以上的风蚀发生,但轻度和中度风蚀面积呈加速增加趋势。水土流失限制了对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了环境的压
10、力,成为农村生态恶化和贫困的根源。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也明显低于其他地区的发展。在西部地区的贵州省,该省区基本处于山地丘陵地带,贵州省86 个县( 市) 行政区中,有 74 个石漠化严重的县市,几乎囊括了贵州 50 个国家级重点扶贫县和 20 个省级扶贫县。这些县市,石漠化与贫穷紧紧相连。贵州省凡石漠化严重的地方,都是全省最贫困的地方 6。2004 年 11 月 22 日,贵州都市报发布消息:“截至目前,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的约有 45 万人。”众多事实表明,水土流失与贫困之间密切相关 7。2.3 主要河流水土流失现状我国地幅辽广江河众多,流域面积在
11、1000 km2 以上的河流有 1500 多条。其中主要有长江、黄河、海河、淮河、珠江、辽河、松花江、钱塘江和闽江等 9 条流域,长江和黄河最为重要。根据泥沙输移比法和水土保持法测算江河流域多年平均土壤流失量,长江流域的年土壤流失总量为 24 亿吨,其中上游地区年土壤流失总量达 15.6 亿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多达 16 亿吨 8。3 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营养流失,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业生产;同时造成河道、水库等泥沙淤积,诱发次生灾害;此外,水土流失间接影响区域气候,加剧旱涝灾害。以下具体对水土流失造成的灾害做分析:1 ) 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结构,生态恶化,影响农
12、业生产,加剧农村的贫困,使两极分化加剧。随着水土流失,土地营养成分随之流走,土壤结构被破坏,降低土地肥力,造成土地荒漠化,石漠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降低作物产量,加剧农村贫困,激化社会矛盾,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9。上述水土流失现状中西部地区贵州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 ) 水土流失造成泥沙淤积,阻塞河道、沟渠。因泥土被冲走,土壤的吸水能力大大降低,在降水量大的季节,很容易造成洪涝灾害;而相对的旱季,土地蓄水能力降低,加剧干旱;另外,因河道、水库淤泥等原因,雨季次生灾害概率增大,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3 ) 水土流失造成水质恶化,污染加剧。水土流失所携带的大量化肥、农药等有害有毒
13、物质进入江河湖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进一步恶化,最终影响人类生产生活。4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我国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广、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造成破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水土流失的治理、防治迫在眉睫。而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必须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充分应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综合整治,从多个角度出发,各方全面用力,做好水土流失的整治工作,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 ) 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宣传工作,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并予以切实执行。同时在相关土地法律法规中,如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等中提出对土地及环境保护的规定应严格遵循,不得乱利用改造土地
14、;另外加强对农田水土流失的宣传, 避免不科学的种植造成的土地荒漠化;加强对林地、草地的保护,对滥砍滥伐、毁林造田、滥垦草地等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增强水土流失严重危害性的危机意识 10。2 ) 加大先进技术在水土流失防治工程中的应用,提高水土流失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不同原因的水土流失状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在我国农田水土流失方面主要是由于不科学的种植方法造成的。因此在农田水土流失的防治中,科学技术的引用很有必要。在土地开垦上避免陡坡开垦,对已经造成的水土流失,可以采取逐层拦截,实施小规模的水土防治工程,结合防护草皮的种植,综合治理。另一方面,推广农田安全生产科学用药,减少农药化肥
15、的使用,避免土壤板结。在荒地水土流失中,可以采用坡面覆盖工程,利用水泥加加固分层截流,同时结合草皮、植被的覆盖,利用植物的含水性保持水土实现水土防治。在对沟谷的水土流失整治中,适当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减小水流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并缩小水土流失的范围,同时在沟谷两层要加大植被覆盖率,种植护沟林,并加以固定,从根本上防治水土流失。3 ) 在生物措施上,扩大植被覆盖率,植树造林,加大对抗旱保水树种的种植,减少对自然林的采伐。同时推广种植技术,因地制宜,在种植面积较小的地区,实施大棚经济,利用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避免对不适宜耕作土地的破坏。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出产率,减少土地开垦量。在我国
16、的不同经济地区,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也有所不同。就我国的四大经济区水土流失而言,中轻度水蚀区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中部,中度水蚀区绝大部分在中西部,强度及其以上的水蚀区主要在西部地区,风蚀区基本分布在西部地区。因此防治水土流失的基本格局是东部地区以预防保护为主,中部地区要防治兼顾、综合治理、综合开发,西部地区治理难度大,应坚持综合防治。参考文献:1 崔德杰, 张玉龙.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 2004, 35(3): 366-370.2 郭然,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等. 中国土地沙漠化, 水土流失和盐渍化的原因和驱动力: 总体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
17、9(1).3 王礼先.水土保持学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4 李智广, 曹炜, 刘秉正, 等. 我国水土流失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6(1): 57-62.5 李智广. 中国水土流失现状与动态变化J. 中国水利, 2009 (7): 8-11.6 曹建华, 蒋忠诚, 杨德生, 等. 贵州省岩溶区水土流失, 石漠化受岩溶环境制约 J. 中国水土保持, 2009, 1: 20-23.7 第宝锋, 宁堆虎, 鲁胜力. 中国水土流失与贫困的关系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26(3): 67-72.8 曾大林, 卢顺光, 闫培华. 第 13 届国际
18、水土保持大会概况及思考J.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5 (2): 1-4.9 Sun L, Lu W, Yang Q, et 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estim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ased on cost-benefit analysisJ.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13, 27(8): 2709-2727.10 Foley J A, Ramankutty N, Brauman K A, et al. Solutions for a cultivated planetJ. Nature, 2011, 478(7369): 337-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