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曲规划纲要(1月8日).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116218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玛曲规划纲要(1月8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玛曲规划纲要(1月8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玛曲规划纲要(1月8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玛曲规划纲要(1月8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玛曲规划纲要(1月8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十二五”至 2020 年是玛曲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玛曲发展对改善民生、维护藏区和谐稳定、保护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省政府关于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甘政办发2009193 号)和州政府关于甘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州政办发2010116 号)的要求,编制玛曲县“十二五”至 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第一章 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条件玛曲县独特的自然地理、资源环境、区位条件、牧业经济和民族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县情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提出适宜玛曲县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必须深刻

2、认识已有的发展基础,全面分析未来发展的环境条件,找出优势、劣势所在。一、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玛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东经 10045至10229,北纬 3306至 3430。县域总面积 10190.8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3340 米。境内高山、平原相间分布,海拔较高,气候寒冷,草原辽阔,地理环境独特。(一)地形特征。玛曲县境内地势高亢,高原和山地相间。以阿尼玛卿山、西倾山两大山系主脉形成西部高山区,中南部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的山前地带为平缓丘陵地带,黄河两岸阶地宽阔。由西向东横贯全县中部的阿尼玛卿山,海拔多在 4000 米以上,最高海拔 4806 米。山前丘陵,海拔在

3、35003800 米之间。黄河沿岸滩地海拔在 3300 米左右,地表平坦,水草丰盛,亚高山草甸、沼泽化草甸等草原植被较好,素以“世界最美最大湿地草场”著称。省上有关部门进行甘肃省主体功能分区研究时,以数字地形模型(DEM)2为底图,按3000 米、3000-2000 米、2000-1000 米、1000-500 米不同海拔高度提取面积;并按3、3-8、8-15、18-25、25提取不同海拔高度上的坡度投影面积,玛曲县海拔均在 3000 米以上,是甘肃省内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地表起伏不大,坡度小于 8 度的土地面积有 4046.94 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9.71%;8-15 度的土地面积 1

4、998.44 平方公里,占 19.61%;15 度以上土地面积4145.42 平方公里,占 40.68%。全县海拔高,以山地高原为主,适宜从事畜牧业生产(见表 1)。表 1 玛曲县投影面积统计表 单位:平方公里坡度海拔 3 3-8 8-15 15-25 25 总计3000 米 3052.79994.15 1998.44 3224.4 921.02 10190.8比重(%) 29.95 9.76 19.61 31.64 9.04 100.0(二)气候特征。玛曲县属青藏高原亚寒带的半湿润地区。受大气环流和高原地貌的影响,高寒而多风雨,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全年无明显的四季之分,仅有冷暖之别。玛曲县太

5、阳辐射强烈,年平均日照时数达 2583.9 小时。各月日照数中 12 月最多,平均为 237.2 小时,9 月最少,平均为 168 小时。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多年平均气温约 1.1,全年无绝对无霜期。7 月份气温最高,平均 11.7,极端最高气温为 25,暖季 51 天,短暂而温和。1 月份气温最低,平均-9.7,极端最低气温达-30,冷季长达 314 天左右,寒冷而漫长;年平均降水量 615.5 毫米,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年平均蒸发量 1353.4 毫米,相对湿度约 62%。一般年平均降雪日数 55.4 天;年平均风速 2.5m /s,最大风速 36m/s,全年平均 8 级以上的大风日

6、数 77.1 天,最多日数达 121 天。3(三)土壤和土地资源。全县土地面积为 1527.9 万亩,其中牧业用地占96.34%,建设用地占 0.09%,未利用地占 3.4%。牧业用地在三大类土地中占绝大部分。其他牧业用地面积 2.68 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0.17%(表 2)。表 2 玛曲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单位(万亩)项目 牧业用地 牧业用地中林地 其他牧业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总计面积(万亩) 1472 47.40 2.68 1.39 51.83 1527.9比重(%) 96.34 3.1 0.17 0.09 3.4 100.0玛曲县主要土壤类型有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

7、沼泽土、泥炭土、黑钙土、暗棕壤七种土类。其中,高山草甸土分布于欧拉秀玛乡、木西合乡、欧拉乡及阿万仓西部 4000 米以上高山陡坡和西倾山部分地区;亚高山草甸土分布于欧拉乡及阿万仓乡一线以东 35004000 米的低山地区;草甸土主要分布于海拔3600 米以下的黄河冲积滩地及其支流的冲积扇上;沼泽土集中分布于曼日玛、采日玛、齐哈玛、阿万仓乡四乡及欧拉乡、尼玛镇等地的山间盆地地下水涌出地带;泥炭土集中连片分布于曼日玛、采日玛的乔科滩和欧拉的扎西滩;暗棕壤主要分布于欧拉秀玛、木西合、欧拉西部阿尼玛卿山海拔 38004200 米的高山阴坡。在各类土壤中,以亚高山草甸土分布面积最为广大。(四)植被分布和

8、生物资源。玛曲县草地植被属川西藏东高原灌丛草甸,由于气温变化的梯度较大,植被主要表现为滩地到高山植被的垂直带系列和从温性的草原化草甸到高寒草甸与灌丛的高原植被带系列,以耐高寒的中生灌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主,有 57 科、204 属、430 余种。玛曲草场总面积 1422 万亩。草地类型多样,共有亚高山草甸草地、灌丛草甸草地、高山草甸草地、草原化草甸草地、沼泽化草甸草地、沼泽类草甸草地 6 大类、11 个组、20 个草地型。亚高山草甸草地是玛曲县草地的主体和精华,主要分4布于海拔 34003900 米的中低山地、丘陵、洪积冲积滩地和河谷阶地。较常见的草种主要有蒿草属的矮蒿草、线叶嵩草、藏蒿草、异针茅

9、和羊茅等。灌丛草甸草地镶嵌分布在海拔 34003900 米的宽谷滩地、沟谷、山地阴坡。在黄河沿岸和部分河谷分布有一些灌木林地,主要有灌木林、矮生柳等。在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地有高寒针叶林,主要树种有祁连园柏、冷杉等。全县有林地面积约 47.4 万亩。 全县 53%的草场是草质优良的亚高山草甸草场,载畜能力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一倍多,属青藏高原和甘肃省天然草场中自然载畜能力较高、耐放牧性最大的草场。是驰名中外的河曲马、阿万仓牦牛、欧拉羊和中华藏獒四大优良畜种的产地。另外,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多达 199 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颈鹤、雪豹、黑颧、梅花鹿等 10 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马鹿、白唇鹿、

10、棕熊、秃鹫、金雕、蓝马鸡等 20 余种。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独特性,玛曲县具有非常丰富的植物药材资源,已知的野生药用植物有 39 科、100 属、151 种。其中分布面积较大、数量较多、经济价值较高、可以采集利用的药用植物有:独一味、红景天、冬虫夏草、玛曲贝母、裂叶羌活、秦艽、烈香杜鹃、水母雪莲花、唐古特大黄、甘青乌头、多花黄芪等20 余种,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为藏中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还盛产多种特色食用菌和“高原人生果”蕨麻等。(五)水文特征和水资源。玛曲县属黄河流域的上游地区,黄河从青海省久治县门堂乡入境,由于阿尼玛卿山的阻隔向南迂回,至采日玛、文保滩一带受南部松潘高原的阻

11、挡再次转向,在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中间向北流去,在玛曲形成“九曲黄河”第一个大弯曲部。在玛曲县境内黄河流过 433.7 公里后,于欧拉秀玛乡阿格托流入青海省。境内黄河流域面积为 8850 平方公里。黄河玛曲段的一级支流有白河、黑河、墨曲、加曲、当莫郎曲、贡曲、西科河等 27 条,二、三级支流 300 多条,黄河干5流河面最宽为 350 米,最窄为 80 米,洪水期水深 8 米,常水期水深 3.5 米,枯水期水深 1.5 米。黄河在青海省吉迈站径流量为 38.91 亿立方米,从玛曲县欧拉秀玛乡境内再返回青海省河南县时,出境水量为 147 亿立方米,玛曲段增加达108.1 亿立方米,占黄河源区总径流

12、量(184.1 亿立方米)的 58.7%,因而玛曲被誉为“黄河蓄水池”和“高原水塔”,对黄河水源具有特殊的涵养作用,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功能区。因此,对于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玛曲县域内河流、湖泊密布,玛曲湿地是青藏高原湿地类型中保存最完好、状态最原始、特征最明显、物种资源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高原沼泽湿地,是全国十大高原湿地之一。湿地总面积 315 万亩,范围涉及县域内多个乡(镇、场)。面积较大、特征明显、集中连片的有阿万仓贡赛尔喀木道湿地、采日玛和曼日玛交接处的朗曲乔尔干湿地、河曲马场沼泽湿地和尼玛沼泽湿地等。玛曲湿地的植被以草甸类为主,生长茂密,生物

13、多样性丰富。2001 年玛曲湿地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黄河玛曲段水资源量 37.66 亿立方米,水资源理论蕴藏量 181.23 万千瓦,年电能量 132.7 亿千瓦/小时,目前水资源利用率仅为 0.2%。(六)矿产资源。玛曲县地处西秦岭西段成矿带,北部是西倾山金成矿亚带;中部是阿尼玛卿山金、铁、铜、钨、汞成矿亚带,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好,矿产资源较丰富。全县现有矿床(化)点 28 处,有 3 处矿床正在开采利用,尚有 25 处矿床(化)点未开发利用。金属矿主要分布于西秦岭西段、西倾山脉东段(尕玛梁一带),阿尼玛卿山东段(上、下欧拉乡和木西合乡一带),已探明的有金、铁、铜、锡、钼

14、、钨等矿床(点),其中除金矿开发利用外,其他金属矿(化)点由于受地勘工作程度限制,尚未开发利用。目前提交的金矿基础储量 55 吨,远景预测储量有望突破 100 吨。非金属矿主要是泥炭、大理石等,分布于黄河沿岸低洼地区,这两种矿产量大质优,开发潜力大,估算泥炭资源量 16811 万吨,潜6在的经济价值约 200 亿元,开发前景广阔。(七)旅游资源。玛曲县复杂的地质构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广袤的草原,多姿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境内藏传佛教寺院、石刻岩画、淳朴浓厚的传统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广为分布,已打造出“格萨尔发祥地”、“天下黄河第一弯”、“世界最美最大湿地草场”、“藏民歌弹唱故里”、“中国赛马

15、之乡”五大旅游品牌。天下黄河第一弯被评为国家 AA 级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黄河首曲第一桥、格萨尔广场、大水泉、贡唐曼曲药水泉、哇尔玛沟杜鹃林、察干尼玛外香寺、吐蕃大臣噶.伊希达吉遗城、鸭蛋岛、格萨尔王发祥地玛麦哲木道、河曲马场热尔钦草原、热尔钦湖、阿万仓贡赛尔喀木道、娘玛寺、萨尔玛寺、吐蕃赞普赤德松赞军事指挥部遗址、七仙女峰、木拉寺、木拉石雕、齐哈玛黄河吊桥、宗喀大峡谷(宗喀石林)、西麦朵合塘等景点。这些景点旅游质量较高、观赏性强,沉淀了丰富而独特的格萨尔文化、游牧部落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弹唱文化,集草原风光、地理奇观、藏族风情、历史文化于一体,能满足游客追寻自然和饱览原始生态的要求。二、社会

16、经济条件(一)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玛曲县辖七乡一镇一场,共有 41 个行政村、2 个居民委员会。2010 年底有常住人口 4.84 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4.3 万,占总人口的 93.9%。藏族人口 4.24 万人,占 87.5%以上。牧业人口 4.06 万,占总人口的85%,是一个藏民族聚居的纯牧业县。玛曲县人口密度 4.8 人/平方公里,远低于全省和甘南州的平均水平,也是甘肃省内人口最稀疏的地区。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约占 50%。男性占总人口的 50.83%,性别比例基本保持平衡。2010 年,全县牧村劳动力资源共有 22042 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为 103

17、8 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为 1939 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为8676 人,分别占劳动人口总数的 5.3%、9.9%和 44.2%。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为 4.6 年,与全省相比较,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着7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交通和区位条件。玛曲县东北与碌曲县接壤,东南与四川省若尔盖、阿坝县相邻,西南、西北分别与青海省久治县、甘德县、玛沁县相连,北邻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是西北地区进入川、青两省的重要门户,县城距省城兰州市 450 公里,距州府合作市 182 公里,远离工业集中的城市区,难以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没有航空枢纽和高速公路的依托,人员、

18、物资的流动受到限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未来 10 年内,区位空间上的封闭性仍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参见图 1)。图 1 玛曲县区位图玛曲县物资和人员的流动依靠公路运输,目前县域内没有高等级公路。现有8公路主要是:省道S313线郎(木寺)-玛(曲)路段67公里、尕(海)-玛(曲)路段60.02公里、县道4条437.947公里,乡道2条92.978公里。境内乡道以上公路总里程657.945公里。公路连通全县七乡一镇一场,但普遍技术等级低、路况差、运输能力弱。三级油路25公里,四级油路238.09公里,四级砂砾公路139公里,其余均为等外路。(三)社会事业。受区位条件的限制和生产方式的影响,玛曲

19、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均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虽然近几年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全县各乡镇普遍存在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看电视听广播难等问题。2010年玛曲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7.9%,初中阶段入学率95.1%。15周岁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95.7%,17周岁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90.4%,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5.95%。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所,在县内外就读的学生达9902人(不含321名在园幼儿),其中小学在校生6591名,初中在校生2422名(含在外借读生710人),高中在校生883名。全县现有教职工

20、587名,专任教师564名。全县共有各类医疗机构33个,初步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每万人占有的医疗卫生人员数为51.5人。但现有医疗卫生机构技术装备差,人员的业务能力不高,牧村新型合作医疗体制还不完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医疗、卫生、保健等维护居民健康的服务能力不高。(四)人民生活。近年来,玛曲县城乡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但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游牧生活方式的影响,牧民整体生活水平并不高,要提高生活水平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发展难度大(见表 3)。表 3 玛曲县、甘南州和甘肃省 2010 年人民生活指标 项目 玛曲县 甘南州 甘肃省9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元) 117

21、80 8822 1206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3710 1711 2328.92人均住房使用面积(m 2) 1.5 9.2 19.9恩格尔系数(%) 58.7 53.4 38.3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重(%) 1.6 6.9 9.16平均预期寿命(年) 65 65 70.4当前玛曲的基本县情是:生态功能重要,草地超载严重,资源潜力较大,发展基础薄弱,生存条件困难,民生改善迫切。第二章 “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十一五”时期是玛曲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五年,也是玛曲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22、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推手,紧紧围绕玛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发展布局、主要任务等,认真实施“生态立县、牧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项目带县、开放富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八大战略,克服“3.16”不稳定事件和“5.12”汶川地震等带来的各种困难和不利影响,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社会步入又好又快科学和谐发展的轨道。(一)综合经济指标。2010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9.53 亿元,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10.6%

23、(可比价) 。其中:第一产业达到 2.816 亿元,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5.67%;第二产业达到 3.36 亿元,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2.51%;第三10产业达到 3.354 亿元,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15.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8284 亿元,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37.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724亿元,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17.37%;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 1.73 亿元,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12.37%;地方财政收入 9410 万元,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3.2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1780 元, “十一五”

24、期间年均增长10.44%;牧民人均收入达到 3710 元,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6.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3.2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各项经济指标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全县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二)项目建设工作。五年来,玛曲县在省、州各级部门的支持关心下,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等政策机遇,争取省上支持,全力抓好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五年共建设重点项目 183 项,总投资 26.37 亿元。项目涉及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中央扩大内需资金、援藏、以工代赈、技术援助等。总体来看,项目建设有力地拉动了综合经济实力的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

25、明显成效,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牧业、交通、旅游、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功能明显提升,教育、文化、卫生、广电、文体旅游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三)社会事业。完成了中小学校教育布局调整,顺利实现“两基”攻坚目标。县医院医技楼、藏医院住院部楼、保健站住院部楼、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等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均已建成,部分投入使用,更新配备了部分乡卫生院医疗器械设备,卫生医疗条件有了较大改善,2010 年,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6 张,比十五末增加了 1.1 张。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3.25以内。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 ,建成一大批乡村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建设完成县图书馆,文化事业有了较快发展,截至 2010 年底,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 84.14%、82.45%。(四)民生工作。全面实施了游牧民定居、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廉租住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