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各论.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116900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各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病理各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病理各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病理各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病理各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以下仅为各讲课同学部分的 考试要点,如有不解请直接联系此同学一、柑橘黄龙病的症状特点:-舒永波柑橘黄龙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梢发生最多,春梢次之。7-8 年以下的结果幼树最易感染,其它次之。1枝、叶症状: 均匀黄化型 在吐出新梢后新叶出长成,还未转为浓绿便停止转绿,均匀黄化,但叶片大小正常。 斑驳黄化型 新叶转绿后,从叶片基部和近基部叶缘开始,逐渐退绿呈浅黄色至黄色,并继续向上部扩展成黄斑,整个叶片成黄绿乡间斑驳状,叶片可较长时间部脱落。 缺素状黄化型 叶脉及叶脉附近呈绿色而脉间叶肉呈黄色,类似缺锌缺锰症状。2果的症状:病果小,长椭圆形,果脐常偏歪在一边,着色较淡或不均匀,有的品种近果蒂部分

2、为橙黄色而其余部分为青绿色,形成“红鼻果” 。病果果汁少,渣多,其中种子多发育不健全。3花的症状:病树一般开花多而早,花瓣短小、畸形、肥厚,颜色较黄。小枝上的花朵常聚集成团,最后大多脱落。二、柑橘溃疡病发病规律夏淑娴(一)病害循环 1.初次侵染来源病菌潜伏在并组织(病叶,枝,果)内,尤其是秋梢。 2.侵染途径气孔,皮孔,水孔或伤口 3.再次侵染和传播途径从病部溢出的菌浓,遇雨露或叶面水膜溶散后,经风雨,昆虫和枝叶接触传播进行再次侵染。人为远离传播(苗木,接穗,果实,种子,砧木的调运)(二)气象因素气温 2530,雨量与病害发生的轻重呈正相关。沿海地区每年经台风后,常有一个发病高峰期。(三)栽培

3、管理偏施氮肥,尤其在夏至前后使用过量的速效仔呢改单费容易促进夏梢抽生,发病严重。而增施钾肥可以减轻发病。三、柑橘黄龙病的病原研究过程张钦城 1956 年前,对黄龙病的病原有过种种推测但都缺乏有说服力的实验依据。到1956 年,林孔湘认为该病可能是病毒病害 。 20 世纪 70 年代发现传病昆虫为柑橘木虱, 曾设想病原是类菌原体。1978 年 , 在植物病理阳朔会议上 , 福建省农科院研究组报道了电镜下观察的我国黄龙病病原的形态 , 菌体界限膜厚 1733 nm , 外层膜厚薄不均 , 其形态不像细胞膜而像细胞壁 , 称之为类立克次体 。通过指示植物和抗生素反应试验也证实了黄龙病的病原既不是病毒

4、 , 也不是类菌原体 , 而是类立克次体 , 又称之为类细菌, 也有称之为类薄壁菌型细菌 。 我国黄龙病的病原问题经历长期的研究与激烈的争论后 , 认识得到了统一。迄今 , 柑橘黄龙病病原尚无法人工分离培养 , 尽管国内有一些成功培养的报道 , 但并没有获得认同。四、柑橘青霉病的防治方法-周宇航 1.采收注意事项 防止果实各种机械损伤。减轻青霉病害的最好办法是减少伤口以及采果时防止果蒂伤口的感染。适当提早采果,以八成熟最佳,在潮湿天气不能采果。 2.库房及用具的消毒每年贮藏结束后,库房和果架要洗刷干净,再用 1福尔马林或4漂白粉喷洒库壁、库顶、地面和果架,然后密闭 1 昼夜。 3.低温贮藏一般

5、柑桔果实的贮藏,以温度在 36,大气相对湿度在 8085时为适宜。 4.果实防腐处理 柑橘上应用的主要防腐剂有苯并咪唑类如特克多、苯来特、多菌灵、托布津和甲基托布津等,使用浓度一般为 500-1000mgL(毫克升) 。抑霉唑与苯并咪唑类一样,对青绿霉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使用浓度为 1000mgL。 柑橘上用得最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 2,4-D,该剂可延缓柑橘果实的衰老,保持柑橘果蒂青绿,增强果实的抗病力。使用方法为防腐剂 200-250mg/L2,4-D 浸果。药物处理越及时效果越显著,沥干药水后立即包装。5.果实采收前喷药 对蕉柑、椪柑和甜橙等品种在果实采收前一星期内,于树上喷射托布津

6、 15002000 倍液,能显著减轻贮藏期青、绿霉病的腐烂。 五、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的症状特点张兴旺症状: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绿色小斑,扩大后病斑呈黄色,因其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空气潮湿时,在叶背相应位置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稀疏霉层(孢囊梗和孢子囊) 。病斑变成褐色时,整张叶片变黄,随着叶片的衰老,病斑逐渐干枯。六、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病原菌特点-罗东丽 病原: 1、形态及生化特征:菌体短杆状,大小 0.51.02.23.0 微米,有周生鞭毛28 根,无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培养基上菌落为灰白色,圆形或不定形,稍带荧光性,边缘明晰。 2、生理特性:该细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 2

7、530,最高为 40,最 低 2,致死温度 50,10min。在 pH5.39.3 之间都能生长,但以 pH7.2 时生长最好。不耐光或干燥,在日光下曝晒 2h,大部分死亡。在脱离寄主单独存在于土壤中只能存活 15 天左右。对氧气要求不高,可以在缺氧条件下生长发育。 3、两种病原细菌的寄主范围不同:海芋欧氏菌可以侵染甜菜根、花椰菜、球茎甘蓝、烟草、黄瓜、茄子、马铃薯和辣椒等,而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则不能。七、瓜类枯萎病的发生规律-杨瑜容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未腐熟带菌的有机肥中越冬,翌年病菌从根部伤口或根毛细胞侵入,再进入维管束导管,引起导管阻塞,而使叶片迅速萎蔫,整株枯

8、黄死亡。枯萎病的发生流行取决于土壤菌源量、品种抗性、气候条件及栽培方式等因素。当温度 2428时,连作、浇水次数多、田间湿度大,积水等情况易导致枯萎病的发生 。枯萎病的发生与下列条件密切相关:1.品种 黄瓜、西瓜等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抗病性。2. 土壤条件(如酸碱度 5.56.5) ,土壤过于通气、施用未腐熟的有机粪肥等均有利于发病。较高的土温和气温,植物蒸腾量大,加快病情发展。一般土温在 15以上便开始发病,气温 2428最适于发病,30以上的高温对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栽培及田间管理土壤、地势、耕作、施肥及作畦方式瓜类是浅根系喜温的作物,其根系多分布于耕作层 15 厘米范围内,要求土质

9、疏松肥沃,有良好的保肥、保水及通水通气性,才能形成较大的根系,既利于丰产又可以提高对枯萎病的抵抗性。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冷湿及土层脊薄、耕作粗放、整地不平等对黄瓜的根系发育不利,均利于枯萎病的发生。作畦方式与发病亦有密切关系,在管理措施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平畦比瓦垄畦、小高畦发病菌较重,这也是由于平畦不利于排水,灌水后常造成土壤较高的含水量,降低土温,对根系的生长不利因而重病。4.种子质量及幼苗强弱与发病优质种子发芽率高,发芽势强,育成的幼苗健状,形成的根系抗侵入力亦强。在人工接种情况下经过挑选的优质种子培育的幼苗病情指数为 9.25,一般种子培育的幼苗为 24.2,而劣质种子培育的幼苗为

10、41.6。保存四年的种子病情指数为 38.9,保存二年为 25.0;保存一年的为 24.3。生长势不同的幼苗带菌率亦有明显差异,壮苗带菌率为 2.05%,弱苗为 16.6%。5.连作连作(重茬)与发病的关系:枯萎病的发生程度与瓜类作物特别是黄瓜连作的年限成正相关,同一地区黄瓜连作年限越长病害越重。固定温室或塑料大棚黄瓜由于多年连作,一般比露地黄瓜发病重些。从不同地区比较来看,黄瓜栽培历史长久的老菜区一般比新开发的菜区发病严重很多。八、瓜类病毒病的症状特点-梁润培黄瓜病毒病:全株发病。苗期发病子叶变黄枯萎,幼叶出现浓绿相间花叶。成株发病,新叶呈黄绿相嵌花叶,病叶小略皱缩,严重的叶反卷,病株下部叶

11、片逐渐黄枯。瓜条发病,表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疣状斑块,果面凹凸不平或畸形,发病重的节间短缩,簇生小叶,不结瓜,致萎缩枯死。西瓜病毒病:有花叶和蕨叶两种类型,花叶型初期在叶片上出现黄绿镶嵌的花纹,后皱缩畸形,节间缩短,座果困难;蕨叶型表现新叶狭长,皱缩扭曲,难于座果,易形成畸形瓜,对产量影响较大。冬瓜病毒病:主要危害架冬瓜,引起冬瓜全株性系统花叶或瓜畸形,发病植株节间缩短,花期叶片出现褪绿黄斑,逐渐形成斑驳或大型环斑,致整个叶片凹凸,有此品种呈明脉或沿叶脉变色。丝瓜病毒病:幼嫩叶片感病呈深浅绿色相间的斑驳或褪绿色小斑。老叶感病表现黄色或黄绿相间花叶,叶脉抽缩。发病严重的叶片变硬、发脆,叶缘缺刻加深,

12、后期产生枯死斑。果实发病,病果呈螺旋状畸形,或小扭曲,其上产生裉绿色。南瓜病毒病:主要表现为叶面出现黄斑或深浅相间的斑驳花叶,或形成深绿色相间带,严重的病叶呈现凹凸不平,脉皱曲变形,一般新叶症状较老叶明显,病情严重的,茎基和顶叶扭缩,果实发病出现褪绿斑,开花结果后病情趋于加重。西葫芦病毒病:由 CMV 和 WMV 等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西葫芦病毒病引起花叶、皱缩和混合型 3 种症状类型。花叶型:新叶上呈现褪绿斑,叶片出现花叶、畸形,严重时出现鸡爪形或线形叶,植株矮化,病瓜小而有瘤状突起。皱缩型:上部叶片呈现黄绿斑点,然后黄化,皱缩下卷,甚至全株枯死,病瓜很小,瓜面上生有许多瘤状突起或起

13、皱褶。混合型:花叶型和皱缩型混合发生,危害严重常造成成片死亡。甜瓜病毒病:甜瓜感染病毒病后的症状,受品种、植株生育阶段、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和营养)和病毒株系影响很大。主要症状类型有:花叶、黄化皱缩及两种复合侵染的混合型。花叶型植株生长发育弱,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黄化皱缩和混合型通常引起田间植株死亡,甚至绝收。西瓜花叶病毒 2 号(WMV-2)侵染甜瓜后,首先在心叶出现明脉,随后发展为系统花叶或深绿色疱斑,畸形,干旱时病叶缩小,瓜蔓失去结果能力。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则引起黄化型症状,在叶片上初为退绿黄斑,后转为斑驳花叶;叶变黄,变厚,叶脉突出,叶缘呈锯齿形,株形矮缩,节间短。甜瓜坏死

14、斑病毒(MNSV)侵染,产生系统的、不规则的、坏死退绿斑点和条斑,重时植株矮化。南瓜花叶病毒(SqMV )侵染,引起沿脉深绿色条带、疱斑花叶、环斑花叶,叶片畸形,偶尔发生耳突。九、茄科蔬菜青枯病的发生规律-冼镜宏 病原细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主要随着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此外,也可在染病块茎及杂草寄主体内过冬。在温度较低的北方,细菌不能在土壤中存活,但可在温室、温床内越冬。 条件适应时,从寄主的根部或茎基部的伤口侵入,然后即在维管束的螺纹导管内繁殖,并沿导管向上蔓延,阻塞导管。 再后,更进一步破坏导管,侵入邻近的薄壁细胞组织,使之变褐腐烂。结果整个输导器官因此失去功能。茎、叶由于得不到水分的供应而

15、萎垂。 在田间,病菌主要通过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另外农具和家畜也能传病。虽然病株的种子不带菌,但马铃薯的块茎却可带菌,而且是主要传播途径。十、茄科蔬菜早疫病的症状识别谭晓华属真菌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陷,有轮纹。成株期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发展。初期叶片呈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轮纹斑,边缘具有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具同心轮纹,潮湿时病部长出黑色霉层.主要症状是病部有(同心 )轮纹。十一、草本观赏植物锈病关露露五种雹子类型及单主寄生,转主寄生锈菌的多型性指锈菌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孢子。典型的产生 5 种,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

16、孢子。这 5 种孢子发生在同一寄主植物上的称同宗寄主,如菜豆锈病菌。5 种孢子发生在分类地位极不相近的两种植物上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称转主寄主,如小麦秆锈病菌夏孢子和冬孢子发生在小麦上,性孢子和锈孢子发生在小檗上。十二、草本观赏植物炭疽的症状特点-潘嘉乐草坪草炭疽病 症状:环境条件不同下炭疽病症状表现不同。冷凉潮湿时,病菌主要造成根、根颈、茎基部腐烂,以茎基部症状最明显。病斑初期水渍状,颜色变深,并逐渐发展成圆形褐色大斑,后期病斑长有小黑点(分生孢子盘) 。 当冠部组织也受侵染严重发病时,草株生长瘦弱,变黄枯死。天气暖和时,特别是当土壤干燥而大气湿度很高时,病菌很快侵染老叶,明显的加速叶和分蘖的衰

17、老死亡。叶片上形成长形的,红褐色的病斑,而后叶片变黄、变褐以致枯死。当茎基部被侵染时,整个分蘖也会出现以上病变过程。草坪上出现直径从几个厘米至几米的、不规则状的枯草斑,斑块呈红褐色一黄色一黄褐色一再到褐色的变化,病株下部叶鞘组织和茎上经常可看到灰黑色的菌丝体的侵染垫,在枯死茎、叶上还可看到小黑点。 鸡冠花炭疽病 症状 主要受害叶片,初为枯黄或褐色小点,后渐扩展为 2-5mm 圆斑,随病情发展,可连结成不规则形的斑块,严重的占叶片的 1/3;边缘深褐色,中部稍下陷,上生黑色小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十三、草本观赏植物线虫病的防治方法杨勇飞 1、使用无线虫的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 2、合理的护养管

18、理。浇水可以控制线虫病害,对草坪线虫病可采取多次少量灌水,这样比神灌要好。因为被线虫侵染的草坪草根系较短、衰弱,大多数根系只在土壤表层,只要保证表层土壤不干,就可以阻止线虫的发生;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适时松土;清除枯草层。 3、化学防治。施药应在气温 10以上,以土壤温度 1721 的效果最佳。还要考虑土壤湿度,干旱季节施药效果差。熏蒸剂和土壤熏蒸剂仅限于播种前使用,避免农药与草籽接触,并且要有约 2 周的等待期。溴甲烷是目前一种较好的土壤熏蒸剂。草坪草播前,当温度大于 8 时可使用。每平方米用 681g 听装溴甲烷 50 100g,不仅对线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还兼有防治土传病害和杀虫、除杂

19、草的作用。 4、生物防治。植物根际宝能显著防治一些作物上的土传真菌病害和线虫,有较好地保护根系的作用,可用于草坪线虫的防治。其他线虫病害控制方法基本同上十四、木本观赏植物叶斑病胡宝珊(4 选 2)月季黑斑病 主要危害月季的叶片,也危害叶柄和嫩梢。感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斑点,边缘呈不规则的放射状,病部周围组织变黄,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病斑连片,甚至整株叶片全部脱落,成为光杆。嫩枝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下陷。 芍药褐斑病 又称芍药红斑病、叶霉病,是芍药和牡丹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后叶片出现不规则性病斑,病斑大小在 515 mm,左右,紫红色或暗紫色,潮湿条件下叶背面可产生暗绿色霉层,并可产生浅褐色轮纹。发生严重时,叶片焦枯破碎,如火烧一般,影响观赏效果。香石竹叶斑病 多从下部老叶开始发病。发病叶片初期产生淡绿色圆形水渍状病斑,直径可达 35mm,后变紫色或褐色,有时病斑也可为不规则长条形。茎上发病,病斑可环绕茎或枝条一周,造成上部枝叶枯死。花苞受害,可使花不能正常开放,并造成裂苞。菊花褐斑病 发病初期叶片病斑近圆形,紫褐色,背面褐色或黑褐色。发病后期,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可达 12mm,病斑中间部分浅灰色,其上散生细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一般发病从下部开始,向上发展,严重时全叶变黄干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