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讲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118964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4讲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34讲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4讲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34讲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34讲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五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阿毗达摩第三十四讲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玛欣德尊者 2009.05.27 讲于江西佛学院下面请各位合掌,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sambuddhassa! (三遍)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各位大德、法师、居士们,晚上好!昨天我们学习完了心的十四种作用,又讲了五种定律,以及为心路过程准备的与心路过程有关的六个六。今天晚上我们将继续学习心路过程的部分,在讲心路过程的部分之前,先讨论一下所缘的呈现方式。所缘的呈现方式可以分为六种:它们是极大所缘、大所缘、微细所缘、极微细所缘,这四种所缘的呈现方式是五门

2、心路过程的所缘呈现方式;还有另外两种是清晰所缘、不清晰所缘,这两种所缘的呈现方式是意门心路过程的呈现方式。我们先简单地说一说这些呈现方式。因为有心,就必定会有心所对应的所缘。例如:称为眼识的或2眼门心路过程的,就有它所看的所缘,眼门心路过程所看的所缘是颜色。极大所缘、大所缘、微细所缘、极微细所缘,这是相对于五门心路过程所看的颜色、所听的声音、所嗅的气味、所尝的味道以及所触的触所缘。这里讲到的大与微细,并不是指所缘的体积,而是指这些对象对心的撞击力。如果撞击力大,称为大所缘;如果撞击力小,称为小所缘。即使是体积很大的或者很粗的颜色呈现在眼门,但如果眼净色很弱,例如:一个人的视力很弱或者所缘在眼净

3、色的高峰期已经过了才呈现,又或者光线很暗,这时这种颜色就不能够给眼门心路过程留下很深的印象、很清楚的印象,这称为微细所缘或者极微细所缘。反过来,如果是一个体积很小的所缘,例如:一个很小的东西,但它正好是在眼净色的高峰期撞击根门,或者一个人的视力很好,又或者光线很强,那么,哪怕是这个东西很细小,他都能够看清楚;或者又与一个人的注意力有关,例如:我们现在在很认真地修行,专注自己的业处,即使有时候外面有很大的风声雨声,我们都不会去留意它,是不是?虽然这些声音不断地撞击到我们的耳朵,但如果我们不去留意它,它对我们的耳根、对我们的意门的撞击也是很小的。如果我们很用心地去听,远处一些虫鸣的声音,或者远处一

4、些人走过的声音,乃至到很远的地方汽车的声音,我们都可以听得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去作意它或者说我们的听力、听觉很好,这个3时候它对我们的五门撞击力也算是强的,因此这也是属于大所缘。大所缘和微细所缘,并不是从所缘对我们的大小来分的,而是说它对我们的五门和意门的撞击力来说的。这些所缘之所以称为大所缘或者称为微细所缘,主要还是与在心路过程里面撞击之后,心路过程生起了多少或者它引起了多少个心路过程心生、灭,与这个有关。我们接着学到心路过程的时候就会了解。对于意门心路过程也是,当一个意门心路过程,例如:我们记一个东西,记得很清楚,或者当我们记一个东西的时候,印象很模糊。对于印象很清楚的,我们可以称为清晰

5、所缘;如果是比较模糊的,这个可以称为不清晰所缘。也就是说,当一个所缘呈现在意门的时候,它是以很清晰的目标而被意门所识知,这个称为清晰所缘;如果它并不是很清晰,就不会有很明显的呈现方式。对于意门来说,一般清晰的所缘会有两个彼所缘生起;如果不清晰的所缘,一般彼所缘并不会生起。那到底心路过程是怎么样发生的?我们接着来讨论,在我们讨论的时候,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心路过程?心路过程巴利语叫做vthi,vthi 直接的意思就是路,但是我们称为心路过程,也就是心的呈现方式或者心运行的轨迹、轨道。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个的世间、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很多的信息,我们会看、听、尝、嗅、触、想,但是每天每

6、时每刻都发生的这些心或者这些心理现象,到底它们是怎么发生的?它们的运作方式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平时简单的说到的看,具体它是怎么运行的呢?4为什么说我们看了一件东西,有时候在回想起的时候还能清晰的记起呢?为什么会有所谓的记忆?或者现在当一个人在说到一样东西或者在想到一样东西之后,会很清楚地对它有个印象呢?为什么一样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能够说:我们能看到、听到呢?它们的运作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呢?其实这些和我们的生命、和这个世间、和我们的内心息息相关,但是我们是不是清楚它们是怎么运作的呢?我们对这种本身属于我们生命很重要的现象、认知行为了解了多少呢?现在,我们就接着来学习一下心路过程,心路过程

7、就是我们的心是如何运行来认知对象、认知所缘的。 讲到心路过程,我们先讲一讲色法和心法的寿命。在“阿毗达摩”里面,一个心生起就灭去,从生到灭这个过程,我们称为一个刹那,刹那是梵文 ksana 的翻译,如果用巴利语叫做 khaa,这一个刹那我们又可以称为心识刹那,那心识刹那,一个刹那有多久呢?它的时间度有多长呢?我们很难用一种具体的时间段来衡量。如果要说一个心识刹那有多久,我们只能够用这样的比喻:例如:我们眨一下眼睛,或者说一弹指,乃至到一闪电,就这么短暂的时间已经有数十亿个心识刹那生灭过去了,所以心识刹那快不快?正是因为心识刹那那么快,所以佛陀才会这样说,他说:“诸比库,我不见有任何法比一法生灭

8、得更快,那即是心。 ”也就是说,心的生灭是很快的,连佛陀的智慧范围,都发现没有任何一种现象的生灭会比心更快的,更无常的。即使心是那么快的生灭,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小刹那(生、住、灭三个小刹那) 。因为即5使一个心再快,还是会有生起的那一极短的瞬间,然后还有灭去那极短暂的瞬间。在一个心识刹那一生到立刻就灭去,这么短的时间,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分为在生的时候,那是一个小刹那;然后在灭的时候一个小刹那;而对于住,由于心识刹那它根本就没有停住的,没有一刻的停住,我们只不过可以用一个比喻:当我们把石头往空中一丢,石头到了最高一点就会掉下来,等它到了最高一点的时候,准备往下掉的那个时候,我们就把它比喻

9、成心的住。也就是说,在生到它转到灭那一个极短时间,也称为住时。所以生、住、灭,就是我们称为的发生、产生;然后存在;立刻坏灭;这个过程我们称为一个心识刹那。而一个心识刹那在发生的过程称为一个小刹那;存在的过程称为一个小刹那;而灭去的时候又称为一个小刹那。心虽然是很快速地生灭,但是由于心有一个法则,它不断地会生灭、生灭的,只要我们仍然还在生死当中或者还在轮回当中,那么心就一直都会生灭、生灭的。对于我们人来说、普通的人来说,我们不能够以任何方式去终止心的生灭。如果说要让心流完全的终止,只有三种方式可以让我们的心流终止。第一种就是修外道定,外道定有一种称为无想定的,这一种外道他们通常是先培养了定力,一

10、般都有色界第四禅那的定力。当他从定中出来之后,怀着极厌恶心的这种倾向去培养无想定,就把他的心流中断。他们这些外道认为说:“因为我有心,才会有痛苦,因为我有心,我才会有轮回。 ”于是他就倾向于把心念、心想终止,6由于他的定力很强,令他的心想终止,这称为无想定。还有另外一种就是三果圣者和四果圣者,他们如果拥有了八定的话,他们有能力入灭定(nirodhasampatti) ,或者称为灭尽定,这种定也能够让心流停止。最后一种是般涅槃(parinibbna ) ,也就是当一个漏尽的圣者,包括佛陀、包括独觉佛以及圣弟子,当他五蕴离散后,由于烦恼已经断尽,业已经不会再运作了,这个果报身到了最尽,已经完全离散

11、了,离散之后他就进入了涅槃的境界。涅槃的境界,我们不能够说它是完全没有,如果说没有我们就会陷入断灭见,但是我们也不能说涅槃是有,说有的话我们又会陷入了常见,最好我们不要去讨论涅槃,涅槃是拿来体证的。那个时候,我们不能说涅槃是一种心,如果是心的话,它必定还是生灭的。因为它超越了一切言说,我们不能说它是心,或者它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存在,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么当年佛陀还在世的时候,他会直截了当的说:涅槃是一种心。但是即使连很多的弟子问佛陀说:“如来死后是存在吗?是不存在吗?是既存在又不存在吗?是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吗?”佛陀都给予无记(不回答) ,因为这个超越了一切思维、度量、推理。只要我们还在正常的情况

12、下,心流都是不断不断地生灭的,这个称为心相续流。心相续流就好像河流一样,不断地流下去。有些愚痴的人,他们认为生命很痛苦,于是他们就通过自杀来了断自己的生命。他们认为通过自杀来了断自己的生命,那么生命就终止了,7心也就会停止了,其实不是这么样,而往往自杀的人都会堕落到恶趣,堕落到苦道,因为一个人自杀能够生起善心吗?所以如果认为自杀能够了结生命,那是由于有了断灭的邪见所以才会令他去自杀。或者有的人说他完全昏迷过去,或者完全熟睡,那其实还是一种有分的状态,它并不是说心流终止,那个时候心流还是不断地生灭。只要有生命,心就不断地生灭、生灭、生灭,就好像河流一样,所以我们称为心相续流,或者称为名相续流。而

13、对于我们这些执著于有五蕴、有生命的凡夫来说,名法和色法(身体现象和心理现象)一起存在的,这个称为名色相续流。对于名法来说,生灭是很快的,也就是心是生灭很快的,而对于色法来说,色法的寿命会长一点。一个色法的寿命存在等于十七个心识刹那的寿命。色法通常是以聚的方式存在,在经典里面有时候称为色身rpakya,而名法是以名聚的方式出现,我们称为 nmakya,有时候在经典里面称为名身。身就是聚合(身体的身,色身、名身) 。因为色法都是会以一堆的方式呈现,名法也是以一堆的方式呈现。我们说色法的最小单位称为色聚,色聚的生命从生到灭,这一个过程心识刹那已经生灭了十七次,我们先弄清楚色法、名法(心) ,它们的寿

14、命关系,也就是说色法的寿命更长,一个色法从生到死,它已经看到心识刹那已经生灭、生灭十七代了,看到它已经转了十七世了。对于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由于色法能够撞击到有分和撞击到8眼门,然后生起一个眼门心路过程。眼门心路过程最多也只能有十四个心识刹那生灭,那它们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在这里就举极大所缘为例子来讨论一下。这里讲到的极大所缘,是指一个目标出现的时候,它是在色法的高峰期撞击到有分和撞击到眼门。我们作为人、作为有情,只要没有心路过程的发生,就是说我们的心是处于一种不活跃的状态,那个时候有分就不断地生灭,不断地生灭。一旦有了一个颜色所缘撞击到有分和撞击到眼门,一旦撞击,一个有分、一个心识刹那已

15、经生灭过去了;当这个心识刹那生灭过去之后,紧接着有分就波动了两下;有分波动了两下之后,有分就断了;从此之后有分流就已经结束了,然后就生起了一个五门转向心,这一个五门转向心的作用是什么?是开始把心流从有分里面拉到所缘,因为对象,例如说颜色,这个颜色是很清晰的,一个物体很清晰地冲击到我们的眼门,但是冲击的时候我们并不会一下子我们的心就看,由于冲击然后有分就波动了两下,之后就有一个五门转向心开始,从这个时候开始,就称为心路过程。之前的这些有分都称为离心路过程,就是说心流是处于不活跃的状态,而从五门转向心开始,心流开始活跃了,它开始执行看的作用了。当这个五门转向心一生起,就执行把心流拉到所缘去,之后立

16、刻就灭去;灭去之后紧跟着生起的是一个眼识,这个眼识就执行着看对象的作用,但是它的作用只是看,它并不会知道这个是什么?什么形状?这个叫什么?它只是执行看的作用,等这个眼识执行了看的作用之后,立刻就灭去了;灭去之后紧跟着生起的是一个领受9心,领受由刚才这个眼识所看到的目标。我们举这个荷花为例子。当他领受了这个颜色之后,就立刻灭去;然后生起了一个推度心,推度心就推度这个颜色所缘,一旦这个推度心执行推度作用之后,它就灭去了;紧跟着生起的是一个确定心,就确定这个所缘;当这个确定心灭去之后,于是就依次有七个速行心生灭过去。速行心的意思就是快速地跑,什么意思呢?快速地跑向对象以认知它;当速行心灭去之后,由于

17、这一个对象是极大所缘,也就是说这个对象对于心的撞击力很大,于是会有两个彼所缘生起,这两个彼所缘之所以称为彼所缘,是由于它继续取速行的所缘或者之前的这些对象,所以称为彼所缘;当彼所缘灭去之后,所缘也灭去了,我们再看,当这两个彼所缘一灭去,同时这个色法的寿命也宣告终结了。然后心流又落入了有分,于是心流又恢复到不活跃的状态。一个看的过程就是这么样发生的:从这一个有分开始,所缘开始撞击有分那一刹那,已经一个灭去了;然后有分就波动了两下;这三个还是属于离心路过程。然后一个五门转向,眼识、领受、推度、确定,7 个速行和两个彼所缘。那从开始一直到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心识刹那?一共有十七个心识刹那,这十七个心识刹

18、那减去三个离心路过程,正好是十四个心识刹那,我们称为极大所缘的眼门心路过程,眼门心路过程最多可以有十四个心识生灭就是这样的意思。对于这一种“看”的过程,在“阿毗达摩”里面,古代的论师就用吃芒果的比喻,来比喻这个心路过程:有个人他蒙着头睡在芒10果树下,突然间有一个芒果从树上掉了下来,当这个芒果掉在地上,声音就传到了在芒果树下睡觉的人的耳朵里面。当他被声音吵醒了之后,就睁开眼睛看一看,然后就伸手去拿一拿这个芒果,再捏一捏,再嗅一嗅它,知道这是一个芒果,然后就把它吃了。吃了之后再吞下去,然后回味一下它的味道,然后又蒙头睡觉了。在这个故事、比喻里面,那个人睡在芒果树下就好比是有分流,当芒果成熟了掉到

19、地上,它的声音吵到了他的耳朵,传到了他的耳朵,就犹如所缘撞击到根门;他被声音吵醒就好像五门转向心转向于所缘;他睁开眼睛看,就犹如眼识执行看的作用;再伸手去拿芒果,就好比是领受心领受所缘;然后再捏一捏芒果就好像是推度心;然后再嗅一嗅,就知道这个是一个芒果,这个是属于确定;然后再把它吃了,吃了再体验这个芒果,这个比喻成速行;然后吞下去再回味一下,这个就比喻成彼所缘,就是再回味一下味道;然后又倒头睡觉,这就证明说心流又落入了有分。当然这个只是一个比喻,我们要知道这纯粹只是一个比喻,因为在整个心路过程里面是完全没有自我的,没有一个体验者在发生的,也没有一个自我或者内在的控制者,或者说在心路过程之外还有一个认知者或者识知者,或者说有另外一个心识。当知所有这些心路过程心,它只是由因缘生起就会生起,我们说到的所谓的心,纯粹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不能认为说在认知过程背后还有一个谁在认知。如果这样,就变成了落入邪见。每一个心一生起就执行它的作用,执行完作用后就灭去,灭去后就不复存在了。生起没有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