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太阳庙中心校作者:姜慧敏电话号码:15598853982邮编:015415报送国家级论 文浅谈“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内容提要】“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是尝试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 “尝试教学法”就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指导作用及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叙述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课堂作业等环节使学生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是一种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关键词】尝试、兴趣、创新
2、、自主探索、思维。【正文】“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是尝试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教师先提出尝试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思维的束缚,学生可以这样试也可以那样试,为学生留下了自我探索和创新的空间;为学生获取知识、构建自我的知识体系,实现学习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 “尝试教学法”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指导作用及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叙述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课堂作业等环节使学生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是一种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先练后讲、先
3、学后教” 。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下面结合本人教改实践,浅谈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尝试与体会:一、营造和谐、民主、安全的教学环境和心理环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俗话说“教无定法” ,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都会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法,但“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条宗旨是一样的。教学法是师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是由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方式、手段及组织形式等构成的体系。从“学”的角度看,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发展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师“教”的实质应注重教学生如何学会学习。
4、因此,教学时,教师既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是说要用心讲究如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学会探索创新的能力,努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养成主动寻求知识的学风。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需求,是产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动力源。动力源能否被引发为学习数学的动力,进而产生自学行为,这就取决于教师的如何引发和怎样导向。由于学生的知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情景,努力营造萌发创造欲望,创造热情的心理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行为的产生。二、利用尝试题,诱发创造性思维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促
5、进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尝试题正是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达到愿学乐学的境地,诱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尝试题的出现,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起到思维定向作用。由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自学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经过准备题的“铺路“能够解答出尝试题。而多数同学虽然积极性很高,但尚需辅助指导,这时教师出示自学内容同时给予点拨。出示自学提纲,附自学例题,如:同学们做黄花 25 朵,做紫花 18 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 3 朵,做了多少朵红花?自学提纲为:首先找出题里的已知条件及问题;其次观察线段图思考:做红花的朵数与
6、哪个数量有关系?在尝试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尝试的条件,给学生提出自学提纲,使学生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自学课本,自己探索,从课本中找到解题的方法。 又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是这样出示尝试题的: (1)复习题: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2)准备题:口算。 (3)尝试题:计算。 出示尝试题后,立即引导学生比较与准备题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就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老师不教,你们会做吗?”学生听后个个跃跃欲试。 “好,请你们先试着做一做。做完以后和书本中例一、例二对照检查一下。 ”这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引导
7、学生去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就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的强烈愿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三、注重人人参与,鼓励积极思考,开展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和创新能力,尝试教学是指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而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放羊” ,应该是更要讲究“如何善于引导” 。实践证明:“导”应当精到管用,包括教学内容的重点讲解和示范、演示、 操作。教师都要针对学生难于弄清的主要问题和教材的关键(如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精辟地讲解,或通过示范引导让学生自己做结论,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开
8、展交流讨论,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改变教师一言堂,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各自发表意见,互相取长补短,可以增强合作意识。关心自己也要关心他人,把我置身于班级集体之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是新世纪现代化社会所必需的交往能力。“学生讨论不起来,启而不发”,这是开始时都会遇到的问题。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和大胆发表意见的习惯是逐步培养起来的。起初多采用同桌二人议论的办法;以后可用全班讨论,听别人发表意见,再互相复述一遍;然后再试着分组讨论,分组人数不要太多,一般 46 人为宜。要留有充裕时间
9、让学生讨论,不要走过场。不同意见可以争论,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说错了,也要设法让学生体面坐下。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在学生掌握知识和思维方法的同时,教师要为之精心营造探求新知识的环境,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展问题,开展创造性的认知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师生互动,教学生动,使教学活动产生最佳效应。四、教给思维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阅读课文例题就成了学生迫切的需要。在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本中探索时,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并遵循一定
10、规律获取知识。 如:在学习用正比例方法解应用题时,针对教材重点,先出示三个思考题:(1)题中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2)它们的关系是不是正比例关系?(3)怎样根据正比例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这样把学生的思路很快引向教材的重点。同学们都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当他们叙述自己的想法时,不仅对学困生有启发,同时也加深了对正比例应用题的理解。五、允许学生提问,发展学生思维。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首先要给他们提问的机会,并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养成不懂就问的勇气和习惯。一堂课可以有几次让学生提问的机会。自学课本后,教师让学生提问,“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
11、来”。教师讲解后和全课结束前,都可让学生提问,“ 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也可能幼稚可笑,教师千万不能讽刺嘲笑。否则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后他们就不再举手了。教师要耐心听取和解答学生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大家讨论,由学生自己回答。并运用激励性教育原则评价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要鼓励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能批判性地分析教材,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不要把什么问题都归入“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模式中。这样,才不致把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窒息在一个固定模式中,才能使学生解放思想,更好地培养学生批判意识和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以
12、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六、在尝试操作中,培养思维能力 新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学尽可能采用新技术,使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多样化。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在教学中,利用实物、图形等直观教具和学具进行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小学数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有教具、学具、电教手段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等。教师有教具,学生有学具,为学生提供数学模型和丰富的感性知识,特别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学生能够一边操作,一边学习,这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是从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儿童最初学习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时,必须让他们
13、新自动手操作,从动作感知到建立表象,再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电教手段和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手段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新世纪数学教育中心将广泛应用。如: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在尝试操作中学习: 先要求学生每人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各一个,一盆清水,在清水里加点红墨水。教师引导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1)把圆柱体的底面与圆锥体的底面合在一起,两个底面完全重合。(2)把圆柱体与圆锥体平放在桌面上,量一量它们的高是否相等。(3)在空圆锥体里面装满水,然后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空圆柱体里面,倒三次正好装满。 反过来把圆柱体里面的水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空圆锥体里面,倒三次也正好倒完。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
14、锥体体积计算公式: 圆锥体体积 V 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空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七、强调主动参与,摆正主体地位,在讨论中,注重语言表达能力 只提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不够的。参与有两种:一种是被动参与,教师设框框,学生来参与;一种是主动参与,学生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主动积极地参与。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过去对学生的限制太多,不能说,不能笑,不能动,这个不准,那个不行,把学生的手脚都捆绑起来,学生如何主动参与?课堂上应允许学生抢答,允许提出问题,主动上黑板板演,可以走出座位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总之,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才能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
15、中的主体地位。 讨论这一环节,是教师指导学生语言表达,加强口语训练的最好时机。教师应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逻辑性、概括性、艺术性等等。如判断 18 和 33 是不是互质数,引导学生回答:“18 和 33 不是互质数,因为 18 和 33 除了有公因数 1 之外,还有公因数 3。 ”这样,学生的思维便会符合逻辑。 八、在尝试练习中,注重练习设计的实效性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练习设计时,还应当在吃透教材的同时,吃透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设计思路,尤其是练习的难度及要求尽量避免“一刀切” 。一般情况下,教师应把练习分为必
16、做、选做和思考题三个层次,以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胃口” 。必做题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做,而且要做对,并且要掌握,选做题有一定的难度,成绩差的同学可以不做要求,思考题鼓励优生尽力去完成,真正让所有学生都能练有所获,练有所乐。总之,在尝试教学法中,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尽量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随意否定学生的解题猜想。课堂上应减少对学生不必要的约束,不要将自已的标准强加给学生。要坦然接纳学生的错误与失败,帮助学生了解错在什么地方,在关心和支持的氛围下,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学习的机会。而一旦发现任何一个同学的“闪光点” ,当老师的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表扬鼓励这一有效手段,点燃学生创新的火焰,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参考文献:1、邱学华尝试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杂志小学数学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