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313137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七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题七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题七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题七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题七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专题七 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 核心知识 巧整合 核心考点一 国际社会与国际形势 1 全面理解主权国家。 (1)地位: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 , 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 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 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它有两方面的特征: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 对外表现为 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二者紧密相连。 (3)权利和义务 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主权国家必须履行的义务有: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2、 2 全面理解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的含义: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 , 出于各种目的 ,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 , 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2)国 际 组织的分类和作用 依据不同的标准 , 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类型。 其中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的,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 全面理解联合国。 (1)性质:联合国是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联合国会员国应遵

3、循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 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 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4)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5)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 一贯遵循联合 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 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在世界裁减军队、保护环境 , 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 重要作用,对世界和

4、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 如何全面理解国际关系及其变化原因? (1)国际关系的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 (2)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3)国际关系变化的原因 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 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 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影响因素:国家力量。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 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其他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 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国家权利: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 在承担相应国际义务的同时 ,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5、 (2)国际关系: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 , 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 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3)国际组织: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4)时代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维护世界和平。 (5)多极化:依靠科技进步 , 提升综合国力 , 增强国际竞争力 。 (6)外交政策: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走和平发展道路 真题印证 借助于联合国的有关活动考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如 2016 全国卷 , 18、 2014 全国卷 , 18。 6.当今世界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 , 有的大国侵犯别国主权 ,干

6、涉别国内政。 (2)局部动荡频繁发生 , 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 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3)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 国家间利益分歧从而导致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 7 维护世界 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何政治意义? (1)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国际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 (2)维护国际和平 , 促进共同发展是主权国家的国际义务 , 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 (3)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 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 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7、。 (4)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推动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5)有利于为我国 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 提升综合国力 , 促进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8 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主权国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积极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 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2)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 , 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 , 缓解国家间的矛盾 ,维护世界和平。 (3)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国际组织。充分发挥联合国在维

8、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中的作用。 (4)国家利益决 定国际关系 , 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 , 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 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 , 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5)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6)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真题印证 上述知识主要借助于 “ 一带一路 ” 倡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倡导等进行考查 , 主要考查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等。如 2015全国卷 , 39(3)、 2016全国卷 , 38(1)、 2017全国卷 , 39(1)。 温馨提示

9、本考点讲义及练习见主本 P72 核心考点二 我国的外交政策 1 全面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主要内容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 , 促进共同发展。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 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1

10、)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 , 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体现和要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 题,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 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的重要力量 , 肩负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大责任 ,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为我

11、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 有利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有利于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 维护世界和平 , 促进共同发展。 3 中国如何实现自身的和平发展? (1)国际社会成员:积极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 , 自觉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 (2)国际竞争的实质:抓住战略机遇 , 加快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增强综合国力 , 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3)国际形势: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4)国际关系:维护自身利

12、益的同时 , 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 尊重他国正当利益 , 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 。 (5)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真题印证 上述知识可以运用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知识分析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的要求。如 2017 全国卷 , 18、 2015 全国卷 , 19、 2014全国卷 , 18。 温馨提示 本考点讲义 及练习见主本 P74 易错诊断 明原委 一、高考题选项 1 (2013全国卷 T 18 )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教材探源: (教材必修 2 P94)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 中国与东盟之间 存在的战略伙伴关系并未取代竞争关系。 2 (

13、2013全国卷 T 18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教材探源: (教材必修 2 P94)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国际关系中 ,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 , 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二、高考题预测 3 国际组织在维护国际和 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教材探源: (教材必修 2 P90)对每个国际组织的作用要进行具体分析。 并非所有的国际组织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4 维护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教材探源: (教材必修 2 P94)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国家间的 共同利益是合

14、作的基础。 时政金句 精提炼 主题 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理念 1.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 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十九大) 2.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

15、、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十九大) 3.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十九大) 4.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

16、不要幻想让中 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十九大) 5.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十九大) 6.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 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

17、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十九大) 7 推进网络空间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 ,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实现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 8 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 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石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9 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 完善全球治理结构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 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以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 , 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 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重大战略构想。 11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 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

18、的坚定力量。中国军队将一如既往积极履行同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和义务 ,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贡献力量。 12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 ,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国际话语权进一步提高;中国正在以自己的强大实力走向世界、包容世界、 贡献世界。 13 面对应担当的责任 , 中国坚守道义 , 勇于承担。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14 面对单边主义倾向 , 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 , 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 核心的国际体系。 精彩答案 要谨记 典题: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材料 (略 ) 结合材料 , 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 , 说明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受到广 泛赞誉的原因。 答案: 中国关于全球化的认识和主张 , 顺应了时代潮流 , 深化了世界对全球化规律的思考 , 坚定了各国对全球化前景的信心。 提出国际治理的主张 , 有利于促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 改善全球治理结构 , 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 阐释了中国道路和中国对对外开放策略的坚持 , 彰显了大国的自信与担当 , 为维护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