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3135467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石油大学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西安石油大学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西安石油大学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西安石油大学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西安石油大学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西安石油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一、总体概况自从教育部 2012 年 2 月批准我校“石油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两个专业参加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 (教高厅函20127 号) )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题讨论会,提出要求,支持建设。为认真落实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两个参与专业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讨论。最近几个月,分别到第一批参加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的高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等高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借鉴吸收了第一批参加学校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执行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对第一批参加学校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和难点,也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开展了多次专题讨论,重新修订了两个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的培养方案。特别是多次深入走访企业和实习基地,结合其他高校在执行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与企业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分析。共同制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使得制定的培养方案,特别是企业部分的培养方案能够在实际运行中得到落实;与合作企业协商落实具体接洽单位和联络人;成立院企联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3、领导小组及联合教学专家督导委员会;双方2协商制定双方的责任与义务细则,企业提供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家和任务名单;制定企业教育教学标准及评判准则与规范;将企业培养方案提交合作企业征求意见,同时落实课程、企业学习方式、授课方式及课程设计(选题、指导、评阅、答辩) 、毕业论文(选题、指导、评阅、答辩)相关问题;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经费(双方课时费、实习费、学生补助、保险、课程教材建设费、教师现场工作补贴、运作过程的差旅费、调研费、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费等) 。二、组织管理学校已经明确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给与大力支持,保证经费到位,提供优质资源,以学校特色专业为

4、基础,加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团队建设,提供优质的师资队伍,密切与企业的合作机制,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三、政策措施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模式、管理机制、学生选拔机制、学生分流机制、激励制度等内容,学校制定了“西安石油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生管理办法(试行) ”。在 2012年招生工作中,确定了开始招收两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班级,独立设班,两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参与专业各一个班级,每班 30 名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班级的进出机制和优惠政策。在 2012/2013 学年教学任务中安排了卓越

5、工程师班的课程计划,一年级的所有课程都配备最好的师资力量。优化校内课程,以3满足总学时数要求。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宝鸡石油机械责任有限公司联合申报陕西省工程实践中心、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与长庆油田公司联合申报陕西省工程实践中心获得省教育厅通过,为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暑假派出多名教师参加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研讨学习班,提高教师认识,提升教师观念,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改革,培养高水平的中青年工程教育骨干教师,促进高校与专家的工作研讨、高校与高校的经验交流,学习有关文件,观摩第一批参与院校的现场,进一步领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6、” 的目的和要求,树立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思想。四、培养模式(一)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模式在教育部校企联合培养的基本思想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国家通用标准指导下,按照“机械行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标准”要求,结合西安石油大学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将传统上“分段培养、松散合作、缺乏机制”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化为“资源共建、全程参与、构建机制、深度融合”模式。以工程师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依托学校、企业两个支撑,通过学校培养、企业培养、自身培养三个维度,立足机械行业,依托技术资质培训认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自主学习,综合素质培养四个平台,形成高质量应

7、用型工程师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使之4成为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基本具备机械工程师综合素质的本科人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把工程师素质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实施“31”培养模式,即 3 年在校学习,最后 1 年集中在企业学习。企业学习阶段主要采用“轮岗实习”和“ 项目设计” 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企业生产环节,对学生进行多岗轮训轮岗训练,同时以项目贯穿于一年的学习中,在“学校导师” 和“企业导师 ”共同指导下,参加机电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和生产检验的全过程,使学生接受机械零部件设计、机

8、电系统设计及工艺设计、石油机械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具备初步的工程项目实现能力;毕业设计安排企业项目作为设计课题,使学生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与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建立大学生校企联合培养的“双师团队”,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由“学校导师” 和“ 企业导师 ”共同指导。 “学校导师”由具有较强工程背景的教师担任,对实习学生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企业导师 ”则由学校聘请所在企业中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和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负责学生在企业学习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管理工作。改革传统的以知识系统化教育为目标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以能力系统化培养的应用型人才

9、培养教学体系;从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出发,统筹规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各教学环节的始终。企业学习阶段管理办法5(1)成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小组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在学校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2)学院工作小组根据学校企业学习阶段管理办法,制定企业培养阶段实施细则;组织制(修)订企业学习阶段教学大纲和质量标准,审核企业学习阶段计划,组织教学检查,深入现场搞好调查研究,解决企业学习阶段中的问题。(3)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主要内容有:1)明确学校、企业双方的职责与权力;2)企业技术的保密要求;3)学生安全保障;

10、4)企业教师的激励政策;5)学生生活的后勤保障及生活补贴等。(4)在企业学习阶段对学生实行严格的劳动纪律考核,按照企业员工要求进行考勤,对于无故旷工达 1/3 时间或迟到早退超过 10 次的学生,将取消该环节的考核资格,成绩按不及格处理,需重修后才能获得相应学分。(5)在企业学习阶段对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和企业各派一位或数位导师负责学生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工作。其中学校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是:1)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并认真抓好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和安全,以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2)根据教学大纲,会同企业有关人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企业学习6阶段执行计划,拟订日程表,经教研室主任同意,经院长批准,提

11、前印发给学生,报教务处备案;3)企业学习前,向企业教育管理部门提交企业学习阶段教学大纲、执行计划和学生名单,具体落实学习安排;4)在学习过程中,每月到企业现场时间不能少于 1 周,加强对学生指导和监督;5)企业学习阶段结束前,应与企业导师一起认真做好实习成绩的考核工作,并将全面考核的学习成绩提交学校教务部门。企业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是:1) 根据学校对企业学习阶段教学要求,与学校导师一起制定学习期间的执行计划。2) 安排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3) 负责有关环节的技术培训和指导;4) 考核并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评价与成绩评定是:1)学生必须完成企业学习阶段计划所要求的全部学习任务,写好实习报告和

12、设计说明书方可参加考核,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评定成绩。2)学生企业阶段学习实习成绩评价包括对学生态度、学习方法、技能掌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效果、实习报告及答辩情况等。考核采取笔试、答辩、实习报告等多种形式综合评定。毕业设计成绩由学校和企业双方指导教师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设计(论文)进7行评审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给出。3)企业学习阶段的成绩考核计分方法按五级分制。优秀(91100分) 、良好(8190 分) 、中(7180 分) 、及格(6070 分)和不及格(不足 60 分) 。4)该阶段考核不及格者 ,必须重修才能获得学分。(二)石油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体

13、现以技术应用为主体的教学特色,形成教学、生产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体制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关键。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体现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即公共学习领域、公共选修学习领域和素质拓展领域)与多个专业方向(即专业一般学习领域课程、专业综合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 ,本着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反映专业特色建设要求,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模块化课程,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产学结合落实校内实训和企业合作落实校外顶岗学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

14、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工程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能够满足石油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石油与天然气领域内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采用理论与实践对接、教学与科研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的“三对接” 教学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掌握石油与天然气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综合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能在石油石化领域内从事工程设8计、科技开发、生产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具体做法(1)根据石油工业的发展要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的培养目标,构建以能力

15、为本位,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和深化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等油田单位的联系和合作,推进“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2)根据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借鉴国内外大专院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经验,与石油企业领导和高级专家共同研究制订培养方案,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阶梯式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平行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3)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完善工程实践基地管理制度。组建相对稳定的校企结合师资队伍和工程实践基地管理队伍。优化企业

16、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内容,编写企业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系列教材,保证学生企业学习的教育教学质量。(4)按照学校学习和企业学习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基础理论学习企业认知学习专业理论学习企业毕业设计”的培养方式,将企业学习时间分为 2 个阶段,分别安排在第 6、8 学期进行,累计企业学习时间为 32周。实施情况9(1)根据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借鉴国内外大专院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经验,与石油企业领导和高级专家共同研究制订了“石油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3)在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符合开放式石

17、油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石油工程专业报批了陕西省“开放式石油工程专业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构建适应现代石油工程技术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建立工学融合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及石油工程专业“ 卓越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与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4)西安石油大学和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共同报批了陕西省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正申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该省级工程实践中心的建立为“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以及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石油工程专业在教学方法改革中采

18、取:(1)着重人才培养途径的“工程化”,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变单纯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为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在导学上下功夫,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积极实践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努力尝试将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引入课堂;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研究精神,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调动10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改变课堂灌输、课后放任、期末考试的教学模式,坚持“精讲多练” ,加强能力考核。另一方面着力改革传统的单一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试验,更多的将

19、工程技术、工程概念渗透到实验内容中,并充分利用校园网、电子图书馆、CAI、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条件辅助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工程技术理念,使教学更加切近工程实际。(2)着重人才培养途径的“多样化”。在抓好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将第二课堂纳入培养计划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能力,通过分阶段有重点地抓好金工实习、课程设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等活动,使各个年级基础学科知识竞赛以及其他课外科技活动,如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 “挑战杯” 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等,并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对于在大学生科技活动中获奖的学生以及指导老师给予表彰奖励,并将其工作量相应的计入

20、学生学分或教学工作量。(3)着重人才培养途径的“现场化”。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培养具有较强能力的新型复合型石油石化专业人才,在抓好日常教学的同时,与石油企业联合进行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订单式” 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订单式”培养教学为导向,实施教学重点突破战略,以点带面,使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教学性方法突出现场性、教学信息突出前沿性。另一方面,以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基础,推进教学手段创新。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在培养“双师型” 教师中的作用,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深入实习基地,了解企业,熟悉岗位技能,并运用专业知识,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难题,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