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陕西省有色 金属 工业“十二五”规划 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 有重要 地位, 是 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 重要原材料 。 我 省是我国传统有色金属 大省, “十一五”期间 有色金属产业 取得 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 我省 工业 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内有色金属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我省 有色金属工业 基本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能力和条件的基础上,为 统一思想,科学谋划,明确发展方向,巩固和提高 我省 有色金属工业的地位与影响力,提升对 我省 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特编制 此规划 。规划实施期为 2011-2015 年 。 一 、 现状分析
2、与“十一五”回顾 2005 年全省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 209 亿元。主要产品产量:电解铝 7.32 万吨,锌 19.04 万吨,钼精矿 2.99 万吨,钛及钛合金材 0.4 万吨 ,五氧化二钒 2000 吨 。 2010 年全省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 786 亿元,主要产品产量:电解铝 30 万吨,锌 55 万吨,钼精矿 3.7 万吨,钛及钛合金材 4 万吨,五氧化二钒 7500 吨。较 2005 年 产值 增长 376%,年均增长 30.32%。是“十一五”规划目标的 1.47 倍。 “十一五” 以来,我省有色金属产业迅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综合实力和核心竞 争力显著提升,稀有金属产业
3、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 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 。 基本 形成门类较为齐全 , 特色品种国内领先的 产业体系。 2 1.钼、钛等主要优势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均有较强竞争力。金堆城钼业集团采选冶能力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宝钛集团技术装备水平及钛材加工能力居国内第一。 2.拥有一批国内 一流 的专业化技术研发应用机构。 3.资源较为丰富,综合利用价值较高。 4.“十五”以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表一: “十一五”目标产值产量与实际产量对比 (万吨) 2005 年 “十一五”目标 2010 年 产值(亿 元) 209 520 786 十种有色金属 27.9 - 112.71 铝 7.32
4、73 30 锌 20 52 55 钼精矿 2.99 5 3.6 钛及钛合金材 0.4 0.8 4.0 五氧化二钒 0.2 - 0.75 二 、 陕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优势 (一) 稀有金属优势突出 钼、钛两大稀有金属品种是 我省 有色金属的传统优势,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快速发展,不仅在国内的强势地位更加稳固,3 而且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国家重视稀有金属产业发展,加强对稀有金属产业管理的宏观背景下, 我省 有色金属工业的钼、钛产业优势将进一步彰显,是国内任何省份无可比拟的。 (二) 良好的资源和能源保障 我省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截止 2008 年底,钼矿保有资源储量位列全国第三
5、,金矿和铅矿位列全国第八,锌矿位列全国第十。目前 我省 钼保有储量(金属) 140 万吨,铅锌保有储量(金属) 250 万吨,钒矿保有储量 120 万吨,黄金保有储量 150吨,镍矿保有储量(金属) 23 万吨,锰矿保有储量(矿石) 560万吨,煤炭保有储量 14 亿吨。资源的控制和占有基础相对较好。 (三) 产业综合优势明显 我省 有色金属工业除钼系列产品和钛材加工产品雄居国 内前茅外,电锌产量位列全国第三、金属镁产量位列全国第二,电解铝、贵金属等产业也步如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轨道,产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避免了产业单一的不利风险。 此外, 我省 有色金属工业还拥有地质勘探、设计研究、工程建
6、设、工程机械等相当完整的产业配套能力,综合优势明显。 (四) 政策优势相对有利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 我省 有色金属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实施, 西部地区有望成为未来国内有色金属消费的主要增长区域,为 我省 有色金属工业的产品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 。 除此之4 外, 国务院批准的关中 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近期我省 省出台的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也为 我省 有色金属工业 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五) 自主创新 能力较强 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 再 创新, 我省 有色金属工业已经拥有全球为数不多的集采矿、选矿、焙烧、钼化工
7、和钼金属加工于一体的完整钼产业链,钼下游深加工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国内领先;钛产业形成了以宝鸡高新区和西安经开区集聚的完整产业链,从海绵钛生产、熔铸、锻造、轧制管到装备制造和全过程检测完整的生产体系,是我国国防军工产品生 产试制的主要定点地区,部分产品已经批量进入国际航空用钛材市场。 三 、 陕西有色金属工业 面临的挑战 (一) 基本金属竞争态势日益激烈 近年来,随着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有色金属产能扩张迅速,产业发展已经从产品短缺时代进入产品过剩时代。特别是以铜、铝、铅、锌等为核心的基本有色金属,其冶炼规模的控制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高度关注 。 另一方面,“十二五”期
8、间各大有色金属企业与企业集团大都以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作为争取强势地位的竞争砝码,一批实力强劲的非有色企业仍热衷于进入有色金属产业,以资源整合和技术升级带动的企业竞争新格局已 经初露端倪。“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特别是基本金属的竞争形势将5 趋于白热化。 (二) 规模扩张与支撑条件矛盾突出 目前 ,我省 钼、钒、黄金资源保障条件较好外,铅、锌矿产原料自给率不足 20%,钛、铝自有资源有限,随着 “ 十二五 ” 宝钛工业园、 西安经渭新材料产业园、 榆林循环经济产业园、铜川航汽铝工业园的发展,资源制约瓶颈问题将更加突出,规模扩张潜伏的资源风险较大 ; 西北地区硫酸市场容量有限,随着铅锌、钼冶炼能力的增
9、加 , 未来 我省 硫酸产量将 大幅 增加 ,在 西北地区其他有色金属企业也在扩大冶炼能力 的影响下 , 要统筹考虑规模扩张和副产物 消化利用的关系。 (三) 资产优化配置任务艰巨 当前 我省 有色 金属工业 资产结构布局 还 不尽合理,影响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升。铅锌产业不仅矿山和冶炼自成体系,内部重组难度 较大 ;黄金开发规模小而分散,在国内、省内都缺乏影响力, 同全省黄金产量应有的地位不符 ;钒产业经过战略重组形成了国内最大的单一钒矿生产企业,但依然面临来自 国内 其它钒矿开发企业的竞争,有必要 进一步重组 资产。 四 、 发展思路 (一) 指导思想 依托 产业 优势,以
10、市场为导向,以加强技术改造为重点, 提升装备水平, 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附加值, 壮大产业 规模,实现 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充分 利用 境内外两种资源,着力抓好6 再生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 重点发展钛、钼、镁等优势品种,突出发展面向航空航天、国防、核电、新型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有色金属新材料。 (二) 基本原则 1. 坚持 大 集团引领与集群 化 发展。 以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集团)、陕西东岭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主体,全方位整合有色金属产业,形成以钼、钛、铅锌、铝、钒等特色产品为载体的产业
11、集群。 2. 坚持自主创新与 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 。 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充分利用我省科技研发优势,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以提升精深加工能力为目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 依托企业研发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关键技术由引进向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变。 3.坚持 合理开发 与 综合利用 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加大探矿力度, 合理开发利用省内 矿产 资源, 鼓励 开发 省外境外资源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再生利用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 、 目标 任务 依据现有区域产业特点,加快区域产业集群建 设,形成钛、7 钼、
12、铝镁、铅锌、钒、稀有及贵金属 6 大产业链。 建成宝鸡 西安钛金属及稀有金属加工 产业 、渭南 商洛钼产业、汉中 安康 商洛铅锌产业、榆林 铜川 渭南铝镁产业四大产业基地。 培育一个千亿级大型企业集团,一个三百亿级新材料研发生产集团。力争建成一个国家级有色 金属 新材料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现 我省 有色工业的技术、效益、规模的全面发展。 (一) 发展目标 1.投资、产值、增加值 “十二五”期间我省有色工业完成固定投资 1000 亿元,重点项目 40 个。 2015 年工业总产值达到 1600 亿元 ,年均增长15.27%,实现工业增加值 650 亿元。 2.主要产品产量 到 2015 年
13、 主要 有色金属 产品产量达到 200 万吨,年均增长12.61%。 表二:主要产品产量(万吨) 锌 90 钛合金材 6 钼精矿 4.5 电解铝 90 金属 镁 50 五氧化二钒 1.3 3.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 对铅锌 、 铝、 镁 、钨、锑、 铜 等不同种类有色金属,依据已经颁布的有色金属行业产业政策,制定 “ 十二五 ” 期间 资源消耗8 及综合利用 目标。 铝: 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低于 14000 千瓦时, 电流效率 大 于94%; 铝加工材综合能耗 低 于 350 千克标准煤 /吨;综合电耗低于 1150 千瓦时 /吨。 钼: 工业氧化钼实际回收率不低于 98%,工业氧化钼焙烧综合能
14、耗不高于 300 千克标煤 /吨。钼铁实际回收率不低于 98.5%,平均每吨矿石选矿耗用电量低于 25 千瓦时 。 铅锌: 铅冶炼综合能耗低于 600 千克标准煤 /吨;锌冶炼电锌工艺综合能耗低于 1700 千克标准煤 /吨 、 电锌生产析出锌电解直流电耗低于 2900 千瓦时 /吨 、 锌电解电流效率大于 88%;蒸馏锌标准煤耗低于 1600 千克 /吨 ; 镁: 还原镁收率 80%、硅铁中硅利用率 70%、粗镁精炼收率 95%; 镁还原渣综合利用率 70%。镁还原渣中氧化镁的含量 8%; 生产全过程余热综合利用率 80%;耗新水量 10 吨 /吨 、综合能耗折标 煤 5 吨。 锑: 单位产
15、品综合能耗低于 1.03 吨标准煤 /吨,单位产品电耗低于 460 千瓦时 /吨。 9 (二) 发展 重点 依托现有资源、产品优势,延伸产业链,做精作强 六大类产品。 1.巩固发展优势 产业 钛。以宝钛集团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为支撑,建立宝鸡 西安国家钛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力争国家级有色新材料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着眼航空、航天及军工特种钛材应用 , 开发研究和生产为大飞机、大型舰船等重点工程提供大型锻件和各类管板棒材;继续提升装备和技术水平,确保钛材及各类复合材在国内绝对的领先地位,扩大钛材国际市场份额;加速发展化工用反应塔器及压力容器等大型钛设备,力争进入钛医疗器械和人体生物领域;开发省
16、内金红石矿产资源,力争为钛产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 ; 以钛材贸易企业及“钛业信 息网”为基础 , 把 我省建成国内钛材贸易交易中心。 2015 年实现工业 总 产值 700 亿元,钛材产量 6 万吨,海绵钛产量 10 万吨,钛材加工能力世界第一。 专栏 1: 钛产业 重点企业: 宝钛 股份、西部钛业、 西部超导 、 天力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西安菲尔特金属过滤材料有限公司 、 宝鸡力兴钛业、西安赛特金属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 西工大超晶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宝德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 、宝鸡富士特钛业等。 10 钼。以金堆城钼业集团和西部鑫兴钼业公司为依托,加大
17、对钼资源,整合,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立足我省现有钼深加工技术,大力发展高性能钼合金、汽车用喷涂钼丝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重点支持洛南钼资源整合项目,金钼集团南露天矿开采、钼金属深加工建设项目 ,西部鑫兴钼业公司钼及钼合金材料产业化项目等。 2015 年实现工业 总 产值 200 亿元,折合氧化钼产量 4.5 万吨,钼金属深加工能力全国第一。 重点项目: 宝钛 工业园项目、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西部超导高性能钛合金 工业园扩建项 目、宝鸡力兴钛业大飞机钛及钛合金异型锻件生产线项目、 西安赛特金属材料开发有限公司钛及钛合金棒丝材及钛制品产业化项目 、 西北有色院天力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产业化项目 、 西安 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有色金属电沉积用高性能钛阳极复合材料项目 、 西安西工大超晶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稀有金属材料及粉末冶金制品和航空航天用大型薄壁复杂结构精密铸件项目、 西安宝德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高性能汽车用钛合金粉末冶金零件产业化项目、西安菲尔特金属过滤材料有限公司西安宝德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粉末冶金多孔材料、元器件及 过滤、分离系统设计及制造产业化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