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退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八至十五章,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 和根本任务,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初步探索,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 索的理论成果,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2,3,4,5,1,7,8,9,10,6,Menu,12,13,14,15,11,音像,案例,图片,来源,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一、发展才是硬道理,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3,4,5,1,7,
2、8,9,10,6,Menu,12,13,14,15,11,退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八至十五章,音像,案例,图片,来源,第 五 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什么样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要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这个理论怎样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怎样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初步探索,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初步探索,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 探索的理论成果,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将要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也是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2.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的成果,(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2)1956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八大,
4、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判断,确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在深刻揭示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并且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包括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在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后来也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
5、发展,.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曲折的原因和表现 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 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有待于继续探索。,我们党对于迅速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 在经济建设上容易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至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对
6、社会 主义继续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 的理论成果 第一,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 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第二,发展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第三,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第四,毛泽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有它自身的规律,必须不断从实践出发,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 第五,还提出了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3. 我们党许多领导同志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刘少奇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
7、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他认为,农村生产和分配的单位不能太大,如果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就会破坏生产力;他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第二,周恩来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的观点,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以及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反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严重存在的官僚主义的观点。,第三,陈云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以及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等观点。,第四,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
8、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以及加强执政党建设,执政党要接受党内外监督等观点。,第五,朱德提出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他还强调党执政后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产、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证党的集中统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
9、科学的发展等著作中将其思想阐述如下:,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生产资料归统一的全社会所有划分为两个阶段,由低级到高级,由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社会生产商品货币关系不复存在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逐步消亡人成了社会和自然界的主人,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 1899年他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实质)是把土地、工厂等等即全部生产资料变为社会财产,取消资本主义生产。按照总的计划进行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生产。”,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果断地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体制,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顾及到俄国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的实际,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以
10、1921年以后,列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一切从现有比较落后的生产力的实际出发,在坚持苏维埃政权,坚持无产阶级掌握基本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切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为根本标准,把生产关系调整到与现有生力水平相适应的程度。,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小农经济国家必须通过发展商品生产等中间环节走向社会主义学会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重视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3. 从毛泽东的论述看社会主义的本质 毛泽东认为,每一
11、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有基本适应的一面,又有局部不适应的一面。,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新的理论概括,是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一实际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后提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12、本质。”,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13、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的统一。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第三,邓小平从目的与
14、手段相统一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是目的,发展生产力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物质基础和手段。,第四,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在概括和界定“社会主义本质”时,一连用了“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这些词汇,它表明,社会主义本质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既定性、客观性来看,现阶段我国社会已经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要求,现行的各项基本的方针政策,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符合的,它证明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从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的过程性、渐进性来看,本质的体现不可能一步到位,现在仅是初步的,很不充分的,要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15、代化建设逐步实现。 从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来看,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凡是有利于体现本质的各种政策和措施都是社会主义所允许和需要的。,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保 护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曾经提出,群众性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过去,我们的任务是搞文化革命、技术革命,向自然界开战。 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
16、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强调的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硬就硬在发展是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结果,硬就硬在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硬就硬在发展是消灭贫穷, 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 逐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根 本点。,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 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共产党执政根本任务的正确把握 马克
17、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中指出:取得胜利、建立政权后的无产阶级政党要“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也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毛泽东1945年就强调“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
18、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2. 把发展问题与党的先进性、党的使命和任 务、党的执政地位联系起来,是我们党对 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符合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的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19、间的矛盾。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4.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共产党 执政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党在执政之后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 。,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 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 逐步得到改善。”,回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兴衰历史,对这个问题可以看得更加清楚。苏联剧变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关键还在执政党。,.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 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江泽民强调,历史和现 实都表明,无
20、论国内国 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 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 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 的思想,我们党就能够 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 难,不断前进。,在新的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既有过去积累起来的老问题,也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但不论解决什么问题,最终都要靠发展。,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基本涵义,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 正确认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 进生产力的
21、发展水平”的区别和联系,在世界不同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很不一致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来要求发展中国家,并以此衡量我们党在比较落后的经济环境中的活动和政策。我们党的一切活动都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所代表的只能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范围内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但同时,作为努力方向,我们也应当瞄准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力求尽快地达到和赶上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 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 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
22、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 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 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 能和创造才能。,.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 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实现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的目标是
23、改造落后生产力,提升传统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 坚持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紧密结合 我国以及世界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 深刻变革的实际,认真研究和解决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第一,研究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状况和特点,按照现代化的要求,改进生产力的配置,进一步提高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程度。 第二,关注和研究世界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趋势,根据这一趋势提出我们的对策。,第三,深化改革,建立起能够促进生产力较快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研究世界和中国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最新要求,制定和实施最适当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国家经济实力
24、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内涵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
25、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和技术的力量。,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技术、科学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
26、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首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 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当前,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为此,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最后,请同学们结合本章的教学内容,自学教材上列出的部分阅读书目,认真思考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